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不分梨酒价格
永不分梨酒,透明盒:398元,红木礼盒:598元,邯酒:198元,郸酒268元,赵国酒典木制礼盒52度:128元,赵国酒典木制礼盒42度:88元,红元宝山礼盒:98元,蓝元宝山礼盒:68元,陶艺酒:598
2,五星洞藏天地郎酒的价格
洞藏天地郎酒零售价是180左右,批发价是100元左右。
这个真不知道耶!哥们,这个好难!
应该不太贵,不好意思,你喝的不是正宗的郎酒,所以网上没有,正宗的郎酒厂,叫(古蔺郎酒业)而不是郎风曲酒厂,下次注意厂名,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生产和销售中国名酒——郎酒为主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厂区所在地地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 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 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回沙郎酒”,酒质尤佳。从此,郎酒的名 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 特点:其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订缉斥垦俪旧筹驯船沫适,甜香满口,回味悠长。
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谁
按照你的提示,那个是菩提老祖;
《西游记》中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但菩提祖师预知孙悟空一定会惹出是非,故要求孙悟空保密,绝不能提起师门状况,曾习道的往事。基本上,菩提祖师被描写为一个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众多,教化广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师不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方法给广大的民众,故深得一方尊敬。
菩提老祖来历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是一个世外神仙。由于孙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习了3年武就把灵宵宝殿揭了个底朝天,因此有很多人对他的师傅普提祖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在《西游记》中就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吗?答案是否定的。
先让我们看看菩提祖师的住所。菩提祖师隐居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灵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灵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们合起来就是:“天上灵山”。而我们知道如来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的大雷音寺内。这两座山名如此相像,这真的是巧合吗?菩提祖师与如来佛祖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当孙悟空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时,吴承恩是这样描绘的:“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见《西游记》第一回)。可见,菩提祖师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难道这就意味着菩提祖师是佛非道吗?如果他是佛,那他为什么对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为什么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说呢?
这有什么奇怪的,佛已经超越了六道轮回,既然是佛,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不明了的。化身无量无边,去度众生。慈航道人不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吗?佛度人不一定是以佛的身份,可以是出家,可以是在家,可以化身男子,可以化身女人。总之,度人是讲善巧方便的。
二.《封神演义》寻答案
在《西游记》中,我们无法破解菩提祖师身份之谜。但我们知道《西游记》里的人物是与《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给人的感觉是佛道一体。而在《封神演义》中恰恰就有一个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两位教主,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曾经帮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和“万仙阵”。堪称《封神演义》的两大顶尖高手。他们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准提道人。
1.接引道人 VS 如来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极乐之乡,身高丈六,面皮黄色。不禁让人想起了《西游记》中已经修成丈六金身的如来佛祖。两人相貌如此相似,并且都在掌管西方极乐圣地。难道他们是一个人吗?那就让我们看看两位作者对两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准提道人之言,同往东土而来。只见足踏祥云,霎时而至芦篷。广成子来禀老子与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师至矣。”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篷来迎接。见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见: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
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说岂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话说老子与元始迎接接引、准提上了芦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游记》中第七回对如来的描述:
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c.在《封神演义》里,还有这么一段:
接引道人顶上现出三颗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剑。那剑如钉钉一般,如何下来得。西方教主进了戮仙门,至戮仙阙立住。
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后建立佛教的如来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准提道人 VS 菩提祖师
我们再来看看两部作品对另外二人的评价如何:
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见《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文殊广法天尊听得脑后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道人曰:“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曰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道人曰:“原来道兄认不得我,吾有一律说出,便知端的: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道人曰:“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
b.菩提祖师首次亮相,见《西游记》第一回: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三 答案揭晓
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菩提老祖,天庭的当然不知道。。。 人家是得道高人。 只是未被封神而已。。法力不在二爷之下。 再说悟空是被赶出师门的。怎么好意思提呢。
菩提祖师和唐僧
孙悟空有两个师傅 !一个是菩提老祖,另一个是 唐僧,唐三藏!
唐僧
菩提老祖吧!
4,和尚的方丈一词的由来
寺庙里修行的僧人,一般都住大屋,睡通铺,目的是便于修行,以起享受之心。按理说主持也不例外,但主持除修行外,另有一些日常杂务,寺庙管理等工作要处理,因此主持可以有一间单独的房间居住,但也不会太大,一般就是一丈见方的一个小屋子。 “方丈”一词,由此而来。
丹霞和尚行脚到惠林寺。天气寒冷烧木质佛御寒。。 寺主讥讽。 丹霞解释:火化寻找舍利。 寺主说:胡说,木头怎么会有舍利。 丹霞接言:既然是木头,你为什么不让我烧? 寺主无语,因天冷也向前取暖,当场烧掉眉毛。 我认为这则故事说明1 丹霞的成就;寺主没有开悟。 2 丹霞眼中心内烧的是木头;寺主有木头、佛像的分别心。 3 不同成就的境界,对于同样的言语行动有不同的果报。因缘果报纤毫不差。 谨慎言行
