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黄酒是怎么样的,红曲黄酒是怎样的酒

黄酒是怎么样的,红曲黄酒是怎样的酒

上海是最大的黄酒消费市场。对于黄酒的评价是这样的:因为低度数,黄酒是一种比较温和的酒种,但喝多了后劲儿非常凶猛。只要你不是买的做菜的料酒!黄酒不同的价位,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也是不用考虑的。目前对于黄酒的定义,最权威的是国家标准。

黄酒是怎样的一个酒种?如何评价?

黄酒是营养型又古老的低度酒种,据说白酒就是从黄酒演化而来,黄酒度数基本等同于葡萄酒,也分各种型,以低聚糖半干型为市场主流。可以说黄酒就是米酒,但米酒不一定就是黄酒。黄酒发展到现在,可以加热,现在甚至可以冰镇,加冰块。酿造内容上,也加入了话梅和枸杞等等材料。但总体上黄酒的属性更适合在秋季,在天气转凉后饮用,加热的条件下更喜人,加入姜丝放进黄酒中,隔水温热,非常味美。

是代替白酒的不二选择。喝不惯黄酒的,总感觉有一种鱼腥气息,如同低品质的金门高粱白酒的口感。黄酒经过加热后,口感会提升一大截,因为激活了黄酒中的糖分。食用黄酒,最好不要代替料酒,料酒就是料酒,用平时喝的黄酒炒菜,不仅浪费,菜品口感也不会很好。黄酒的市场百分之八十五份额,集聚在江南一带,江苏南部一直到浙江是重点消费区域。

上海是最大的黄酒消费市场。山东即墨老黄酒几乎是北方唯一的存在,在白酒唱主角的区域背景下,即墨黄酒确实寂寞,几乎沦为陪衬,知名度上也无法与江南黄酒比较。当今世上最著名的黄酒出在绍兴,这也是江南黄酒的地理标志。影响最广的品牌就是: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由此往北,进入上海辖区,最著名的就是和酒,石库门。产区都集中在上海枫泾镇,也是上海本土最著名的黄酒品牌。

市场占有率很大。从上海一路向北,跨越长江进入苏州境内,张家港的沙洲优黄牌黄酒,以酒体澄澈成功跻身江南黄酒市场,分了一杯大羹。酒体整体偏淡,不过品质也很不错。对于黄酒的评价是这样的:因为低度数,黄酒是一种比较温和的酒种,但喝多了后劲儿非常凶猛。黄酒的同化能力很强,很多喝白酒的北方人到江南生活后,都爱上了黄酒的温和。

黄酒是怎么酿制的?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酿造酒,远比白酒早。文献记载有4000多年,其实远远不止,只是无法考证。黄酒的酿造,最早源于家庭制作,现今家里做的甜酒醪糟,还有着古代酿黄酒的核心工艺技术。当然还有很多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黄酒酿造传统,普济就在多地的朋友家喝过。这里不说工厂化生产,只说家庭怎么做,给喜欢的友友们提供个模板,自己看了在家就能做出好喝的黄酒。

工艺大致与醪糟做法相同。流程:糯米泡到饱满雪白,手碾即粉时捞出沥干水分,上蒸锅大火半小时蒸熟,拿出摊凉到稍微烫手,大致三十几度时,按10:1,十份米、一份红酒曲拌均匀后,装进可以加盖密封的容器里,然后按10:15,十份米、十五份的比例加进凉开水,然后加盖密封放置不要动了。然后每十天开盖搅拌一次,第三十天就成了。

刚出的新酒是红色,然后在不断沉淀中变黄。新酒可以喝,存放几年就更好喝,三年以上就叫“花雕”了。家里做黄酒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做多少米的,不论几斤米,上面的两个比例不能变,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要注意的是,做酒全过程不能接触油腻和生水,否则必坏。再说黄酒的喝法。黄酒和白酒喝法有所不同,一般的,黄酒都要温热喝,不喝凉的。

讲究的,热酒时放进一些鲜姜丝,更讲究的还要放些红枣枸杞,好看,味道也丰富些。再者,喝黄酒主要为的养生,轻咂浅酌,讲究的是个情调,所以没有喝白酒那样的划拳猜枚的斗酒现象发生。再要往细里说黄酒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黄酒的成分和白酒不可同日而语。白酒是粮食精,黄酒更是营养丰富,俗名就叫“液体面包”,比啤酒、葡萄酒还高。

而且黄酒的酿造技术最长久最精湛,酒类里价值最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药食同源,黄酒才是名副其实的滋补饮品。又因为酒精含量低,微甜不辣,入口绵软,老人妇孺都可以喝些,也都爱喝一点。当然可以适当多喝,有地方甚至一天三喝,每顿一小碗,那叫一个惬意。有诗赞道:“黄酒不伤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来,天地皆入樽。”这样子就不是白酒多能达到的境界了。

黄酒是什么酒?为什么感觉喝黄酒的越来越少了?

