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百岁壶酒业为英雄祝寿,医生农民作诗一首

1,医生农民作诗一首

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题解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题原注云:“时为盩厔县尉。”盩厔,今陕西周至。这是三十六岁的诗人于元和二年(807)任盩厔县尉时所写,是诗人早期一首著名的讽喻诗。句解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户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闲暇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五月收麦子的季节,人们更是加倍地繁忙。夜里,一阵南风吹起,满地的小麦覆盖着田垄,到处一片金黄。诗一开头,即交代背景。“少”、“倍”二字,是诗眼所在,前者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劳,后者反映出麦收季节的格外忙碌。“垅”,田埂。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姑娘媳妇们肩挑着食盒,孩童们手提着壶浆,互相招呼着送饭到田里去,因为那些青年壮汉正在南冈收割小麦。前两句是互文,“荷箪食”、“携壶浆” 的主语是“妇姑”和“童稚”。“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壶浆”,用壶盛的汤水。“饷田”,给在田里劳作的人送饮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他们低头割麦,脚底下蒸腾着湿热的土气,脊背上照射着灼人的太阳。本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顾不上炎热,只想珍惜这初夏较长的天光,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一幅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反常心理。正因如此,才会使读者去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还有一个贫穷的妇女,抱着小孩站在他们身旁。她的右手拿着一些撒落下来的麦穗,左胳臂挎着一只破旧的竹筐。篇章至此,视角突然转向拾麦者,描绘出令人心酸的场景。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听她望着大家说出的那番话,人人都不禁为之万分悲伤。为了给官家纳税,她早已把自家的田产卖光,如今拣拾这些麦穗,只不过是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肠。割麦者和拾麦者,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今日的拾麦者,正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我又有什么功劳和德望?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默念着这些,私下里越发感到羞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评解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多能曲尽人情物态,将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蕴含着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灵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确实难得。这样的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③田夜绩麻④,村庄儿女各当家⑤。童孙⑥未解⑦供⑧耕织,也傍⑨桑阴⑩学种瓜。白天锄草夜间搓捻细麻,农家男女没有片刻闲暇。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也靠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医生最近很招摇,救护车上收红包。农民一生苦操劳,几分薄利拿不牢。

医生农民作诗一首

2,求一首诗还是词的记得不太清楚了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诗经》的四字诗句 未,无也;央,边也,极也,端也。未央,无边也。 未,未位,即西南方。 未央,指西南方的中央。“七月流火”的真正含义 刚在网上浏览新闻时读到一段文字,说是“七月流火”是说“天要凉了”,而不是说“天真热”,我大惊,我愕然!赶紧在狗狗上搜来《诗经》上这一首诗来读: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又读了一篇有关的文章,文章这么说: “七月流火”的“火”指的是大火星。火星是一颗大行星,而大火星则是一颗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所以才由此得名的吧。 “流”是一个动词,这里指星的往西运行,落下。 “七月”,指的不是阳历七月而是(豳历)农历七月。在农历里,一二三月表示的是春季,四五六月是夏季,七八九月是秋季,十到十二月是冬季,所以农历七月恰恰是由夏入秋的时节。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春分点的缓慢移动,距今两千多年的《诗经》时代里谈及的“流火”如今在中原地区观察,大约是农历八月时候的事情了。 这篇文章解释得备详备细,我也是受教颇深。没想到这一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不知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呢还是缘于自己的无知呢?于我,我承认是自己的无知。我一直以为此词是用来描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燠热呢。孤陋之人难免寡见啊。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楼上答案正确!参见百度百科:

