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勾引帝国来坟场的原因,后两个是埋了帝国的原因。取布雷的笔名,其含义就是大声唤醒民众。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英国帝国应该感谢阿富汗人。杜兰尼王朝出现后,就开始爆锤西边的波斯和东边莫卧儿帝国。国内山头林立,各自为政,是阿富汗能够拖垮大帝国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你喝过的最好喝的啤酒有哪些?
你心中最好喝的啤酒是什么?国产啤酒现在真是没法喝,普遍麦芽只有7-8°,酒精度一般2.3-3.4°左右,喝着就是水一样的感觉,喝五六瓶都不过瘾,价格还不便宜。自从从京东上面买了德国啤酒后,再也没有喝过国产啤酒了,德啤种类很多,有白啤,黄啤,拉格,浑浊型,黑啤,红啤,精酿……黑啤口感微苦,带付糊香味红啤苦味重,浓郁的麦芽味浑浊型啤酒,口感纯正厚重,泡沫丰富德国啤酒一般麦芽11-12°,香气扑鼻,泡沫滚滚经久不散,酒精度数一般5°左右,一般人喝一两个就有酒意了,冰镇之后消夏的甘露。
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四种原料制作。而国内基本所有的啤酒都加入了“辅料”,包括大米,玉米,淀粉。你自己看这个配方就知道口感的天差地别。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成为了所谓纯正啤酒的代名词。今日的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高达五千多种。最最关键的一点,德国啤酒还便宜,500ml大罐24听,一般89-99元,折合到每个才三四元,京东快递速度也快,一般大城市当日达或者隔日达,遇上促销60-70元买来真是千值万值。
陈布雷被称“智囊”,他是怎样的人?
陈布雷,浙江慈溪人,才采出众,文章锦绣,时人称“文曲星”下凡,是蒋介石的文胆,首席智囊,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比如日本侵华时,蒋介石发表了抗战宣言,其中有“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些话就出自陈布雷之手。陈布雷深受蒋介石的器重,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完人”,谁料,在抗战胜利,内战爆发之际,他却选择了自杀。
是什么原因促使陈布雷走上了不归之路?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陈布雷,原名陈训恩,21岁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进入报社当了记者,期间发表了抨击北洋军阀的黑暗,鼓励年轻人闹革命的文章。孙中山在海外发表的《临时政府宣言》,率先译成中文发表的就是陈布雷。取布雷的笔名,其含义就是大声唤醒民众。陈布雷逐渐成为了南方文坛的领袖,其才华受到蒋介石的关注。
1927年,经陈果夫的介绍,他和潘公展一起到南昌面见蒋介石。原来蒋介石想找一个为自己“捉刀代笔”的秘书,想从他和潘公展之间挑选一个 ,经过考察和测试,陈布雷最终被选中。后委任其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以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此后和蒋介石有了21年的不解之缘。陈布雷是一个旧式文人,具有愚忠的传统思想。
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但为了工作,有时候会出卖自己的良心,写一些言不由衷的文章,这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比如西安事变时,陈布雷本来同情张学良和杨虎城,但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不得不写一些贬低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文章,违心塑造蒋介石的高大形象。由于两种不同思想的激烈碰撞,撕裂了陈布雷的性格,使他陷入失眠,彷徨和绝望的泥沼不能自拔。
据说他整夜睡不着觉,大把大把掉头发。到了1948年,宋美龄去美国访问归来,特意为他带回了美国安眠药,由此可见,陈布雷的神经衰弱已达到了严重的地步。1948年11月13日,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陈布雷写下的遗书,一下子吃完了宋美龄带回来的进口安眠药,解放战争隆隆炮声终于没能唤醒陈布雷,他永远闭上了眼睛,时年58岁。
