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巴东县心驰猫儿洞酒业有限公司,交警网上有一罚单信息违章地点和处罚单位不详只有代码为

1,交警网上有一罚单信息违章地点和处罚单位不详只有代码为

应该是湖北巴东县的。
最后一点肯定违法,收费站可以拦车。处罚应如实写地点

交警网上有一罚单信息违章地点和处罚单位不详只有代码为

2,郁达夫开的酒厂出的双清初恋酒名称的来由

1942年6月,郁达夫化名“赵廉”,正式身份是商人,在苏门答腊巴东,经营着一家“赵豫记酒厂”。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郁达夫开的酒厂出的双清初恋酒名称的来由

3,邮政特快传递查询EP115553428CS货已到何处

巴东县邮政速递物流公司 于 2012-01-07 10:21:00 受理您的邮件。 处理时间 处理地点 邮件状态 2012-01-07 10:21:00 巴东县邮政速递物流公司 收寄

邮政特快传递查询EP115553428CS货已到何处

4,镇命之歌 歌词

命歌-しずめうた-作词:泷沢一留作曲:八乙女苇菜PCゲーム「あさき、ゆめみし」(PC游戏: 晨曦时 梦见兮)ED「镇命歌-しずめうた-」作词:泷沢一留 /作曲:八乙女苇菜 /编曲:azure studio金色(こんじき)の波ゆらすkonjiki no nami yurasu时渡る 彷徨い人tokiwataru samoyoibito永き旅路の果てnagaki tabiji no hate辉く月へと还るkagayaku tsuki he kaeruいとしき 日々は过ぎてitoshiki hibi wa sugite懐かしい郷に驰せる想いnatsukashii sato ni haseru omoi远く近く肌を抚ぜるtooku chikaku hada wo nazeruたゆたう淡い导きtayutau awai michibiki安らぎの地は远く彼方yasuragi no chiwa tooku kanata送り火の示す先へokuri bi no shimesu saki heこの夜よどうか明けないでkono yoru douka ake naide迷い道の晴れるまでmayoi michi no hararu made果て无き 天(そら)を抱きhate naki sora wo idaki导きあう永久(とわ)の调べmichibiki au towa no shirabe绽ぶ花にも似てhokorobu hana ni mo ni te优しき色に染め抜くyasashiki iro ni some nuku镇める词(ことば)远く响くshizumeru kotoba tooku hibiku今はただ深く眠れima wa tada fukaku nemure欠けた月はやがて満ちゆくkaketa tsuki wa yagate michiyuku出会い别れ 缲り返すdeai wakare furikaesu眠れる心远く高くnemureru kokoro tooku takaku明(あか)き阳の升る空へakaki you noboru sora heこの梦よどうか醒めないでko no yumeyo douka same naide目覚めの钟 鸣り响くmezame no kane narihibiku中文摇摇晃晃,是金色的波光,彷徨的人啊,渡过残阳岁月。长久旅途,尽头是我故乡,在那明亮光辉指引下回家。甜美日子,已经成为过去。思念奔驰,怀念着以往一切。记忆中,传世的是永不变的歌。一阵一阵,轻轻的引导着我。神秘安稳之地在那遥远的地方,祈祷光明之火,指示的前方。漫漫长夜为何还没结束的模样?迷惘的道路上,哪里是尽头。永无止境,是蓝色的天空。思念拥抱是和你永恒结合。你的容颜,是否还一如从前。温柔的颜色是我对你的爱恋。停止话语,细细倾听,远方的回响。隔世相望,约定,永远的理想。残缺之月,盈盈灯火,深深的沉眠不断重复,相离,缘分是命数。停止话语,细细倾听,远方的回响。隔世相望,约定,永远的理想。残缺之月,盈盈灯火,深深的沉眠苏醒时钟,响动,梦境中清醒。
镇命歌-しずめうた- 金色(こんじき)の波ゆらす konjiki no nami yurasu 时渡る 彷徨い人 tokiwataru samoyoibito 永き旅路の果て nagaki tabiji no hate 辉く月へと还る kagayaku tsuki he kaeru いとしき 日々は过ぎて itoshiki hibi wa sugite 懐かしい郷に驰せる想い natsukashii sato ni haseru omoi 远く近く肌を抚ぜる tooku chikaku hada wo nazeru たゆたう淡い导き tayutau awai michibiki 安らぎの地は远く彼方 yasuragi no chiwa tooku kanata 送り火の示す先へ okuri bi no shimesu saki he この夜よどうか明けないで kono yoru douka ake naide 迷い道の晴れるまで mayoi michi no hararu made 果て无き 天(そら)を抱き hate naki sora wo idaki 导きあう永久(とわ)の调べ michibiki au towa no shirabe 绽ぶ花にも似て hokorobu hana ni mo ni te 优しき色に染め抜く yasashiki iro ni some nuku 镇める词(ことば)远く响く shizumeru kotoba tooku hibiku 今はただ深く眠れ ima wa tada fukaku nemure 欠けた月はやがて満ちゆく kaketa tsuki wa yagate michiyuku 出会い别れ 缲り返す deai wakare furikaesu 眠れる心远く高く nemureru kokoro tooku takaku 明(あか)き阳の升る空へ akaki you noboru sora he この梦よどうか醒めないで ko no yumeyo douka same naide 目覚めの钟 鸣り响く mezame no kane narihibiku