求一首诗还是词的记得不太清楚了

3,钱镠翻译

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老妇抚摸他的背,叫着他的小名说:“钱婆留,我很高兴你长大成人了。”原来钱镠出生的时候房间里充满了奇怪的光,他的父亲感到恐惧,想把他扔到溪里淹死。这位老妇苦苦相留,于是给他起名为婆留。钱镠摆出牛和酒,来给乡人吃喝。钱镠起身劝酒,独自唱还乡歌来给宾客娱乐。这时将要修筑宫殿,观测云气占卜的人说:“如果扩大原来的宫殿,(其益处)不过一百年;如果填平半个西湖,(其益处)可以有千年。”钱镠笑着说:“怎么会有千年而不出贤明的君主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让我的民众们受苦呢!”于是不再改造宫殿。ps:我参照的是节选,所以有许多没翻译的。有些地方比较词穷,欢迎修改。。。
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盖 初 生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沉 于 了 溪。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有讽镠拒梁命者(2)延故老(3)为牛酒大陈(4)因故府大之]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此媪苦留之,遂字焉22.钱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回答。(3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9.(3分)盖 初 生 时 /光怪 满 室/ 父 惧 /将沉 于 了 溪。20.(4分)(1)劝说(2)邀请(3)陈列、摆放(4)凭借21.(2分)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取字婆留。22.(3分)骁勇勇战,天生神异,知恩图报,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体察时务(深谋远虑,主动顺应)
钱镠,是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在任时,平定了浙江的倭寇王仙芝,外拒黄巢,消灭了董昌,积累了许多功德,自然显现出来。梁开平年间,梁王封钱镠为吴越王。有人怂恿钱镠拒绝梁王的任命,钱镠笑着说:“我怎么能失去一个孙仲谋呀!”于是接受了(梁王的)任命。这年,钱镠祭扫祖坟,邀请故老,各种乐器一齐吹响,荣耀遍布山谷。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妇,拿着一壶泉水相迎与道路左边,钱镠急忙下车下拜。老妇抚摸他的背,叫着他的小名说:“钱婆留,我很高兴你长大成人了。”原来钱镠出生的时候房间里充满了奇怪的光,他的父亲感到恐惧,想把他扔到溪里淹死。这位老妇苦苦相留,于是给他起名为婆留。钱镠摆出牛和酒,来给乡人吃喝。钱镠起身劝酒,独自唱还乡歌来给宾客娱乐。这时将要修筑宫殿,观测云气占卜的人说:“如果扩大原来的宫殿,(其益处)不过一百年;如果填平半个西湖,(其益处)可以有千年。”钱镠笑着说:“怎么会有千年而不出贤明的君主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让我的民众们受苦呢!”于是不再改造宫殿。
这个古文应该很好翻吧
翻译: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年轻时善于射箭和使用长矛,行侠仗义,把解决仇怨作为事业。唐乾符年间,侍奉潜镇将领董昌,担任部校。当时天下接连战乱,黄巢进犯岭外,江淮的盗贼聚集在一起,大的盗贼进攻州郡,小的盗贼剽掠乡里,董昌聚集民众,在杭州越州之间恣意横行,来遏制黄巢的要害。唐僖宗在蜀地,下诏令董昌讨伐黄巢,董昌把军事政务委托给了钱镠,钱镠率士兵进攻越州、润州,平定了江浙一带。皇上任命董昌担任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董昌上表奏请,让钱镠代替自己担任杭州刺史。唐景福年间,董昌逐渐骄奢显贵,他认为应验符示预兆,又被妖人王百艺欺骗,僭越本分,擅自称尊号,在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钱镠担任两浙都将。钱镠不接受命令,把情况报告给了皇帝,唐昭宗命令钱镠出兵讨伐。乾宁四年,钱镠率领浙西将领士兵攻破越州,朝廷嘉奖他的功劳,赏赐钱镠铁券,又任命宰相王溥为威胜军节度使。原文: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少善射与槊,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唐乾符中,事于潜镇将董昌为部校。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唐僖宗在蜀,诏董昌讨伐,昌以军政委镠,镠率士进攻越、润州,平江、浙。除董昌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表镠代己为杭州刺史。唐景福中,昌渐骄贵,自言身应符谶,又为妖人王百艺所诳,僭称尊号,乃于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镠为两浙都将。镠不受命,以状闻,唐昭宗命镠讨伐。乾宁四年,镠率浙西将士破越州,朝廷嘉其功,赐镠铁券,又除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扩展资料: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钱镠

