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喝白酒喝得到底是什么,回过头来看,喝白酒时,旁边放一个大水杯,喝一口白酒,喝半杯白水,这哪里还能咂摸到白酒的什么滋味。现代新工艺白酒,即就是用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白酒,不管你是5000块钱一斤的珍藏茅台,还是50块钱一斤的非品牌酒,本质上都是蒸馏酒。
1、酒的来历是什么?
传说中的造酒鼻祖是杜康,但我只认为那个是传说。另外还有取三滴血的说法,大意就是需要一个类似于引子的东西,必须要取三个人每位一滴血,等了一天,先是文人,武夫次之,最后实在等不到人了,把傻子的血弄了一滴。其结果是没饮酒时候大家都文质彬彬,喝一半了来说撸袖子挽胳膊的武将形象,到最后大家都晕乎乎的,跟傻子差不多,
其实这个绝对是后人根据酒的特性编造出来的故事罢了,既能逗大家开心一乐,又把酒的三个阶段反应总结的非常到位,绝对是有才而且喜欢酒的人。故事传说只能听听,个人认为,古代的发明肯定是劳动人民的成果。以下只是我的估计,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劳动人民受当时的粮食储存条件限制,只能把粮食露天存放或者放山洞里。遇到阴雨连绵天,粮食进水发酵,流出的汁液有人尝试喝了,发现晕乎乎的赛神仙,慢慢的就有人把吃不完的粮食故意灌水让发酵,经过了无数次实验后才能逐渐形成了定式,
再经过无数次无数代人的不断改进,才最终有了现在的酒。就是一直到现在,酿酒的原料和方式也同样有无数的酿造师和酒企在不断的做实验,所以呀,每一个进步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只能是内行人才能改变和进步。比如说,你不种地,那就永远都不会知道和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器械,只有深入这个行业,才能看到农民需要什么,这才有了各种替代人力的机械,
2、李白那个时代喝的酒是什么酒?
唐朝最常见的酒是白酒和清酒。白酒也就是诗中所写的绿蚁酒或者浊酒,这种酒在唐朝时当作日常饮料喝的,用酒曲和米,水,简单发酵而成,酒精度数低,卖相差,很便宜,呈浅绿色,浑浊,有酒味或者酸味,浊酒提炼一下就是清酒,清酒度数高一些,这些清酒最后还需要高温加热来杀菌,这也叫煮酒,所谓煮酒论英雄就是指的这个操作。
李白喝的主要就是这两种酒,蒸馏法直到元朝才传入中国,唐宋时代酒精度最高的酒也不会超过二十度,粮食主要是被酒曲糖化了,所以唐朝的酒主要是甜味,不是辛辣,喝多少完全取决于胃容量,葡萄酒西汉的时候就传入了中原,所以李白也可以喝到葡萄酒。唐朝主要的酒除了粮食酒和葡萄酒,也盛行各种药酒,泡蛇、虎骨、松节、菊花等等,甚至还有泡猫头鹰和鸡粪的,
3、快速鉴别好酒,白酒加水变浑浊就是好酒,是真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米酒小哥的回答是:白酒加水变浑浊肯定不是好酒,也许连纯粮食酒都不是,而是彻头彻尾的酒精勾兑酒。纯粮食白酒为什么会变浑浊呢?在纯粮酿酒的过程中,粮食经过蒸煮、下曲、发酵生成了大量的酸、脂、醇、醛等物质,而这些呈香的醇、脂等有机物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当白酒中加入水以后,酒精的浓度降低,酸、脂醇等物质析出导致白酒变浑浊。
但是,利用现代新工艺制造的白酒也具有这样的特征,现代新工艺白酒,即就是用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本来其中是没有脂、醇等有机物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聪明的厂商便在酒精勾兑的白酒中加入各种脂、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各种香精香料,这就是利用“三精一水”生产的新工艺白酒,酒精勾兑的白酒中加入各种酸、脂、醇等物质后,这样的白酒加水也能变浑浊。
因此,面对现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白酒,仅仅用加水变浑浊去判断是不是纯粮食酒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因此,白酒加水变浑浊,跟是不是纯粮食酒已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粮食酒经过过滤处理,对高级脂肪酸乙酯进行预处理,同样能实现加水不会变浑浊,而酒精酒也可以通过添加高级脂肪酸乙酯来达到加水变浑浊的目的,我是米酒小哥,品酒论酒,让我们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