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代的白酒怎么样,古代喝的酒和现在的酒一样吗

为什么古代的人都是千杯不醉,万杯不倒的人物。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在酒精度上肯定是远高过古代人所喝的白酒,因为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谁能像古代人那样,大碗大碗的喝,就是一碗按八两来计算的话,以武松十八碗的酒量,恐怕在我们现代人中,是无敌的,可以直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1、古代人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白酒一样吗?

1、古代人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白酒一样吗?

古代人喝的酒与我们现代人喝的酒是不一样的。首先是我们现代人日常喝的啤酒,在古代就没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一口冰凉的啤酒下肚,那种美妙的感觉真的是不言而喻,啤酒的度数不高,一般酒量可以的人,十八碗啤酒,还是喝的下去的。不过我们喝的啤酒在酒精度上应该没有古代人喝的酒度数高,其次是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在酒精度上肯定是远高过古代人所喝的白酒,因为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谁能像古代人那样,大碗大碗的喝,就是一碗按八两来计算的话,以武松十八碗的酒量,恐怕在我们现代人中,是无敌的,可以直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2、古代喝的酒和现在的酒一样吗,酒精度是否低?

2、古代喝的酒和现在的酒一样吗,酒精度是否低?

古代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

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

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

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

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3、中国白酒发展历史是什么样子的?

3、中国白酒发展历史是什么样子的?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