钱镠翻译

4,观刈麦的第一句是什么额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呵呵 你也是初三的啊! 我也是! 第一句应该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田家少闲月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刈(yì):割 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荷(hè):肩挑 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壶浆:壶盛的汤水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秉(bǐ):拿着 曾不:从未 岁晏(yàn):岁末 石(dàn):重量单位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作者】:白居易 唐 【作者小传】: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体裁】:五古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 ● ⊙ ●, ● ● ○ ●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 ○ ○ ●, ● ● ● ●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 ⊙ ○ ●, ○ ● ○ ○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 ● ○ ●, ○ ● ● ○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 ● ● ●, ● ● ○ ○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 ⊙ ○ ●, ● ● ● ●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 ○ ● ○, ● ● ● ● △。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 ● ⊙ ●,● ● ⊙ ●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 ⊙ ● ○, ⊙ ● ○ ○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 ⊙ ● ●, ● ● ○ ○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 ○ ○ ●,○ ⊙ ● ○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 ⊙ ● ●,● ● ● ○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 ○ ● ●, ● ● ⊙ ○ △。 【背景】: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诗人三十六岁)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5,鉴赏李白的饮酒诗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正因为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所以很多人因此陷入悲苦而不能自拔的境地,但李白的性情却不属于悲观一类,这时的李白虽已被赐金放还,为朝庭所弃,但其并未因此而沉沦颓废,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酒酣赋诗,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就“须尽欢”,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肯定自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已跳出了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大有“君子坦荡荡”之风;“千金散尽还复来”,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在他眼里,千金何足贵,散尽还复来,何必斤斤计较一餐贵贱,更不是假惺惺地装出“金钱乃身外物”的嘴脸来,让人生厌。他在诗中表现出来的豪迈之气令人叹服,只“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一句,就足令天下才子精神为之一振。酒宴至此,渐入高潮,诗人已有八九分醉意,竟变客为主,殷勤致意,频频劝饮,“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并手持酒杯,高歌助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诗中有歌,真是神来之笔,怪不得大诗人杜甫连连惊叹“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钟鼓馔玉”指的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古时大贵之家宴饮时,鸣钟列鼎,美食如玉,歌舞助兴,以示富贵,而在诗人眼里却“不足贵”,他所渴望的是“但愿长醉不复醒”,这简直就是醉话,是无奈之语,是激愤之语,决非真言。李白年青之时就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之志,所以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也就是在他四十二岁时,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李白竟欣喜若狂,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而此时的李白,因受到朝中权贵的排挤,不得不放弃官宦生涯,在他的诗作《行路难》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长久积郁在胸的不平之气,一下子喷发出来,这才是李白的真性情。如果把这一句和“但愿长醉不复醒”两相对照,不难看出李白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沮丧,而在沮丧之余,又无可奈何地为之找来一些依据和借口,聊以自慰:“古来圣贤皆寂寞”,只有善饮的陈王〔曹植〕才留下了千载美名。言外之意,自己善饮,也必将传名于后世。就是在这种极度的痛苦之时,他的那种自信,那种狂傲,依然故我,真是千古一人。“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宴饮至此,又出现了一个高潮。此时的李白恐怕已有十分酒意了,竟然一边埋怨主人钱少,饮酒不能尽兴,一边又提出了建议,让主人把“五花马、千金裘”典当买酒,大家一醉解万古之愁,真是醉人快语,语惊四座,凭这一句就足可名传后世,令古往今来的酒徒们瞠目。李白一向有一掷千金的饮酒习惯,在他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就曾豪迈地写到:“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如此豪情,确实少见,更何况是以客人的身份劝主人典当千金以买一醉,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恐怕千百年来也只有李白能偶一为之。
