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三穗县王家酒厂,茅台创始人是王秉乾还是王立夫

1,茅台创始人是王秉乾还是王立夫

王立夫。王立夫祖父王振发(1793—1857)于清道光年间在茅台创办著名商号“天和盐号”经营盐业。王振发由于商业往来需要用酒宴请客商或送礼,在茅台村黑菁子(地名:茅台观音寺社区)创办了“天和号烧房”,酿造当地人称的“茅台烧”宴请官绅和行商坐贾。 自王立夫的祖父王振发经营盐业发迹始,王家成为茅台巨富。到父亲王用兵时,王家的“王天和盐号”遍及仁怀各地,王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王立夫是独子,王用兵去世后,自然由他继承家业。扩展资料王家先人,骈首砥足,实践着一套独特的酿酒工艺。其经典的工艺过程,至今仍为茅台著名酒厂沿用。今天的王家窖藏酒,就是原始的、古老的传统工艺的完整再现。王家窖藏酒采用的“季节性生产”、“高温酿造”、“长期陈酿”与“精心勾兑”,即是根本区别于其他白酒酿造工艺的显著标志。一般白酒酿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产,只需经过一两次,至多四、五次发酵蒸馏取酒,便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而王家窖藏酒酿造,则是顺应天地感应,随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来进行。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历经八次摊凉及加曲堆积发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复杂生产过程。

