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契丹王白酒多少钱,契丹王朝距离现在有多少年

1,契丹王朝距离现在有多少年

契丹王朝距今1103年。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太宗大同元年(947年)1月,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

契丹王朝距离现在有多少年

2,契丹帝王喝死来访使者契丹人喝酒有多豪迈

契丹帝王喝死来访使者,并非是契丹人喝酒有多豪迈,而是因为外交场合下契丹群臣出于外交礼节的敬酒跟蔑视,不断地敬酒导致使者过量饮酒而死。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故事,说明了一件事情,弱国无外交,北汉政权的羸弱不得不求助于契丹,才会有使节被契丹人喝酒喝死的故事。北汉羸弱,为抱契丹大腿不得不忍辱偷生。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叫做北汉的小国家,郑珙做了北汉的宰相,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汉建立后,国弱民贫,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国力差距,但北汉的皇帝刘崇希望能够收复中原,完成统一,为了增强国家实力,最终选择跟契丹联合,抱紧契丹的大腿,希望契丹能够帮助自己统一中原。但是契丹人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向来是敬重强者,是不可能跟北汉有长久的合作的,无异于饮鸩止渴。认贼作父,为抱契丹大腿,刘崇认了契丹皇帝做叔叔。因此北汉等于是做了契丹的附属国,还要每年向契丹纳贡。北汉向契丹纳贡的数额巨大,十之八九的财政收入都送给了契丹人,为了抱契丹人的大腿,就拍宰相郑珙出使契丹,以求契丹的帮助。郑珙出使契丹后,契丹王跟群臣为了不“怠慢”郑珙,轮流敬酒,郑珙身负重任不得不喝,最终饮酒过量而死,令人惋惜。也因为宰相郑珙用死表诚意,换来了契丹对北韩的帮助。虽然有契丹的帮助,北汉还是没能统一中原。刘崇也忧愤而死。酒文化发展至今,也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酒虽好,但不能贪杯,每年因为饮酒中国都不知道要导致多少人家破人亡。所以,饮酒一定要适量,不然得不偿失。

