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什么送鱼给朱元璋?十七年后朱元璋又发生了什么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刘伯温对朱元璋有怨气。给朱元璋弄得很莫名其妙,刘伯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直到十七年后朱元璋恍然大悟。就这样,刘伯温在死前,给朱元璋送去了一筐鱼。朱元璋对朱标的心血可以说超过天下所有人,以朱元璋如此暴躁的脾气,无缘无故诛杀大臣,只有太子朱标和马皇后敢于跟朱元璋据理力争。
从军之前的朱元璋是干什么的?
朱元璋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出生在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自幼贫寒,小时候是个放牛娃,家中没有土地,只能帮地主家干活。父母兄长死于瘟疫后,朱元璋进入皇觉寺当了和尚,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25岁时才正式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
朱元璋从军前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答:Hi, 我是柏拉图的想象,我不喜欢逛街,目前生活在上海,下面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从军前的朱元璋:1928年—1344年,放牛从哪说起呢?那就从朱元璋的出生开始吧,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父母都是农民。当朱元璋出生的那一天,据说红光普照大地,史书上总是记载,凡是天空出现一些异象,都不是一般的人,比如天闪雷鸣、红光满地、倾盆暴雨啊,照这种情况看,朱元璋也应该不是普通人,当时邻居们看到他家屋里冒红光,以为着火了,还跑去他家救火。
朱元璋的出生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喜悦,因为他上面已经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了,而且,那会儿正是举国上下闹饥荒的时候,家里都没吃的,多朱元璋一个只会多一张嘴吃饭,父母只会更辛苦。出生后父母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朱重八,也可以叫他朱八八,因为在明朝老百姓不上学或不当官就没有名字,那只能用数字来当名字了,据《明朝那些事》上面记载,从朱元璋高祖父到父亲,名字都是数字,什么朱百六、朱五四。
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数学家呢。朱元璋的父亲有一间豆腐店,但主要工作还是以种田为为主,朱八八的童年可以说是在相当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的,一间茅草屋,冬凉夏热,四壁通风,这是他的房间。朱八八小时候主要任务是给刘德家放牛,虽然,朱八八也想读书,但是,他父亲朱五四付不起他的学费,只能放牛,这一放就放了12年。
而此时的元朝是这样的一番情形,从上向下欺压百姓,能征钱的地方绝不放过他们,根本不把百姓放在眼里。1944年,被这个马背上民族统治了60年的元朝,遭遇了灾难,黄河水泛滥了。1944-1947年,朱元璋做和尚到处讨饭1944年,全国遭遇两个灾难,一是黄河水泛滥,二是黄淮河沿岸有严重的瘟疫和灾害,皇上是发放赈灾物品了,但是一层一层往下发放,中途你贪一点我贪一点,真正发到老百姓手上的几乎没有了。
皇上不知道,还以为自己有多心系百姓误以为国泰民安了,实际情况是放眼望去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百姓更是都死的死,伤的伤。朱八八的家人,其中包括父亲、大哥、侄子、母亲,更是相继在几天内全都饿死了。对于朱重八来说,他没有太大的报复,起码这个时候没有。他所想要的,或许只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父母有妻子、儿女,平平安安过日子,但是这一切都化为泡影了,他瞬间成了孤儿。
对于一个17岁的朱重八来说,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此了,于是接下来他要面临的问题是埋葬父母。但是,没有钱埋葬父母,只能到处求人,好在有一个好心的人,给了他一块地埋葬了他的父母。“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这是后来朱元璋发达后发出的感慨。埋葬完父母父,他要考虑的问题是自己要怎么活下去,于是他决定去当和尚,为了混口饭饭吃,他于是来到黄觉寺。
在那里他干着长工的工作,因为是新进去的和尚,所以很多打杂、扫地的工作就由朱元璋来完成了,虽然他有过抱怨,但是有口饭吃已经很不错了。由于当时饥荒严重,影响到寺院,所以和尚不得不出去化缘,也就是讨饭了。朱重八一路沿途乞讨,他跟别的乞丐不一样,别人真的是在乞讨,而他却一路分析淮西一带的地形、风土人情等等,也正是因为他一路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为今后的转变积攒了强大的力量。
这一讨便是三年。由于治理黄河需要大量的劳工,于是元朝便命令沿岸17万的劳工,一起加入修理的大工程,由于工程大需要的劳工多,只能各个乡村去征收,不愿意的就拿钱出来,因为吃都成问题,哪里有钱,所以只能去。有句话叫:“哪里有逼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一群农民蠢蠢欲动的就要起义了,其中包括韩山童与刘福通。都说:“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
”因为元朝的等级里面蒙古人居多,所以他们一直在折磨着南人,他们以为这些奴隶会一直忍受,谁知他们错了。当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无需再忍了,于是,反抗成了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届时元朝发生了几十起暴动,起因人数更是达到了数百万人。这时的朱重八还在寺庙里当着和尚,撞着钟,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封信来自他幼时的朋友汤河,他来信目的希望朱重八跟他一起参加起义军,而朱八八心里没有这个打算。
但是,被他师兄逼上了绝路,他师兄跟他说,就算他不参加起义,也会去告发他看起义军的信件,朱元璋终于被逼上了绝路,那就参加起义造反吧。于是至正12年,1352年朱重八投军郭子兴,从此走上了从军之路。众所周知,后来,朱元璋一路过关斩将,建立明朝成为明朝开国皇帝。你眼中的朱元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朱元璋花大价钱请刘伯温出山,为何刘伯温只要了一张白纸?
