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啤酒总是喝了肚皮发胀,频频上洗手间,东方人洋人都认为不是办法。就好像今天有人可以喝十多瓶啤酒若无其事,二两高度白酒就会歇菜。只是北京天气乾燥,儘管喝烈酒也不行,羊肉又吃得多,身体发滚,来一瓶啤酒当番鬼佬凉茶才能解热。比如之前我喝酒的时候,多的时候喝过大概有七八斤啤酒加半斤二锅头,当然中间少不了几次厕所。
北京最好喝的酒有哪些?
这次在北京,喝的是二锅头和燕京啤酒。再也没有比二锅头更受欢迎的了,都在北京装造嘛,北京人当然喝北京酒了。他们称这种酒为白酒,和洋人的葡萄白酒完全不同,要多强烈是多强烈,喝到呛喉为止,才算过瘾。起初我也喝不惯白酒,认为品质控制得不佳,时好时坏,喝完了全身酒味,三天不除。后来小馆子去多了,在北方也没花雕出售,就有甚麽喝甚麽,二锅头像开水一般喝。
当今喝酒的朋友愈来愈少,来一瓶大的一个人喝不完。北京的二锅头就有这一点好处,买一瓶小得不能再小的,倒到杯子,只有三份之二杯左右,喝完算数。喝得不够,再来一瓶小酌。喝得畅快,才转大樽。只是北京天气乾燥,儘管喝烈酒也不行,羊肉又吃得多,身体发滚,来一瓶啤酒当番鬼佬凉茶才能解热。在甚麽地方喝甚麽地方的啤酒,广东喝珠江,山东喝青岛。
来了北京,就要喝他们的燕京啤酒了。当今也出甚麽生啤乾啤了,最好的还有所谓「燕京王」,还有掺了菊花的菊花啤。可是啤酒总是喝了肚皮发胀,频频上洗手间,东方人洋人都认为不是办法。荷兰人喝喜力时,配搭著一种叫做Genever的占酒喝。喝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著小烈酒杯,再用食指和中指夹著大啤酒杯,由小杯慢慢流入大杯之中,再倒进口。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何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古人动不动喝几坛酒还不醉,这样的情况多见于史书记载和文学作品,说明可信度还是比较高得。实际上,这点不值得奇怪,且不说元代之前,酒的酒精含量普遍较低,就在今天,好酒量的人也不算稀奇。比如之前我喝酒的时候,多的时候喝过大概有七八斤啤酒加半斤二锅头,当然中间少不了几次厕所。而我见过能喝的反而是一个女孩,可以说天赋异禀,有次喝酒喝了那种青啤十多瓶,这个量算不了什么,奇的是人家喝的气定神闲,厕所都不用上,只能说个人代谢功能异于常人。
而能喝的人有次在一个节目上介绍一个酒神,是鲁豫主持的一个节目,那人可以一顿喝七斤白酒,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白酒,平均度数怎么也要四十度以上,古人喝酒小坛子也就两三斤的量,加起来也可以算是几坛子了。像名人里面,能喝酒的也屡见不鲜,比如最喜欢写酒的古龙大侠,他的作品里几乎每个大侠都爱酒,更有诸多酒量惊人的奇人异士。
古龙大侠自身那个酒量也是骇人听闻,当年古龙大侠多数作品都拍成电影,他自己也是个编剧,他的酒量武行的壮汉见了都怕,据洪金宝回忆说古龙喝威士忌都是一杯一杯的灌,就算他们有功夫在身也不是古龙的对手。也许正因为古龙喝酒太甚,所以英年早逝,让人可惜。再一个能喝酒的比如俄罗斯人,他们的酒量是普遍较高,高度难喝的伏特加,他们可以面不改色的喝下一大瓶,而且是空口喝,什么下酒菜什么的是不需要的。
说了现代喝酒的众生相,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就算在今天这个人的体质,加上现在普遍较高的白酒度数,一次喝个几坛子酒都不算回事,何况是在一贯喜欢夸张的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里呢,这事不值得称奇。在元明清时代已经有了蒸馏酒,但是民间普遍流行的还是一般家庭式作坊酿造的酿造酒,比如大名鼎鼎的二锅头成形于清中期,已经接近于近现代了。
了解一下古代白酒的普遍度数,就会明白喝几坛子酒根本不是事儿。我们古人善于发展技术,不注重理论研究,所以没有确切记录酒精含量的记载,对于酒的描述多是老陈醇香等不牵涉量化的词,根据古人酿酒方式的记载和相关遗址的挖掘,可以推演出古代人相当一部分酿酒跟今天家庭酿米酒的基本方式和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今天酿酒度数最低的可以算是酒酿了,算是一种米水混合物,超市里冷藏区经常有卖,有些小孩子也喜欢买来吃,过滤掉大米,可以算是一种酒了。
有些地方再深度发酵过滤一下,可以做成度数更高的酒,我某次在一个人家吃过一次家庭酿的米酒,已经进行了深度过滤,清亮剔透,甘甜中隐隐有丝丝辣口,论度数比不上黄酒,甚是甘醇,我怀疑《水浒传》里武松景阳冈喝的透瓶香就与此类似。度数再高一些的就是花雕女儿红这样黄酒了,按照今天观点来看,一般十四度左右。再高一点的就是类似清酒这样的酒了,今天的度量来看也不会超过二十度。
这几种酒涵盖了大部分都古代酿酒,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低度,酒的酒精度数一旦下降,其猛烈程度也会成倍下降。就好像今天有人可以喝十多瓶啤酒若无其事,但是二两高度白酒就会歇菜。史书里记载的事情,肯定是要有代表性的,喝酒的人多了去了,不可能喝次酒就给记录下来,只有那些天赋异禀有海量的人,才有记载他喝酒的必要。至于文学作品里,一个人如果嗜酒如命又一喝就醉,这样的人设简直就是个废物啊,根本没必要浪费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