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两种文化的争论,简述中国文化争论的三种主要观点

1,简述中国文化争论的三种主要观点

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 其次,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
你好!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简述中国文化争论的三种主要观点

2,在科学文化中两种问题文化是什么是谁提出来的

两种文化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这是由当时的传教士斯诺提出来的。“两种文化”的提出在当代思想史上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两种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两种文化的分离正在转化为融合。首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呈现出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涌现出一批跨学科或边缘学科。二是成功编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纽带,搭建起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自然辩证法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桥梁。在人类知识哲学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学派也表现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倾向,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文化哲学。最后,人们认识到通识教育与文理并重,知识教学与素质教育平等,理论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不仅是智力的培养,更是人文的培养,这为未来哲学家、科学家和科学人文主义者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以这样的速度,两种文化的融合和融合将不再遥远。科学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北美人崇拜科技中心协会主席说现在模糊科学和文化之间的界限,科学和文化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尽管有一些科学本身是相对复杂的,但是应该尽量做好科普,科学使普通人也能理解,甚至参与一些科学项目。例如,加拿大的一些科学中心不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的聚集地,也是普通人的聚集地。但是如今,公众不再关心莎士比亚或热力学第二定律。他们争论是喜欢CEO还是男孩,是喜欢百万富翁还是名人,以及当名人出轨时,他是站在男人一边还是站在女人一边。谁会关心科学家和文学家呢?屠呦呦和莫言或许还有点名气,但仅此而已。他们只被北京五环的网友认识,主要谈论外界的信息,具体的成就或作品还没有人读过。

在科学文化中两种问题文化是什么是谁提出来的

3,从中西文化之争对比当今的网络骂战

网络上的辩论很多时候都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开始的,自然也不会有理性的结果和理性的过程。我见过很多人讨论问题不是为了指出错误或者探讨问题,而是在暗示「你别以为你很牛逼我知道的比你多多了你看我牛逼不」,无非是为了证明「我对你错」「我强你弱」「我高你低」。很多骂战无非就是这样起来的。题主预设的「不讨论炒作和因为不礼貌言辞,只谈因为观念冲突」的争论。但我见到的是,网络上大部分的争论还确实是因为言辞不礼貌,而不是观点冲突。因为很多人连你的观点都没看懂就会给你扣个帽子开始骂了——即使你和他的观点只有细微的偏差。如果真的是观念冲突,很多时候论战都是可以达成和解的。如果真的是观点冲突,争论自然可以帮助你理清思维,提高理论素养。但很可惜,这样的情况很少。网络骂战有何意义?我觉得网络上的辩论大部分时候没啥意义。除非是这样的:你写篇文章,我觉得不同意,然后同样写篇文章反驳你,你再针对我的反驳,写篇文章再反驳。然后我们看能不能求同存异。而不是「你挺牛逼的,我比你更牛逼」。这样效率很低,营养价值也不高。题主还问,怎么处理这种事情?要么放着不管,要么一次性写篇文章梳理观点,表达清楚就好了。评论里零星的厮杀,效率太低,太廉价。以前专栏还发过一篇文章《网评网辩》答这题挺合适的,节选如下:不管微博还是人人还是豆瓣还是知乎或者是任何网络平台;我觉得都不适合辩论…几百个字你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不被断章取义就不错了,更何况你还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都会演变成秀智商和秀优越,以及可笑的开书单。真正的辩论应该是能够达到某种思想上的交流,让双方或者起码其中一方的观点能够有所改进有所深化,而不是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加正确。而要达到这种目的,不是靠几百个字的留言回复,或者一百多字的微博能达到的。在网上所谓的交流或者辩论中,一个人如果不能站在对方的观点思考片刻,不能看到对方思维的框架,无法让对方知道自己看待问题的思路,甚至对方都搞不清楚你们在什么问题上是一致的……这根本称不上交流,更勿说辩论。网络中,合理的辩论与交流应该是以文章为单位的。辩论最重要的是「同理心」。要想让一个人简单地知道你想问题的思路,从而让他能够站在你的角度思考片刻,发现自己的不足,这起码得通过一篇不短的文章来完成,因为你不仅要表达观点,还需要证明你观点的合理性。出书立著在我看来是最高效的交流思想和辩论方式。这也是我很少去人家这也是我很少留言反驳他人观点的原因,因为没意义。只表达观点却不给论据的话,只能是废话。知乎的「回答」或许是一种较为优秀的辩论方式,不过这种大面积的交锋基本只能一来一回,剩下的便是评论里零星的厮杀,效率太低,太廉价。确实你可以用一句话来帮助自己记忆领悟,也可以用一两句话反驳他人,但那句话也只能说给跟你处于同一层次的人。因为高水平的交流,需要一些预备的公共知识,而那些公共的知识又需要一些预备的公共知识。所以很多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人家讲的很清楚的东西了,有的人却还会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再组织一遍完全和别人观点无关的话,然后反驳或者赞同:「您说的不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吗?」上面说的还只是「双方都愿意针对问题进行辩论」的情况,很多时候,辩论双方争论的恰恰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表达方式。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这作者文章里一股浓浓的优越感」这样子的评论,然后……就开始就表达方式掐架了。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从中西文化之争对比当今的网络骂战

