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茅台的拼音是什么拼音,关于茅台的20个冷知识

茅台的拼音是什么拼音,关于茅台的20个冷知识

为什么所有“邮政拼音”“美式拼音”等都改为汉语拼音了,而清华大学和青岛啤酒继续沿用以前的“外国拼音”呢?这里都是有历史烙印有关系的。其实对于老茅台的鉴别,我们首先姑且认为他是有正规专业的茅台外包装的老茅台,而不是一些某宝上卖的什么人民公社,茅台特工供专供之类的冒牌货。

怎样辨别茅台老酒真假?

首先,谢谢邀请。其实对于老茅台的鉴别,我们首先姑且认为他是有正规专业的茅台外包装的老茅台,而不是一些某宝上卖的什么人民公社,茅台特工供专供之类的冒牌货。对于真正茅台老酒的鉴别,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活,没有一定的经验是无法鉴别的。下面我就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别手法。1、听酒花鉴别好的酒是有生命的,他好比人的脉搏,体征最佳为53度,若摇晃酒瓶贴耳能听到“啪啪啪”的强有力爆破声,并且持续时间长达15秒乃至60秒,这表示此酒保存状况良好。

若是仅能听到“呲呲呲”的微弱声音,这表示此瓶茅台酒已经达不到53度完好的保存状态了,这时候即便是真茅台,也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品尝口感了。2、通过仪器检测此类检测主要是从酒精度等一些理化指标上来进行检测并辨别,在此不再赘述。3、脱标、手电筒强光检测茅台酒过去为土陶瓶,为防渗漏及防紫外线,自1967年起基本改为乳白玻瓶。

而通过脱标手电筒强光照射,针孔注射灌酒痕迹也基本可以识破了,高压注射灌酒一般会留下痕迹,通过脱标手电筒强光照射及闻瓶口气味也能识破。 除此之外,手电筒强光照射还可以通过判断水位来看酒体是否挥发。然后可通过液面高度判断茅台酒保存完好性。若是到瓶颈处,则被认为是完美的液面高度若是瓶肩至高处①,则代表酒正常挥发,此高度的酒已保存年限大概在15~20年若是在肩上端②的位置,则可判断这酒保存年限在20年以上,也是正常挥发范围。

若是在肩中段③的位置,有可能是保存不当,若是保存年限在30~40年范围之内,属于正常挥发,若低于这个年限,则认为是保存不当。若是到了肩低处④的位置,则代表酒体挥发较为严重,已不具备较好价值啦!以上是在姑且认为酒是真酒的情况下鉴别茅台的一些方法,对于现在诸如老瓶灌新酒之类得来的一些酒,此类方法并不实用。

TSINGTAO青岛,为什么不是QINGDAO?

青岛:TSINGTAO清华大学:TSINHUA University这两个青字开头的都是TSING,而不是汉语拼音的QING,因为TSING[ˈtsiɪŋ]是“青、清、情、庆”等QING字音的邮政式拼音。1906年帝国邮政联席会议之后确定了邮政拼音的用法,这种拼音通常仅用于地名的拼写,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欧美国家对中国地名的常用拼写方式,这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比如类似的还有北京Peking、南京Nanking、重庆Chungking、天津Tientsin、广东 Canton等等。而汉语拼音是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在1958年发明的,比邮政式拼音的出现晚了半个世纪。不过在此之后随着《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各地国际邮政名称也都改成了汉语拼音来拼写。但是为什么所有“邮政拼音”“美式拼音”等都改为汉语拼音了,而清华大学和青岛啤酒还继续沿用以前的“外国拼音”呢?这里都是有历史烙印有关系的。

比如青岛曾经和港澳一样是殖民地,德国统治时期在这里设立了青岛啤酒厂,直接把TSINGTAO作为青岛啤酒的LOGO;而清华大学是美国人用庚子赔款建立的,也是直接把TSINGHUA印在了校徽上。因此这两者都是一直沿用创办时的LOGO而保留了这样的英文旧称。时至今日,我国的中文名称拼写全部以汉语拼音为标准,像TSINGTAO、TSINHUA UNIVERSITY、Peking UNIVERSITY这些都已经变成了专属名称,仅应用于其“品牌”本身。

国酒茅台为什么拼音是MOUTAI.而不是MAOTAI?

上世纪20年代,贵州茅台酒已经走向世界,当时使用的是威妥玛拼音,还没有现代汉语拼音,贵州茅台酒就是KWEICHOW MOUTAI。而直到1958年2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此后,在中国大陆地区,威妥玛拼音系统逐渐被现代汉语拼音所取代。但是由于贵州茅台酒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继续沿用KWEICHOW MOUTAI这一拼写。

为何茅台的商标上面是“mou tai”而不是“mao tai”?

嗯。 这种使用国际音标法,使用接近英文发音的拼音,如姓李的,通常译作lee .清华大学译作Tsinghua University,青岛译作 tsingdao 使用这类发音的商标名,都是有“国际视野”的,就是希望把自己产品推向国际友人的。比如张裕“changyu” 茅台“moutai” 参加过世界博览会,要让外国人知道这个产品,念出和汉语接近的发音。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