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潼古关属于哪个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潼古关属于哪个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先放一张图,看一看为什么不能从风陵渡直接进攻潼关: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风陵渡的归属要属于河东战区。

函谷关和潼关是一个地方吗?

潼关和函谷关一直是非常令人迷惑不解的两个关口。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秦国要用函谷关作为关口,而汉代之后都用潼关作为关口? 还有一个特别不解的是,汉代以后函谷关竟然弃而不用了,只守潼关去了。难道他们不担心敌人从函谷关进去吗?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是因为没有看清函谷关和潼关在地图上的位置。

1)函谷关和潼关是在一个峡谷中,分东西两头。我们这样说,从洛阳到西安这一段路程。先从洛阳往西走,然后到达函谷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县。到灵宝以后,从灵宝到西安这段路程就非常难走了。因为河南是平原,而从灵宝往西,有一条黄河。河北便是中条山,山势险峻。河南边是秦岭,也是崇山峻岭。非常难走。

但天无绝人之路,从灵宝到西安在两山之间有一个峡谷,峡谷的入口就是函谷关。然后一直沿着峡谷往西走,就是去西安方向。大概走六十公里,就到了峡谷的尽头,尽头这个地方,就是潼关。潼关再向西就是关中平原,西安就在关中平原内!现在搞明白了吧!原来从洛阳到西安都是崇山峻岭,但老天爷留了一条峡谷。可以顺利的从洛阳到西安。

峡谷的两头,东边是函谷关,西边是潼关。原来两个关守的是一条路。只是需求不同才选择不同的地方防守。 2)秦国为什么选择在函谷关驻守?函谷关刚开始是魏国的,是秦孝公从魏国手里把函谷关夺了过来。这就是为什么当初的秦穆公为什么一定要和晋国交好的原因。只要两国关系不好,晋国只要掐断函谷关,秦国就只能躲在关中平原不能出来一步。

后来三家分晋后,秦孝公就趁乱把函谷关夺了回来。函谷关一到手,秦国算是打开了进攻山东诸国的通路,而山东诸国进攻只能到函谷关,根本攻不下函谷关。这也是秦国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对抗六个国家的原因。山东六国也憋屈啊,只要到函谷关,无论如何是打不进去了,只好收兵!对秦国来说,倚杖函谷关天险,进可以打山东诸国,退可以固若金汤。

简直是太舒服了! 3)汉代以后为什么选择潼关?当中国完成大一统,函谷关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变成了国家中的一部分。西安作为帝京的话,肯定是潼关的位置更重要一些。如果函谷关和潼关都守的话,肯定是浪费人力和物力。只守一个潼关更划得来些。因此慢慢的函谷关就放弃了。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所以曹操直接守西头,目的是对付西安方向的敌人。因此作用也不一样了。在随后的朝代中,潼关的位置也因防御的敌人不同而有所改变。在隋朝中,隋大业七年(611年),移关城于今杨家庄南城北村一带,与汉代关城南北夹峙,形成两座关城, 形势更加险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潼关。

历代各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在这里驻屯重兵,设关把守。 唐代之后,潼关的大致位置没有变,而是各自加固而已,但潼关作为进入西安的门户,在历次战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潼关和函谷关在中国战争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据统计,单单重要的能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在潼关打了45次,在函谷关打了13次。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所以先秦时代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天险的作用。于是,位于淆函道西端的潼关就做了替补。有关潼关的第一次历史记载是曹操与马超的战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等屯潼关。”不过,最后曹操虽然打胜了,却留下了“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的“美谈”。

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原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东侧是名为远望沟的深沟,西侧是名为禁沟的深壑。二者沟中都有水,在水流和雨水的反复冲刷下变得壁如刀削。潼关初建时,从函谷关方向来的敌人想要经过麟趾塬必须先登上塬顶,再下禁沟,然后顺着潼水走到潼水、渭水和黄河三水交汇之处才能进入关中。

所以汉潼关就建在了下塬的必经之路。但是,一般而言,但凡守卫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围的关隘,仅仅凭城拒守总是不明智的。所以想要登上潼关拒守的塬体必须要经过潼关第一道门户——金陡关。即使打破金陡关,前面还有一条名为黄巷坂的窄路。想登麟趾塬,只能通过黄巷坂。这条路和函谷道一样,南面紧靠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单车,也是丸泥可塞。

当地人亦称之为“五里暗门”,“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潼关吏》中这样描述潼关东门外的险要:“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沿着黄巷坂上了塬体,才算来到大boss潼关面前。但是这还不算完。大boss潼关背后还有一个查岗的原配时常盯着潼关的一举一动,这个原配就是禁沟。

通过潼关城后,下了塬体就来到了禁沟。禁沟,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秦岭,南北长约15公里。禁沟沟底经过长期雨水冲刷,形成了一条宽30米的坡道,成为通往潼关城后路的一条军事要道。由于禁沟向南可以直抵秦岭,并通向武关方向,倘若敌人自武关方向来,就会绕过潼关直接进入关中,因此禁谷的防御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

作为潼关防守的配套,在禁谷山谷两侧建有十二个关隘,称作十二连城,因唐朝时禁止行人通行,所以才取名为“禁沟”。 禁沟两侧烽火台已经渐渐湮灭到了隋朝,在汉潼关以南大约4里处,位置大约在城北村与杨家村之间,因为雨水与沟中水流的长期冲刷,麟趾塬出现了一条沟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当地人称此沟为“坑兽槛谷”。

为了控制这条新的通道,隋朝在该沟道上口北侧修建了新潼关。于是,汉潼关被称为潼关南城,隋潼关被称为潼关北城。到了公元691年,也就是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遇到了和汉函谷关一样的问题,那就是黄河水位下切。汉朝初建潼关,因为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要想通过潼关只能登上麟趾塬,但随着黄河不断冲刷,河道不断加深,河床不断下降,原来的河床已经裸露了出来,形成河滩,从而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行人从黄巷坂出来,不必再登塬,直接从河滩上过去就行。

如此一来,麟趾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摆设。因此唐政府就给潼关挪了地方,从塬上移到了河滩,新修建的唐潼关在黄河河谷南侧一个晚近形成且海波在400米左右的低台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麟趾塬汉潼关约2公里,同时也把原来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废止了。最后,附上《山海关志》中的一句话足可说明潼关的意义,“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风陵渡距离潼关不过7里,为何从未有人从此攻破潼关?

