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上有两根很长的防风火柴。在验证过这种燃烧瓶的高效后,苏军专门印发了小册子,告诉士兵们如何用伏特加的瓶子制造有杀伤力的“鸡尾酒”,用来对付德国的坦克。加拿大士兵练习投掷“莫洛托夫鸡尾酒”进入现代后,“莫洛托夫鸡尾酒”并没有因为大规模战争的结束而消失,继续成为罪犯、暴徒、恐怖分子、反政府武装的常规装备,用来对付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什么?
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一种燃烧瓶,起源于西班牙内战,在芬兰扬名。之所以叫莫洛托夫鸡尾酒,是因为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有关。1939年,在苏联和芬兰的战争中,苏联轰炸机曾经用集束燃烧弹轰炸芬兰。面对国际社会的指责,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宣称苏联没有向芬兰人民扔炸弹,而是向他们空投的救济食物和面包。莫洛托夫的言论激起了芬兰人的极大愤慨,纷纷利用各种方式嘲讽莫洛托夫,于是芬兰人戏谑地将苏联人投下的燃烧弹称之为“莫洛托夫面包篮”。
有面包了,当然要用酒来感谢送面包的人。他们借鉴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中,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让西班牙民族主义者对苏联T-26坦克的做法,用空酒瓶装上汽油来对付坦克,称之为“莫洛托夫鸡尾酒”作为回敬,也被称为汽油炸弹或人民手榴弹。事实上,早在莫洛托夫的“面包篮”之前,几个世纪以来,小型燃烧弹就一直被用于战争和革命。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78年,东罗马帝国所发明的希腊之火(希腊语:Υγρό Πυρ),这种神奇的液态火攻武器,可以在水上或水里燃烧,在海战中威力无比。据当时受到希腊之火所伤的十字军所记述:“每当敌人用希腊火攻击我们,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1871年,在新兴的人民政权巴黎公社即将失败的最后几天里,燃烧瓶成了公社部队最后的武器,他们用燃烧瓶筑起一道道火墙,阻止凡尔赛军的进攻。
有钱人可以用钱购买武器,无产阶级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争取自由。在冬季战争中,面对苏军的钢铁洪流,芬兰人制造莫洛托夫鸡尾酒”的方法极为简单:用玻璃瓶里面装上三分之二的汽油,瓶口用长布条塞死,点然后塞进坦克的炮管,不仅容易逼出坦克手,还可以引爆坦克油箱。芬兰人自制的这份礼物在战争期间,共扔出去大约50万个,炸毁了400多辆坦克,死亡的苏军士兵是芬兰士兵的五倍。
冬季战争中芬兰军人使用的莫洛托夫鸡尾酒后来还衍生出2.0版本:用大容量的玻璃果酱罐装满汽油,然后用厚重的窗帘,毯子或床单把罐子包好,用绳子将其捆扎牢固,把罐子朝上,让汽油浸透瓶口的纺织品,然后人躲在角落里,当坦克靠近时,点燃毯子扔进坦克的履带里,让齿轮把罐子碾破,毯子绞进履带里持续燃烧,比酒瓶燃烧弹的效果更好。
再后来,芬兰人干脆委托Alko公司在其Rajamäki酿酒厂大量生产“莫洛托夫鸡尾酒”,其原始配方是在750毫升(0.79美国夸脱)瓶中装上乙醇,焦油和汽油的混合物。瓶子上有两根很长的防风火柴。使用前,点着火柴; 当瓶子撞碎时,点着里面的混合物,比烧抹布更保险更安全。芬兰ALKO公司1939 - 1940年期间制造的燃烧弹,瓶身有防风火柴不过在一年半以后的卫国战争中,苏联人在深受其害后,学会了这门技术。
在验证过这种燃烧瓶的高效后,苏军专门印发了小册子,告诉士兵们如何用伏特加的瓶子制造有杀伤力的“鸡尾酒”,用来对付德国的坦克。随后“莫洛托夫鸡尾酒” 的大名传遍了二战同盟国的所有国家。加拿大士兵练习投掷“莫洛托夫鸡尾酒”进入现代后,“莫洛托夫鸡尾酒”并没有因为大规模战争的结束而消失,继续成为罪犯、暴徒、恐怖分子、反政府武装的常规装备,用来对付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
当然,配方也发生了变化:一个一撞即碎的瓶子和一些足够易燃的燃料,当瓶子破裂时就会着火扩散。一般以汽油和酒为传统燃料,也有灌进柴油,松节油,乙醇、甲醇和异丙醇。有时会加入洗涤剂、机油、聚苯乙烯泡沫、糖、橡胶、樟脑丸、肥皂、人畜血液粪便、棉花、羊毛,尼龙、人造丝、杀虫剂、硫酸或臭气熏天的破皮鞋等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增加粘稠度和附着性,并使燃烧的液体释放出浓烟和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