由住处得名 方丈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唐显庆年中,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叠石为之,王玄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释氏要览》卷上)许多史籍都言,方丈之得名源于王玄策此举。然而,《文选》中收有王简栖《头陀寺碑》已出现“方丈”一词。其文说:“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高诱注则说:“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大明”为南朝刘宋孝武帝的年号,大明五年即公元461年。不过,这里所谓的“方丈”是否即是后世所指的含义,原文语焉不详,仅备一说。 堂头也指的是住持所居之室。《禅苑清规·请尊宿》说:“专使先看知事计会讫,上堂头人事。”《广灯录·三圣然禅师章》:“师到道吾,道吾以绯练额,持禅杖。师见,乃云:‘逐便祗候。’道吾应诺。师参堂了,再上堂头人事。道吾却具威仪方丈内坐。师才近前。道吾云:‘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也是适来野狐精。’便出去。”《联灯会要·香严闲禅师章》云:“屡上堂头告沩山为说。”以上二例,堂头均明显指方丈,即住持和尚之居室。 正堂也是方丈的别称。《景德传灯录·龟洋山无了禅师章》说:“师告寂,瘗于正堂。”又《酉阳杂俎》载:“嵩山普寂禅师洁正堂,焚香端坐。未久,忽闻叩门。连云:‘天师一行和尚至矣。’一行入诣,寂作礼云云。”此二例之“正堂”显然亦指住持之居处也。 寝堂乃指住持接见来客、接受住僧参拜的地方,一般位于方丈的前方,与方丈室相接。《禅林象器笺》说:“旧说曰:凡禅刹堂舍位置,法堂后有茶堂,接茶堂而有寝堂,连寝堂而有方丈。盖寝堂者,住持讲礼之处。”此说很精确。如《敕修百丈清规·圣节》说:“上堂,住持于鼓初鸣,出寝堂坐。”同书《小参》又说:“小参初无定所,看众多少。或就寝堂,或就法堂。”同书《游方参请》说:“凡寝堂中,必设参椅,示尊师道也。新到相看,住持当居中位,令其插香展礼,侧坐受茶,于礼无损。”因寝堂用于行礼接待,故其比之方丈室略大,《禅林象器笺》引竺仙《仙和尚宗门千字文》自注云:“今之曰方丈者,谓之寝室,大者曰寝堂。室则幽奥深邃,堂乃堂堂明显也。”正可为证。 茶堂必在法堂后,寝堂前。本是住持行礼之所,但与寝堂不同。茶堂人员来往较杂,相当于众僧的休憩处所。《芙蓉楷禅师录》载:“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禅林象器笺·殿堂门》引)《校定清规·告香》规定:“斋退鸣鼓,特为茶,或就法堂,或茶堂,首座相伴,特为参头,有饭。”又《广灯录·黄檗断际禅师章》亦曰:“师一日在茶堂内坐,南泉下来问:‘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特别是《大慧杲禅师录》所载将茶堂与寝堂之别显示得很清楚:“岁节秉拂云:‘今日一队奴仆,在茶堂里村歌社舞,弄些鬼神。’” 衣钵寮是住持和尚的办事机构,其字义如《禅林象器笺》所解:“藏住持衣财之处。此方所谓眠藏也。”然而,衣钵寮的职能并不仅仅限于藏置方丈和尚的衣钵等物。如《校定清规·入院视篆》说:“住持看封,预都寺开封,呈过住持,就状先押字,次书日子,行者使印于日子处。状系都寺收,印子随封押,归衣钵阁,付与衣钵侍者,或亲随使者。”同书《新住持入院》载:“印子随即封押,归衣钵阁,付与衣钵侍者。”同书《法嗣师忌辰》说:“就衣钵阁支差设钱。”以上数条资料,衣钵寮或作衣钵阁,或为衣钵阁,所指皆同。从这些资料看,衣钵寮还掌握寺院及住持和尚的印信,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权力。现代丛林,衣钵寮规模不大,其职责为替住持办事,侍奉住持和尚。衣钵寮一般有以下执事: 衣钵侍者衣钵侍者是方丈和尚的机要秘书和直接助手,负责收发信件和草拟文书等。若有方丈和尚不愿见或不便见的来访者,可由衣钵侍者出面接谈。有的寺院还设有“银钱衣钵”和“庄严衣钵”。“银钱衣钵”掌管寺院每天收入的现金及其帐目,包括施主结缘、供斋和其他经济往来。“庄严衣钵”负责掌管寺院珍藏的庄严法器和贵重财物。 烧香侍者侍者寮的负责人。凡方丈和尚说法,主持佛事,出位拈香、礼拜、上堂、上供时,均由烧香高捧香炉,走在方丈前面。 记录侍者衣钵寮的记录主要替方丈说法时写法语,传戒时写请启,为各种佛事写疏文等。而且,长老语录,多由其记录整理而成。 汤药侍者汤药是方丈小灶和上客堂的厨师。方丈生病,由他煎汤熬药,故名汤药侍者。他还要做许多零星事务,如照料方丈的私人宾客,管理和分配特殊食品等。上客堂所需的菜蔬及其他用品,则由“买办”负责采购。 请客侍者衣钵寮的传达。凡来会见方丈的,先由他禀告衣钵或方丈。方丈或衣钵有指示,也由他向外传达。 圣僧侍者方丈的侍者。由他照料住持披衣、抽衣、折叠并存放袈裟等。在佛教仪式中,应为方丈传炉、开具;饭后为方丈送漱口水,出寺院为方丈背行囊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执事不是轮流充当,而是长期的,在每半年一期的序职时,都无须更换。 方丈行者在方丈厨房烧饭、烹茶及干杂活的僧人。也包括轮流从禅堂抽出来的清众,他们负责守门、倒茶、铺碗筷等。 祖侍负责照料退院老和尚。 方丈屋廊常常悬挂一种扁磬,玉石质,形似云板,有客来时鸣三下以通报,有如俗家的门铃。
5,粉晶手镯要怎样净化
水晶有记忆的,不同人戴了给予它的磁场是不一样的 关于磁场效应每个人都不同,不同的磁场会产生不同的能量,这些能量会和你身体的磁场相碰撞,有些产生对人有好处的磁场,有些则不是很好。一般是人改变水晶的磁场,但是由于先前在购买的时候水晶就会跟着加工的人和买方等一系列的人物接触后里面的磁场也从原始的转为外界的,所以一般来说水晶买回来都要消磁就是这样的了。。。 当你得到新水晶后(不管是买的还是人家送的),都需要经过净化再使用会比较好,因为水晶由开采、运输、加工、包装、展售等过程中,会经过很多人的接触,而他们的讯息货能量都会多多少少被水晶储存纪录。那既然这条水晶经过千万年之后愿意跟著你走,那当然要把别人的纪录净化后才可给自己使用。而以下呢,是站长这几年来大概听过比较主流的净化法(我几乎每一样都试过了^^),但是每一种净化法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注意事项,请仔细的看,然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 水晶除了用来装饰之外,部份人会利用水晶所发出的能量来改善运程、加强运势,甚至乎治病等等,所以小心保养水晶是有必要的,因为水晶如受到污染,便会破坏到其功效及本身应有的光彩。以下,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多种的清洗水晶步骤及注意事项: 阳光消磁清洗法.月光星晨照射法.海盐浸洗法.海盐埋藏法.雪堆埋藏法 .清水净化法.香熏净化法.晶簇净化法.自然清洗化 (1)日光照射法 把水晶放置於阳光下晒数小时,让大自然最强大的力量帮您的水晶净化。但千万要切记,此方法不适用於紫水晶、黄水晶或粉晶等等的有色宝石,因为这些水晶都内含fe(铁)、cu(铜)等其他元素,长时间曝晒会导致氧化或因高温也易改变水晶内之分子结构而退色。站长之前公司的同事(很可爱的会计)有一只星光粉水晶手镯(相当漂亮的星光粉晶,改天站长再跟她借来拍给大家看看),当初她就是因为在购买的时候,店家没有跟她仔细的说清楚,所以她一直都采用日光照射法,过了半年后,整个粉晶手镯几乎都快变成白水晶了,所以说罗,要使用日光照射法之前,要先问问看喔。 (2)低温净化法 老实说,这是现在最有争议的一种净化方法。因为水晶是属於高密度的宝石,而且里面通常都会存在著冰裂,经过冰柜的零下低温后,水晶会变得异常脆弱,尤其是坠子大部分都有一些像k金、银饰等等的水晶坠子,因为矿石和金属的延展性不同,可能经过温差的变化造成穿洞结合的部分会松动,另外就是水晶放在冰柜一晚之后,千万不要想说要马上戴而直接冲水,如果您马上这样做,站长保证水晶会直接发生危险(如果您不怕水晶会裂掉的话)。所以罗,如果使用此方法一定要让他慢慢的自然解温,这样才是最正确的。 再来看看方法,在送进去冰柜之前,先用保鲜密封袋或保鲜膜把水晶密封好(防止其他食物的异味沾上水晶),放水晶於冰箱雪柜内一晚,就可达净化效果。 (3)香薰净化法 老实说,这是站长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将水晶放於香薰炉旁,点燃香薰精油(记得要用纯的精油,不能使用添加化学物质的精油)也可达到净化效果。但是此种方法,时间会拖得比较久,之前站长有一条20mm的钛金手珠,其能量强大到站长都无法驾驭,用什麼样的方法都没有办法可以将其能量归纳合一,之后站长就使用香薰净化法,连续长达一个月,才好不容易将那条能量过於强大的钛晶手珠归纳一统,能量平衡ㄋ。但此种方法不适用大型的水晶原矿,搬动太累罗。 (4)海盐净化法 将水晶放入盛满海盐水的容器内,透过未经加工过的粗盐(纯天然海盐)所散发出来的海洋净化效果,可以有效的净化水晶,时间多久不限,大部分是一晚后24小时都可以,浸泡后将水晶冲洗乾净,放在阳光或阴凉处让他自然的风乾,就可以罗。但此种方法不能适用有其他装饰物的水晶,例如包上k金、银饰的坠子,或有中国结的绳类配件,因为配件会受到侵蚀,改天戴在身上忽然掉下来就惨了。 (5)念力净化法 水晶如果透过大师或师父的加持也可以达到净化的效果(如果本身是有在长期修练的朋友那就更好了)。如果您本身的水晶是亲手交给大师净化修持那可是相当修来的福气,但如果是在购买的时候店家跟您说已经经过某某大师的加持,老实说啦,最好还是回家净化之后再说吧。站长建议啦,自行在有空的时候拿著自己心爱的水晶念念大悲咒或心经,其效果真的是好到不得了,不管是水晶的平衡能量或自己的修为都是最上选,并且有个相当的好处是,其水晶的频率会跟自身的频率完全归纳统一喔。 (6)溪水净化法 把水晶带到没有污染的溪流清洗,水晶可受大自然的正能量净化。但一定要在溪流中用流动的溪水净化,不可把溪水带回家中清洗水晶喔,那就没意义了。 (7)晶洞、晶簇净化法 (这是站长最推荐也是自己每天使用的方法) 把水晶放於天然水晶簇上或水晶洞内,就可以达到相当棒的净化效果。 水晶在经过一整天的佩带之后,回家时就将他收纳在晶洞内或晶簇上,其晶洞或晶簇所散发出来的振动能量(持续且稳定),可以有效的清除水晶内的负性能量,并且重新充电,效果可以好到不得了喔。而晶洞跟晶簇是体积越大的效果越强,但也不要在同一个晶洞或晶簇内摆上好几十条的水晶,那老实说,净化效果是会打点折扣的。 (8)活水清洗法 之前站长有提到溪水净化法,但是现在在都市生活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就可以跑到未受污染的深山里用溪水净化,所以罗,打开自己家里的水龙头(用净水器的效果比较好),将水晶放入小盘子内,冲洗自己的水晶约十分钟,冲洗后一样的放在阳光或阴凉处使其自然风乾,这样也可以将水晶有效的净化喔。 (9)大地掩埋法 大地掩埋法是力量强大的方法之一,例如家里有生病的人佩带过的水晶,站长都会建议使用大地掩埋法,毕竟水晶是从大地孕育而生的,让水晶回到原来的地方其净化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千万记得要是未受污染的土地才行,时间无限,但站长建议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会比较好一点。此种方法有其风险,就是可能自己会忘了埋在哪里而找不到,或者跟别人结缘去了,那就心疼了。 (10)庙宇过香法 庙宇过香法站长也常常使用, 你可以在去拜拜的时候,将水晶带往庙宇里净化,但站长强烈建议是人气鼎盛的大庙(阳庙)或者知道自己的主神其供奉的庙宇最好。水晶可以在其中感受法力加持,烟香渺渺,并且充满好的善意及意念,整个空间亦充满著正面积极向善的磁场。其方法是在拜拜的同时,将水晶跟香同拿於手中,说出自己的祈福愿望,并且记得说出让自己手上的水晶可以得到神明的加持及庇佑,在拜完之后,在神明的香炉上面,左三圈,右三圈,然后双掌合并将水晶至於掌中,诚心的感谢神明的保护及加持,整个净化的过程就算完毕了。此种方法同样适用於家里所祭拜的神明,也有同样的效果喔。 (11)教堂祈福法 因为宗教的不同,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净化方法。原则上只要是您诚心信仰的宗教,基本上都有其净化帮助的效果。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朋友,可以将水晶带往教堂,让神及主的强大念力帮您净化及祈福,如果可以的话舀点神水冲洗自己的水晶也是相当棒的净化力量,另外如做礼拜时的福音歌颂或者祈祷,也有同样的功用。 (11)音乐净化法 如果可以的话,将水晶放在充满平和及正面的音乐空间里,因为音乐跟颜色一样,都会带来不同的磁场及频率,站长建议如佛教音乐,西方教义的福音歌颂,大自然的水晶音乐等等,都可以让水晶得到充电及净化的效果。 老实说喔,不管是哪种的净化方法,当您戴上水晶的那一刻,就必须完全的信赖您的水晶,常常跟他讲话,并且信任他,水晶就会释放出比平常还要更为强大的力量来帮助你。因为本身在加强信念的同时,身体会自动的释放出比平常更强大的静电及能量,水晶在感受您的磁场后会启动比平常更大的能量来回馈在您的身上,让您心想事成。
6,是否一切众生皆在说法如果是众生说的是何法
一切众生在演示佛法,众生说的是因果、无常,等。比如有人富贵,有人潦倒,富贵之人是怎么富贵的,潦倒之人是如何潦倒的,都演示给你看。
阿弥陀佛!不但一切众生皆在说法,而且连无情也在说法。 元音老人: 上次有人问,有情能够圆满种智,可以说得过去,无情怎么会呢?无情的砖瓦木石它怎么能圆成种智呢?它怎么能成佛?今天,我再讲一讲。砖瓦木石都是我们自己的本性。是谁发现砖瓦木石呢?不是我们灵光照上去发现的吗!这灵光是谁?就是我们的佛性啊!我们佛性的灵光所照之处,一切有情无情,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男女老少,飞禽走兽,都是佛性的影子,皆为佛性的显现。你是佛,那么你灵光所照到一切都是佛啊!如一个国家,我是国王,国土里所有的东西,无一不是我的;同样道理,你是佛,你的佛性光明朗照十方,遍虚空满法界,无不为佛性灵光所照,所以,所有一切都是佛,无一个不是佛。但是,如果我们功夫做得不好,不知道灵活妙用,将念头压死了,就变成土木金石了。从前一座大山边两个做功夫的人,坐那里一动不动,头上、耳朵里都长了青草,变成木头、石头了,就是做压死念头工夫的结果。所以,一切东西都是我们自己,都是我们的佛性,我们所看见的一切色相就是佛。因此之故凳子,椅子,桌子,台子等等都是佛,无一不是佛。故云: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花也好竹也好都是佛性之变现,都是佛啊!这个问题看起来很难懂,但是道理弄通之后并不难。下面讲个公案讨论这个问题。 从前洞山良价禅师也弄不懂这个问题,他到沩山祖师那里去参问,他问道:“顷闻南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未究其微。”沩山问:“你还记得么?”洞山答道:“记得。”沩山说:“你试举一遍看。”洞山于是举其事。 “僧问:‘如何是古佛心?’国师答:‘墙壁、瓦砾是。’僧问:‘墙壁瓦砾,岂不是无情?’(墙壁瓦砾冥顽不灵,没有知觉的,而佛是觉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墙壁瓦砾没有知觉冥顽不灵,怎么会是古佛心呢?照你这么说墙壁瓦砾就不是无情了?这是那僧人的反问。)国师答:‘是。’(这句话深含妙意。因为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因分别之故,就生出有情无情不同。如若不分别,一切声色、山河大地、乃至饮食男女都在心性中圆,而无一法可得,又有什么有情无情呢?因为有法可得,再去分门别类,爱憎取舍,从而烦恼丛生,轮转不息。前面讲过,我们的身体本是四大假合而成,也和无情一样。只因真心被无明包裹住,变成了妄心,捆在有这个四大假合的壳子里面,执以为自身,所以才有了妄知。否则,我们的身体岂不是跟墙壁瓦砾一样吗?但这僧人不解此理,故有如下疑惑。)僧问:‘还解说法否?’(因为佛是说法度生的,古佛会说法,无情既是古佛心,当然也就会说法了。此僧与我等凡夫一样,总是落在尘境的所见所闻上,而不见能见能闻的性。)国师答:‘常说炽然说。无间歇。’(无情说法,不是间歇地一时说、一时不说,它时时时刻刻说,说法声音很大,如猛烈燃烧之大火,说法无有停歇。我们往往都着在所见所闻上,不知道无说才是真说。听到声音了,就是听到;没有听到声音,就是没有听到。其实,没有听到声音也是听到!你听到个没有声音嘛!所以,无说是真说,因大音希声说之故,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说有声可闻,皆非真闻,因为你着在所闻上去了。闻性不在有声与无声。声有生灭,故是假;性无断处,故是真。)僧问:‘某甲为甚么不闻?’国师答:‘汝自不闻,不可妨他闻者也。’(这是你自己不闻,因为你颟顸佛性,着在有声可闻上了,不知道无闻才是真闻。进一步看,闻无闻者是谁?听到了没有声音的是谁呀?你说你不闻,但它正在你耳根放光,你为什么不知道呢?你听到个无声,难道不是听到了吗?闻个无声,不是正闻吗?听到有声时,你就跟着声音起分别了,跟着声音跑了。而这个无声无分别时,正是你的闻性现前之时,是故是真闻。你自己不闻,不能妨碍那个能闻的啊!此为国师呵斥、指示、提醒那僧人。在这无声可闻、闻性正闻之时,你却说不闻,是你自己不机灵、不明白,可闻性还是了了分明地在啊!)僧问:‘未审甚么人得闻。’(尽大地无一人不闻。谁不闻?谁无有闻性?但不执于声响,阿谁不是闻性昭昭耶?可惜自家眼光不瞥地也!)国师答:‘诸圣得闻。’(诸佛、菩萨、罗汉、辟支佛等圣人能闻,凡夫听不到。国师此答有漏洞,因为人人本来都是佛,法身无相,凡圣不立,哪还有什么圣不圣呢?国师被这追得紧,且用此句权遮其眼目,却被那僧识破,并进一步反问。)僧问:‘和尚还闻否?’(你自己能听到么?因为国师说诸圣得闻,此问直逼得国师有口难言也。若说有闻,即是自赞;若说不闻,则国师非圣、非师也。)国师答:‘我不闻。’(只能招供认罪。)僧问:‘和尚既不闻,争知无情解说法?’(问得好,有力量,以国师之矛反戳国师,国师无处可避。)国师答:‘赖我不闻,我若闻,即齐于诸圣,汝即不闻我说法也。’(幸好我听不到,假若我听到了,我就是圣人了,你也就听不到我说法了。僧此问本难回避,国师乃禅宗作家也,自有转身之处,赖我不闻——巧妙一拨,化险为夷。然而,凡有言说,皆无实义。本来无法可说,本来也无人闻法。若还有法可说、有人闻法,那正是执着在人相、我相上了。所以国师说,汝即不闻我说法也,也是自谤。)僧紧逼道:‘恁么则众生无分去也。’(若是这样,众生就不能听到无情说法了,成道就无望了?)国师答:‘我为众生说,不为诸圣说。’(国师转话锋。)僧问:‘众生闻后如何?’(这僧将国师盯得牢牢的:众生听你讲过以后,会怎么样啊?)国师答:‘即非众生。’(国师顺水推舟将僧人的机锋挡回,众生若能听到无情说法,荐取这不生不灭的闻性,那就超凡入圣了,所以说即非众生。《金刚经》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哪里有众生?一切众生如梦幻泡影,都不是真实的。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不醒悟;假如当下一醒悟,即非众生了。但是,在梦境当中不醒悟,不能不是众生,所以说是名众生。所以要赶快从梦境中醒啊!从前有人说:你说一切都没有?比如我的耳朵被打聋了,耳朵听不见声音,但我这还是有啊!我的耳朵聋了这个现象还是有,不能空。他这是着相粘心不醒悟啊!赶快醒啊!不要做梦了。例如我们在睡梦当中被人打,或者头被杀了,但一醒之后,自己却没有被打,也没有被杀,头还是好好的。你耳朵被打聋了,其实这耳聋是个虚幻的假象,就如同在梦中被打被杀一样不可得,所以你不要着梦境,赶快空啊!赶快醒悟啊!醒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如关公被吕蒙杀头之后,痛得大叫大喊:“还我头来、还我头来。”智者大师得知后就去度他,大师盘腿而坐挡住关公的去路,关公一看心想:这个和尚胆子真大,竟敢挡我的去路,给他点厉害看看。于是,呼——刮起一阵狂风,飞砂走石迎面打来,但是智者大师纹丝不动。关公心想:狂风飞砂你不怕,那我搬座大山来吓吓你。于是,一座大山铺天盖地压过来,智者大师还是纹丝不动。这下关公佩服了:这和尚是真功夫啊!赶快上前顶礼。智者大师就给关公说法:“你在这里喊还我头来、还我头来。你被人砍一个头,就要人家还你,你一生砍杀了多少人头?你能还给人家吗?再说你头虽没了,但是你一点也不缺少啊!为什么?因为你只不过丢失这虚幻的色身,但是你的灵知、真心一点也不缺少。”我们讲过以空寂为体,莫认色身为体;虚空才是我真正的身体,躯壳不是真体,只是作为房子而已。以灵知为心,莫认妄想妄念为心,妄念、妄想不是真实的,是对境着相攀缘的东西。