4,如何解决跨文化问题

现在和未来,国内的管理者将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环境里工作。管理者在实施那些能提高功效的管理手段时,必须要考虑到被管理者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很大程度上是由被管理者背后深厚的文化背景决定的,人们经常用“文化冲击”一词来描述这种现象。这就是跨文化管理的问题,管理者在处理跨文化管理问题时,必须考虑到由此带来的影响。跨文化管理问题,小的也可以成为困扰公司的障碍,威胁到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效率和有效性,问题大的则形成文化上的冲突,甚至可以颠覆整个公司。本文现在就以广州标致公司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为案例,来分析跨文化管理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跨文化管理的办法。广州标致是由广州汽车制造厂、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合资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成立于1985年,总投资额8.5亿法国法郎,注册资本为3.25亿法郎。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占股份46%,法国标致汽车有限公司占22%(主要以技术入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占20%,国际金融公司占8%,法国巴黎银行占4%。广州标致员工共2000余人,由广州汽车制造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共同管理。1994年,广州标致开始亏损,到1997年累计亏损已达29亿元人民币。广州随后以零收购方案收回各方股份,中法合作随即终止。 广州标致采用了法国标致的组织机构设置,实行层级管理,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同时采用法国标致的全套规章制度。法国标致的规章制度是总结了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合资企业经验而制定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和企业管理基础的不同,使中外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分歧。在中法合资之初,广州标致公司从总经理、各部门经理到技术监督等重要管理岗位的重要负责人几乎都是法方人员,他们采用的是生硬的、强制的方式,推行全套的法式管理模式,由此引起中方人员的强烈不满。教育上的落后使中方员工总体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甚至有某些积习难改的不良语言和行为习惯,与外方人员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在行为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和谐。虽然中法两国的管理人员都对文化差异有一定的共识和心理准备,并且各自都在努力互相了解,但作出退让的多数是中方,法方容易在许多情况下以原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行事,使中方的管理人员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出现罢工事件,最后由中国政府和法国领事馆出面事件才得以解决。为什么会这样呢,该公司的中方员工道出了心里话“法国人的管理方式我们接受不了,我们受不了洋人的气”。这实质上是两国文化观念上的冲突。这种文化观念上的冲突的表现主要有四种:(1)双方对峙,冲突越来越大;(2)外来文化被本国文化所同化;(3)外来文化占上风;(4)双方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求大同存小异”的企业文化。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双方对对方的文化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总结跨文化管理的经验和寻找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所致。第二、三种情况在少数企业,或某一阶段发生,不可能长期维持,因为,当一种文化完全压倒另一种文化时,被压倒的文化必然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除非占上风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吸纳或包容另一种文化。第四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大多数成功的跨国经营最后都会形成这样的结局,两种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将冲突逐渐消融。解决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其根本途径是加强对合资双方两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起文化选择与调适机制,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国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我们来看看与广州标致具有相同背景的同是汽车合资项目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德国大众汽车是最早与我国汽车业合作的跨国集团公司。1985年 ,大众汽车在我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85年~2001年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相继生产出“桑塔纳”、“桑塔纳2000”和“帕萨特”等产品。目前,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生产的轿车总量已超过200万辆,占中国轿车总产量的52%以上。大众汽车公司皇游苯袷澜缭诳绻涂缥幕芾碇凶罡豢鼐竦钠抵圃焐?!与广州标致公司不同的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中外双方都在努力寻找文化的共同点和互补性,增加相互沟通和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上海大众合营初期,中德双方也经历过“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的矛盾局面。当年,有一批冲压零部件表面有缺陷,不符合大众公司的质量标准,德国专家毫不犹豫地把崭新的配件扔进报废箱。中方员工事后偷偷地捡了回来,打磨后重新利用。德方专家知道以后,用榔头将这些冲压件砸坏再次扔进报废箱。中方老职工心痛不已,双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处理这样的矛盾时,双方并没有陷入对抗和对峙。而是强调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之间如何有互补性”,并最终达成共识。现在,严格的质量标准已经成为中德双方的自觉追求。