李白酒诗最负盛名的当属《将进酒》,此诗约作于李白出翰林“赐金放还”后,借此抒泻胸中的积郁愤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起势高峻,以黄河之永恒壮伟衬出生命之短促渺小,人生悲慨已极,故如壮浪姿纵,势不可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由悲生命之渺小,转作欢杯中之世界,墨酣笔畅地写痛饮豪举,何其自信,何其洒脱! 李白特别看重友情,曾云“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曾从秋浦前往安徽泾县桃花潭,村中有一性情中人汪伦自酿美酒相待,临行又踏歌相送,李白故赠此诗相谢,《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暗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试看“深千尺”的美丽清澈的桃花潭水,但犹有“不及”,其别情之纯之深,令人寻味。 李白26岁时,也是风流倜傥、踌躇满志,时初游金陵拟赴广陵,在朋友饯行的酒宴席间写下了《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客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阳春三月,金陵古都杨柳飘絮,小小酒店醇香四溢,吴姬美丽而多情,她似乎看穿了诗人的心思,软语劝饮,简直快要消磨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高洁清朗的明月,是诗人的最爱,传说李白身穿锦袍,游于安徽马鞍山采石江中,因酒醉,入水中捉月而死,也许,命中注定那就是诗人与明月的最后相约。其《月下独酌》塑造了一个孑然不群,飘逸脱俗的追月诗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花间美酒一壶,自斟自酌而无人相伴,若说孤独,月影交欢,长歌曼舞,几多狂浪疏放,若说不孤独,与月与影醉饮行乐,又几多无聊无奈。醉时共饮同欢,醒后却又悠然分散,诗人宁愿与明月永远交游,忘却世情,共赴高远浩渺的银河,那就是诗人与明月的三生之约啊!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酒,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在长安写的。当年春天,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李白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此诗应是写于这段时间。此诗取名于‘月下独酌’,包含李白最喜爱的两个意象,即月和酒。而二者均有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蕴。如[唐]王昌龄《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苏轼《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可见,“月”在中国文人心中一般来说让人产生一种孤寂之感,正如神话传说中那清冷的广寒宫只能存于月亮之上。而酒众人都知它是孤独苦闷时的慰藉之物,同时也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结果。李白爱“月”爱“酒”,足看见他在尘世生活的孤寂与无可奈何。同时,在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中,又存在了极大的向往,这一向往同样寄寓到“月”和“酒”之中。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于是在这深层痛苦的引发下,才产生了李白的永乐浪漫情怀。而这首《月下独酌》正是这一情怀的真实映照。开篇第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开题明意,指出自己的“独”。也正是在这种极度苦闷下,渴望能有一知己对酌倾诉,才能够产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主义想法。有二人相伴,本应感到满足,但毕竟是幻化出来的意象,又岂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李白便在“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展开了其矛盾的心里斗争。月影本是无情物,但为了及时行乐,也只能“暂伴”。这便是李白,渴望知己,却无知己,没有知己,却向往知己的一种心态。接着,对知己的渴望战胜了现实中的情况,李白在酒的作用下,产生了“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的情形。认为月和影都于自己产生了共鸣。在“我”歌唱的时候月被我感动了,在我跳舞时,影也随我一起舞动。然在这欢快之时,李白的孤寂之感却又悠然而生。感到现在我们虽在一起对饮买醉,交互情感。可是当醒来时便各自分开了。让读者也不由了产生了一种为其悲痛之情。最后两小句话峰又转,“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声明现实的残酷并不能压制自己对理想的渴望。现实中不可的事,我们可以相约到遥远的天际去。当然,这里李白的出世思想也不是他的最终思想。这只是他在现实中不得志的情况下才有的迫不得以的做法。所以这也注定了李白一生思想的对出世入世的纠结。参考文献:[1][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评注》张忠纲评注,齐鲁书社[2]袁行霈《苦闷的寄托-谈李白的》《古典诗词名篇鉴赏集》中华书局 http://wenku.baidu.com/view/28daa7f67c1cfad6195fa737.html