灵知之性,就是知冷知热知痛知痒的知觉性,是不住相的,这东西无头无尾亦无名无字。过去六祖慧能大师问大众:“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六祖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更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后去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灵知之性——本性是无相的、无有名字的,说似一物即不中,神会给它加个名字上去,早是妄念了。所以,我们莫认妄念为心,要认灵知之性。智者大师给关公就是说这个法:你觉得头痛,就是妄想心执着,你躯壳已坏掉了,已经没有了,还有什么痛啊?心一空,你就大放光明,佛性朗然,还有什么痛不痛的!关公被智者指点后明悟了,于是发心做佛法的护法神。所以,众生只要梦醒,荐取不生不灭的本性,那就超凡入圣,就不是众生了。因此,听南阳忠国师说众生听闻无情说法之后,即非众生了。)僧又问:‘无情说法,据何典教?’(无情会说法,未曾听说过,有根据吗?出自什么经典?不会是你自己编造的吧?这僧粘着国师不放。)国师答:‘灼然,言不该典,非君子之所谈。汝岂不见《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国师说你这样说当然很对,如果无情说法没有根据,没有依据经典,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不是君子所言了。随后举出经典,《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即一切灰尘、一切国土都在说法,一切众生即包含一切,不管是有情世间,还是无情世间无不在说法,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法无不在说法啊!)。”这是南阳忠国师对那和尚的开示,洞山禅师不理解,所以把这个公案讲给沩山祖师听。 沩山听了之后道:“我这里亦有,只是罕遇其人。”这样的无情说法,我这里也有。要遇到根器相当的人,才能相机相契,所以说“罕遇其人”。洞山良价诚请道:“某甲未明,乞师指示。”沩山把拂尘一举说:“会么。”这就是无情说法,你能领会吗?无情说法无有声音,但不是不说法。如花开花落,就是无情在说法。花是无情,花开了很娇艳美丽,可是没多久就凋谢零落了,这是说什么法?这是说无常法。河水“哗、哗——”淌过去,流水无住,它不停留,今天这么流过去,明天也这么流过去,永不停息。这流水告诉我们:万物的假相在变化而实体未尝变易。苏东坡懂得其中的道理,他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水是无情,但也在说法。所以无情时时在说法,不是不说法,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沩山将拂尘一举,意思在问举拂尘的是谁呀?不一定开口说话才是说法,这一举就是说法。 但是,洞山良价还是不明白、不理解,所以他说:“不会。”洞山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明白、未领会。其实,这个时候是最亲切的了。因为你会了、理解了就是情见,就有道理可得了。相反,在你不会的时候,正是一念不生之时,立刻回光返照,这是什么?当下就见性了。可惜洞山总以为还有个道理在,会错了意,错过了机会。洞山接着说:“请和尚说。”沩山说:“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由父母所生的这个肉身嘴巴,始终不能对你讲。何也?因为任你千说万说,总是说不到。这是语言说不到,思维不能及的,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说了即不中,知道了即不是。沩山在这里暗示洞山,无说是真说,无闻是真闻,这就是无情说法。遗憾的是此时洞山仍颟顸不明白。人们往往执着见闻觉知所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即执在这个所见所闻上,那么,无所见无所闻就不是了。岂不知,这无所见无所闻的能见能闻的真性,是从来不间断的,是没有相续痕迹的,是如如不动的,故佛性又称“如如”。由此可见,人们妄想执着的习气是多么浓厚深重啊! 此外,沩山禅师的“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功夫只有自己做,佛性要自己悟。古德云:“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耳朵听进去,是从门入,因为六根门头都是向外的。从耳朵听进去的道理,不是你自家的宝贝。要自己悟到才真。叫我给你讲,一点好处也没有,你将来会怨我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香严祖师来,他同样也遇到这个问题。香严祖师和沩山祖师同是百丈祖师的弟子。香严祖师对佛经很熟,如有人问法,他常常是问一答十,自己以为很了不起,在心里自许道:我智慧如海!但在百丈在世时却参禅未得。百丈圆寂后,只好到他师兄沩山那里去参禅了。沩山对他说:“师弟啊!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他忙说:“不敢不敢。”沩山说:“那是你聪明伶俐,意解识想,生死根本。我现在有个问题问你,你给我答复答复看。”他表面上轻描淡写地问:“什么问题呀?”心里却说:“有什么我还答不出来的问题,哼!”沩山说:“我不问你别的,只问你父母未生你时,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试道一句看。”香严祖师听后,心里竟一片茫然。于是,归寮将平日所看过的经论文字,从头到尾翻阅一遍,要寻一句来酬对,最后是一无所得。自叹道:“画饼不能充饥。”于是屡次乞求沩山说破。沩山说:“我若说似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是我的,终不干汝事。汝还是自己去参吧!”香严祖师于是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光,辞别沩山自己去参究。早也参晚也参,行住坐卧时时参。一天在地里除草,一锄头下去,锄到了石块,把石头拾起来,随意一扔出去,击中竹子,“啪”的一声,忽然醒悟,打开本来了。于是回去沐浴焚香,遥礼沩山师兄。赞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 所以说功夫要自己做的。因此,沩山祖师对洞山说:“父母所生口,终不为你说。给你讲了,没用处,要自己参才行啊!”洞山良价禅师开悟不了,他感到机缘不投,于是又问:“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沩山于是指示他去参云岩禅师。 洞山辞别沩山直往云岩处,将前面无情说法的公案举说一遍,然后问云岩禅师道:“无情说法,甚么人得闻?”云岩禅师答:“无情得闻。”南阳忠国师说是“诸圣得闻”,云岩禅师却说无情得闻。其实,清净心空就是圣。圣凡也不立,一切都没有,物物头头皆现妙色身、发广长舌宣流法音。炽然无尽说,无穷无尽说,无情就是这样说法。那如何是“无情得闻”?意思就是你把情见泯灭了、除尽了,不着一切声色尘境,你就能听得见无情说法了,就能悟见本性了。 我们曾经讲过,人有两个坏东西,一个情,一个想。假若妄情、爱情断了,那就好了。为什么呢?因为情由爱生,爱能生水,水性下流,不能升天,故须断除。比如我们遇到爱吃的东西,就产生口水;假若我们亲爱的人要离开了,或者出远门了,眼泪就不禁流出来;假若亲人死了,更是哭得伤心;至于男女相爱那更不要谈了。水性为潮湿,不管什么水都是潮湿的,而且是向下流的。所以,爱情的“情”字是向下沉的,假若我们要生西方极乐世界,要飞升才行,向下沉就无望了。因此,要把情见断光。爱情不断光,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情是坏东西。想,就比较好一点,这想不是胡思乱想,胡思乱想还是情。因为我们有了情之故,才胡思乱想。比如我们爱什么人,就想方设法把这人弄到手;假若这个人有了对象,那就想个办法把她对象取消掉,然后把她弄到手。你看那些戏剧、小说都是这样子写的,不如此不成戏剧、小说了。这是造业啊!造业要受报的。胡思乱想其实是情爱,还是不行的。 那么,这想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密想修行之法,即想我们要怎么样子脱开这有情之界,证到本来面目,或是想西方极乐世界,心系西方,用功念佛这就比较好。但是说到究竟处,想与情同样是不行的。为何?没有情怎么有想,没有想怎会有情,情、想不分离也。《楞严经》讲,假若我们真正密修观想,七识能够离开我们的形体,或是化作所想象的东西,叫做纯想即飞,但还没有真清净。真正清净了连想也没有。假若还有佛可念,那还未真净,真清净了什么也没有,那才是常寂光净土。但是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也不能要求太高,能生凡圣同居土也就可以了。所以念佛念到情断了,纯想就飞,就能往生西方,并非难事!用功时只专想生西方极乐世界怎么好,阿弥陀佛怎么样光明,怎么样接迎我们,到圆寂飞升时,自然显出西方的圣境来,看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诸菩萨来迎接,我们就飞生到西方去了。纯想即飞,是念佛净业成熟的善根显圣境。我们现在说净土只说一个西方,但是《楞严经》说的是十方净土,随缘往生,不单是生西方净土。由此可知,要想生净土,非把这爱情、妄情斩尽不可。 所以,有成就的修道人都是无情见的,你有情就不行。什么叫菩萨呢?这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译成汉文是觉有情,就是先把自己所有的情见都觉破,不着一切声色尘境,明悟自性,才能帮助他人觉破迷梦,扫尽妄情,同出苦海的意思。因此云岩禅师说“无情得闻”。 洞山紧紧追问道:“和尚闻否?”洞山到现在还是颟顸一个。云岩答:“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和忠国师如出一辙。我假如听得见,我就不给你说法了。为什么?首先,我若闻,即齐于诸圣,诸圣报化非真,亦非说法者,诸圣正法身无说无闻的,我若闻,即与佛菩萨一样成道了,凡也不可得圣也不可得,凡圣都不住,一切都无有了,你还能听我说法吗?