德国大众董事长皮耶希说:“尽管我们双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但这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多沟通,这使我们相互之间很容易地建立起了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他认为这是与中国合作成功的另一个原因。该公司总经理海因茨·诺德霍夫在对待文化观念的差异上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他说,“只要我们认同和尊重对方的文化,求大同存小异,就不会导致激烈的冲突,今后,‘大众’汽车在全世界都会得到发展,我们的前途将更加辉煌。我们现在已经为大众汽车发展公司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外部文化大环境和内部条件。”海因茨·诺德霍夫也被称为大众汽车跨文化管理的先驱。正是由于中外双方有了共识的基础,才使得彼此能做到互相支持,相互退让,积极配合,加深了解,从上到下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风气。形成中外合资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一般需经过冲突期、交汇期最终达到融合。在冲突期,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首先表现在心理上,对对方文化产生排斥和抗拒,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冲突自双方合作开始时就会出现,如谈判、签协议的过程,双方的思想观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分歧和差异可能以正式协议和合同签订的方式暂时得到解决,但此后的经营决策、日常管理和员工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仍会出现种种不和谐。特别是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可能对协议与合同条文的不同解释,从而造成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使文化摩擦屡屡发生,潜藏着爆发冲突的危机。冲突期是不同文化“初期接触”的必然反应,这个时期的文化冲突处理得好不好,将影响到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影响两种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在冲突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管理人员要认真认识对方文化与己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表现出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要认识到尊重对方文化就是尊重对方个人,因为尊重对方文化是双方心理沟通的桥梁、文化沟通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才能对它方的民族性、国民性、行为方式、人格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尊重对方的人格,才能体会和捕捉到对方的观点及在不同文化理念引导下的表达方式,达到真诚的合作。尊重对方的习惯,就是尊重对方的文化形式和心理文化积淀,是对他方行为方式的确认。所谓交汇期,是指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能够对它方文化进行接纳和认可,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能够表示理解、体谅和支持。既能看到自身文化的优点,看到对方文化的不足,又能认清自身文化的缺陷,对方文化的长处,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局面。 所谓聚合期,是指跨文化的全面融合期。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形成既认可多元文化的存在、共存共荣,又有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处理跨文化的冲突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广州标致汽车的失误和上海大众汽车的成功中,总结出如下可吸取的经验:1、合资企业要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必须要形成共有价值观。广州标致成立12年以来,中法双方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致力于共有价值观的塑造。有人对广州标致的企业文化进行过问卷调查,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中法双方的价值观相互冲突,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没有形成共有价值观和明确的企业精神,没有形成同心协力的群体意识,产生了文化冲突没有及时缓解和解决,双方的管理层对文化冲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失去了协调两种文化冲突的最佳时机。2、要实现员工文化、管理者文化和企业整体的制度文化三个层次的融合。企业的制度文化,最终要由全体员工去贯彻。虽然广州标致有一整套完备规章制度,但多数是沿用法国标致的,很多地方不符合中国国情,法方的管理人员要求中方管理人员和员工完全按法国管理模式行事,往往使中方人员产生逆反心理,企业整体的制度文化无法在全体员工、中方管理者中间得到落实和生根,结果形成员工文化、管理者文化、企业整体的制度文化三张皮相分离。 3、文化差异最小化处理。对待和处理文化差异的另外一种组织战略是将其带来的影响最小化。这种方法的根本出发点是: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最小化方法意味着将各种文化均匀化、产生一致性;而应用的主要手段可以是建立全球化的企业文化(一致性)。一个强有力的公司文化体系就像是一个大熔炉,可以减弱不同国家文化带来的影响。4、从文化差异中得到竞争优势。利用文化差异的战略能够产生竞争优势,所以,与其让一种文化控制另一种,或是采取同哪一方都不对立的折衷“安全”解决方案,不如让我们面临一个挑战——采取积极的解决文化差异的方法,使得总体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优于各部分作用的简单加和。多样性就是将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期望、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人们集合到一起,在给公司带来盈利性和竞争力这一力量的驱使下共同工作。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在于:(1)市场方面,提高公司对于地方市场上文化偏好的应变能力;(2)资源获取方面,提高公司从具有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中聘用员工、充实当地公司人力资源的能力;(3)成本方面,减少了公司在周转和聘用非当地人士担任经理方面花费的成本;(3)解决问题方面,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和更严格的分析提高了制定决策的的能力和决策质量;(4)创造性方面,通过视角的多样性和减少关于一致性的要求来提高公司的创造力;(5)系统灵活方面,提高了组织在面临多种需求和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

