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什么时候发明白酒,酒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的规模以上白酒厂商总共酿造了135亿升的白酒。由于绝大多数白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因此也被称为高粱酒,只有极少数白酒不使用高粱而则以大米或玉米为主要原料,在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白酒则被称为烧酒,白酒被普遍认为源于中国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其制作方法可能源自阿拉伯人的蒸馏酒技术。

1、中国的白酒什么时候到五十度的,古代不都是几度吗?

1、中国的白酒什么时候到五十度的,古代不都是几度吗?

首先,中国古代没有酒精刻度的概念,判断酒精度的主要方法是摇晃酒液看酒花,分为大清花、小清花、云酒花、二酒花、油酒花。古时白酒的酒精刻度究竟有多高,只能通过现代技术检测的酒花大小与酒精度对应关系来推断,大清花大如黄豆,消失极快,酒精含量为60~75°;小清花大如绿豆,消失稍慢,酒精度在50~60°;云酒花大如大米粒,重叠二至三层,散失时间为20″左右,酒精度在40~50°之间;二花是大如大米和小米大小不等重叠,形状似云花,酒花散失时间更长,酒精度在15~40°;油花则大小如破碎的小米粒,酒液表面布满油珠,是高级脂肪酸,酒精度在5°。

2、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发明,有哪些历史渊源呢?

2、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发明,有哪些历史渊源呢?

白酒,又称烧酎、烧酒、白干、火酒、高粱酒,是一种传统蒸馏酒,为烧酒的一种,主要产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中国人最常饮用的蒸馏酒,也是在传统节日送人的礼品,它其实是一种包含很多不同种类蒸馏酒的混合名词,其原料可能是不同的谷物,品种繁多,但都其核心酿造工艺都是纯粮固态发酵技术,这也是中国白酒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最大特点。

由于绝大多数白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因此也被称为高粱酒,只有极少数白酒不使用高粱而则以大米或玉米为主要原料,根据白酒的酿造首先要制酒曲,即用熟粮食和菌种混合培养,制成酒曲后,再和固态的谷物混合同时进行糖化和发酵制成酒醅、再进行蒸馏。制曲时主要使用麦类以及豆类等各种粮食,制酒发酵时使用的谷物以高粱为主,也可以部分加入其他谷物如大米,糯米,玉米,以及大麦等,

根据不同的酿造工艺,白酒经蒸馏调配后的酒精浓度(V/V)一般为35度至68度之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的规模以上白酒厂商总共酿造了135亿升的白酒,白酒被普遍认为源于中国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其制作方法可能源自阿拉伯人的蒸馏酒技术。契丹春捺钵亦有蒸馏酒技术,类似制作方法的酒类,还有日本烧酒(烧酎)、韩国烧酒、琉球烧酒(泡盛)等。

其起源与中国白酒相同,皆是在元代后出现,但因地域及使用原料不同,使得这些酒类各自拥有不同的风味,在元代时,阿拉伯的亚力酒传入中国,称阿剌吉、哈喇基等。蒸馏酒技术也随之传入,在元代时称为烧酎,至明代时称为烧酒,又称露酒。也有说法认为唐朝甚至汉代时已经有蒸馏酒,在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白酒则被称为烧酒。而当时的白酒,指的是浊酒,为发酵时间较短的一类米酒,

另一类发酵时间长的米酒为黄酒。白(米)酒及黄酒中,经常被加入烧酒,以延长保存期限,根据曲种不同,中国白酒分为“大曲酒”和“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类型。大曲曲块大,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小曲曲块小,主要包含毛霉菌、根霉菌和酵母,霉菌将粮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酵母再将糖转化为酒精。小曲发热量低,主要应用于南方湿热气候,

3、酒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到底是人类发明了酒还是发现了酒?

在中国,关于酒的起源,有猿猴酿酒、杜康酿酒、仪狄作酒的说法。原始人类以采集野果为生,古猿把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时间久了,果实腐烂,含有糖分的野果,通过附在果皮上的酵母菌,自然发酵成含有酒精的液体,这就是原始的酒,传说在黄帝时候,杜康把吃不完的粮食倒在树洞里,经过长时间的发酵,酿成了酒,另一则传说则是认为,仪狄受托造酒,献给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结果伟大领袖大禹喝多了,睡了一天一夜,认为酒乃祸国殃民之物,反而疏远了仪狄。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