刘伯温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谋士,他与诸葛亮并称,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可见刘伯温的能力和水平。如题目所说,凡是高人一般都不轻易出身,即便是遇见知己,那也是要好好考验的,如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才好不容易把诸葛亮请出山,辅佐他谋略天下。而刘伯温也一样,朱元璋听到他的大名和才能后,几次携带重礼去请刘伯温出山,但每次都被刘伯温给推让出来,朱元璋以为自己带的金银不多,表达不出自己的诚意,所以一次比一次带的金银多,但刘伯温一次比一次拒绝的痛快。
最后,刘伯温看到朱元璋始终不得要领,最后一次告知:只要带一张白纸即可。最后朱元璋带着一张白纸成功将刘伯温请出山。之所以刘伯温只要一张白纸,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刘伯温不爱财,朱元璋多次来已看出其诚意。朱元璋先后多次邀请他出山,而且每次都带重金,已经可以看出其诚意,一个爱财,一个有诚意,一拍即合。
【二】出于对朱元璋的侧面了解。朱元璋作为一支独立的起义队伍,他所取得的业绩,以及他的所作所为,作为聪明的刘伯温都有所了解,而且作为一名智谋的智者,刘伯温也能看出朱元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三】刘伯温已急不可待出山。古代那些隐者有几人是真正想作为一名隐者,而是因为遇不见知音,所以才不得不做隐者。而刘伯温也一样,他有大智大慧,也有辅佐明君一统天下的能力,一旦遇到明君则会很乐意出山。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为何朱元璋17年才明白?
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关于一筐鱼的故事,出自《刘伯温生平述略》,刘伯温死前数月,亲手烧毁自己生平所著的许多文书,仅仅留下《时务十八策》,接着刘伯温跑去河边悠闲的钓鱼,钓到满满一筐的鱼后,刘伯温回到家中,吩咐自己的身后事说等自己去时候,鱼入筐,筐入缸,连同《时务十八策》派人快马送给皇上。朱元璋是一代雄才大略之主,看到刘伯温送来的这份“厚礼”,自然能够参透其中的几分道理。
第一层道理是善待刘伯温后人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刘伯温在自己将要驾鹤归西之日,作为丈夫或是父亲的身份必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保全自己一家人的性命,同样身为丈夫和父亲的朱元璋在这一点肯定能够体会到。鱼一旦入筐肯定没有逃脱的机会,再加上外面还有一层缸,这些鱼必然是无处可逃。刘伯温向朱元璋暗示,如今天下已定,像自己的这样的臣民都已经牢牢地攥在皇帝的手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请皇帝放他们家一条生路。
第二层道理以德服人可以长治久安《时务十八策》中第一策提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元政失修、海内鼎沸。诚能效汤、武吊民伐罪,以百里之地,率一旅之师,可取而代之。刘伯温开篇就向朱元璋点明,以严苛的法律、卑劣的手段是难以让国家得到长治久安的治理效果。唯有通过仁德的方式,使得臣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心悦诚服才能永保江山社稷。
如果一个国家不修仁政,武力再强胜,法律再严苛,依然会有豪杰揭竿而起,当年成汤和武王就是依靠百里之地兴王世推翻前朝暴政。第三层道理是皇子只可圈养不可分封洪武八年(1375)刘伯温去世,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后,因抑郁而逝。有人说朱元璋经过十七年才参透一筐鱼其中的奥秘,其实不见得。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倍受打击。
自己最为喜欢的儿子,曾经花费无数的心血来培养,更是请遍当时天下名师作为老师来教导太子,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宋濂。朱元璋对朱标的心血可以说超过天下所有人,以朱元璋如此暴躁的脾气,无缘无故诛杀大臣,只有太子朱标和马皇后敢于跟朱元璋据理力争。即便如此,朱元璋仍然不失对朱标的疼爱,还能够继续让朱标监国摄政。朱标生性宽厚,待人接物从来都以仁德为准则。
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的问题出在明朝沿用汉初的模式对同姓皇族进行大肆分封。汉朝的七王之乱,就是同姓分封的最终结果。刘伯温正是希望以一筐鱼来警示朱元璋,对待皇室贵族千万不能搞分封,一旦地方上的同姓王做大做强必然会压制朝廷。同姓王只能放在京城圈养起来,只领虚名不任实职。结果朱元璋到死都没有悟透这一点。终于在建文四年(1402),朱棣叛乱取得成功,赶走皇侄朱允炆,自己登上帝位。