对于陈布雷之死,国民党官方给出的结论是“感激轻生,效忠党国”。史学家却分析,陈布雷之死是性格上的原因。据说陈布雷的性格很偏激,情绪激动时,曾把自己襁褓中的二女儿陈琏,从窗户直接扔了出去,幸亏院内有一堆杂草,否则小女儿当场就被摔死了。有道是“虎毒不食子,陈布雷为什么要摔死自己的二女人呢?原来在生二女儿时,陈布雷的第1任妻子杨品仙因难产而死。
陈布雷认为是二女儿害死的妻子,情绪失控之下把没满月女儿扔出了窗外,幸亏女儿大难不死。清醒后,陈布雷陷入深深自责中,为女儿起名为“怜儿”。据此有人推论,陈布雷自杀是外部因素引起的情绪失控。这话不无道理,在当时解放战战争之际,国民党连连失利,失败已成定局,蒋介石做好了逃台的准备。陈布雷从心里不想离开大陆去台湾,从效忠方面来讲,要追寻蒋介石,一边是故土难离,一边是忠孝不能两全,左思右想没有一个万全之策。
就在陈布雷痛苦万分时,蒋介石的一次会议无疑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据说在陈布雷自杀前半个月,在一个小型规模的会议上,蒋介石当着高级将领,含沙射影说道:“在座的各位都知道,近来局势于党国很不利,至此千钧一发之际,更需同志们精诚团结,同仇敌忾!而绝不允许任何人有涣散军心动摇斗志的言论和行动。紧接着蒋介石的声调提高了8度,他说共产党的宣传很厉害,连布雷先生这样的人,居然也会受共产党的影响,我们万万不可轻视啊!蒋介石接着又说,我还要向大家说一件事儿:“有人曾对我说,说要让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加上宋美龄,每人拿出5亿美元用于国家,这是什么话啊?”蒋介石越说越来气儿,声音逐渐提高:“宋子文有什么钱?孔祥熙有什么钱?至于夫人吗?那就更没有钱了!”向我提这样的建议,显然是受了共产党的蛊惑,这样的言论,只会给党国带来危害,有利于共产党。
希特勒为什么没有用布雷的方法封锁英国?
虽然,英国的陆军虽然在战争初期,没能够打败德国军队。但是,大英帝国的海军实力可不是盖的。就其整体实力而言,在当时的确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海军了。而相比之下,德国的海军的实力就相当弱小了。因此,德军要想登陆英国,第一个必须拿下的对手,就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虽说,当时的德国也制定过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但是,希特勒也对敌我双方,海军实力的差距非常清楚。
他深知如果贸然执行的话,一旦作战失败那所有德国官兵,很可能都得全部葬送在英吉利海峡(毕竟海战不必陆战,一旦溃败基本都是有死无生了)!虽然,我们都知道德军的潜艇确实很强。但是,潜艇毕竟不是战舰,也就只能执行一些突袭任务。光靠这些还是没办法彻底打败英国海军,更别说完成登陆计划了!最后,德军也只能选择空战这种较为稳妥的方式。
希望能够凭借着空战的胜利,来逼迫英国投降。不过,事实证明空战虽然给英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是英国空军依靠雷达预警的先进技术,以及主场作战的优势,最终成功的战胜了德国。而此时的希特勒对英国,似乎也已经有些束手无策。再加上德军飞行员在这次空战中,确实也是损失惨重。这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才让他决定暂时放弃英国,转而将目标指向苏联。
然而,这时候的斯大林因为有一个和平协议,对于德军的防御确实是比较松懈。果然,当德军再度以恐怖的闪电战,向苏联大举攻来之时。苏军可以说是一击即溃,第一年就被消灭400万人之多。只不过,后来由于美国的同盟援助,加上苏军将士奋勇抵抗。这才将这场苏德战争,渐渐打成了一场持久战。而此时由于德国战线拉得太长,资源和战争潜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国产哪些啤酒是精酿,雪花啤酒到底算不算好啤酒?
首先你得知道什么叫精酿啤酒。一般来说,精酿指的是年产小于一万桶,基本靠手工制作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酒精的来源是麦芽。你仔细观察青岛和崂山,会发现,他们的配料里一个有大米,一个有糖浆,这就是他酒精的主要来源。而精酿啤酒的配料,一般都是水,啤酒花,大麦芽,酵母,有些可能还有橙皮和芫荽(苦味精酿)精酿这个概念来源于国外,比较出名的就是英国的酿酒狗,还有比利时修道院,一般口味分三种:苦味,酱油味,酸味。
有很多特别便宜但是很好喝的啤酒?,大家都知道吗?