5,古朗月行的文和作者是什么

  作品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作品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作品赏析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日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忆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天净沙 春 无名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爱国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俯供碘佳鄢簧碉伪冬镰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简析]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李白 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著有《李太白全集》。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为什么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呢?也许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吧!也许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吧!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参考资料:http://www.52yuwen.com/Article/Class67/Class66/200409/2113.html

6,形容 看的快狂风暴雨 风雨雷电猛烈的 四字词语

风 【挨风缉缝】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 【捱风缉缝】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不测风云】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不可预测的变幻动荡的局势。 【拨草瞻风】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本地风光】形容眼前的景象或事物具有当地的特色。 【伴风搭雨】伴随着风雨做事,形容为人辛苦。 【八方风雨】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避风港】一种无装卸设备、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的港口。比喻一块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 【别风淮雨】这是“列风淫雨”的误写,因“别”和“列”、“淮”与“淫”字殂相似。后称书籍中因错别字而以讹传讹为“别风淮雨”。 【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捕风弄月】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虚无飘渺,没有根据。 【病风丧心】犹病狂丧心。 【抃风舞润】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抃风儛润】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润:雨水。指欢舞在和风时雨中。指庆幸沾受恩惠 【捕风系影】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与束缚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变风改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风易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北风之恋】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暴风骤雨】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败化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弊绝风清】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不竞南风】不竞:指乐音微弱;南风:南方的音乐。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八面驶风】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传。 【八面威风】威风:令人敬畏的气势。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百里风趠】趠:腾跃。百里的路,顺风而行,就象腾跃一样。形容远程航行的迅速。 【别饶风致】别有一番风趣。 【败俗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霸王风月】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笔下春风】形容绘画、作文栩栩如生,如同春风来到笔底下。也比喻能使人受惠的文字。 【别有风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别有风味】风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为事物的特色。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毕雨箕风】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捕影捞风】捞:随便拾取。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捕影拿风】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与束缚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2)雨 【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伴风搭雨】伴随着风雨做事,形容为人辛苦。 【八方风雨】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别风淮雨】这是“列风淫雨”的误写,因“别”和“列”、“淮”与“淫”字殂相似。后称书籍中因错别字而以讹传讹为“别风淮雨”。 【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暴风骤雨】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毕雨箕风】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拨雨撩云】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拨云撩雨】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粗风暴雨】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驰风骋雨】犹言乘风驾雨。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餐风沐雨】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冲风冒雨】指不避风雨之苦。 【晨风零雨】晨风:即鹯,一种猛禽。形容亲友离散,天各一方。 【餐风宿雨】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春风夏雨】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绸缪未雨】绸缪:紧密缠缚。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 【楚梦云雨】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础泣而雨】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础润而雨】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楚天云雨】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痴云呆雨】痴:入迷;呆:通“呆”,迟钝。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 【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痴云腻雨】痴:入迷。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 【春雨如油】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惨雨酸风】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楚雨巫云】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楚云湘雨】比喻男女幽情。 【对床风雨】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同“对床夜雨”。 【对床夜雨】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得风就是雨】比喻听到一点点不确切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的爱情被阻隔或断绝。 【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弹雨枪林】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3)雷 【布鼓雷门】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暴跳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爆跳如雷】指盛怒的样子。 【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不越雷池一步】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不越雷池】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同“不敢越雷池一步”。 【暴躁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重。 【大发雷霆】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动如雷霆】行动像雷霆一样迅猛。 【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风掣雷行】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风雷火炮】形容十分急躁。 【风雷之变】指上天示警的灾异现象。 【风行雷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干打雷不下雨】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 【鬼工雷斧】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同“鬼斧神工”。 【欢呼雷动】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耾耾:隆隆的雷鸣声;错迕:倒转。本用以形容风声很大,如同隆隆作响的雷声。现用来形容前进的力量如滚滚洪流,不可阻挡。 【轰雷掣电】轰响的雷声,急骤的闪电。比喻使人突然震惊的事物。 【轰雷贯耳】贯:贯穿。轰响的雷声贯满了耳朵。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鼾声如雷】鼾声:熟睡时发出的鼻息声。形容睡得很深,鼾声很大。 【欢声如雷】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场面。 【酣声如雷】酣:通“鼾”,熟睡时的鼻息声。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饥肠雷动】肚子饿得像打雷一样响。形容非常饥饿。 【疾风迅雷】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疾雷不及塞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捷雷不及掩耳】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疾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疾雷不暇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迅电】疾、迅:快速,迅急。突然暴发的雷声和出现的闪电。形容来势迅猛,来不及防备。 【疾如雷电】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雷奔云谲】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雷嗔电怒】暴怒的样子。 4)电 【飙发电举】形容声势迅猛。 【飙举电至】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尺波电谢】波,水波。指人世短促,如波逝电闪。 【超尘逐电】超:跃登;逐:追逐。腾空而行,追逐电光。形容奔驰的速度很快。 【潮鸣电挚】极言气势大、速度快。 【潮鸣电掣】极言气势大、速度炔。 【电掣风驰】形容像闪电刮风一样迅速。 【电掣星驰】如闪电和流星似的掠过。比喻迅疾。 【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电光朝露】一闪而过的电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 【电火行空】闪电的火光在天空中划过。形容速度极快。 【电卷风驰】卷:收起;驰:急行。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电卷星飞】卷:收起。形容像流星和闪电那样迅速。 【电流星散】比喻迅速消散。 【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电照风行】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 【风飑电击】飑:强风突然发作。风雨雷电交加。比喻风气或某种现象极盛。 【风驰电骋】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风驰电赴】形容迅速赶赴。 【风驰电击】形容迅速出击。 【风驰电卷】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风驰电逝】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同“风驰电掣”。 【风回电激】形容像风那样回旋,像闪电那样迅速。 【风激电飞】形容势猛。 【风激电骇】形容势猛。同“风激电飞”。 【风驱电击】形容迅速出击。同“风驰电击”。 【风驱电扫】形容像刮风、闪电那样迅速驰赴和扫除。 【风行电掣】掣:闪过。像风一样飞驰而过,像闪电一样一闪即逝。形容非常迅速。 【风旋电掣】掣:闪过;旋:奔跑。你风一样飞驰而过,像闪电一样一角即逝。形容非常迅速。 【风行电击】形容气势迅猛。 【风行电扫】形容气势迅猛。同“风行电击”。 【风行电照】形容迅速威猛。 【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鬼出电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光阴如电】光阴:时间。时间如闪电,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函电交驰】函:信件;电:电报;交:交错。信件和电报来来往往,数量特别多。 【轰雷掣电】轰响的雷声,急骤的闪电。比喻使人突然震惊的事物。 【回霜收电】比喻改变原来冷漠严厉的态度。 【驹窗电逝】比喻光阴消逝得很快。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现在在何处

