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喝酒的时候,如果寂寞了,想到蒋的寂寞诉求,就会产生共鸣,自然就会去找蒋了。姜对中国葡萄酒史的影响是相当可恨的。总的来说,姜是个超级IP,场景产品也很不错。至于文案,就是强化场景,形成转化。这个链条很好,非常具有变革性。
有人说江小白喝的只是一种情怀,你喝过之后是什么感觉?价值符合价格吗?
其实白酒口感之间细微区别,只有老酒友之间才可分别出来,我觉得常喝酒的朋友不应是冲着这而来。当然,若一个喝惯了一个牌子,就会形成习惯,开口买酒就是那个牌子。至于买情怀,真有这么一回事。当一个人喝酒时,若为孤独,想起江小白的孤独诉求,就会引起共鸣,自然的点上江小白。除非此时你已习惯上某一品牌白酒。当几个哥们难得一聚喝酒时,正不知喝什么时,此时想起江小白的相关诉求,亦正中下怀......当然,若大家都习惯了某一品牌且已忠诚,那是另一会事。
江小白到底有多难喝?
江小白对中国酒历史的影响,是相当可恶的!江小白是一种很劣质的酒水。入口呛,舌根辣,入喉刮。一线刮到底,胃里也不舒服。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向年轻人推荐的酒水,凭借包装就开始了,没办法,年轻人也吃这一套。结果就是一种劣质白酒要看就关门大吉了,卖出了天价,还卖的不错。为什么说极其恶劣!年轻人不太接受白酒,喝白酒的都是中年以上居多。
你如何看待江小白的文案?
感谢悟空邀请。文案是表象,认知和洞察是核心。有人说,江小白文案很好,但就太难喝。有人说,江小白炒作的很好,传播做的很好,但销量跟名气不符。拿江小白去对标传统的名酒,或者对标传统的光瓶酒都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答案。江小白销售量多少,没有公布,但根据内部人士透露,2017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
相对整个白酒行业几千亿的规模,或者茅台五粮液的销量肯定是没得比。你现在去做一个高端酒,有机会成功吗?相对低端光瓶酒,江小白的对标也不是他们,而且光瓶酒销售,特别是一些北方的老厂,销售下滑很厉害,因为消费者流失很严重,也就是消费者老了,你的消费群没有进来,低端酒的增长机会和未来又在哪里?创始人陶石泉也承认,这个事情不好做,但要想在白酒市场和新消费人群上进行突破,就必须创新。
需要创造新增量。关于这个话题,其实江小白的创始人陶石泉已经有过一些回答。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酒,就是想做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实干。前面已经说过了,高端酒卖的是文化,低端酒卖的是口感和习惯。年轻人喝的白酒要卖什么?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逻辑和本质,其实一辈子也不会明白人家在干什么?高端酒和低端白酒市场,对大部分创业品牌的机会其实没有了。
洞察和场景江小白的消费者是谁?那些85后和90后为主的群体,那些喝酒不是为了评价这个酒到底好不好喝的年轻人,因为他们也怎么懂酒,喝的是一种氛围场景和心情的释放。这就是江小白的消费洞察。另外就是为这群个性化年轻人的白酒消费营造了一种场景。场景是这个小品类快速突破实现销售转化的一个利器。小品类怎么做?场景下的产品认知,快速实现了销售转化。
怎么看待产品产品是什么?产品除了功能,还有体验还有精神的愉悦。产品是一种场景,一种当下的解决方案,江小白就是这样的产品。不怎么懂白酒的消费者在喝,真正喜欢喝白酒的消费者不怎么喜欢江小白。这就对了,你看到很多人评论说这个酒不好喝,喝的文案,是语录等,他们都不是核心消费群。江小白能走多久?很多人说,江小白能做多久。
这是个问题吗?如果孤立的看,确实是个问题,但是如果看互联网生态和平台,其实不是问题,因为很多人真的很喜欢姜的文化和调性。卖白酒也可以卖很多其他的产品,和酒相关的,先不封闭的产品都可以。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工作方式。总的来说,姜是个超级IP,场景产品也很不错。至于文案,就是强化场景,形成转化。这个链条很好,非常具有变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