注意!一切都无有,不是断灭空。而是有而不住,即说而不说,不说而说,不是死执不说话,更不是执有所说。一切施为,皆是虚设,佛也没有,连佛之一字也是方便的假名!假如还有诸佛向上事,佛就不是佛!所以,我们不要住相,真正成道是一点都没有。其次,我若闻即同无情,无情以不说为正说,非有言说,那你今天又怎能听我说法呢?再者,我若闻,即着声尘,有所住着,法见未除,如何为人师?所以我不闻。无闻才是真闻!也就是“无言说”,无言可说了。你要好好领会言外之意啊!你只理解有语言的法、可说的法,你现在听到我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有言说的,都不是真实的。而今我为你这样说,是要你领会到言外之意,会意于言外,从而明见无说的真说、无闻的真闻啊!但是,洞山还是不领会,又问道:“某甲为甚么不闻?”他问云岩:“无情说法我应该听见,我为什么听不见呢?”他还是执着在声色尘境上,这样追逐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反闻闻自性?就在你面门上放光啊!这岂不是你在自然闻、无闻闻么?!世人都是这样颟顸,太可怜了!此时,云岩也象沩山一样,竖起了拂子。要是洞山抓住这一时机,反问自己,这个看见竖拂的是谁?!就在这里猛着精彩,也就当下开悟了。可惜许,又错过也!云岩问:“还闻否?”竖起拂子虽没有声音,没有话说,但是,大音希声,真真切切,如雷贯耳。为什么?因为无声之声是最大的声音,这就叫大音希声。 我们人往往都执着在有声可闻,在有声可闻处去领会。但是你要真正见性,就不能执着在有声可闻处。因为有声无声,不过是声音的生灭,而我们的闻性是无时无刻不在面前放光,它是没有间隔、没有连续的。所以,古德云:“夹岸桃花风雨后,马蹄何处避残红。”一条小道的两边,种满了桃树,经过一番大风雨后,小道遍地都是桃花瓣,骑马走过此处时,马蹄怎能避开遍地的花瓣,而踏不到呢?意思是说,佛性时时处处都在作用,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你能避得开吗?所以,不要在有相无相、有声无声上分别。我们见不到光明时,却见到了黑暗,见暗还是有见。我们听不到声音时,则听到了无声,听到了无声还是听。这岂不就是见性和闻性不生不灭的证据么? 可惜,洞山答道:“不闻。”他着在了声音上,因为没听到声音,所以不闻。这就象俏媚眼作给瞎子看,他当面错过,太可惜了!不过,我们要说,亏得他不闻,如果有闻,又着在相上,不闻则是真闻。云岩说:“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我对你这样说法,竖起拂子,虽然没有声音,但还有举动,这样你都不闻、不领会,何况无说无动的真说真动呢?世人都是如此的愚痴,都着在所见所闻的色声惑业里面,从来没有回光一瞥,荐取这个能见能闻、能说能动的性。这个性就是本来真佛!甚至误认为听不到声音就是无闻,不见光影色相就是无见。岂不知这个见性闻性时时刻刻都在面门放光,从无遮掩、从无间断。即便是在无声无闻、无相可见时,依然还是见、还是闻。因为你闻到个无声还是闻,见到个无相还是见,怎么能说无见无闻呢? 洞山接着又问:“无情说法,该何典教?”和前面公案里那僧人问国师一样。云岩禅师答:“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这时洞山良价禅师猛然有些醒悟了,终于由有声悟入无声了,总算是会到了、悟到了,他脱口说了个偈子说:“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真奇妙呀,真妙怪!无情能说法真是妙不可言、不可思议,真是使人想像不到啊!无情会说法吗?会!你若用耳朵去听,是不能理解的,因为无情说法是没有声音的。用眼睛来听,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奥妙。眼睛听不到声音,但没有声音正是妙声。由此可见,洞山禅师会了有声,而且从有声会到了无声,但还没有会到无声就是有声、有声就是无声,还未彻底究竟。 从声音悟道的公案还有很多。兹再举一例:昔圆悟勤禅师在五祖演禅师会下做侍者,随演禅师参禅。一日,有读书人来参五祖演,五祖演对来者讲:“若问及自性、法身,你少年时曾读过‘小艳诗’么?诗中有两句与之很相似:‘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意思是频频呼“小玉!小玉!”小玉是丫环,小姐叫她何事?无事。那为什么喊?目的是要她的情郎听到这呼唤声,知道她在这里。也就是有意给她的情郎传个消息,因为他认得她的声音,听到呼唤,就晓得她在这里了。这是假诗以说禅。借用这首诗来反问一下,这呼唤声是由谁发出来的呢?又由谁听到的呢?这一切岂不是自性的作用吗?岂不都是真性的显现吗?五祖演禅师引用这首小艳诗,蕴含深意。本来一切色相、一切声音都无意义,都是空华水月,都是不可得,合了第一句“原无事”。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显现,合了第二句“认得声”。这旨在启发我们大家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圆悟勤在旁边听到了这个话,立刻有所醒悟。他走出方丈室,恰好这时有只大公鸡在栅栏上“喔、喔”长鸣。圆悟勤一听,猛然触动了灵机,触着刚才五祖演所说“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字,忽然大悟!这不是声吗?这就是自性的显发,一切影子都离不开镜子,离开镜子哪里还有影子呢?一切的一切都是真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显现。 通过上面对几个公案的讲解,我们就不要把眼处闻声错解为特异功能了。我们不少修道人就是喜欢神通,往往误以为耳朵能够看字,眼睛能够听声音,六根互用发神通了,才能听见无情说法。殊不知无情说法是无说而说,不是有个微细的声音,等你不用耳朵听、不用眼睛看时,才能听到的。眼处闻声不是特异功能,洞山禅师的“眼处闻声方得知”,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耳根上,而是要我们于无声可闻、妄念不起处、触景生情处,回光返照、心领神会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妙真心即是也。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心的作用,都是真心的显现,那么,我们就能理解“无情就是有情,有情就是无情”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墙壁瓦砾等等就是我们自己哟!为什么呢?山河大地等不是在虚空当中吗?它能出虚空外吗?不出。我们真心和虚空一样,虚空有多大,我们的真心就有多大。真心遍虚空尽法界,十法界都在我心里,虚空的一切东西都在我心里,那么山河大地等也不出我心之外了。《左传》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是佛,它们也是佛,都是佛!所以“无情就是有情,有情就是无情”!再说,无情就是地水火风!如地球就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地球在转动,有自转、公转,动就是风;地球有地壳,地壳是坚硬的,是地大;地球表面、地下皆有水,是水大;地球核心部分是炽热的熔岩状物质,地表上常有火山爆发,这是火大。地水火风都具足,地球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性合成。种性者,能生起东西的叫种,故四大种性能生起万物。我们的佛性具有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成分,故叫七大种性。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这七大种性生起,“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所以,无情就是有情,有情就是无情,无论有情无情都是我们自己。既然都是我们自己,还有什么有情无情之分呢?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桌子也是佛,椅子也是佛,砖头也是佛,瓦块也是佛,无一不是佛。一切有情无情都是佛啊! …………节选自《恒河大手印》(元音老人)
众生独醒我自迷,我周围的一切人不管所作善恶对错,都是为让我明白事理,众人不管是正面帮我,还是负面害我。我自当一并等同对待。既然诸多菩萨都来度化我,我又何故与他们为难呢?如此细细体会!再回头看万事万物。有何不同?山河大川,一草一木,唯有我自己迷惑其中而已。阿弥陀佛!
人从那里来,就要认真找回自己,回到那里去...别死亡,重回人间轨道.人身只是应对因果世界的需要....万象源于法;法是唯一的道路!人须"悟本勤修因果无来世".....一本修万法;万法不离其宗.回到原始本星系去啊!!!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整个人生因果世界的过程.现代人说:修身自救行善积功德,信心恒心佛法传世人.....也是修行修炼&解决因果关系的过程啊!!!须符合现代的规律&原则......道场在人间;万法惟心造....最终极的目标是现代新生佛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认为:一切众生都在演说真空妙有之般若妙法
7,天龙八部里的人物描写急
天仙和文弱书生
天仙和文弱书生
李秋水“这女子仪态万方”,“玉像的眼光始终向着他,眼光中的神色更是难以捉摸,似喜似爱,似是情意深挚,又似黯然神伤”。(《天龙八部》第二章《玉璧月华明》) “见她比之洞中玉像,眉目口鼻均无这等美艳无伦”(《天龙八部》第十一章《向来痴》)。段呆子初见李的孙女王语嫣,“玉像冶艳灵动,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天龙八部》第十二章《从此醉》)“身形苗条婀娜”,一身白衣“轻风动裾,飘飘若仙”,“虚竹躺在地下,透过她脸上所蒙的白绸,隐隐约约可见到她面貌,只见她似乎四十来岁年纪,眉目甚美。(《天龙八部》第三十六章“梦里真,真语真幻”)毁容后:“脸上好像有几条血痕,又似有什么伤疤,看上去朦朦胧胧的”“只见她脸上纵横交错,共有四条极长的剑伤,划成了一个“井”字,由于这四道剑伤,右眼突出,左边嘴角斜歪,说不出的丑恶难看。” (《天龙八部》第三十六章“梦里真,真语真幻”)