可能的地方一、在山东省水泊梁山黑风、南崖下的「杏花村」。据传孔子问礼於老子的「问祖堂石窟」便在村上。还有「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常来此饮酒,素有「杏花飞霞」之称。二、在山西省汾阳县城北三十里处的「杏花村」。村子小,人口少,除了耕作之外,都是酿酒(汾酒)的好手。唐代即驰名远近,也靠名将郭子仪(出生地)的受人景仰,又说因杜牧的诗,而吸引多数人的注意。三、在湖北省麻城县古镇岐亭附近的「杏花村」。当地酒店非常有名。流传有民谣:「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杜牧被贬为黄州刺史时,常到此买酒浇愁。四、在江苏省徐州丰县东二十里的「杏花村」。苏东坡任徐州知府时,曾到此劝农,有诗句「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朱陈村在徐州丰县),进一步传说杜牧住在扬州很久,到过朱陈村。五、在南京城西南阳凤凰台一带的金陵「杏花村」。地临郊外,层峦叠翠,河水匝绕,下为秦淮。由於风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欢痛饮盘桓。《金陵历代名胜志》载有「杜牧沽酒处」,并附清人陈退庵诗云:「江南春雨梦无痕,沽酒旗亭白下门,一自樊川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六、在安徽省贵池县城西郊的一座「杏花村」。为隋唐时产酒盛地,以「杏花大麴」(麴=麦曲)誉满江南。《江南通志》记池州「杏花村在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诗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清人周疆的〈筑杏花亭碑记〉也说:「自杜牧之清明诗后,村以杏花名。」山西汾阳,常有人提及这六处杏花村,虽然都可以和杜牧诗牵扯点关系,但如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只有一个,而非泛指栽有一些杏花的村落的话,当以山西省的汾阳县、安徽省的贵池县,比较有完整的史料佐证,又有遗迹可寻。先谈汾阳的杏花村,原名「茂林堡」,西依吕梁山脉,东临汾水,风光蛮好的。唐代才在堡侧的子夏山麓,植杏成林,广约几百亩,春暖花开,色香弥漫,所以更名杏花村。不过后来杏花消失了,因为几度被子夏山(相传孔子之弟子子夏,尝授徒於此)下来的洪水,不断冲击,累次为灾,杏树大多淹死了。当地的酿酒事业,由来已久。远在南北朝(西元五五○年)时候,就有了酿酒的酒烧锅,到了唐朝,尤其兴旺,已有六、七十家烧锅酒坊。地居交通要道,是一个著名的酒店闹市,有所谓「瓮头青更色香兼,处处街道揭翠帘」,也正如〈古碑记〉曰:「佳酿之誉,宇内甚驰,凡王公士庶,逢月夜花晨,莫不以争先一酌为快。」游客云集,不在话下,听说李白、杜甫也都慕名而至,成为常客。饮誉的佳酿(即汾酒),清澈透明,色泽鲜美,气香味甜,入口绵软。余香长留舌底,令人心旷神怡。可是杏花村的酒为甚麼会这样好呢?当然是有得天独厚的好水,常人说「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村中不少古井,勺上来的水没有一点杂质,而且甘甜。另外,酿造的老师傅说有六大要诀:「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麴必得其时,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汾酒之名就是由此而来,出类拔萃,绝非偶然。民间一样有歌谣:「汾县府,汾阳县,离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美人。」犹有传奇的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九十多岁的酒坊掌柜的,乐善好施。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候奇冷,来了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投店要喝酒。喝得酒意阑珊,不付酒钱,便扬长而去。许多座客为店主抱不平,店主毫无愕然,委婉的回答:「富人饮酒为行乐,穷人饮酒为御寒,何必去为难他呢?」岂知第二天两人又来了,仍然衣不蔽体,浑身发抖,赶紧给他们两大碗酒,喝了后,踉踉跄跄便走。第三天也是如此,但却颓然醉倒了,迷迷糊糊。不得不留住脚步,扶上热炕,照顾他们入睡。翌晨,想要离开,掌柜的顺意扶持走出店门,门外有一口水井,贴近时,不料老人都哇的一声,把腹中的宿酒,全呕吐入井。几天过后,神奇的事出现了,打出来的井水,已经变成了酒,而且芳香凛冽。主人恍然大悟,知道这两位是神仙(有道是八仙中的张果老和吕洞宾),遂将这口井,取名为「神井」。井水汹汹,汲之不竭,生意也就越做越旺盛了。