好喝的啤酒?大盘点,多图预警,给你带来最详细的啤酒知识!TOP1法国克伦堡凯旋1664 白啤酒330ml一瓶,经典小麦啤酒。口感:入口顺滑麦香浓郁,带有清新迷人的柑橘香价格:某猫国际49.9?4瓶TOP2日本KIRIN/麒麟啤酒一番榨系列330ml口感:麦汁原酿,麦香十足价格:108?24罐TOP3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330ml口感:口感略苦,回味甘甜价格:146?24罐TOP4德国进口斯坦根小麦浑浊型啤酒500ml口感:麦香可口,味道清爽价格:108?24罐TOP5意大利原装进口 翁布里亚大师白啤酒750ml/瓶口感:清爽圆润,口感醇厚价格:65?瓶TOP6德国进口5.0黑啤焦香浓烈型啤酒500ml口感:温和柔滑,焦香浓烈价格:118?24罐TOP7德国原装贝罗娜Brona麦芽啤酒(黑啤酒)口感:醇厚爽口,麦香四溢价格:99?24罐TOP8Corona科罗娜墨西哥风味官方拉格特级啤酒330ml口感:轻柔淡雅,口感微醺价格:178?24瓶TOP9比利时进口啤酒 Keizerrijk 布雷帝国白啤酒 330ml/瓶口感:微酸,爽口价格:18?瓶TOP10Asahi朝日啤酒超爽330ml生啤酒口感:醇正爽冽价格:139?24罐个人排名观点,欢迎交流探讨。
被誉为“第一支笔”的陈布雷,为何最终会选择自杀结束生命?
在国军政要中,才华横溢的陈布雷,不光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还是蒋中正最倚重的“御用”笔杆子。然而,他在备受重用的时候,却以自杀结束了生命。他究竟遇到了什么事,为何那步坎过不去呢?(陈布雷旧照)一、报业奇才。陈布雷是浙江慈溪人,自幼勤学好读,以全校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于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
早年,有“才子”之称的陈布雷,受聘于上海《天铎报》,他的才华在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当时,正逢辛亥革命如火如荼,陈布雷立刻以此作为契点,大力宣扬共和精神,反对封建帝制,并积极为辛亥革命摇旗呐喊。随后,陈布雷又成为《商报》编辑主任。他仍以记者的敏锐和勇气,不遗余力地揭露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在思想上,陈布雷和国民政府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又和我党的主张相符,因此不光得到孙文的赞扬,还得到了革命领导人萧楚女和著名报人邹韬奋的推崇和肯定。
陈布雷很快就成了报业奇才,并被冠以“以锐利的笔锋,公正的态度,尽人民喉舌”的良心记者。(邹韬奋旧照)二、总统秘书。就在这时,时任国军总司令的蒋中正得人点拨,认识到“不光枪杆子要硬,笔杆子也不能弱”的道理,正四处谋求一个好的笔杆子。才华出众,声望很高的陈布雷,自然成了不二人选,于是蒋中正专门派秘书到上海邀请陈布雷。
见面后,他又对陈布雷表现得十分谦逊,这让书生气十足的陈布雷非常感动,当晚就帮他起草了《告黄埔同学书》。蒋中正见他文采斐然,一再邀他从政为官。不过,陈布雷却以“书生论政,多不中用”为由,一再推辞。最后实在却不过脸面,才同意必要时为蒋中正写点文章,领了总司令部秘书这一职务。不过,蒋中正认为秘书一职还是太委屈陈布雷,于是非要任命他为秘书长。
但陈布雷坚决不受。蒋中正无奈,直接问他喜欢什么职务,随便挑!淡泊名利的陈布雷,见蒋中正对他如此厚爱,感动之余,表示既然不能以新闻为毕生工作,那就做蒋中正的私人秘书,希望能为蒋中正尽绵薄之力。此后,陈布雷成为蒋中正的笔杆子,先后担任过侍从室主任、副秘书长等职务,为他起草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不光在社会上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还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因此陈布雷又在国军中享有“领袖文胆”“总裁智囊”等美称。(陈布雷旧照)三、人格分裂。陈布雷虽然学识很高,但他的思想还禁锢在封建旧知识分子的层面上。他认为蒋于他是知遇之恩,他理所当然应该涌泉相报。再加上儒家那种“忠君报国”的思想作祟,因此他对蒋中正忠心耿耿。就算有时他认为蒋中正的指令有错,但他还是听从指示,按蒋中正的要求草拟文稿。