提及风陵渡,更多的人可能会想到金庸老先生在《神雕侠侣》中,所写到的郭襄和杨过初遇的故事。一见杨过误终身。风陵渡真实存在于黄河河岸岸边,同时和潼关隔河相望,距离非常近。先放一张图,看一看为什么不能从风陵渡直接进攻潼关: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风陵渡的归属要属于河东战区。河东战区这块地方,在古代王朝中,它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这块战区大抵以河津、运城、河东为中心,恰好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战略要冲。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河东战区经常受到战火的波及,成为了各大势力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顾祖禹曾经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谈及到了河东地区的情况:“秦、汉以降,河东多事,襟带河、汾,翼蔽关、洛,推为雄胜。”在王朝板荡之际,河东战区是关中平原、洛阳地区两大地区之间的战略缓冲区域,而长安、洛阳又是汉唐以前王朝的政治重心,夹在这样的两个政治中心,河东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了解了河东战区的地位位置,我们就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没有人会选择从风陵渡进攻潼关。前面的地形图相信大家已经对风陵渡一带的地形有所了解。风陵渡的地势要远远抵御潼关所在的那一块山垣,虽然潼关的位置几经变迁,不断从山垣上迁移下来,最终伫立在了黄河河岸边。可是,即便是已经迁移到黄河河岸边的潼关,风陵渡方面的威胁也可以几乎忽略不计。

我们可以看一下潼关所在地的地形:没错,可能很多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潼关城所在的地区,是没有较大的平原缓冲区域,这也意味着大军一旦从风陵渡冲击潼关,无法找到一块合力的落脚点,整个大军反而会因为前方堵塞而混乱不堪。潼关对于风陵渡而言,其实就是一块家门前的钢板,踢不得,踹不动。更多的时候,潼关的作用在于抵挡洛阳一点的入侵势力,并不是为了抵挡河东势力而修筑。

因此,河东势力在选择进攻的时候,关中平原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地区,只要拿下关中,潼关的威胁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大多数守将都会望风而降。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河东势力在进攻关中平原的时候,共有三条通路可供选择:从龙门渡渡过黄河从蒲坂津渡过黄河从风陵渡渡过黄河这三条关中通路,因为龙门渡的位置靠北,很多时候可能大军还没有逼近关中平原,前锋军队就已经被击垮,这条通路也很少有人会选择由此进军。

大兵团作战,作为忌讳将战线拉伸太长,这样不仅无法对于关中地区造成有效的打击,还在很大程度上瓦解自己大军的战斗力。从这里来看,蒲坂津毫无疑问是最为主要的进攻渡口,从这里进攻,河东的军事力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关中平原的腹地,瓦解关中平原的统治力量。当然更多的是会选择以主力突破蒲坂津,而以奇兵从龙门渡、风陵渡进行突袭的方式进行多方位的进攻部署。

潼关是一处战略要地,历史上与潼关有关的战争都有哪些?对历史有何影响?

提到潼关,熟悉中国历史的大都不陌生,这个地名在历代战争中都曾高频率出现过。围绕着他打响的战争,也是数不胜数。潼关初设于建安元年,曹操将首都迁到许昌以后,便设置了潼关,并废弃了存在几百年的函谷关。从此以后,潼关就取代了函谷关,成为关内外的最重要的雄关。十六年后,曹操和马超、韩遂的关西联军会战于此并将其击败,从而奠定了他统一西凉的基础。

一百年后,五胡乱华开始,永嘉三年,匈奴人建立的汉国在潼关与西晋大军合战,这一战最后的结果毫无悬念,腐化不堪的晋军被汉军打的一败涂地。随后,就是无比屈辱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的大幕拉开,三百年的大动乱也就此开始。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潼关作为关中的门户,都极其受重视。永嘉之乱后二十年,汉已经分裂为前后赵,双方多次在潼关会战,最后以潼关被破、前赵灭亡告终。

随后,前秦、后秦又数次在潼关爆发战争,东西魏、北齐北周也围绕着潼关反复争夺。而南方的东晋、南朝要北伐、要攻进长安,也必须从潼关打进来。潼关,也留下了桓温、刘裕的足迹。潼关最著名的两场大仗,还是哥舒翰在此与安禄山的战役,以及李自成和清朝的战役。在高仙芝、封常清被逼死以后,哥舒翰被迫带着老弱残兵出关与安禄山交战。

只不过,刚一出关,哥舒翰就被以逸待劳的安禄山军包了饺子,本人也被活捉,潼关也自然地失守了。九百年后,已经仓皇撤出北京的大顺军,和跟着后头紧追不舍的清军在潼关再次大战。毫无疑问的,这场仗再次以大顺军惨败告终。从此以后,中原沦陷已成定局。进入宋朝以后,由于长安不再是首都和经济中心,潼关的作用也逐渐下降,终于到如今,只成了一个普通的县城而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