《天龙八部》写王语嫣之美,用的是一唱三叹之笔法。 “从此醉”一回中,先不见人,但闻其声。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就能使段誉全身一震,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此处写得真好,一声叹息竟能做出如此文章,我亦心驰神往了! 一声叹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誉之魂,及见其背影,只觉烟霞笼罩,恍入仙境。苗条的身形,披肩的长发,折射的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氛围,一抹精神的浓郁香气。 段誉、王语嫣、阿朱、阿碧从曼陀山庄逃出,赶去听香水榭对付众多江湖人物,先是由阿朱代他们易容乔装打扮,但旋即暴露,此后便是王语嫣的重彩戏。 王语嫣虽然丝毫不会武功,却是一部武学活词典。武林中各门各派秘传绝学,甚至失传绝学,全部装在她的心中,可以随口滔滔不绝地道出。王语嫣绝对可说是武学顶尖评论大师。不仅别人通名报姓她即可以如数家珍道出来历,而且她还能从别人的招数上识出其武学源流,甚至还能出口指点,随便点拨几句,立时就能令其武学境界大增,反败为胜。 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又是貌若天仙,金大侠对王语嫣真是厚爱有加,情有独钟。 据说,金大侠年轻时也像段公子一般痴恋过一位美女,即是电影明星夏梦,金大侠写王语嫣,是照着夏梦的形象来写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就难怪金大侠给了王语嫣这么多神异的优点了。 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即使没有来电的感觉,也同样会因自己的美貌颠倒众生而心下窃喜。何况段誉这等书生,这等人品,虽有些呆气,王语嫣却不能不感到一种暖烘烘的快意。 其实王语嫣和段誉,倒是绝配。 两人都一般不通世务,全无心机;两人都一般的有些迂腐的呆气;两人都一般的有一肚子学问;两人都一般的爱着一个并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两人都一般的心有寄托而倍觉充实;两人都有一般的愁,一般的怨,一般的喜,一般的伤心。除此之外,两人还能在武功上取长补短,配合得天衣无缝。段誉身怀绝世武功而不会用,王语嫣不会武功却能当教练指点段誉。碾房一段中,段誉一边因杀了人而心下发毛,一边在王语嫣的指点下大展神威,所向披靡。 为情所迷,段誉呆,段誉出丑,段誉丢脸,段誉脸无愧色坦承自己确是癞蛤蟆,只不过是与众不同的特殊的癞蛤蟆,只想向天鹅看几眼就心满意足,吃不吃倒是无所谓。 读此,虽让人忍俊不禁,却并不觉段誉出丑、丢脸,反觉他有说不出的正大尊严。 王语嫣真的爱慕容复吗?当然不是。 王语嫣表面上对慕容复始终如一的痴情,那只是少女青春崇拜的一种自己无法解脱的惯性。 当初在姑苏慕容家的那个小圈子里,没有比较,没有竞争对手,慕容复确是完美的青春偶像,王语嫣正好自己对号入座,当上了崇拜者的角色,从此她也一直以为自己是爱了,一直去规范和引导这种爱的发展。 段誉出现了,段誉像另一个世界吹来的醺人欲醉的和风,他用了自己最完美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才是值得王语嫣真爱的人。 倪匡先生批评王语嫣说她利用段誉,天性凉薄,这是太偏颇了,太不公正了。 王语嫣确是有许多让人看不顺眼的缺点,特别是以前对段誉有许多不公平的态度。但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一个人往往不能分清他(她)心中情感的真假,因为感情有时候也会骗人的。 王语嫣最后能认识她对慕容复的爱是错误的,段誉才是她最值得的真爱,这是不容易的。所谓知耻近乎勇,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还有,能表明王语嫣心态正常,豁然觉悟的细节,可以从这一点上看出: 王语嫣心许段誉之后,并不像一般浅薄女子那样拼命攻击以前的偶像以表白清白和心意,她甚至还能理解慕容复“原不是坏人”,为其开脱分辩,这就是王语嫣的境界高明之处了。 萧远山、慕容博从生死间走了一回而悟佛,王语嫣从生死间走了一回而悟情。极端情境,极端冲突,如当头棒喝,最能使人觉悟。
《天龙八部》写王语嫣之美,用的是一唱三叹之笔法。 “从此醉”一回中,先不见人,但闻其声。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就能使段誉全身一震,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此处写得真好,一声叹息竟能做出如此文章,我亦心驰神往了! 一声叹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誉之魂,及见其背影,只觉烟霞笼罩,恍入仙境。苗条的身形,披肩的长发,折射的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氛围,一抹精神的浓郁香气。 段誉、王语嫣、阿朱、阿碧从曼陀山庄逃出,赶去听香水榭对付众多江湖人物,先是由阿朱代他们易容乔装打扮,但旋即暴露,此后便是王语嫣的重彩戏。 王语嫣虽然丝毫不会武功,却是一部武学活词典。武林中各门各派秘传绝学,甚至失传绝学,全部装在她的心中,可以随口滔滔不绝地道出。王语嫣绝对可说是武学顶尖评论大师。不仅别人通名报姓她即可以如数家珍道出来历,而且她还能从别人的招数上识出其武学源流,甚至还能出口指点,随便点拨几句,立时就能令其武学境界大增,反败为胜。 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又是貌若天仙,金大侠对王语嫣真是厚爱有加,情有独钟。 据说,金大侠年轻时也像段公子一般痴恋过一位美女,即是电影明星夏梦,金大侠写王语嫣,是照着夏梦的形象来写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就难怪金大侠给了王语嫣这么多神异的优点了。 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即使没有来电的感觉,也同样会因自己的美貌颠倒众生而心下窃喜。何况段誉这等书生,这等人品,虽有些呆气,王语嫣却不能不感到一种暖烘烘的快意。 其实王语嫣和段誉,倒是绝配。 两人都一般不通世务,全无心机;两人都一般的有些迂腐的呆气;两人都一般的有一肚子学问;两人都一般的爱着一个并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两人都一般的心有寄托而倍觉充实;两人都有一般的愁,一般的怨,一般的喜,一般的伤心。除此之外,两人还能在武功上取长补短,配合得天衣无缝。段誉身怀绝世武功而不会用,王语嫣不会武功却能当教练指点段誉。碾房一段中,段誉一边因杀了人而心下发毛,一边在王语嫣的指点下大展神威,所向披靡。 为情所迷,段誉呆,段誉出丑,段誉丢脸,段誉脸无愧色坦承自己确是癞蛤蟆,只不过是与众不同的特殊的癞蛤蟆,只想向天鹅看几眼就心满意足,吃不吃倒是无所谓。 读此,虽让人忍俊不禁,却并不觉段誉出丑、丢脸,反觉他有说不出的正大尊严。 王语嫣真的爱慕容复吗?当然不是。 王语嫣表面上对慕容复始终如一的痴情,那只是少女青春崇拜的一种自己无法解脱的惯性。 当初在姑苏慕容家的那个小圈子里,没有比较,没有竞争对手,慕容复确是完美的青春偶像,王语嫣正好自己对号入座,当上了崇拜者的角色,从此她也一直以为自己是爱了,一直去规范和引导这种爱的发展。 段誉出现了,段誉像另一个世界吹来的醺人欲醉的和风,他用了自己最完美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才是值得王语嫣真爱的人。 倪匡先生批评王语嫣说她利用段誉,天性凉薄,这是太偏颇了,太不公正了。 王语嫣确是有许多让人看不顺眼的缺点,特别是以前对段誉有许多不公平的态度。但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一个人往往不能分清他(她)心中情感的真假,因为感情有时候也会骗人的。 王语嫣最后能认识她对慕容复的爱是错误的,段誉才是她最值得的真爱,这是不容易的。所谓知耻近乎勇,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还有,能表明王语嫣心态正常,豁然觉悟的细节,可以从这一点上看出: 王语嫣心许段誉之后,并不像一般浅薄女子那样拼命攻击以前的偶像以表白清白和心意,她甚至还能理解慕容复“原不是坏人”,为其开脱分辩,这就是王语嫣的境界高明之处了。 萧远山、慕容博从生死间走了一回而悟佛,王语嫣从生死间走了一回而悟情。极端情境,极端冲突,如当头棒喝,最能使人觉悟。 《天龙八部》写王语嫣之美,用的是一唱三叹之笔法。 “从此醉”一回中,先不见人,但闻其声。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就能使段誉全身一震,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此处写得真好,一声叹息竟能做出如此文章,我亦心驰神往了! 一声叹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誉之魂,及见其背影,只觉烟霞笼罩,恍入仙境。苗条的身形,披肩的长发,折射的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氛围,一抹精神的浓郁香气。 段誉、王语嫣、阿朱、阿碧从曼陀山庄逃出,赶去听香水榭对付众多江湖人物,先是由阿朱代他们易容乔装打扮,但旋即暴露,此后便是王语嫣的重彩戏。 王语嫣虽然丝毫不会武功,却是一部武学活词典。武林中各门各派秘传绝学,甚至失传绝学,全部装在她的心中,可以随口滔滔不绝地道出。王语嫣绝对可说是武学顶尖评论大师。不仅别人通名报姓她即可以如数家珍道出来历,而且她还能从别人的招数上识出其武学源流,甚至还能出口指点,随便点拨几句,立时就能令其武学境界大增,反败为胜。 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又是貌若天仙,金大侠对王语嫣真是厚爱有加,情有独钟。 