不过,陈布雷又是个爱憎分明、为人正直人。很多时候,他对国民党的一些做法是不赞同的,因此每当遇到和蒋中正在思想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感到万分痛苦。特别是在两党矛盾不可调和时,陈布雷不光起草了不少反共文章,同时还为了美化蒋中正,编织了许多谎言。陈布雷有写日记的习惯,他曾在为蒋中正编写《西安半月记》时,由于听从蒋中正的指示,在书中把张学良和杨虎城诬为篡位逆贼。
因此,他深为痛苦地在日记中写道:“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 ”四、绝望自弃。除了不能以笔达他所言,他还对国军的腐朽无能深为痛恨,常说国军之所以江河日下,都是在“权”和“钱”的事上。1948年,陈布雷眼看国军内部自乱阵脚,半壁江山难保。焦急之中,他终于忍不住向蒋中正劝谏,希望蒋中正能和宋子文、孔祥熙、陈立果等人各拿5亿美元,用于国家。
结果刚愎自用的蒋中正大发雷霆,甚至还为此召开了一个核心领导会议,并在会上不点名地狠狠批评了陈布雷。一向得蒋中正礼待的陈布雷到此时,还是要愚忠到底,为了能使蒋中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想到了古人尸谏的故事。同时他也对自己跟随蒋中正20多年,他在工作中一直廉洁无私,因此家境依旧贫寒。虽然他在国军中声望很高,可是一旦国军战败,他是没有能力跑到国外或香港避祸的。
阿富汗在历史上有什么成就?为什么阿富汗会被称为“帝国坟场”?
这个三千多字的回答,将会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阿富汗为什么会成为各个时代大帝国的噩梦!公允的说,阿富汗确实是个“帝国坟场”,而且属于那种“刀下不死无名之鬼”的类型。1838年~1842年、1879~1881年、1919年~1921年三次让大英帝国秃头灰脸;1979~1989又用了十年时间,拖垮了红色苏联;2001~2014不可一世的美国也黯然收场。
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牛逼的存在,但这三个大帝国不约而同的来到阿富汗,又走出了几乎完全相似曲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阿富汗为什么会被列强觊觎,是因为资源丰富吗?阿富汗是个极有意思的国家,西边的伊朗、北边的中亚五国、甚至就连南边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唯独面积接近65万平方公里的阿富汗是个黑洞一样的土地。
曾经有个笑话,一个基督徒、一个佛教徒、一个穆斯林在一起讨论谁的神最慷慨。最终,三人一致认为是安拉,因为祂赐予子民们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时上天传来一个声音:“你们不知道,我还安排了阿富汗吗?”但这么一块贫瘠的土地,为什么三大列强会纷至沓来呢?这就得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解释了。和世界上每个人的头上都贴着标签儿一样,这世界上每个国家的脑袋上也都分别贴着不同的标签儿。
阿富汗是属于脑袋上比较多的国家之一,它既是个南亚国家、也是个西亚国家、还是个中亚国家。一个国家脑袋上同时贴着三个地区标签,是不是看起来有点霸气侧漏?!但可惜,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说到西亚问题的时候,没有阿富汗什么事;说到南亚问题的时候,也没有阿富汗什么事;说到中亚问题,同样没有阿富汗的戏份。这就是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他是一个繁忙三岔路口上的隐身人。
充满高山深谷的阿富汗地形虽然脑袋上贴着三个地区的标签儿,但是因为距离这三个地区的政治核心太过遥远,当讨论这些地区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阿富汗的存在。但再穷的三岔路口,也是三岔路口。虽然阿富汗是一个长期被遗忘的隐身人,但是他毕竟是在三岔路口上,而且是在分别通向三个重要地区的三岔路口。这就是列强觊觎阿富汗的唯一原因,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扩张的大帝国来说,阿富汗都是最好的前进基地和踏脚石。
