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酒精比重)=12g,所以,照这样算的话,喝50度左右的白酒,如果不能超量的话。g/0.8/0.52=60ml,大概也就1两多2两白酒,女性就要减半了,只是这样喝的话估计大部分人都不尽兴,国内、国外的研究一致显示,对于中国人来一天内喝的酒,所含的乙醇最好不要超过24克,在这个限度内,喝酒才会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1、你觉得每天喝多少酒算适量?
很高兴有机会可以回答你的问题。适量地喝酒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这个“量”该怎么确定呢?总的来说,不同基因、不同种族的人,对于酒精(乙醇)的耐受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国内、国外的研究一致显示,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天内喝的酒,所含的乙醇最好不要超过24克,在这个限度内,喝酒才会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乙醇量如何计算呢?饮酒量(毫升)×乙醇含量(%)×0.8(比重)=乙醇量(克)因此,在喝酒的时候,无论是红酒、黄酒还是白酒,都要注意看清楚酒瓶上标注的酒精度数,也就是乙醇含量,
2、到底喝多少酒才是适量喝酒?
感谢邀请。很多人都用“适当”这个词来当喝酒的借口,到底怎么才是“适当”?膳食指南推荐成年男性每日的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而女性则不能超过15g,这个兑换成酒的量大概是多少?淡啤酒酒精含量一般3%左右,估摸是个700ml左右,一瓶500ml的啤酒换算成酒精含量:500*3%*0.8(酒精比重)=12g,所以,照这样算的话,喝50度左右的白酒,如果不能超量的话:25g/0.8/0.52=60ml,大概也就1两多2两白酒,女性就要减半了。
只是这样喝的话估计大部分人都不尽兴,另外,很多研究还发现一件更令人不高兴的事情:无论喝多少酒,只要是有沾酒精,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据《柳叶刀》上说,酒精还会对人体DNA造成不可逆转的威胁,如果想要酒精对我们没有威胁,那只能不喝酒,但,这可能吗,肯定不可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喝酒还能促进哥们感情,增加谈判胜率,可以说它已经融入这个社会,或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如按照膳食指南上的量来喝酒的话,40岁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依然有7%左右,若是爱酗酒,概率就会增加到40%左右。总之,并不能奉劝大家完全戒酒(当然如果真的戒了酒那当然也是一桩好事),但如果要喝酒,最好不要超过推荐摄入量,偶尔聚聚的时候多饮几杯可以接受,但长期如此,比如一周有个三五次都大口喝酒,那必然是对身体有害的,
3、适当饮酒有益于改善循环吗?多少算适量?
酒精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容置疑的,目前大家都意识到大量的饮酒肯定是对健康有危害的。但是争议在于,少量饮酒/适当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到底是改善循环,降低心脏病或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还是增加这些疾病的发生?喝多少算适量?这个一直是有争议的,这里我分享一篇2019年05月0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是全球医学杂志中顶级四大医学期刊之一)杂志的一篇饮酒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还研究了饮酒量与饮酒基因相关性。
观察了我国50万人群的饮酒情况,分析了饮酒量与脑中风的发生关系,也分析了饮酒量与饮酒基因最大许可的饮酒量的关系,其研究结果如下:1.2004年6月25日至2008年7月15日期间,研究机构在中国十个地区招募了约51万成年人,记录了他们的饮酒情况和其他特征,跟踪随访了大约10年(至2017年1月1日),通过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登记处以及电子医院记录相关联来监测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脑内出血和心肌梗塞)的发生。
2.这51万人群中,男性21万,女性30万,男性中长期慢性喝酒者有33%,且多为烈酒,女性中长期慢性喝酒者只有2%,在所有饮酒男性中,用常规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周饮用约100克酒精(每天一到两杯)的男性患缺血性卒中,脑内出血和心肌梗塞三种疾病的风险低于非饮酒者或较重饮酒者,3.酒精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这两种关键酶,在亚洲人群中,部分人由于基因变异,导致乙醛脱氢酶缺乏或者合成减少(导致乙醛蓄积),可表现为酒量差,或者即使少量饮酒后也会出现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