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有记录的白酒是在唐朝,那时候的文献中出现烧酒、蒸酒之类。在中国白酒市场,白酒的度数比较多样化,一、目前中国国内前五名的白酒几乎都是高度酒在上个世纪,中国第一届评酒会评出四大名酒和中国第二届评出的八大名酒都是高度酒,最低的是贵州茅台酒55度,其次是全兴大曲酒59度,其余的都在60度以上,可见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名酒都是高度酒,它们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白酒。
1、中国高度酒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高度酒多是白酒,所以我就大致说说白酒,即蒸馏酒。最初有记录的白酒是在唐朝,那时候的文献中出现烧酒、蒸酒之类,李肇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诗:“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特产“阿刺吉”即白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
2、中国的白酒什么时候到五十度的,古代不都是几度吗?
首先,中国古代没有酒精刻度的概念,判断酒精度的主要方法是摇晃酒液看酒花,分为大清花、小清花、云酒花、二酒花、油酒花,古时白酒的酒精刻度究竟有多高,只能通过现代技术检测的酒花大小与酒精度对应关系来推断。大清花大如黄豆,消失极快,酒精含量为60~75°;小清花大如绿豆,消失稍慢,酒精度在50~60°;云酒花大如大米粒,重叠二至三层,散失时间为20″左右,酒精度在40~50°之间;二花是大如大米和小米大小不等重叠,形状似云花,酒花散失时间更长,酒精度在15~40°;油花则大小如破碎的小米粒,酒液表面布满油珠,是高级脂肪酸,酒精度在5°,
3、喝白酒的时候,低度酒和高度酒,到底哪一个对身体最好?
目前在中国白酒市场,白酒的度数比较多样化。通常40度以下是低度酒,50度以上是高度酒,你问低度酒和高度酒,到底哪一个对身体最好?在这里我们只谈粮食酒,酒精勾兑的白酒不在讨论之列。我认为高度酒比低度酒对身体的健康要好得多,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以下两点理由:一、目前中国国内前五名的白酒几乎都是高度酒在上个世纪,中国第一届评酒会评出四大名酒和中国第二届评出的八大名酒都是高度酒,最低的是贵州茅台酒55度,其次是全兴大曲酒59度,其余的都在60度以上,可见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名酒都是高度酒,它们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白酒,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了节约酿酒粮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身体健康和促进白酒行业的科技进步,国家提出发展低度酒。为了鼓励企业开发低度酒,引导消费,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质量上乘的39度双沟特液率先命名为国家优质酒,从此低度酒进入消费者的视野,走进百姓家庭,二、从感官体验上看,高度酒更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好的愉悦感和舒适感,对身体的伤害更少。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闻香识酒”,酒好不好,酒的香气浓郁的程度很重要,高度酒由于纯粮酿制,酒精含量高,酒香四溢扑鼻。高香味物质丰富,内含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较多,醇厚甜美,层次丰富,酒体厚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口感,更愉悦的舒适感,低度酒是高度酒通过降低度数而来,一斤原浆酒通过“加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程序,有可能变成二斤酒、三斤酒。
酒精度数降低了,酒味变淡了,饮用时酒香单薄,劲道不足,回甘短促,完全体验不到白酒醇香四溢,层次厚重的感觉,让人饮后大呼不过瘾,但是为什么有的低度酒,度数变低了,香味还比较浓。是因为有很多酒厂会采取第二次再加工,进行“调香调味”,就是添加优质的调味酒,这种调味酒很贵,通过添加调味酒,酒的香气自然就变得很浓郁,当然也有很多酒厂使用较便宜的香精香料。
打个比方,一碗白糖水,糖的含量是不变的,加的水越多,糖味越淡,为了保持糖的味道浓郁,只有添加别的东西提高糖的味道,调味酒就相当于厨师做饭时的味精,这个调味酒属于各大酒厂的秘密可能只有勾兑师知道了。比如酱香型白酒比较常见的调味酒就包括酱香、底香、陈香、醇甜以及酸味等调味酒,也就是每一种调味酒都有自己特别突出的一种香气或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