据说,金大侠年轻时也像段公子一般痴恋过一位美女,即是电影明星夏梦,金大侠写王语嫣,是照着夏梦的形象来写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就难怪金大侠给了王语嫣这么多神异的优点了。 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即使没有来电的感觉,也同样会因自己的美貌颠倒众生而心下窃喜。何况段誉这等书生,这等人品,虽有些呆气,王语嫣却不能不感到一种暖烘烘的快意。 其实王语嫣和段誉,倒是绝配。 两人都一般不通世务,全无心机;两人都一般的有些迂腐的呆气;两人都一般的有一肚子学问;两人都一般的爱着一个并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两人都一般的心有寄托而倍觉充实;两人都有一般的愁,一般的怨,一般的喜,一般的伤心。除此之外,两人还能在武功上取长补短,配合得天衣无缝。段誉身怀绝世武功而不会用,王语嫣不会武功却能当教练指点段誉。碾房一段中,段誉一边因杀了人而心下发毛,一边在王语嫣的指点下大展神威,所向披靡。 为情所迷,段誉呆,段誉出丑,段誉丢脸,段誉脸无愧色坦承自己确是癞蛤蟆,只不过是与众不同的特殊的癞蛤蟆,只想向天鹅看几眼就心满意足,吃不吃倒是无所谓。 读此,虽让人忍俊不禁,却并不觉段誉出丑、丢脸,反觉他有说不出的正大尊严。 王语嫣真的爱慕容复吗?当然不是。 王语嫣表面上对慕容复始终如一的痴情,那只是少女青春崇拜的一种自己无法解脱的惯性。 当初在姑苏慕容家的那个小圈子里,没有比较,没有竞争对手,慕容复确是完美的青春偶像,王语嫣正好自己对号入座,当上了崇拜者的角色,从此她也一直以为自己是爱了,一直去规范和引导这种爱的发展。 段誉出现了,段誉像另一个世界吹来的醺人欲醉的和风,他用了自己最完美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才是值得王语嫣真爱的人。 倪匡先生批评王语嫣说她利用段誉,天性凉薄,这是太偏颇了,太不公正了。 王语嫣确是有许多让人看不顺眼的缺点,特别是以前对段誉有许多不公平的态度。但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一个人往往不能分清他(她)心中情感的真假,因为感情有时候也会骗人的。 王语嫣最后能认识她对慕容复的爱是错误的,段誉才是她最值得的真爱,这是不容易的。所谓知耻近乎勇,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还有,能表明王语嫣心态正常,豁然觉悟的细节,可以从这一点上看出: 王语嫣心许段誉之后,并不像一般浅薄女子那样拼命攻击以前的偶像以表白清白和心意,她甚至还能理解慕容复“原不是坏人”,为其开脱分辩,这就是王语嫣的境界高明之处了。 萧远山、慕容博从生死间走了一回而悟佛,王语嫣从生死间走了一回而悟情。极端情境,极端冲突,如当头棒喝,最能使人觉悟。
《天龙八部》 之 《虞美人》 —— 阿朱 上苍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携起纤弱的你,去冲决聚贤山庄,去共赴那一场神鬼惊泣的战役,去共赴那一场生死未卜的命 运——在血色染成的黄昏,你倚着窄窄的墙角,看着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的身影,狂战列雄;看着他象一位从太阳中走出来的天神,气逼山河!你浅浅的笑着,心中只记得,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在最惨烈最无奈的时刻,竟情愿用自己去交换你。 上苍又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你陪着他,千里奔波,往来求索。从雁门关到小镜湖,这山一程,水一程,风霜侵染了你的容颜,这却是你一生最美丽的时刻,你以一株虞美人般柔婉的姿态,深深凿进他山石一样的心底,从此,魂梦相依。 然后,上苍便收回了你。 于是,孤星冷月,暮天荒野,大漠风寒,英雄泪残。 于是,这关于你的一切,反复了又反复,轮回了又轮回,铭骨入髓,是他一生也走不出的记忆。 虞美人 . 阿朱 小轩窗外风憾竹 梦回燕子坞。 十里水榭花深处, 月临雅筑, 依稀玉人顾。 雁关相携烟雨路, 笑语解愁苦。 多情徒留塞上恨, 长嗟英雄, 泪满小镜湖。 《蝶恋花》—— 阿紫 传说,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轮回。 我在诧异,这生生世世的蜕变,何苦如此顽固而执着? 你淡淡的说,不过是因为爱得惨烈,无法放弃,生也罢,死也罢,轮回也罢,只要有他,必将追随,无可后悔。 是呵,阿紫,无论你成花,成蝶,遇到他,也注定成灰。 蝶恋花 . 阿紫 无端风雨扫梨花, 谢堂燕子, 辗转入谁家? 星宿一梦十六载, 寂寞浮萍逐水开。 雪肤玉骨少年慕, 冷眼世间, 最苦相思毒。 此生为君一凝眉, 何妨断肠复成灰? 《洞仙歌》 —— 王语嫣 月色淡淡地洒在你的脸颊,蒙上一层迷离的轻纱,他融化在你模糊又清晰的容颜里。他追逐你浅浅的笑容,他追逐你柔柔的嗓音。 爱一个人是如此的心碎,你轻蹙眉头,那么,便投向另一个幸福的怀抱吧。从此可以随心所喜,任意而为。 其实,你也很简单,简单到一直固守着那近似迷恋的感情。轻倚在那个温暖的怀抱,浅浅而笑;爱不需要理由,不爱同样不需要。枯井污泥里,才是你认定一生的刹那。 洞仙歌 王语嫣 清英雅秀,自冰肌玉骨。 夜入萝径染清露。 绣帘卷,一点冷月窥人, 花影动,残妆乱笺泪烛。 尽日览群书,此情谁诉? 时见燕子飞无处, 断肠在西夏路,崖危井枯。 衣渐宽,几分憔悴, 又莫是君逐东风来, 便抚展眉头这分愁苦。 《如梦令》 —— 梦姑 这一切多象是一场梦呵。你从熏香的九华帐中起身,抚着羞红的脸颊,呆呆发怔。 素馨花丛中吹来了幽凉的夜风,如水透了你绮罗的轻衫。 你模糊的想,梦中,是不是也有这冰一样的阴冷?只是那是谁?谁把你轻轻的放在他的膝上?谁把你的长发散在他的胸前?谁用无措惶恐的心跳扣动你的心扉?谁为你花瓣一样尊贵的身子驱寒…… 你捂住脸无限娇羞的笑了…… 月下的杜鹃开始婉转的啼叫,你慌张的关上窗子,深恐它窥到了你的梦境…… 如梦令 梦姑 纤月黄昏庭院, 浅思冰宫容颜。 那人知何处? 好梦凉冷轻衫。 谁见? 谁见? 怔怔彤云盈面。 《眼儿媚》 —— 康敏 你痴狂地要每个男子拜倒在你的裙下,却于百花丛中看到那个不屑看你一眼的人。 如何的长袖善舞,也比不上阿朱一个温柔的眼神。 杏子林中,信阳郊外,机心久筑。 到头来,重伤了他的心,你仍不明白,握着的,只是妖艳的泡沫。 眼儿媚 康敏 钗横鬓乱斜倚枕, 慵懒自风流。 秋波盈盈, 馨香阵阵, 媚如丝柳。 杨花逐风飞无定, 清萍随水流。 百花会上, 杏子林中, 机心因由。 《杏花天》 —— 程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箫到天明。 你倚着栏杆低低的吹着—— 吹着人生虚幻的梦影,吹遍春花秋月不同的风景。 你秀雅的身姿,拂着清风。 桃花岛主的最后一位传人,用如斯温柔而酸楚的很箫音,厮守这悲伤的爱情。 你隐于山野,不愿离开这草庐竹篱,不去漂泊,不去寻觅—— 是否在你深深的心底,还在默默的等待——或许有一天,他和他那天人一般的妻子,会踏着山月草露,无意间扣响你的柴扉? 杏花天 . 程英 江南烟雨故里路, 从别后, 千山随住。 斜月阑干夜如水, 有梦, 清箫吹彻云渚。 莫相问, 红笺小字, 颠倒写进深深处。 青袂宛约人独立, 回首, 浮云聚散无数。 《天仙子》 —— 小龙女 一黛远山。 清风吹过菰叶,拂动你轻透如烟的白衣,如同拂动一片浮云,如此空灵而飘逸。 你是天人一般的女子呵,误入了人间,轻轻踏入这琴与剑的山河,便惹却无数恩怨。 十六年的分离,苦么?你浅浅一笑,眸子里有秋水的清柔——当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出现时,一瞬间,所有的苦难都轻轻化烟。 他挽着你的手,带你走出这绝情谷底,素袂青衫,并肩而行,指点江山夕阳古壁。龙儿,你把今生惟一的笑容给他,把今生惟一的爱情给他,把今生惟一的眷恋给他,然后,是一生惟一的称呼——过儿。 时空之外的我,也为你这一声“过儿”动容——柔到极处,深到极处,痴到极处,真到极处。这二个字,可以蕴化成一段千古荡气的传说,一段至死不渝的柔情。你的过儿,一生一世,也只为你痴,只为你狂,只为你抛弃这恩恩怨怨,只为你飘然归隐这山水之间…… 天仙子 . 小龙女 野径斜入终南山, 冷吟秋色古墓寒。 雪为肌肤冰是魂, 月华淡, 缟袂翩, 舞风回雪玉女剑。 孤高傲世人如兰, 清旷远泊比云烟。 柔情如梦佳期短, 十六载, 相思染, 携手归隐五岳间。 《忆少年》 —— 李莫愁 当他转身离开的刹那,你已经死了,活在世上的,不过是伤心至极的躯体。 有关他的一切,都如烙印,时刻灼烧着你已碎千瓣的心。 你太脆弱的心承受不了极度的幸福与极度的痛苦,于是,当誓言如沙般飞扬,你紧握的拂尘,也要他知道,什么叫做绝望和伤心,残忍与背叛。 忆少年 李莫愁 风月无情, 旧游如梦, 朱颜暗换。 旧时庭阁在, 不见堂前燕。 人生自是有情痴, 恨无关, 清风明月。 天上人间 《寄生草》 —— 郭芙 你可算得上是〈神雕〉中最有傲骨的一位女子呀。 你有如玉凝脂一样的肌肤,你有菡萏朝露一般的容颜,你有贵族少女的傲慢和骄奢,也有高高在上的不屑。 你不屑于他自恃的清高,也不屑于他天赋机缘的传奇,你不屑于这世间绝好的女子,都把万千柔情置于他的掌上,随他任意炙烤。 你岂止不屑,更加憎恨。 你憎恨他洒脱不羁的桀骜,憎恨他忧郁时的微笑,憎恨他倾倒众生的疏狂,憎恨他惊世憾俗的痴绝。 最令你憎恨的,便是他看着你,如同看着一颗灰砾。 然而,有一种情绪,他不在你的眸中,不在你的眉间,而在你深深的心底,如草寄生,不能自己…… 寄生草 . 郭芙 桃花斜倚华苑, 润玉笼绡香暖, 春入眉心愁一点, 芳情共争国事乱, 襄城凭栏对狼烟. 伤流景应悔恁娇蛮, 才空惹梦里相思残. 《思远人》 —— 小昭 你一定在凭栏远望,你的双眸,迷蒙的如同清晨的白雾。 你就这样空洞的放开一切,在记忆的烟火中麻醉自己,只愿这梦永远不醒。 万丈绫罗,抵不住粗布陋衫;飘霓云带,抵不住坚金镣铐。 你最快乐的事呵,不是至尊的荣耀,而是那温厚的笑容。 最奢望的一生,只是呆在他身边,做一个小丫头。 思远人 小昭 衰兰枯草秋露微, 千里念侠客。 东西永隔, 水深波阔, 何处寄书得? 将心萦系一条丝, 便巧织云罗。 渐思到别来, 簪花无色, 素锦重难托。 《女冠子》 —— 赵敏 灯彩闪闪碎碎的在波心荡漾,圈圈的涟漪仿若细碎的吻轻触着你的足底。你就那样顽皮地坐在池边,眨着比星星慧黠地眼睛。 唇角的轻扬泄漏了你的心事。绿柳庄的秘道里,他的手便是如此的轻柔,轻柔的让你的心随着庄里的湖水荡漾。 他若是块温润的青田玉石,你就是用心去雕琢他的工匠:耗尽心神,倾尽家财,用一生的柔情去束缚他。 