刘伯温去世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为何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我们都学过也都听过“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诗句。诸葛亮和刘伯温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两位出名的军师,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可这样两位有着相同本领的人物,他们的结局却大为不同,一位为了国家统一给累死,一位完成国家统一被赐死,都很让人感慨呀!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大明王朝的军师刘伯温。在大明王朝统一天下后,朱元璋也当上了皇帝,一切都本以为会是太平天下了,可这时迎来了朱元璋对功臣的大肆残害,刘伯温也没能幸免于难。
在公元1375年时,刘伯温喝下了胡惟庸送来的一副汤药后就去世了。在人们口中流传的都是说胡惟庸嫉贤妒能才害死了刘伯温的,可我们想一想,刘伯温也算朱元璋身边的人了,胡惟庸能有那么大的胆子杀害皇帝的人,可想而知,这一定是得到了皇帝的许可的了。对于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来说,就这样的死去,太对不起自己必身所学了,既然皇帝认为已经夺得天下了,我对他而言没有什么用处了,那就要在死前证明一下自己在他以后还是有帮助的。
就这样,刘伯温在死前,给朱元璋送去了一筐鱼。给朱元璋弄得很莫名其妙,刘伯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直到十七年后朱元璋恍然大悟。在十七年后,也就是公元1392年,发生了一件令朱元璋建国以来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太子朱标去世了。朱标是朱元璋一直以来悉心培养的和寄予厚望的明朝未来,他的一死,给朱元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令朱元璋认真的思考了当年刘伯温送一筐鱼的意思了。
筐子代表着什么?那就代表着大明王朝,也代表着大明王朝的核心呀!大明王朝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南京是皇帝呀!而那一筐的鱼就是大明王朝的功臣良将。这时,刘伯温当年一筐鱼的意思就表达出来了,一筐鱼死了,就要丢掉,结果筐子也变成了空筐子了,就比喻皇帝成了光杆司令了,没有功臣良将的辅助了。可是这时的朱元璋明白已经晚了,他的功臣良将已经杀之殆尽了。
到后来,他立了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长孙,想让他来继承大明王朝的伟大基业。可是,这时的朱元璋已经老了,也教育和帮助不了他这位孙子几年了,而身边也没有什么功臣良将来辅佐他的孙子了。这样一来,他的孙子就很孤立无援了,这里才慢慢的表现出了刘伯温那一筐鱼的意思了。到最后,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这时朱元璋的儿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燕王朱棣带着自己的兵马攻杀南京时,南京已经没有什么大将能阻挡了,也没有像徐达、汤和那样的名将去震慑朱棣了。就这样,南京对朱棣来说,就是一座无人的空城,瞬间就取得了天下。这时,刘伯温的意思才充分的表达出来了,把大明王朝的天下看得明明白白。可是,等朱元璋明白这一切后已经悔之晚矣,已经不是他在可以弥补的了。
刘伯温去世前为何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以致让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洪武四年(1371年),刘伯温退休回家养老,这一年他六十一岁,四年后刘伯温去世,享年六十五岁。传说他临死前,让儿子把自己一生的著作、遗言和一筐鱼送到京城,叮嘱务必要交到皇帝朱元璋手上。刘伯温为什么送鱼给朱元璋?十七年后朱元璋又发生了什么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刘伯温对朱元璋有怨气。为什么?因为刘伯温在洪武四年回家后就生了病,本来慢慢调理也不至于会死。
可就在这时,左丞相胡惟庸说奉了朱元璋之命来看望军师刘伯温,并给他送来了补身养气的好药,两人一阵寒暄之后,胡惟庸特意强调这药是皇帝让御医开的,对军师大人您的病很有好处,记住一定要吃啊!刘伯温一是感恩朱元璋的君臣之情,二是害怕朱元璋那手眼通天的特务机关,所以按照“医嘱”,每天三次,每次三颗地服下了胡惟庸送来的药。
结果呢?病是不好反重,血都咳出好几斤出来。刘伯温心知肚明,胡惟庸心胸狭隘,这两人在同朝为官事就有过矛盾,他这是报仇来了。问题是胡惟庸千叮万嘱:这药是皇帝要我拿来给军师吃的。那到底是胡惟庸自作主张,还是朱元璋卸磨杀驴呢?刘伯温没准,只好在洪武八年的元旦早朝中,拖着病体强行入京,去和朝廷报道之余,委婉地向皇帝表达了“胡惟庸送药”一事。