可惜,老掌柜去世,继承父业的儿子是为富不仁、贪婪无餍的小人。数年后,老人又来到,不再被盛情招待,问生意如何,反而口出怨言,说是「井水变美酒,却没有留下酒糟来餵猪。」老人听了,一言不发,即在井傍念咒,用袖一拂,井中的酒,顿时变成原来的水了,并且留下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这是一个通俗风趣的神话,姑妄听之,却含有劝世(要行善积德,勿贪心不足)的意义和价值。安徽的池州,比较可靠如此述说汾酒出类拔萃,以及产地的风情风物,那麼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就在山西汾阳了吗?不是,因为有人提出———根据史料记载,杜牧未曾到过汾州(今山西汾阳)。所饮的酒,更未指明为汾酒。山西汾阳属於华北,而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算是江南多雨的现象,不是黄河以北地区的气候。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自春季开始,北半球白昼渐长,南方暖气团逐渐北移,在阳历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陆的江南地带,与北方冷气团交会,造成这一时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时节仍为乾冷的天气,不会有「雨纷纷」的情形。因此,安徽人并「不甘示弱」。认为杜牧的清明诗,系在「池州」所作。「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此地。自古有酒肆,产名酒,盛名不衰。且看文献记载———《安徽风物志》:「杏花村在池州(贵池县)城西,有杏林百亩,春来杏花竞放,艳如锦云。……村中有黄公酒炉,自酿美酒,以飨客商,因此酒甘醇而远近驰名。」《池州府志》:「杏花村,在池州城西里许,杜牧『借问』句即指此。」贵池位於长江南岸,县城西郊秀山门外的地方,是杏花村的故址,北濒大江,南连九华,是个山奇水秀,风景迷人的胜境。至於杜牧曾到此一游吗?很可能的说法,到过。据《江南通志》记唐武宗会昌四年,牛李党争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从黄州调任池州刺史,仕途不尽如意。以他的个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几杯,借酒浇愁,是必然的事情。他那一首诗,写时正当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桃李争妍。踏青、扫墓者络绎於途。在牧童的指引下,若是遥见杏林丛中飘点著酒帘,一阵酒香也随著斜风细雨传来,逸兴遄飞,信口而吟诗。如同他在池州亦写过秋,因为有黄公佳酿的杏花村,仅一箭之地即是一座美丽的齐山,九日重阳登高之际,便有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似乎杜牧吟春或写秋,都离不开酒事。杜牧写下传世的诗篇,不但替杏花村扬了名,贵池也跟著出锋头。该城现在尚保存唐代「古井酒墟」的遗址,明天启年间、清康熙雍正时期,相继於此地筑亭榭、建碑坊、葺祠堂。明代著名诗人沈昌洛经池州时便有诗云:「杏花枝上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池州太守顾元镜也说:「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均可证明此处为杜牧诗中「杏花村」及「酒家」之所在。反正「杜牧之沽酒处」———杏花村,便与清明诗结缘,产生魅力,令人感到兴趣,闻其名而向往者,当然多了。唯年代既远,剪伐时侵,世俗不文,栽培绝少,导致「廉纤暮雨,止润桃花;摇曳东风,徒翻柳叶。寥寥村野,无枝留燕之飞;寂寂江城,何树听莺之语。」因此,清代贵池县的同知周疆是一位「惜花」雅人,发动村民遍种杏花万株,不几年后,杏花村又成为「长堤十里,灿若红霞;平野三春,纷如绛雪」之胜景。千古遗迹,遂维系於不坠,供人凭吊。参考资料: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110.htm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读者也会有所想像,固然他状至喜悦,但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兴奋的找到了酒店?「遥」,字面上的意义是远,到底远在「云深不知处」,或远在「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文学艺术的「有余不尽」,为读者开拓了远比诗篇字句所展现更广阔的想像空间。……姑且不谈。 这里,比较令人好奇的是:杏花村究竟在那儿? 