明天,他又会将你的眉,画作柳叶的模样。 女冠子 赵敏 筵摆绿柳, 灵芙醉客妙机关。 小酒家, 胭脂唇香残, 酒暖玉颊暄。 抛却凡俗事, 来隐桃花源。 闲来画眉乐, 笑嫣然。 《一丛花》 —— 程灵素 花开得很淡,成一抹忧郁的轻蓝,人笑得很淡,有冰雪寂寞的容颜。 药王谷的风很轻,带着海棠温润的清香,山外接着斜阳,寥深的林子在你眼中也近似于透明——你本来早已习惯了这种孤寂。 就在那个斜斜的黄昏,你大步走向你,走向你猝不及防的心扉—— 世上最无奈的事情,岂非就是这种缘? 你静静的看着他,在他眼眸的深处,看到的却是另一个身影。 那明媚浅紫的衣裳,黯淡了轻蓝,你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却如同远隔千山。 只是,纵然走过了千山,却又该如何扣开他的心门? 你凄婉的笑着,俯下身,用花瓣一样柔美的唇,去吮吸这世间最残酷的奇毒—— 你看见他在流泪,每一滴清泪里都有你的影子。 你知道,来年凡是被这清泪溅湿过的地方,都会生出一丛丛蓝花,它的名字叫做——勿忘我。 一丛花 . 程灵素 此夕踏访洞庭湖, 斜辉照颜素。 山风盈袖动春锄, 草初发, 情青田圃。 药谷精灵, 机巧难卜, 除君谁驭毒? 萧萧双骑千里路, 人在深深处。 行云有影月无心, 雨亦苦, 梦到残处。 冰质玉骨, 一襟清愁,。 《惜分飞》 —— 袁紫衣 他还在苦苦的寻觅,但你已决绝的离去。 飞马驰过古道,扬起一阵阵灰尘,凄寒的风中,似乎还有你的泪痕。 是不是每一个爱情到了最后,都非要流泪? 是不是每一个爱情到了最后,都非得心碎? 这世间恩怨太重,不如归去, 这世间爱恨太浓,何不成空? 惜分飞 . 袁紫衣 潇湘道上紫衫轻, 佳人来去匆匆。 巧笑戏英雄, 可可芳心从此倾。 一寸柔情一寸伤, 肠断不悔相逢。 孤云从此远, 恩怨过眼可成空? 《念奴娇》 —— 双儿 如花的笑靥上,那翦翦双瞳,映出了他的张皇失措。又怎知,这个胆颤的小鬼,竟会是你一生依偎的人! 随他你冰雪行千里,为他你挑亮了烛花,以纤纤的心,纤纤的指,复原了不知千片万片的地图。 好双儿,只为他一个开心的笑容,只为他一声欢欣的呼唤? 何时何地,这个浮滑的另类精灵闯进了你的心房,成为你的天,你的地,你的整个世界? “奴本痴情,偏撞着,多情个你……”你娇憨的笑着,在你温柔的掌心,他是一根被幸福牵绊的纹路。那个不被束缚的精灵,亦已在不知不觉中,被你细致的柔情牵绊,不能回还…… 念奴娇 双儿 冷风白衣,新鬼泣, 厉厉子规血啼。 惊魂甫定,原道是, 姣姣美妇妍女。 双鬟窈窕,黛眉如月, 笑靥亲问语。 浪子浮滑, 玉人可堪叹息! 《柳梢青》 —— 温青 是否在登舟的那一刹那,他的影子已经在你眼中扎了根?连一颗芳心,也在不知不觉中沦陷。 他不是什么文人雅士,却如此专注的倾听丝毫不懂的音律,你是否,爱的就是这分认真? 金蛇狂舞,是你父亲不甘的灵魂将他送到了你的面前。你不会犹豫,紧握这满满的幸福。 身着男装足风流,连惕守都为你这“书生”倾心,暗笑的你,却放不下一个阿九。 你不知,如此认真的他,早在清箫微醺的时刻,认定了真真的你…… 柳稍青 温青 山幽花寂, 水秀草青, 清箫微醺。 溶溶梨月, 淡淡柳风, 对坐春阴。 嬉闹作喜回嗔, 知多少, 心事难吟。 娇蛮闹语, 薄怒红颜, 真真纯纯。 《帝台春》 —— 阿九 紫禁的宵鼓,响彻大明的天下,却湮没于烟火的记忆。 无情的夜风幽游在乌寂的空间,玉缀流苏的九华帐里,惊醒的是谁的容颜? 佛前的檀香一寸寸矮了下去,金笼的相思一声声啼了起来。 御苑池边的丝柳,不再萦系飞扬的青丝;暮云凝碧的清溪里,瓣瓣粉红随流水逝去,暗换了流年。 巍巍华山顶,三千烦恼尽,一盏青灯,伴随你天涯孤旅,行遍风雨江湖路。 帝台春 阿九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 暖絮乱红,尽是昨日颜色。 忆得牙床红罗帐, 眉半敛,锦被微张。 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 泪暗拭,又偷滴, 漫燃尽檀香, 也只是青灯凄凄。 离则而今已离了, 忘则怎生便忘得? 又还问鳞鸿, 怎重寻消息? 《天香》 —— 香香公主 九天之上的灵河岸边,有一株散发着幽香的绛珠草。它吸风饮露,修炼成冰的魂魄。 天上寂寞,它便偷偷溜下了凡间,以一尘不染的灵体,经历世间种种丑恶。 你而今又回到那灵河岸边了吗?漫长寂寥的晨昏,你是如何消磨? 你如同天边皎洁的新月,任乌云也遮不住那温柔眼波;你原清澈如天山的雪,千古的风吹不散那洁白。 你一个微笑可以夺走士兵手中的干戈,你一个微笑可以将整座回族寨搬入皇宫的角落, 然而,你的整颗心,却系不住另一个胸怀天下的人。 短歌终,明月缺。一缕香魂无断绝。 上天收回了对这世间最珍贵的赏赐,草原上,多少花儿黯淡了容颜…… 天香 香香公主 逸游九天,闲步灵河, 荧荧绛珠冰魄。 洁同新月,澈如天雪, 氤氲暗香盈袖。 千古罡风, 料难将,晶心吹却。 一丝纤尘不染, 几颗清泪盈睫。 数次惊魂回还, 夜幽寂,歌终月缺。 还念清溪初见,玉山相携。 无处可避愁劫, 香魂断,碧血有尽灭。 但惜皎皎,莫伤蝴蝶。 《木兰花》 —— 霍青桐 透过尘舞的飞沙,我看到泠泠的水边,一抹娇弱的嫩黄缘竹而依,微颤的花苞低向天边的雪莲。 那是你么?大漠的木兰,轻盈柔婉中渗入清秀挺拔的筋骨; 那是你么?啸傲于万马千军的翠羽黄衫,灼灼于那人痴迷的目光仍绝尘而去的翠羽黄衫? 原来坚强的背后,是初雪般易融的情怀。 爱则而今已爱了。她和他,同是你深爱的人。上苍如此捉弄,让他和你在仅差一毫的距离擦身而过,走向了你也疼爱着的她。 雪中莲静静绽放着清香,那抹嫩黄,早已噙满了朝露…… 木兰花 霍青桐 月映剑寒碧翠羽, 风啸沙雪鹅黄衫。 遗君双剑谢白棋, 红旗弄舞芙蓉毡。 情怀渐觉成衰晚, 鸾镜朱颜惊暗换。 虽君负我殷殷意, 不悔昔日痴一片。 《苏幕遮》 —— 任盈盈 长长的流苏,罗幕轻寒,纤云飞渡楼台栏杆,一个少女宛约清丽的身影,隐隐遮现。 竹帘疏处,清露澹澹,她倚在海棠飘落在窗前,悠悠的箫音,吹彻黑木崖的淡天远山。 旷古之晨,旷古之今。 日与月在你绝代的才情与风华里更替。山也动容,云也含情。她问自己,这世间,可有一个人,为我一柱一弦的守候这锦瑟一般的华年? 雁过无声,风过无言。 这世间,和你一样清高雅致的女子,都跨上白鹤,随着仙骨俊朗的夫君,到九天之外弄箫引凤。 而你,却隔着洛阳小巷那一林修竹,被一个华山派年轻弟子的爱情深深打动。 纵然世人轻之蔑之,纵然小师妹疑之弃之,你依然如此温柔,如此羞涩的把他珍藏在深深的心底。爱他,不在乎他的故事里有多少种回忆;爱他,如果生必须分离,那么,死也绝不相弃。 你水莲一样的心中,只在乎与这样一个春,笑傲江湖,白发千古—— 只在乎与这样一个人,同唱同合,同吟同哦,同曲同歌。 苏幕遮 . 任盈盈 绿竹巷, 幽径长, 纤手如玉, 净琴为君张, 弦挑流水洗客愁, 眉间心上, 千千结丁香。 露沾衣, 古寺凉, 莫弄清箫, 此声最断肠。 黑木崖上谁成王? 笑傲江湖, 何妨共子狂? 雨霖铃》 —— 岳灵珊 在失落千年的唐朝中,有一曲〈雨霖铃〉极为凄美。 深深的长夜,深深的行宫,有一位孤独的帝王,隔着轩窗,听潇潇冷雨里,檐铃清响,寒风袭入帏帐,这个夜晚竟是如此凄凉。他至爱的那个女子,被他亲自赐死,马嵬山水迢迢,是你的魂魄归来,籍着这风雨铃声,为我一诉离肠? 小师妹,这个传说,难道是你的轮回? 只是,在这样的雨夜,谁会为你临窗?谁会为你聆听?谁会铭你入骨?谁会为你哀绝?而你,又会在谁的窗外,奏一曲离歌? 华山上风起云落,陪你在瀑布旁练剑的,才是爱你极深的人呵。你很早很早就知道,很早很早的时候,你也曾为这幸福过,你也曾以为,这个洒脱疏狂的大师兄,可以守住你一生的爱情。 然而,就在那一年的冬天,一场风雪锁住了思过崖的山径,你遥遥的望着他,却停下了脚步…… 很久很久以后,你才知道,其实,那时候的你,并不懂爱情。 所以,你才如此轻率的,暗换了春闺里梦了又梦的人,如此轻率的,暗换了蔷薇花般明艳美丽的命运,跟着他,那个苍白而孤僻的林家男孩,走进了蒙蒙如愁的斜雨中…… 这一程风雨,你最终没有走出。 雨霖铃 . 岳灵珊 华山奇出, 虹雨滋松, 千崖云渡。 少年穿梭垂瀑, 心曲通, 冲灵剑舞。 月畔笑扑流萤, 嬉游共朝暮。 多少事, 年华一瞬, 依依梦里无寻处。 山廓酒肆淡如图, 福建行, 未识愁将驻。 辟邪颠倒江湖, 风云怒, 狂澜难阻。 为谁清减? 愁聚眉端此情难赋。 终身误, 青纱帐外, 断鸿泣黄土! 木兰花 霍青桐 月映剑寒碧翠羽, 风啸沙雪鹅黄衫。 遗君双剑谢白棋, 红旗弄舞芙蓉毡。 情怀渐觉成衰晚, 鸾镜朱颜惊暗换。 虽君负我殷殷意, 不悔昔日痴一片 《洞仙歌》 —— 王语嫣 月色淡淡地洒在你的脸颊,蒙上一层迷离的轻纱,他融化在你模糊又清晰的容颜里。他追逐你浅浅的笑容,他追逐你柔柔的嗓音。 爱一个人是如此的心碎,你轻蹙眉头,那么,便投向另一个幸福的怀抱吧。从此可以随心所喜,任意而为。 其实,你也很简单,简单到一直固守着那近似迷恋的感情。轻倚在那个温暖的怀抱,浅浅而笑;爱不需要理由,不爱同样不需要。枯井污泥里,才是你认定一生的刹那。 洞仙歌 王语嫣 清英雅秀,自冰肌玉骨。 夜入萝径染清露。 绣帘卷,一点冷月窥人, 花影动,残妆乱笺泪烛。 尽日览群书,此情谁诉? 时见燕子飞无处, 断肠在西夏路,崖危井枯。 衣渐宽,几分憔悴, 又莫是君逐东风来, 便抚展眉头这分愁苦。 《天仙子》 —— 小龙女 一黛远山。 清风吹过菰叶,拂动你轻透如烟的白衣,如同拂动一片浮云,如此空灵而飘逸。 你是天人一般的女子呵,误入了人间,轻轻踏入这琴与剑的山河,便惹却无数恩怨。 十六年的分离,苦么?你浅浅一笑,眸子里有秋水的清柔——当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出现时,一瞬间,所有的苦难都轻轻化烟。 他挽着你的手,带你走出这绝情谷底,素袂青衫,并肩而行,指点江山夕阳古壁。龙儿,你把今生惟一的笑容给他,把今生惟一的爱情给他,把今生惟一的眷恋给他,然后,是一生惟一的称呼——过儿。 时空之外的我,也为你这一声“过儿”动容——柔到极处,深到极处,痴到极处,真到极处。这二个字,可以蕴化成一段千古荡气的传说,一段至死不渝的柔情。你的过儿,一生一世,也只为你痴,只为你狂,只为你抛弃这恩恩怨怨,只为你飘然归隐这山水之间…… 天仙子 . 小龙女 野径斜入终南山, 冷吟秋色古墓寒。 雪为肌肤冰是魂, 月华淡, 缟袂翩, 舞风回雪玉女剑。 孤高傲世人如兰, 清旷远泊比云烟。 柔情如梦佳期短, 十六载, 相思染, 携手归隐五岳间。 蝶恋花 . 阿紫 无端风雨扫梨花, 谢堂燕子, 辗转入谁家? 星宿一梦十六载, 寂寞浮萍逐水开。 雪肤玉骨少年慕, 冷眼世间, 最苦相思毒。 此生为君一凝眉, 何妨断肠复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