5,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两种去向的争论是什么

整个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研究取向,但可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来概括。 所谓科学主义研究取向,指拥护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和实证的研究范式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取向把研究对象局限于心理现象的自然特征方面,采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依赖于实证和数据,试图建立一门像物理学那样具有客观性和精密性的统一的心理学学科。而人文主义研究取向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的、拥护心理学的社会科学观和主观的研究范式的研究取向,它反对科学主义研究中的机械论和原子论,注重人的整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征方面,采用非实证的研究方法。 ??纵观整个心理学史,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法开始,科学主义研究取向沿循着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脉相传;而从狄尔泰倡导的人文科学的、描述的、理解的心理学伊始,符茨堡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试图跃出自然科学的轨道,走上了人文主义的研究道路。 这两种研究取向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主要表现为客观性研究和主观性研究、元素分析性研究和整体性研究、表层研究和深层研究、自下而上研究和自上而下研究及实证论和现象学的对立与斗争。
我们对当代西方哲学有这样一种流行的看法:似乎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是两种彼此不相容的哲学思潮,而且西方哲学家“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属于人本主义,即属于科学主义。这种看法既不确切,也不符合实际。 本文将讨论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科学主义?(2)什么是人本主义?(3)反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4)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主线是什么? 一、什么是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是指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中的一种思潮或运动。反对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哲学家把他们所反对的看法称为“科学主义”(scientism),加以贬斥。 但也有些不赞成科学“至高无上”的人不用这个贬义词,而恰当地把这种看法叫做认识论的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 )和本体论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罗蒂的著作《哲学和自然之镜》(1979年)出版以后,基础主义成为众矢之的。人们纷纷把当代西方哲学的走入死胡同,归咎于笛卡尔首创的基础主义。笛卡尔的论点大致是这样:(一)科学是唯一的知识、永恒的真理。伦理的、美学的和神学的思想都将被科学的进步所排除。接受传统规范的唯一理由不过是,在我们在一切实践领域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的限度内,按照传统规则和基于经验的作法来生活是慎重的。这一点最重要,以下各点可由此直接或间接地推演出来。(二)科学知识的确定性(certainty )在于它以主体中的明白清晰的观念为基础;这是知识的阿基米德点。(三)自然科学之所以是客观实在的正确表象,是由于科学方法的应用。它成了一切知识的标准和范例。(四)当一切知识都成为科学知识之日,就是一切人生问题(包括伦理道德问题)都得到解答之时。(五)所以科学是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20世纪的哲学家很少完全接受这些论点。他们首先否认科学是永恒真理,而认为它是猜测的知识(波普)或得到验证的假说(卡尔纳普);科学的合理内容不过是经受住反复检验并且通过和其他竞争假说的比较才暂时被接受的(拉卡托斯);只是整个科学可以说得到了证实,任何个别部分都可能被证伪,但通过内部调整,整个科学仍会被接受(奎因)。否定笛卡尔第一论点的哲学家往往也否定确定性论点;不过不少经验论者仍能以感觉经验的确定性代替理性直觉的确定性。至于否定科学知识可解答一切人生问题的人就更多了。但是,只要当代哲学家继续赞同笛卡尔的表象主义并且相信科学方法,他们就是认识论基础主义者,例如皮尔士、罗素、波普、卡尔纳普、拉卡托斯和奎因都是这样的基础主义者,因此他们的观点被反对派贬斥为科学主义。 人们用“科学主义”一词不仅要贬损认识论基础主义,也要贬损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因为自然主义者承认因果律可以说明一切自然、社会、文化现象和人的行动,简言之,一切都在科学说明的范围之内。