契丹帝王喝死来访使者契丹人喝酒有多豪迈

3,黄龙府辽塔及契丹王本辉

小时候读书读到岳飞打了胜仗非常高兴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时,觉得黄龙府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后来知道黄龙府其实不远,就在农安,于是就一直想着有机会去看看黄龙府这座古城,看看著名的农安辽塔,更想了解一下契丹遗迹。 去年暑期应朋友之约去农安参加他的高中同学聚会,我非常高兴,看辽塔的机会来了。 汽车 在广阔无垠的平原上奔驰,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玉米地,蓊蓊郁郁的。农安只是一个县城,是东北平原上很普通的县城,可是它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黄龙府,它的 历史 远比60公里外的省城长春悠久。 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国,两汉时曾是夫余国的都城,隋时为高句丽夫余城,唐时为渤海国夫余府。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 古人为什么在农安建城?这里有无边无垠的东北平原黑土地,肥得流油。水量丰沛的伊通河与浩浩汤汤的松花江在这里缓缓流过,平原上牧草丰美,庄稼茁壮,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黄龙府应运而生。 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先占领了夫余城。正月,又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 一个全盛时辖境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渤海国,地域辽阔,拥有今天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它曾先后两次与唐朝开战,并且都取得了胜利。这样一个强大的政权,竟然轻易地被契丹灭掉了。 此后辽太祖又回师夫余城,《辽史·纪二》:秋七月,甲戌,次扶余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陨于幄前。辛巳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年五十五——这是史书上记载的黄龙府来历。 公元975年(辽保宁七年),黄龙府的卫将燕颇反叛,杀了都监张琚,辽派大军平定了这起叛乱。战火给古城造成了重创,随后辽放弃了黄龙府,将黄龙府南迁至今四平市的一面城。45年后,也就是1020年,辽圣宗为了加强其东北部的防御力量,再次把黄龙府迁回古城(农安),为了避免重名,把一面城由黄龙府改为通州,古城(农安)仍称黄龙府。领五州三县:益州(小城子)、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 1037年(辽重熙六年),辽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节度使,统辖女真五国部,隶属于黄龙府。此时是辽的极盛时期,当时黄龙府是各族人民杂居之地,人烟稠密,工商繁荣。据史料载:“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自重置黄龙府后,辽对黄龙府重点建设,使黄龙府成为“五京二府”七大重镇之一。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垣周长3840米,四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三面还各有一个小门,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角楼。 契丹人笃信佛教,辽圣宗时,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达到鼎盛。随着佛教的盛行,辽代在兴建城堡的同时,也大兴寺院和佛塔,于是诞生了农安塔。 关于造塔有生动的传说:当年辽国钦天监夜观天象,有巨星落在黄龙府附近。急奏圣宗:黄龙府一带要有土龙出世,应建塔镇压。圣宗大惊,立刻准奏。钦差带领人马日夜兼程,来到黄龙府地界,当船行至祥州(今万金塔镇)时,发现土龙的头就在这里,于是就决定把塔修在祥州。谁知塔刚修了半截,钦天监发现土龙掉头跑到黄龙府了!于是工地搬家,连夜赶到黄龙府去修塔。征调了大批民工,夜以继日,终于把塔建成,镇住了土龙。 经考古专家多方考证,农安辽塔确切修建年代应为辽圣宗太平三年至太平十年,历经8年,至公元1030年落成。 土龙镇住了,可谁知1114年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他的军队攻破黄龙府。1115年金国建立,定都黄龙府。1125年3月26日,辽天祚帝在应州为金人完颜娄室等俘获,辽灭亡。接着金便不断派兵进攻北宋政权,并于1126年(金天会四年)攻入开封,掳走徽、钦二帝。 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到了农安县城,朋友的同学已经在辽塔下等待了。辽塔是砖塔,八角13层,44米高,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也是我国最北的辽塔。它古朴壮观,是黄龙府的象征。看到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巍然屹立的古塔,我看到了辽代能工巧匠非凡的技艺和创造力。 同学们热情地为我介绍黄龙府及辽塔的 历史 和传说,带领我去参观金刚寺。在酒桌上,大家议论着农安名人:万福麟、万国权、朱鸿勋、李劫夫、陈佩斯等。男生豪爽,女生热情,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真有契丹人的影子。 看着这恢弘大气屹立千年的辽塔,心生无限感慨。这塔与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几乎同龄,但雷峰塔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倒掉了,而农安辽塔却依然挺拔,光彩照人。它似乎在诉说:契丹,一个伟大的民族! 《辽史·地理志》上京道条:(永州)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镔铁可用来做刀剑,锋利无比且有韧性。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马背民族,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它曾经雄霸中国北部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南部的白沟河和山西北部,总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契丹王朝在中国延续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差一点就将宋朝灭亡而统一全国。家喻户晓的《杨家将》,讲的就是宋朝军队在杨家将率领下与强大的契丹军队激战沙场的故事。杨家将男子战死了,女子前赴后继,可见辽国的战斗力之强。在此期间,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许多西方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于是,契丹成了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直到今天,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称中国为契丹。 辽国共经历了9位帝王,辽圣宗之后的几代帝王日益腐败,他们崇拜佛教,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庙宇,国势因此日渐衰落,民不聊生。与此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因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各部落间互相倾轧,辽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削弱。1124年,辽国在与金国在中京决战中失败,1125年,辽国灭亡。 