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在酒精度上肯定是远高过古代人所喝的白酒,因为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谁能像古代人那样,大碗大碗的喝,就是一碗按八两来计算的话,以武松十八碗的酒量,恐怕在我们现代人中,是无敌的,可以直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大部分中国古人喝的都是谷物酿酒。
1、古人真的能喝很多的酒吗?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酒经常出现,而诗酒自古更是自成一体。众所周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酷好饮酒,几乎到了无酒不成诗的地步,郭沫若曾专门作过统计,在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作中,有170余首写到饮酒。从诗中看,李白的酒量大得惊人,令人咋舌,对李白“酒量”描述得最为直观的,应当数诗圣杜甫的那首《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按照1斗等于10升,1升等于640克计算,李白1斗喝掉的酒就有12斤之多,但他在喝完酒后并不会大醉,反而写出了很多千古名篇。其实,古人的酒量并没有这么大,因为中国古代酒的度数是随着朝代的演进不断提高的,最开始酿酒,酒的度数都是在10度以下,和我们现在的啤酒度数差不多。后来酿酒方式有了改进和提高,酒的度数上升为9到18度左右,
当时还研制出了米酒等发酵酒,不仅口感好,而且这些酒的度数也不高。到了元代才出现更高度数的酒,因为这时人们研究出了“蒸馏烧酒”的新技术,而这用蒸馏法烧出的酒,即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它已经大概接近50度了。所以我们听到的那些古人千杯不醉的传说、典故,都是元代以前发生的,元代以后就很少听说这样的事情了,
2、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喝多少才能醉?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对于酒的生产记载了八例制曲法,四十余例酿酒法,所收录的实际上是汉代以来的酿酒法。用曲酿酒师我国古代的特色,在古代,曲被用来看作发酵的引物,酿酒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先将酒曲制作成这种引物,古代用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将酒曲泡在水中,当曲中的酶制剂溶解出来并活化后过滤酒曲,再投入米饭开始发酵,这种方法被称作浸曲法;另一种是将酒曲,捣碎成细粉后直接与米饭混合。
第一种方法使用时间比较早,汉代至北魏时期是最常用的用曲方法,大概是从谷芽浸泡糖化发酵转化而来,古代浸曲之水根据不同的时节分别处理,冬季酿酒取水可以直接浸曲;春天要将水煮沸,冷却后浸曲。根据时节,水温,确定浸曲时间,以保证浸曲效果,由于古代大多会选择这种曲酿法,所以酿造出来的酒度数比较低,一般也就是9~10度左右的样子,所以千杯不醉还是有可能的。
3、古代人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白酒一样吗?
古代人喝的酒与我们现代人喝的酒是不一样的,首先是我们现代人日常喝的啤酒,在古代就没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一口冰凉的啤酒下肚,那种美妙的感觉真的是不言而喻。啤酒的度数不高,一般酒量可以的人,十八碗啤酒,还是喝的下去的,不过我们喝的啤酒在酒精度上应该没有古代人喝的酒度数高。其次是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在酒精度上肯定是远高过古代人所喝的白酒,因为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谁能像古代人那样,大碗大碗的喝,就是一碗按八两来计算的话,以武松十八碗的酒量,恐怕在我们现代人中,是无敌的,可以直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4、古代人喝的酒泛指什么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9145条回答,古人要看什么时代的古人。如果是元代之前的古人,大体喝这几种酒,第一,谷物酿造酒。酿造酒是借着酵母作用,把含淀粉和糖质原料的物质进行发酵,产生酒精成分而形成酒,中国古代的酒,基本上都是酿造酒。酿造酒制造很繁琐,通常要将薯类和谷类以及野生植物原料经过加压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然后加入酵母进行缓慢的发酵,形成酒精,
随后再进行过滤,去掉酒糟,留下含有酒精的液体,就是酿造酒了。可以说,酿造酒是纯天然的酒,谷物酿造酒就是用各种谷物制成,常见的是黄酒,不过,黄酒的原料也是不同的,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糯米为原料,一些南方人很喜欢喝的米酒,其实就是黄酒的一种。第二,水果酿造酒,常见的就是葡萄酒,水果酿造酒同谷物有些不同,主要是不需要放酵母,只需要自己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