因为以往的探讨,有的说是诗人的虚构,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只需要说明指往那个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有的却认为是「实有其地」,那麼,你(你)可曾想过它是一个甚麼样的地方? 「问题」也不是轻易说得清楚的。从来诗家同样各执己见,众说不一。毕竟,大陆有好多个「杏花村」,坚持自己是正牌(即杜牧诗中所指)的,计有下列六处——— 一、在山东省水泊梁山黑风、南崖下的「杏花村」。据传孔子问礼於老子的「问祖堂石窟」便在村上。还有「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常来此饮酒,素有「杏花飞霞」之称。 二、在山西省汾阳县城北三十里处的「杏花村」。村子小,人口少,除了耕作之外,都是酿酒(汾酒)的好手。唐代即驰名远近,也靠名将郭子仪(出生地)的受人景仰,又说因杜牧的诗,而吸引多数人的注意。 三、在湖北省麻城县古镇岐亭附近的「杏花村」。当地酒店非常有名。流传有民谣:「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杜牧被贬为黄州刺史时,常到此买酒浇愁。 四、在江苏省徐州丰县东二十里的「杏花村」。苏东坡任徐州知府时,曾到此劝农,有诗句「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朱陈村在徐州丰县),进一步传说杜牧住在扬州很久,到过朱陈村。 五、在南京城西南阳凤凰台一带的金陵「杏花村」。地临郊外,层峦叠翠,河水匝绕,下为秦淮。由於风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欢痛饮盘桓。《金陵历代名胜志》载有「杜牧沽酒处」,并附清人陈退庵诗云:「江南春雨梦无痕,沽酒旗亭白下门,一自樊川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 六、在安徽省贵池县城西郊的一座「杏花村」。为隋唐时产酒盛地,以「杏花大麴」(麴=麦曲)誉满江南。《江南通志》记池州「杏花村在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诗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清人周疆的〈筑杏花亭碑记〉也说:「自杜牧之清明诗后,村以杏花名。」 山西汾阳,常有人提及 这六处杏花村,虽然都可以和杜牧诗牵扯点关系,但如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只有一个,而非泛指栽有一些杏花的村落的话,当以山西省的汾阳县、安徽省的贵池县,比较有完整的史料佐证,又有遗迹可寻。 先谈汾阳的杏花村,原名「茂林堡」,西依吕梁山脉,东临汾水,风光蛮好的。唐代才在堡侧的子夏山麓,植杏成林,广约几百亩,春暖花开,色香弥漫,所以更名杏花村。不过后来杏花消失了,因为几度被子夏山(相传孔子之弟子子夏,尝授徒於此)下来的洪水,不断冲击,累次为灾,杏树大多淹死了。 当地的酿酒事业,由来已久。远在南北朝(西元五五○年)时候,就有了酿酒的酒烧锅,到了唐朝,尤其兴旺,已有六、七十家烧锅酒坊。地居交通要道,是一个著名的酒店闹市,有所谓「瓮头青更色香兼,处处街道揭翠帘」,也正如〈古碑记〉曰:「佳酿之誉,宇内甚驰,凡王公士庶,逢月夜花晨,莫不以争先一酌为快。」游客云集,不在话下,听说李白、杜甫也都慕名而至,成为常客。 饮誉的佳酿(即汾酒),清澈透明,色泽鲜美,气香味甜,入口绵软。余香长留舌底,令人心旷神怡。可是杏花村的酒为甚麼会这样好呢?当然是有得天独厚的好水,常人说「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村中不少古井,勺上来的水没有一点杂质,而且甘甜。另外,酿造的老师傅说有六大要诀:「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麴必得其时,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 汾酒之名就是由此而来,出类拔萃,绝非偶然。民间一样有歌谣:「汾县府,汾阳县,离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美人。」犹有传奇的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九十多岁的酒坊掌柜的,乐善好施。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候奇冷,来了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投店要喝酒。喝得酒意阑珊,不付酒钱,便扬长而去。许多座客为店主抱不平,店主毫无愕然,委婉的回答:「富人饮酒为行乐,穷人饮酒为御寒,何必去为难他呢?」岂知第二天两人又来了,仍然衣不蔽体,浑身发抖,赶紧给他们两大碗酒,喝了后,踉踉跄跄便走。