其实,在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三个大帝国之前,敢于踏足阿富汗的,没有一个不是威名赫赫的强者。波斯的居鲁士大帝、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然后是巴克特里亚王朝(中国称大夏、吐火罗)、大月氏、贵霜王国、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这些名字对于熟悉历史的朋友来说,随便捏一个出来都是“能止儿啼”的狠人。这些狠人带给阿富汗的,不光是千年以降的战火,还把生活在这个地方各部族民众,锻造的骁勇善战、桀骜不驯。
杜兰尼王朝疆域1747年,阿富汗普什图人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第一次建立了属于阿富汗国家——杜兰尼王朝。杜兰尼王朝出现后,就开始爆锤西边的波斯和东边莫卧儿帝国。当英国人到达印度次大陆时,杜兰尼王朝已经吞并了西北印度大片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名城白沙瓦(巴基斯坦西北边省省会)。当英国人开始经营印度次大陆的时候,曾经强悍一时的莫尔王朝已经成了一捆儿废柴。
它成为废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锤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英国帝国应该感谢阿富汗人。当然了,英国殖民者也表示了他们对阿富汗的谢意,这种谢意的表达方式是,1839年2.1万英军侵入并占领坎大哈,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4个月后,喀布尔沦陷,英国人举杯欢庆,以为女皇皇冠又多了一颗叫喀布尔的明珠。
但英国人很快就发现,阿富汗可不是三哥这种祖传菜瓜,他们很快就陷入了,阿富汗人游击战的汪洋大海之中。3年零8个月以后,损兵折将3万余众的英印军队自阿富汗全部撤退。此后80年,英国人又尝试了两次,但最终,都淹没在阿富汗人的游击战术里。第一次英阿之战公允的说,英国人不论是军队数量还是装备的质量都呈现碾压性的优势,但却始终不能在阿富汗行使有效的统治,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英国人希望达成的是一个有限的目标。
英国人入侵阿富汗的目的,是在自己的英属印度和中亚俄国势力范畴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能建起来当然最好,如果建不起来影响也不大,因此英国人不会倾其所有的进行战争投入。另外,既然英俄缓冲区。阿富汗获得毛子的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毛子对盟友历来都有口惠实不至的传统,英国人真的打过来时,毛子军队都跑的没影了,但支持点武器还是能做到的。
1879年第二次英阿战争期间,英印军炮兵部队驻扎在喀布尔老城以南的巴拉·希萨尔高地堡垒周边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富汗国内的部落山头。阿富汗政权的基础,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国王不过是国内众多部落山头中势力最大的一个。英国人打过来搞倒了国王,并不意味着搞垮了国家,其他部落的老大还没答应呢。国内山头林立,各自为政,是阿富汗能够拖垮大帝国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不过,英国人在阿富汗也不是一无所获。三次英阿战争最大的收获便是,1893年英国殖民者强迫阿富汗政府签署了“杜兰线”协定。这条由英属印度外务秘书杜兰在地图上设定的边境线,将阿富汗东部的一大块领土划入了英属印度,而印巴分治时这部分领土又进入巴基斯坦的版图。这块领土就是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西北边省的名称换过好几次,现在它叫“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而它最初的名字是叫“阿富汗尼亚”。
我曾在《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乱?》的回答中提到,巴基斯坦西北边省和阿富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俾路支省的俾路支人闹分裂时,西北边省的普什图人也跟着凑热闹。苏军入侵阿富汗时,西北边省是阿富汗游击队的补给基地,美军入侵阿富汗时,西北边省是塔利班游击队的藏身地。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种族都是普什图人,甚至可能曾经是一个部族。