契丹民族有位杰出人物耶律大石,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1115年中进士,他是《辽史》记载的辽朝唯一的契丹进士,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他通晓契丹、汉文字,擅长骑射,可谓文武双全。当时,辽第九位国君天祚帝昏愦无能,刚愎自用,昏招迭出。辽朝灭亡的前一年(1124年)耶律大石进谏不成,眼看辽国即将灭亡,他率领残部逃往今蒙古国境内的可敦城,并在那里称王。称王期间金兵穷追不舍,耶律大石觉得蒙古高原不能守,果断率部西征。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县东南)称帝,号“菊儿汗”,汉号为“天祐皇帝”,建元延庆,西辽正式建立。随后耶律大石向西域、漠北、中亚等地区扩张,建都于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面积351万平方公里。1141年的卡特万之战,击败塞尔柱帝国十万联军后称霸中亚,威名远播至欧洲。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期的西辽。耶律大石死后,到耶律直鲁古时,西辽国力走向衰落,最终于1218年被崛起蒙古帝国灭亡,共存在88年。 耶律大石是辽国 历史 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左右中亚形势近百年。在戎马生涯中,他总结辽朝衰亡教训,吸收土著统治经验,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 社会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穆斯林史学家称赞他是“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 1222年,亡国四年的西辽将领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辽臣民逃亡到伊朗起尔曼地区建立了一个完全伊斯兰化的“库图鲁厄汗”政权——“起儿漫王朝”。我国史书上称之为后西辽或西契丹。这是契丹人在 历史 上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起儿漫王朝历经八帝二后,存在86年,最后于1306年被蒙古人的伊儿汗灭亡。 中国人喜欢站在汉本位的立场上谈 历史 ,所以才有轻蔑的称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为他们都是茹毛饮血、不曾开化的民族。对南北宋了解很多,对契丹了解很少。 契丹是个汉化程度极高的民族,契丹人与汉人的交往中接受了汉文化及其儒家核心思想,到耶律阿宝机建立辽帝国时,契丹人在思想上文化上已经和汉人区别很少了。为了延缓和防止契丹人被汉族同化,阿宝机下令创制契丹文,并刻意在各个方面想办法制造契丹与汉的区别。然而由于契丹族人数在契丹国内毕竟是少数,汉文化又是那样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虽然官方用各种方法刻意推行人造的契丹文化,限制汉文化的深入,契丹人仍被汉文化诱惑、吸引、征服。 公元1068年,北宋大臣苏颂担任朝贺辽太后的生辰使前往陌生的辽国。苏颂拜见辽道宗耶律洪基,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想象中的蛮族酋长。他不带毡帽,不用人头酒器痛饮血水。这位契丹最高领袖居然穿汉族黄纱袍扎玉带,如果不是穿胡服的皇后和契丹贵妇们站在身边,这几乎就是一个中原君主。他抛掉了最初的恐惧与质疑,改变了很多固有想法。读者诸君有兴趣可去读苏颂的《使辽诗》。 辽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材,把处于 社会 底层的有文化、有才能的人选拔了出来。 辽朝的历法先进于北宋的历法。契丹从辽太宗时开始使用后晋马重绩的《调元历》,到辽圣宗统和十二年使用《大明历》。这部《大明历》是参照南北朝祖冲之所修的《大明历》,重新修订而成,比北宋历法更精准。 辽朝的医药久负盛名。作为游牧民族,契丹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沙漠地带,冬季漫长且异常寒冷,冻伤便成为常见病症。在实践中,契丹人研制出一种治疗冻伤的特效药——“遇极寒,即涂少许”,治冻还防冻。中医的传统治病方法——针灸,辽朝人也颇为擅长。 辽代的建筑,文献记载不多,但有实物保留——寺庙与辽塔,其中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建筑,都经历了千年风雨。其中让人叫绝的是山西应县木塔——这座纯木结构的塔让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赞其为“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是我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的建筑,堪称斗拱博物馆。 辽朝人会炼制低碳钢来制造兵器,冶炼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金属加工业也很发达,马具做工精细,装饰华美,契丹鞍被宋人评比为“天下第一”。聪明的辽人还发明创造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舟车,这种交通工具水陆两用。另外,在发掘的辽代墓葬中,还发现了牙刷,形制与现代牙刷非常相似,可以称得上世界第一把牙刷。 综合来看,辽朝的 科技 实力很强,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实属上乘,在我国古代 科技 发展史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竟然消失了。 记得很多年前我结识了一个新朋友,与他交谈,知道他来自农安,在大学工作。打听他的姓氏,他说姓Lǜ,我感到很少见,又问,哪个Lǜ?他说纪律的律。我问,你是少数民族?他笑着说汉族。我为自己孤陋寡闻而惭愧。他看到我的窘迫,于是他就讲了下面故事:我们本来是契丹人,姓耶律,可是当年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里边没有契丹族,我向工作人员咨询,他告诉我,没有契丹族,但你有选择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的自由。我想选择哪个民族呢?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与汉族最近,于是我就成为汉族了,可是如果使用复姓耶律,在汉族中就显得不伦不类,工作人员与我说,姓氏你也有选择的自由,选一个吧。我想张王李赵与咱一点关系也没有,把自己原来的姓氏丢掉太残忍了,于是说那就姓“律”吧,与契丹多少还有点联系,我就姓了律。说完他表情有些失落。 是啊,一个纵横千万里,在世界有着巨大影响的镔铁民族,还不如人数不能过万的赫哲族、鄂伦春族了。想一想,心中也释然,民族融合是规律是趋势,任何少数民族在具有先进文化的汉民族面前没有不被同化的可能。现在有多少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字,那民族名称又有多大意义? 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好的地名,涵盖了该地区丰富的 历史 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黄龙府是辽金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重镇,辽国先后两次修建黄龙府。金军俘虏宋朝徽钦二帝,一度囚禁于此。岳飞那流传千古的著名誓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至今犹在耳边,这铮铮誓言让黄龙府名扬千年。李大钊的诗句“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使黄龙府的名气更上层楼。黄龙府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而农安这个名字,是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才使用的,一直沿用到今天, 历史 131年。“农安”二字只有对农业的祝愿,没有 历史 文化含金量,带“安”字的地名比比皆是,很难产生影响。 辽重置黄龙府已经过去了一千年,建议有关方面隆重纪念,恢复黄龙府原名,那将是功德无量的事。

黄龙府辽塔及契丹王本辉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