第三天也是如此,但却颓然醉倒了,迷迷糊糊。不得不留住脚步,扶上热炕,照顾他们入睡。 翌晨,想要离开,掌柜的顺意扶持走出店门,门外有一口水井,贴近时,不料老人都哇的一声,把腹中的宿酒,全呕吐入井。几天过后,神奇的事出现了,打出来的井水,已经变成了酒,而且芳香凛冽。主人恍然大悟,知道这两位是神仙(有道是八仙中的张果老和吕洞宾),遂将这口井,取名为「神井」。井水汹汹,汲之不竭,生意也就越做越旺盛了。可惜,老掌柜去世,继承父业的儿子是为富不仁、贪婪无餍的小人。数年后,老人又来到,不再被盛情招待,问生意如何,反而口出怨言,说是「井水变美酒,却没有留下酒糟来餵猪。」老人听了,一言不发,即在井傍念咒,用袖一拂,井中的酒,顿时变成原来的水了,并且留下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这是一个通俗风趣的神话,姑妄听之,却含有劝世(要行善积德,勿贪心不足)的意义和价值。 安徽的池州,比较可靠 如此述说汾酒出类拔萃,以及产地的风情风物,那麼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就在山西汾阳了吗?不是,因为有人提出——— 根据史料记载,杜牧未曾到过汾州(今山西汾阳)。所饮的酒,更未指明为汾酒。 山西汾阳属於华北,而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算是江南多雨的现象,不是黄河以北地区的气候。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自春季开始,北半球白昼渐长,南方暖气团逐渐北移,在阳历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陆的江南地带,与北方冷气团交会,造成这一时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时节仍为乾冷的天气,不会有「雨纷纷」的情形。 因此,安徽人并「不甘示弱」。认为杜牧的清明诗,系在「池州」所作。「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此地。自古有酒肆,产名酒,盛名不衰。且看文献记载——— 《安徽风物志》:「杏花村在池州(贵池县)城西,有杏林百亩,春来杏花竞放,艳如锦云。……村中有黄公酒炉,自酿美酒,以飨客商,因此酒甘醇而远近驰名。」 《池州府志》:「杏花村,在池州城西里许,杜牧『借问』句即指此。」贵池位於长江南岸,县城西郊秀山门外的地方,是杏花村的故址,北濒大江,南连九华,是个山奇水秀,风景迷人的胜境。 至於杜牧曾到此一游吗?很可能的说法,到过。据《江南通志》记唐武宗会昌四年,牛李党争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从黄州调任池州刺史,仕途不尽如意。以他的个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几杯,借酒浇愁,是必然的事情。 他那一首诗,写时正当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桃李争妍。踏青、扫墓者络绎於途。在牧童的指引下,若是遥见杏林丛中飘点著酒帘,一阵酒香也随著斜风细雨传来,逸兴遄飞,信口而吟诗。如同他在池州亦写过秋,因为有黄公佳酿的杏花村,仅一箭之地即是一座美丽的齐山,九日重阳登高之际,便有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似乎杜牧吟春或写秋,都离不开酒事。 杜牧写下传世的诗篇,不但替杏花村扬了名,贵池也跟著出锋头。该城现在尚保存唐代「古井酒墟」的遗址,明天启年间、清康熙雍正时期,相继於此地筑亭榭、建碑坊、葺祠堂。明代著名诗人沈昌洛经池州时便有诗云:「杏花枝上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池州太守顾元镜也说:「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均可证明此处为杜牧诗中「杏花村」及「酒家」之所在。 反正「杜牧之沽酒处」———杏花村,便与清明诗结缘,产生魅力,令人感到兴趣,闻其名而向往者,当然多了。唯年代既远,剪伐时侵,世俗不文,栽培绝少,导致「廉纤暮雨,止润桃花;摇曳东风,徒翻柳叶。寥寥村野,无枝留燕之飞;寂寂江城,何树听莺之语。」因此,清代贵池县的同知周疆是一位「惜花」雅人,发动村民遍种杏花万株,不几年后,杏花村又成为「长堤十里,灿若红霞;平野三春,纷如绛雪」之胜景。千古遗迹,遂维系於不坠,供人凭吊。参考资料: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110.htm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读者也会有所想像,固然他状至喜悦,但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兴奋的找到了酒店?