要知道,你问一个阿富汗人,他会先说自己是哪个族、哪个部落的人,然后才是阿富汗人,这就是他们对国家和族群的排序方式。“杜兰线”的另外一个副产品是“瓦罕走廊”。有意思的是当时阿富汗政府,对这根长300公里,最窄处15公里,最宽处75公里的细线根本就不想要,因为它对阿富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这块领土既不属于英属印度,也不属于阿富汗,而是在清政府的疆域内。
但不要不行,英国按着阿富汗的脑袋接受了这个狭长地带。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上文说的,英国的目的是用阿富汗作为缓冲区,隔开自己和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后,1979年的苏联和2001年美国踏足阿富汗,不过是帝国扩张谋求在中亚、西亚展现影响力的体现,其在阿富汗的经历堪称英国人的翻版,甚至战争曲线都一模一样。千万不要,把美国入侵阿富汗简单看做是为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想想2003年开始的中亚“颜色革命”,你就是能看出美国踏足阿富汗的效果了,这大概是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唯一的收获。那这些牛逼掉渣的大帝国,为什么就始终弄不服小小的阿富汗呢?原因就是三个字“不划算”,我们之前说过,阿富汗本身并没有多少资源,其国内的基础设施也聊胜于无。所以,不管谁来都实现不了以战养战,只能是无限度的持续投入。
北约后勤车遇袭 美军打击塔利班时,后勤补给只能海运物资到巴基斯坦的港口卡拉奇,然后用重型卡车组成车队,穿越两千公里,经过巴基斯坦的西北边省运到坎大哈和喀布尔。虽然美国每年都给巴基斯坦上百亿美元的“买路钱”,但西北边省的部落民和塔利班可是本家,袭击后勤车队可是家常便饭,甚至曾彻底截断补给线数周,让驻阿美军饿肚子。
所以,从2001年开始,持续了17年的阿富汗战争,成了美国财政的黑洞。据五角大楼统计,阿富汗战争花费了七千多亿美元,同时每年对阿富汗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还需要450亿美元,而这个金额已经达到了阿富汗每年GDP的两倍。美驻阿军队数量图十几万大军打了十七年,结果怎样呢?就是下面这张图!2017年初阿富汗领土政府控制地区(红色)大片红色政府控制区里面夹杂着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这些白色区域依旧在塔利班手里。
更搞笑的是,在美军泰山压顶之势的帮助下,卡尔扎伊的政府军控制区域反而日渐减少,美国政府真是要一口老血吐在地上了。这是阿富汗政府军控制区域的比例其实阿富汗反抗军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战术,阿富汗也从来没有爆发过可歌可泣的大决战,不论是美国、苏联还是英国都没有。反抗军的战术就一条“拖死你”,胖子拖瘦了,瘦子托病了,病的拖死了。
早晚有一天算经济账,您会感觉“不划算”,自然会退出阿富汗。您要是不怕花钱,咱就耗着,比穷阿富汗怕过谁?!归根结底,阿富汗会成为“帝国坟场”,就是这三个标签,“三岔路口”、“太边缘”和“不划算”。第一个是勾引帝国来坟场的原因,后两个是埋了帝国的原因。但历史上的喀布尔,可不是今天这副断壁残垣的模样,她是丝绸之路上从长安出发最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和枢纽。
波斯人塔布利兹·赛义伯曾在长诗《喀布尔》中,充满感情的描写她:“喀布尔的每条街道都令人神往, 埃及来的客商穿过座座市场, 数不清她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她早上的笑声快乐得如鲜花一般荡漾, 她的夜晚闪烁着丝发的光亮……” 这是1960年喀布尔的照片,你敢相信吗?繁华程度远超咱们,抚今追昔,感慨实多!不知何时,喀布尔能重复往日“灿烂千阳”的荣光?! 看在辛苦码字的份儿上,各位看官赏个关注呗!也不花您钱!是不是呀!。
同时期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与“东亚病夫”清帝国相比,如果一战,谁会赢?