6,观刈麦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里人们加倍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汉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怜惜夏日天长。 又有一个贫苦妇女抱着孩子.在割麦者旁边拾取散落的麦穗,放入左臂上挎着的一只破筐。 听他们相互诉说:“因为缴纳租税.家业田地都巳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填填饥肠。”听到这话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我有什么功业德行,却不从事农耕蚕桑?—年领取三百石米的薪俸,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观刈(yì)麦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pín)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wèi)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ceng)不事农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浆水,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注释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 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盛竹篮的食物。  (6)童稚孩子携壶浆:小提着用壶装的浆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年轻力壮的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吝惜、珍惜。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15)悬:挎着。   (16)敝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却。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被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女人,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的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每年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真是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里人们加倍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汉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怜惜夏日天长。 又有一个贫苦妇女抱着孩子.在割麦者旁边拾取散落的麦穗,放入左臂上挎着的一只破筐。 听他们相互诉说:“因为缴纳租税.家业田地都巳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填填饥肠。”听到这话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我有什么功业德行,却不从事农耕蚕桑?—年领取三百石米的薪俸,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观刈麦 有一天,我来到了农家。今已至秋,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农家人都很忙,都没空理我的说。我向一个小孩打听 了他们麦子的品种,听说很好。 昨晚刮了一阵狂风,我从睡着的茅草床上滚了下来。现在还很疼的说。现在啊,熟了的麦子满地都是。我看着 远方的一些妇女姑娘带着孩子去给青年人送饭饭去,就喊住了他们,让他们带我一起去。 田园风光可真美啊!!我帮他们拿了一点食物,顺便自己偷吃了一些。当然,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 他们的饭真的很好吃,我想在这多住几天了。虽然会常常从床上滚下来。我跟着他们,问了一下去哪,一个小姑娘(挺漂亮的)告诉我,是一个叫“南岗”的地方。听说那里的麦子长得很高,貌似有20多米高,不知是不是真的。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传说中的南岗。麦子真的好高呀!都到我的小腿了(哦,本人身高100m)。他们都好努力,汗流浃背,晒得一个二个都跟煤炭似的,真可爱。 不过,有一些穷苦的妇女,开着宝马,拿着摩托的滑盖手机,驶过我们跟前。真的好穷苦啊!想当年,我也很穷,住在深山里,冬天冷了暖气都没有,只能烧钱。睡觉也只能拿钱盖(我觉得英镑比较温暖)。哎,苦命的人背着一个洗衣机,西门子的(因为没有钱买框子)来捡麦穗。我听见她们的话语:“昨天打牌又输了。。好背啊!一输就输掉一半家产,¥300000000呢”“哎,现在打牌也作弊。上次我发现李四婆把两张牌粘到一起了。我想她下次可能会把麻将粘一起呢。”听到这里,我感到她们活着真是辛苦,还要养孩子。这里偏僻又荒凉,没有保姆可以请……真是可怜!我向一位妇女扔了一张¥5000000000的支票,没想到她直接站起来把我狂殴一顿。我感到委屈,想做好事却没得到好报

7,鲍照的行路难是什么

《拟行路难》十八首    乐府组诗名。南朝宋鲍照作。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    一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二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   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   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   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   对此长叹终百年。   三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五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   七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八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恒称悲,惆怅徙倚至夜半。   九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瑇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十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十一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十二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十三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羇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羇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十四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十五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十六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十七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十八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  (共十八首)  一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二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   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   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   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   对此长叹终百年。   三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五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七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八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恒称悲。惆怅徙倚至夜半。   九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瑇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十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十一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十二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十三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羇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羇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十四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十五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十六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十七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十八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