「遥」,字面上的意义是远,到底远在「云深不知处」,或远在「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文学艺术的「有余不尽」,为读者开拓了远比诗篇字句所展现更广阔的想像空间。……姑且不谈。 这里,比较令人好奇的是:杏花村究竟在那儿? 因为以往的探讨,有的说是诗人的虚构,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只需要说明指往那个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有的却认为是「实有其地」,那麼,你(你)可曾想过它是一个甚麼样的地方? 「问题」也不是轻易说得清楚的。从来诗家同样各执己见,众说不一。毕竟,大陆有好多个「杏花村」,坚持自己是正牌(即杜牧诗中所指)的,计有下列六处——— 一、在山东省水泊梁山黑风、南崖下的「杏花村」。据传孔子问礼於老子的「问祖堂石窟」便在村上。还有「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常来此饮酒,素有「杏花飞霞」之称。 二、在山西省汾阳县城北三十里处的「杏花村」。村子小,人口少,除了耕作之外,都是酿酒(汾酒)的好手。唐代即驰名远近,也靠名将郭子仪(出生地)的受人景仰,又说因杜牧的诗,而吸引多数人的注意。 三、在湖北省麻城县古镇岐亭附近的「杏花村」。当地酒店非常有名。流传有民谣:「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杜牧被贬为黄州刺史时,常到此买酒浇愁。 四、在江苏省徐州丰县东二十里的「杏花村」。苏东坡任徐州知府时,曾到此劝农,有诗句「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朱陈村在徐州丰县),进一步传说杜牧住在扬州很久,到过朱陈村。 五、在南京城西南阳凤凰台一带的金陵「杏花村」。地临郊外,层峦叠翠,河水匝绕,下为秦淮。由於风景旖旎,文人雅士喜欢痛饮盘桓。《金陵历代名胜志》载有「杜牧沽酒处」,并附清人陈退庵诗云:「江南春雨梦无痕,沽酒旗亭白下门,一自樊川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 六、在安徽省贵池县城西郊的一座「杏花村」。为隋唐时产酒盛地,以「杏花大麴」(麴=麦曲)誉满江南。《江南通志》记池州「杏花村在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诗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清人周疆的〈筑杏花亭碑记〉也说:「自杜牧之清明诗后,村以杏花名。」 山西汾阳,常有人提及 这六处杏花村,虽然都可以和杜牧诗牵扯点关系,但如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只有一个,而非泛指栽有一些杏花的村落的话,当以山西省的汾阳县、安徽省的贵池县,比较有完整的史料佐证,又有遗迹可寻。 先谈汾阳的杏花村,原名「茂林堡」,西依吕梁山脉,东临汾水,风光蛮好的。唐代才在堡侧的子夏山麓,植杏成林,广约几百亩,春暖花开,色香弥漫,所以更名杏花村。不过后来杏花消失了,因为几度被子夏山(相传孔子之弟子子夏,尝授徒於此)下来的洪水,不断冲击,累次为灾,杏树大多淹死了。 当地的酿酒事业,由来已久。远在南北朝(西元五五○年)时候,就有了酿酒的酒烧锅,到了唐朝,尤其兴旺,已有六、七十家烧锅酒坊。地居交通要道,是一个著名的酒店闹市,有所谓「瓮头青更色香兼,处处街道揭翠帘」,也正如〈古碑记〉曰:「佳酿之誉,宇内甚驰,凡王公士庶,逢月夜花晨,莫不以争先一酌为快。」游客云集,不在话下,听说李白、杜甫也都慕名而至,成为常客。 饮誉的佳酿(即汾酒),清澈透明,色泽鲜美,气香味甜,入口绵软。余香长留舌底,令人心旷神怡。可是杏花村的酒为甚麼会这样好呢?当然是有得天独厚的好水,常人说「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村中不少古井,勺上来的水没有一点杂质,而且甘甜。另外,酿造的老师傅说有六大要诀:「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麴必得其时,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 汾酒之名就是由此而来,出类拔萃,绝非偶然。民间一样有歌谣:「汾县府,汾阳县,离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美人。」犹有传奇的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九十多岁的酒坊掌柜的,乐善好施。