这样,“科学主义”一词实际上是对基础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贬称。那么什么是自然主义呢? 自然主义运动是一种形而上学思潮,它所坚持的是一种方法论的、而非本体论的一元论:这种方法论可以同各种本体论(二元论、唯心论、唯物论、有神论、无神论等等)一致。这样自然主义的特征在于否定有任何事物原则上存在于科学说明的范围之外,主张自然界不单是一切自然对象(包括人)的总称,而且是一切自然过程的系统。就其提供科学说明而论,自然界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一切过程原则上都可能得到科学的说明。换言之,自然界的一切原则上是可理解的。理性就是贯彻始终地应用自然方法。 自然方法可简单地归结为:(1 )通过辨明所研究对象的自然原因提出说明;(2)检验这个说明的后果;如果假说真会有什么后果呢?真理仅仅是后果问题。自然方法乃是一类自然对象(即人)对其他自然对象进行操作的方式。 自然界可理解的含义:自然界是规律性的,自然方法试图通过研究来确立自然规律。人作为自然对象,同其他自然对象一样受自然规律的支配。构成人的心智和社会生活的自然过程可用自然方法来研究,属于这种方法所发现的自然规律的范围。 一定时期关于世界的知识就是那一时期的科学知识。因为人们相信科学知识是通过严格地和连续不断地应用自然方法获得的。但是对于科学的任何学说仍可进行无穷的检验,因而任何学说都没有最终的确定性,并没有永恒真理。 “科学之外无知识”并不是说:人只通过科学研究同自然界打交道。体验世界有各种方式,但认知地同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是科学的。科学方法是唯一的认知方法。自然主义者并不认为只有科学对象是真实的;一切自然对象都同等地真实,科学的描述词汇并不能穷尽自然界的实在性。 整个地说,自然界无道德性,除开它的对象中间包括那具有价值并追求价值的人类这一点之外。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类不能够约简为任何其他部分,但和其他部分一样,是可以应用自然方法来说明的。只有自然方法,而非某种道德直觉,可提供解释道德争论的钥匙。并且道德理论也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可通过检验后果来决定理论的强弱或是否恰当。 在30—40年代,自然主义流行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为杜威、桑塔亚纳(Santayana )和科恩等。 较近时期的代表人物则有纳格尔(E.Nagel)和胡克(S.Hook)。以后自然主义被分析经验论取而代之。但是它提出的“科学方法的连续性”问题,仍为当代争论的焦点。 总而言之,认识论的基础主义,不管是真理性的还是概率性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不管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都不自称为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是反对者对它们的贬称。 二、什么是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至少有两种涵义。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学主义”诞生的一个条件。17世纪以来的基础主义和19世纪末期以来的自然主义并不反对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历史上的人本主义运动是同超自然信仰和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立的。 撇开历史上的人本主义不谈,我们现在讨论当代的人本主义。 人们通常认为当代人本主义即是“主体哲学”(philosophy ofthe subject)。由于哲学家对“主体”的理解并不一致, 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多义的。 如果把导源于笛卡尔的“我思”和康德的先验自我的哲学都看作人本主义,那么新康德主义便是人本主义的典型。我们不谈个别新康德主义者是否属于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哲学家,整个地说,新康德主义继承康德为科学、尤其自然科学(马堡学派)和文化科学(佛莱堡学派)奠立基础的纲领而努力,他们由以出发的自我是一般的、非经验的和非人格的,与人本主义者所强调的经验自我根本不同。并且新康德主义特别重视科学的价值,这恰恰是“科学主义”的特征,同强调个人价值的人本主义大异其趣。 其次,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一派,胡塞尔现象学也可以被称为人本主义。他同康德一样以自我为出发点,力求为科学知识奠立基础。不同的是,他求助于“本质直观”,以描述方式进行其构成客观性的工作。早期反心理学主义使他把逻辑结构看作“真理本身”。胡塞尔的“我思”有别于康德,不是非人格的,但客观性的先验奠基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主体或主体性,却需要多元的、主体间的、原子论般的奠基。难道这样的奠基学说是人本主义的?是的,要是我们把任何“主体哲学”当作人本主义的话。但是人本主义以人的首要性为特征,而胡塞尔则对日常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我”给予现象学“还原”(reduction)。