可朱元璋就冷冷地回了一句:是吗?可能是先生的心理作用而已吧!就这一句判了刘伯温死刑,他明白自己已非死不可,于是下朝后就急忙赶回家办理后事,将上述的东西(遗嘱、著作、一筐鱼)准备好,让儿子在自己死后马上送入京给朱元璋。刘伯温在洪武八年正月上旬入朝,正月下旬就去世了,而他的那些东西,也由儿子送入了南京,亲自交到朱元璋手上。
朱元璋看到那一筐鱼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有人说:这可能是刘先生给陛下的一点特产,没什么大用意。本来就国事繁忙的朱元璋,就把鱼煮了,分给了众人享用,也就不再去琢磨这位军师葫芦里到底是不是在卖药了。直到十七年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这一年发生的一件事,才让已经万念俱灰的朱元璋察觉到:刘先生的那筐鱼,不简单啊!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帝国第一位、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去世,享年三十八岁。
朱标的死是朱元璋一生的痛,自此之后,朱元璋失去了他人生的目标,他为了朱标所做的一切付之东流。那刘伯温的那筐鱼和朱标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想一想就很清楚了。朱标死后,朱元璋老泪纵横地问询百官如何是好,翰林学士刘三吾提到:皇孙还在。于是朱元璋就立了朱标之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为皇太孙,并大开杀戒,诸尽一切手握兵权、又桀骜不驯的功臣名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蓝玉案了,这一案牵扯人数达两万人。
蓝玉案发生后,皇太孙朱允炆劝爷爷不要再杀人了,朱元璋一言不发,随手拿起棘杖,用手直接磨去杖上的荆棘,朱元璋举起血淋淋的右手,告诫朱允炆说:我是在帮你拔刺啊!朱允炆明白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但同时他也反问了一句:爷爷您分封诸王守卫边疆,又杀尽对我有威胁的人,以后武将造反有诸王,那诸王造反又该如何?朱元璋一听懵了,他无言以对,因为他想起了刘伯温在十七年前送给他的那筐鱼:现在被杀的武将不就相当于那筐鱼,而朱元璋不就相当于钓鱼人吗?朱元璋杀尽武将,就和钓鱼人钓尽鱼塘里的鱼一样,水塘无鱼,那以钓鱼为生的钓鱼人不就得饿死,而朱元璋杀尽有能力的武将,到时诸王要真造反的话,那朱允炆该怎么办?朱元璋答不出来了,他只能以沉默来回应朱允炆的问题。
朱元璋称帝之前曾称吴王,按惯例朱元璋建立的朝代应该是吴朝,朱元璋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首先需要说一个问题,明朝的明和明教有关,本非金庸先生首创的观点,那位所谓实名反对金庸粉的答友设立了一个假想敌重说三,基本是在自说自话。明朝的名称由来和明教有关,是明史专家吴晗同志等人的观点,是不是确凿可信当然可以探讨,但口口声声小说不是历史乱放一通火铳,不是科学认真的态度。朱元璋定国号为明(严格来说是大明),有安抚明教成员(或信奉明王出世的地下组织成员,胡阿祥教授认为源于佛教)的成分,有参照儒家日月并祀、以阳消阴、以火灭水之意的因素,总之,这是朱元璋平衡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系认知和立场的产物,是博弈的结果,也是解释学的结果。
但是,很显然,我们能够发现,不同的成分和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儒家学说的阐释,更多的是在已经锁定了“明”这个字眼之后的推演说明。这么说吧,如果不选择明而选择另一个国号,分分钟给你们提供出一套五德终始、阴阳和合的理论信不信?!而如果不抢占明这个大IP,象征明王已经出世,则未免后患无穷。回过头来,吴这个国号或政治实体名称看之前朱元璋以外的先例,是周的诸侯国、西汉的诸侯国、三国的孙吴政权、晋朝的郡一级封国、五代时期的南吴(杨吴)、张士诚政权,一方面是浓厚的地方政权色彩,另一方面无论是夫差、刘濞,还是孙权、杨行密,朱元璋可能都觉得不足为法;同时,选择这个国号,将自己矮化成江南地方的首脑,对统一全国有不利之处。
综合以上原因,虽然朱元璋称帝前爵位是吴王,但登基后定国号为(大)明。有意思的是,对于明朝,敌人们还经常用吴来称呼,1427年,越南后黎朝的开国功臣阮廌以汉语文言文写成并以后黎太祖黎利的名义颁布的越南古代政治文告《平吴大诰》(越南语:Bình Ngô đại cáo)中,就是把明朝叫做“吴”,“吴”也是当时越南人普遍对明朝的称呼,据猜测,一方面,这是将大一统的明朝刻意从言辞上间接贬斥为地方政权,灭他人威风;另一方面,自称大越而称呼北方敌人为吴,当也有借古讽今的压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