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候奇冷,来了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投店要喝酒。喝得酒意阑珊,不付酒钱,便扬长而去。许多座客为店主抱不平,店主毫无愕然,委婉的回答:「富人饮酒为行乐,穷人饮酒为御寒,何必去为难他呢?」岂知第二天两人又来了,仍然衣不蔽体,浑身发抖,赶紧给他们两大碗酒,喝了后,踉踉跄跄便走。第三天也是如此,但却颓然醉倒了,迷迷糊糊。不得不留住脚步,扶上热炕,照顾他们入睡。 翌晨,想要离开,掌柜的顺意扶持走出店门,门外有一口水井,贴近时,不料老人都哇的一声,把腹中的宿酒,全呕吐入井。几天过后,神奇的事出现了,打出来的井水,已经变成了酒,而且芳香凛冽。主人恍然大悟,知道这两位是神仙(有道是八仙中的张果老和吕洞宾),遂将这口井,取名为「神井」。井水汹汹,汲之不竭,生意也就越做越旺盛了。可惜,老掌柜去世,继承父业的儿子是为富不仁、贪婪无餍的小人。数年后,老人又来到,不再被盛情招待,问生意如何,反而口出怨言,说是「井水变美酒,却没有留下酒糟来餵猪。」老人听了,一言不发,即在井傍念咒,用袖一拂,井中的酒,顿时变成原来的水了,并且留下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这是一个通俗风趣的神话,姑妄听之,却含有劝世(要行善积德,勿贪心不足)的意义和价值。 安徽的池州,比较可靠 如此述说汾酒出类拔萃,以及产地的风情风物,那麼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就在山西汾阳了吗?不是,因为有人提出——— 根据史料记载,杜牧未曾到过汾州(今山西汾阳)。所饮的酒,更未指明为汾酒。 山西汾阳属於华北,而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算是江南多雨的现象,不是黄河以北地区的气候。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自春季开始,北半球白昼渐长,南方暖气团逐渐北移,在阳历四月清明前后,正好移至大陆的江南地带,与北方冷气团交会,造成这一时段的蒙蒙春雨。但在北方,清明时节仍为乾冷的天气,不会有「雨纷纷」的情形。 因此,安徽人并「不甘示弱」。认为杜牧的清明诗,系在「池州」所作。「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此地。自古有酒肆,产名酒,盛名不衰。且看文献记载——— 《安徽风物志》:「杏花村在池州(贵池县)城西,有杏林百亩,春来杏花竞放,艳如锦云。……村中有黄公酒炉,自酿美酒,以飨客商,因此酒甘醇而远近驰名。」 《池州府志》:「杏花村,在池州城西里许,杜牧『借问』句即指此。」贵池位於长江南岸,县城西郊秀山门外的地方,是杏花村的故址,北濒大江,南连九华,是个山奇水秀,风景迷人的胜境。 至於杜牧曾到此一游吗?很可能的说法,到过。据《江南通志》记唐武宗会昌四年,牛李党争正烈,杜牧也身受其害,从黄州调任池州刺史,仕途不尽如意。以他的个性,公余之暇,到城外的野店喝上几杯,借酒浇愁,是必然的事情。 他那一首诗,写时正当清明前后,春光明媚,桃李争妍。踏青、扫墓者络绎於途。在牧童的指引下,若是遥见杏林丛中飘点著酒帘,一阵酒香也随著斜风细雨传来,逸兴遄飞,信口而吟诗。如同他在池州亦写过秋,因为有黄公佳酿的杏花村,仅一箭之地即是一座美丽的齐山,九日重阳登高之际,便有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似乎杜牧吟春或写秋,都离不开酒事。 杜牧写下传世的诗篇,不但替杏花村扬了名,贵池也跟著出锋头。该城现在尚保存唐代「古井酒墟」的遗址,明天启年间、清康熙雍正时期,相继於此地筑亭榭、建碑坊、葺祠堂。明代著名诗人沈昌洛经池州时便有诗云:「杏花枝上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池州太守顾元镜也说:「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均可证明此处为杜牧诗中「杏花村」及「酒家」之所在。 反正「杜牧之沽酒处」———杏花村,便与清明诗结缘,产生魅力,令人感到兴趣,闻其名而向往者,当然多了。唯年代既远,剪伐时侵,世俗不文,栽培绝少,导致「廉纤暮雨,止润桃花;摇曳东风,徒翻柳叶。寥寥村野,无枝留燕之飞;寂寂江城,何树听莺之语。」因此,清代贵池县的同知周疆是一位「惜花」雅人,发动村民遍种杏花万株,不几年后,杏花村又成为「长堤十里,灿若红霞;平野三春,纷如绛雪」之胜景。千古遗迹,遂维系於不坠,供人凭吊。
位于贵池西郊,古有酒肆,产名酒。南至齐山湖,北至钵顶山,东接西门吊桥,西临秋浦河边,杏花飞雨,横贯十里。
酒都杏花村,山西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有事您说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