满清防汉人比防洋人更甚,而奥斯曼帝国即使是灭亡前,也打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这样逼迫丘吉尔辞职的战绩出来满清这种统治思想还是算了,防汉人比防洋人更甚,“宁予外邦,不予家奴”,怎么可能集全国之力抵御外敌?实质上,满清的军事统治基础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就已经消亡了,八旗兵制和绿营兵制都朽不堪用,最后一点敢战的满蒙骑兵都随着曾格林沁在八里桥冲没了,而且总共打死英法联军5人,打伤46人。
以至于拿破仑三世封法军统帅孟托班将军一个“八里桥伯爵”的头衔,都遭到法国国会反对。太平天国之后,清廷的军事力量实际上已经掌握在汉人军阀手中,曾国藩首创的勇营兵制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国家最强的军事力量。满清朝廷是不断的对汉人军阀进行分化瓦解,制衡牵制来维持统治,分化曾国藩的湘军体系,拉拢左宗棠的楚军,扶持李鸿章的淮军,闲暇之余还可以用杨乃武案之类的狠狠打压下湘军大员。
之后李鸿章独大时,又用沈葆桢、张之洞制衡淮军,利用汉人清流打压。内斗比外战精彩,打输了大不了把势大的汉人军阀集团推出去垫背,自身统治还能更稳固点呢。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勇营兵制也的确不争气,其本身还没脱离兵归将有的旧式军队,而且曾李二人的乡土意识都极浓,任用的都是自己同乡朋党。在创业阶段,大家可以为了共同求富贵拼一把,可是一旦掌握了权力和财富,就迅速腐化成吸兵血、吃空饷、惰于操练的旧式军队,战斗力会急剧退化。
甲午之战除了聂士成的武毅军还可以,其余表现实在糟糕。李中堂只是大清的“糊裱匠”清末真正可以称的上近代化军队的,也就是袁项城的“北洋新军”,但是时间太晚,人数太少,到清末总共练成三十万新军,而真正战斗力强的也就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十万不到兵力。相比较下,紧邻欧洲的奥斯曼帝国承受的军事压力要远比满清大的多,而且奥斯曼帝国管理民族众多,其他民族反抗和独立运动也非常强烈。
1839年埃及阿里帕夏造反,差点打进伊斯坦布尔推翻帝国;十次俄土战争更是艹的奥斯曼欲仙欲死。所以奥斯曼帝国进行改革的时间和力度也远非大清可以比,特别是1839年开始的旦齐马特改革,可以说是一次近代化尝试。其改革力度远比清末新政强的多,包括实施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具有近代思想的改革。
在1876年米德哈特帕夏更是通过第一部宪法,变成君主立宪制国家。虽然这次改革最终因财政困难、外部压力和内部贵族间内斗矛盾尖锐,被压迫民族起义不断等没有挽救命运,但是让土耳其近代化近程得到极大提升。典型的军事上,当时土耳其已经可以说是转型为具有相当战斗力的近代化军队,奥斯曼当时主要效仿崛起的德国进行军事改革,相当多高级军官更是由外国人直接担任。
例如在1877年到1878年的第十次俄土战争,土耳其陆军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其实是德国人,海军总司令霍巴特帕夏其实是英国人,这放在大清能想象到吗?第十次俄土战争,奥斯曼军队大量装备的美制温彻斯特M1866式杠杆式线膛枪,通过杠杆运动实现自动再填装,射速大大提高,给俄军造成巨大伤亡,普列文围城战就导致俄军伤亡4万多人。
第十次俄土战争,虽然最后还是以俄罗斯胜利而告终,但是俄军投入总兵力高达72万人,伤亡超过十万人,并且得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被土耳其统治的欧洲民族的大力支持。而最终土耳其失去的也只是克里米亚战争中获得的成果,失去了本身已经极不稳定的巴尔干半岛地区。而在土耳其灭亡前,他还依然打出非常精彩的涅槃之战,那就是对英国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此役为时任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一手推动,集结18艘战列舰在内的强大海军力量,聚集50万兵力发动两栖登陆作战,试图一举攻下伊斯坦布尔,打通与俄罗斯的黑海通道。丘吉尔在1911年开始担任英国海军大臣,达达尼尔海峡之战的失利让其辞职,去法国前线担任营长。但是土耳其军队乘夜色重新布雷战术,并在岸炮努力下,先后击沉英国狂饮号、无敌号、奥申战列舰、重伤巨人号、坚号、苏弗伦号战列舰。
之后海战中,土耳其驱逐舰决死突击,击沉霍莱伊特号战列舰,胜利号和威严号战列舰又先后被德国潜艇U-21号击沉,英国海军损失惨重,被迫停止海上行动,丘吉尔被迫辞职,主动申请前往法国前线。在陆地战场上,英法澳新联军总共投入48万人,登陆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但是被31万土耳其军队依据地形优势,死死守住压在滩头狭窄地形不得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