他并不为人的要求作出哲学辩护, 他关心的是要使哲学成为严格的科学。这样看来,唯心主义现象学不属于人本主义范畴。 第三,来源于现象学的“哲学人类学”的舍勒(M.Scheler )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强调人格是道德行动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义一致。但人格主义并不令人成为善和恶的尺度。有的人格主义者理解人格主义是人对于被还原为观念或事物层次作出经常性抗议并充分注视当代文化危机的哲学。人格主义旨趣的这种变化使它向人本主义方向靠近。但人格主义者仍然不甚重视个人定立其自身的能力,而更重视个人的善于容纳他人和向一个价值秩序的开放。所以人格主义还不是完全的人本主义。但流行于美国的人格主义或精神主义(spiritualism,以波士顿大学为中心)通常也被叫做人本主义。 第四,我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他的著作《有和无》是把现象学、存在哲学和人本主义冶于一炉的集中体现,是人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表现。存在主义者断定:“在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存在主义作为典型的人本主义是同自然主义不相容的。 第五,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科学要求对文本(text)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学采用一般规律来说明所研究现象显然不同。理解和说明是两种不同的科学方法。但自然主义则坚持科学方法的连续性,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对象与现象都可应用一般规律给予科学说明,认为这才会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这样,方法论解释学同自然主义是对立的。解释学在否认真理确定性这一点上也同认识论基础主义不相容。所以在整个哲学领域内,早期解释学可以说属于人本主义范畴,是同科学主义对立的。 三、反人本主义 大陆哲学,特别是法国哲学在60年代后期冒出反人本主义思潮,以关于为人本主义奠立基础问题的各种学说代替“主体哲学”。 在著名的德国社会学界的“方法论争论”(Methodenstreit)时期,认识论各派所提问题都以主体—客体的关系为要旨,意识“为客观性奠基”的工作即是这种关系。但海德格尔却指出:真正的基础研究是不能把这种关系作为根本的。基础研究是什么呢?是恢复现已遗忘的“存在”意义的研究。于是“我思”问题的地位降低了,被“存在是什么”问题所取代。当然这个问题是在我们自身之构成、亦即构成那在使用概念表达出存在的意义之前已领悟存在的人这个举动中先被察觉的,但我们之此—存在起初并不是意识到自己的经验主体;它不是笛卡尔、康德和胡塞尔的“我思”。这就是为什么海德格尔把它唤做“此在”—Dasein,不唤做“我”。它在存在中所属层次较之能知主体面对着所思客体的那个层次要低。这个问题海德格尔首先在《图像的时代》这篇论文中提出来,他说“我思故我在”不是一个超时间的或无预先假定的陈述。它是在一定时期作出的,那个时期科学自身作为一个可理解性模式正在出现,这个模式使我们在所构成表象中获得存在的东西(what—is)。这样,第一个预设便是客观化和表象过程,我们自称通过这个过程取得实在之充分知识乃是一个确定性经验,仅当在这样的客观性中寻找存在者时才出现科学知识的可能性。正是在客观性表象确实可靠的这个经验中我们成为主体。在笛卡尔那里,人成为第一个真正的主体、基础,同时也成为存在者本身所指向的中心。但此事之所以可能,仅仅因为世界已成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幅画像,一个形象。海德格尔指出,世界之成为一个形象和人之成为存在者中间的一个主体是同一回事,两个过程是缠在一起的:“世界愈益成为一个形象,人便愈益坚持自己是主体;世界愈益广泛和彻底地可作为被征服者被利用、愈益客观地呈现为对象,人便愈益主观起来,即愈益坚持己见,对世界的反思、世界的理论便愈益变成人的理论,变成人类学;无怪仅仅在世界成为一个形象的地方人本主义的影响日增。 ”〔1 〕海德格尔还在《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1946年)中谴责任何停留于人这个存在者而不回溯到存在本身的哲学为欠缺基础的哲学。让我们弄清楚海德格尔的反人本主义。他要排除的显然不是对人作为最具价值的存在者的尊重,而是有些思想家要使这种尊重的伦理观附着于其上的主体形而上学。 笛卡尔由“我思”推导出“我在”;事实上,“我在”隐藏于已立为最高主体的“我思”里。但“我在”不再是一个命题,它本身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的意义隐藏着,“我是谁”这一问题最初被掩埋在不确定代名词“一个人”(one)的出现之中, 在直接的自我知识的自命不凡之中,甚至在反思意识的幻象之中。因此,“此在”的分析不停地带着警醒的疑惑态度,不停地发问:“谁在那里?”海德格尔问道:要是“把‘我’作为给定的起点, 万一存在分析( existential analysis)陷入此在本身所设的圈套, 即以它自身的假明显的和假直接的解释的形式出现的圈套,又怎么办?”〔2 〕这种怀疑表明对“谁在那里”这一问题的答复不能具有证据的价值,却只有解释的价值。这个价值本身以怎样解释在那里的这个人同世界以及同他人的关系而定。海德格尔以这种方式破除人本主义,并非为了要破坏伦理和政治赖以确立的基础,而是为了它们在非人类学的土地上更深和更可靠地建立它们的基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