我是小逸,关注我们更懂酒。目前对于黄酒的定义,最权威的是国家标准。在最新的定义中,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经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用的是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周代时开始官员酿黄酒,那个时候已经有完整的酿酒记录和专职管理酿酒的官僚体系。

总管酿酒的官员称为酒正。上等酒用来做最严肃的祭祀,而且黄酒的酿造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黄酒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北宋。由于当时有很长时间的战乱,有很多人不得志,文人墨客不问政事,借酒浇愁,阴差阳错使酒业兴盛起来。这个时候饮酒主要流行在上层社会,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像著名诗人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杜甫的独酌成诗,都是当时黄酒盛行的真实写照。

然后到了明清时期,一直到清朝中叶之前,当时有南酒北酒之分,其实无论南酒北酒,都还是黄酒为主流的世界。之后中国黄酒的声明远播,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云集酒坊,也就是今天的会稽山酒业,为绍兴酒夺得了第一枚国际金奖,从此,绍兴黄酒声名鹊起。虽然说新中国成立以后,黄酒的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新的突破,但是相对于白酒和葡萄酒来讲,黄酒的发展差距是比较大的。

它的价格偏低,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价值一直是有些被低估的,可以说黄酒产品的价值跟价格也远远是不太对称的。目前从产量和销量上来看,像古越龙山、会稽山、还有塔牌为代表的浙派的黄酒,还有以石库门、和酒等为代表的海派黄酒,是具备一些行业的领先优势的。但如果说起消费者对于黄酒的印象,大部分可能都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在黄酒文化推广方面也是比较欠缺。

十几块钱的黄酒可以喝吗?如何理解黄酒的不同价位?

这个问题考虑都不用考虑,魔都市场上4.5元一瓶“特加饭”黄酒都能喝,十几块钱一瓶的红酒已经算是很好的黄酒了。只要你不是买的做菜的料酒!黄酒不同的价位,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这个也是不用考虑的。作为低度酒精饮品,黄酒的受众范围主要在江浙一带。天下最优质的黄酒一定出产自浙江绍兴,但是魔都是最大的黄酒消费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掏出的几文钱,吃的茴香豆,就的就是黄酒。在黄酒市场上10元以下的黄酒,整体口感偏淡,特别是像特加饭这种黄酒,酒液品质不高,倒出来之后甚至都能看到原材料沉淀现象。喝多了甚至会引发头痛,一觉醒来口干舌燥。但是10元左右的价位你也能淘到性价比的黄酒,比如说红铝盖的上海侬好黄酒,上海银标黄酒,尤其是前者口感表现喜人。

把他们加热后丢入姜丝,口感微甜,非常开胃。更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黄酒在内的天下酒种,几乎都是口感越醇厚越好。相应的是酒体越醇厚,它的价格就一定越贵,简单的说就是喝到嘴里,不感到稀薄。比如说古越龙山扁瓶窖藏金五年,它的零售价一般在20元左右,是一款中档次的黄酒,在江浙一带认可度很高。口感比较醇厚,色泽深而均匀,有着标准的黄酒气质,非常正统!古越龙山的黄酒气质和江苏张家港生产的沙洲优黄完全不一样,古越龙山黄酒口感醇厚,沙洲优黄口感就非常清淡,它这个特点有点类似于白酒中的清香型白酒。

沙洲优黄追求的是酒液的明彻,但不妨碍有很多人喜欢这个特质。沙洲优黄价格也很贵,不过在工业设计生产上有点仿效古越龙山的意思。比如说沙洲优黄系列中的“紫醉金迷”,瓶身完全仿效古越龙山的中央窖藏扁瓶五年。零售价格也在20元左右。黄酒中最被人津津乐道是女儿红。绍兴出的女儿红单瓶价格都在80元左右,当然还有更高的冬酿黄酒。

价位越高,原材料的大米,小麦越是严选,酿造工艺也非常严苛。江南一带的菜市场和农贸市场上,非常容易能见到黄酒铺,喜欢喝的都可以随时带着塑料桶去打酒。单斤价格,从高到低,任你选择,看你的消费能力了。喝不惯黄酒的,当你刚开始喝它的时候,尤其是喝到品质不高的黄酒时,入口上和嗅觉上总是感觉有一种鱼腥的味道。但是当你喝惯他的时候,尤其是加热后,你会迷恋它有微微的甜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