茅台创始人是王秉乾还是王立夫

2,赖永初的人物经历

赖永初(1902—1981年) 字锦元,贵州黄平县浪洞乡人,随父赖嘉荣来到贵阳市中华南路大南门口开设钱庄,牌名“赖兴隆”,兼营一些其它生意,以维持一家生计。赖永初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父亲的影响下,一边读书,一边帮助父亲守柜台,了解了许多善经营、懂管理、讲信誉、艰苦创业的道理。赖兴隆的生意均由赖永初负责,其父赖嘉荣逝世后,赖永初承担全家的生活重担。当时的环境还是很艰苦,没有什么积累的资金,又要顾全一大家人的生计,但是,凭他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同时又和友人们代办收交,待人信任,信用昭著,业务不断拓展,积累也不断增多,先后于梧州、柳州、南宁、衡阳、汉口、广州、香港、重庆及本省安顺、遵义等地分设庄号。此外,他还和友人开办杂货、花纱布匹店,自己挑担,把贵州的土特产挑到广西,又从广西把洋布等挑回来,经常露宿于荒野之中,并利用在外地分设的庄号,一遇机会,购买杂货或花纱布匹等回贵阳出售,销售获利后再还他人之贷款。由于采取开设钱庄与经商结合的策略,资产发展到约50万银元。民国十七年(1928年),“赖兴隆商号”开展存放,汇兑等业务,加之讲信誉、优质服务,客户逐年增多。后来,该钱庄还发行本票(即兑票),总额为银元10万元,票面分为:100元、500元,不定期限,凭票即付现金,也可作贷款,放息生利。民国三十二年(1944年)8月,贵阳巨商戴蕴珊组建“怡兴昌银号”,办理商业银行一般业务,以存放为主,汇兑业务,同省外之昆明,上海信托公司和省内几家银行订立通汇合约,互通汇兑,代收付汇款,从中收取手续费。后来“怡兴昌银号”经过增资,改组,人事更替,赖永初由第一次增资会议列席身份至1945年的改组时被选为董事,后则担任该银号经理。开支紧张,为鸦片烟的产、供、销大开绿灯。在那些年代里,一些有名的商号曾发过烟土的大财。开设“天福公”字号经营的大烟主总经理周秉衡与贾文钦等组织的股东生意,……资本告尽,宣布倒闭摊帐。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周秉衡找赖永初求援,以图合作。赖永初经营银号,资金积累盛丰,拥有巨资,早有兴办实业,发展经济之意,遂同意出资6万大洋作为投资股金,周秉衡和贾文钦两家合并,以图合作,于是将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茅台镇的“恒昌”酒坊作价大洋1万5千元,将三合锡厂作价5千元,合计2万元作为投资股金,总计合成资本大洋8万元,成立了“恒兴实业公司”。赖永初出任公司经理,周秉衡任副经理。从此,赖永初在经营银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自己的实业。在经营茅酒的期间,周秉衡的儿子在合江沙厂的仓库起火,后赖永初亲自到合江、泸州调查,发现是周的儿子周扶常因为赌钱输光了 ,把货物搬空后自己放的火,损失了2万多大洋。后赖永初同周秉衡约定在贵阳开一个会,周秉衡自己亏空和被他儿子烧毁的损失约有4万多元,赖永初问周秉衡怎么办,周秉衡说把酒厂的股金卖给赖永初, 赖永初想到酒厂连年亏损不想要,叫周另外去找人买。周秉衡与别的企业公司交涉,别的公司只出1万元,周秉衡不愿卖,周又去找赖永初的二弟赖贵山、三弟赖雨生,但赖贵山、赖雨生都无把握,也不要(在1937年前赖永初的三兄弟早已分家,各干各的生意,很少往来)。等了半年多,酒厂还是无人要,周又请师灿章来找赖永初,条件是亏的钱不算了,另叫赖永初补出7千大洋,酒厂、锑厂都归赖永初个人所有。赖永初看当时实在无法了,又卖不脱,为了降低损失才答应了,但是要周秉衡和贾文钦两人签立契约。后来周秉衡的长子周封岐又出来节外生枝,因此周秉衡又找师灿章、张慕良来劝赖永初,并加补他3千大洋,赖永初答应后,经过师的调解,周和贾都没有意见,由高昌兴手立了契约才算清楚的解决了问题。民国三十年,赖永初个人出资收购完他与周秉衡、贾文钦开设的茅台“恒昌酒厂”后即将茅台“恒昌酒厂”改名为茅台“恒兴酒厂”,独资经营生产恒兴茅酒。赖永初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马上增资扩建、改造厂房。“恒兴酒厂”的厂址与华问渠开设的“荣和”烧房隔街相望。恒兴酒厂内有大小酒窖17口,其中大窖6口,能容高粱30石(每石600斤),小窖11口,能容料20石,两条火烧烤灶分别置于两个烤酒车间厂房内还有宽大的晒槽,有石磨2副、马8匹,用于推磨。“恒兴酒厂”制作的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小麦,并聘请的成义烧房的酿酒师进行酿造。当年的酒产量,平常年份11或12窖原料,可产酒4万多斤。由赖永初独资经营后,厂内设经理1人,工人20多人,后勤10余人。第一位经理为葛志澄。至贵州解放初期,其年产酒量达10万多斤。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茅酒的赝品充斥市场,华家“成义”生产的“茅酒”和赖永初“恒兴”生产的“茅酒”亦受到影响。赖永初对此深为关注,有意更换商标,另立酒名。一次赖永初到遵义办事处考察业务,并深入市场了解时,偶见车站附近一家餐馆门前挤满了人看两个醉汉打酒官司,其中一人骂到:“儿 罗,输不起,变狗爬,你还划什么拳?”另一个涨红了脸,口沫四溅,拍桌大嚷:“老子赢你的‘快发百万’,硬要赖毛,是哪个龟儿子输不起?”赖永初一听“赖毛”二字灵感喷涌,劝他们不要吵,帮他们把这一桌的酒菜饭钱付了,他想:我姓赖,在茅台镇开厂烤茅酒,若将恒兴茅酒改叫‘赖茅’,岂不是一语双关,雅俗共赏,既明白易懂,宣传起来又容易上口。赖永初回贵阳后,把这个想法告诉负责贵阳经理处(总号)汪大年等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家一听,都拍掌大笑,认为既有趣,又切中酒名,真是难得的巧遇。赖永初马上把商标寄到香港印制了20万套,加上科学研究几个字,并注册,又请了一个律师马培忠为常年法律顾问,每年付他500大洋的保险费,由律师登报申明以负法律责任,如察觉伪造,即由律师负责,并装了一批小瓶赖茅酒,通过庄号在全国各地的机场、码头等地赠送,扩大影响(当时,赖永初派驻全国各地庄号的经理多达106人)。自此,“赖茅”之名一炮打响,因酒质酱香醇郁,开瓶飘香满堂,久而不散,入口丰满,虽醉而不感口干头晕,在省内外和国际上享有盛名。随后,成义、荣和就跟着把他们所生产的“茅酒”改为“华茅”、“王茅”,成为茅台镇三足鼎立的三家烧房。20世纪40年代,“恒兴”生产的“赖茅”、“成义”生产的“华茅”和“荣和”生产的“王茅”,成为三个烧房生产的茅台酒厂家。三个烧房1947年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2.5吨,21吨和7吨,总产量60.5吨。“恒兴”生产的“赖茅”产量排在第一位,足与华家“成义”的“华茅”和王家“荣和”的“王茅”分庭争抗,成为酒中三杰。恒兴酒厂在省外和贵阳设有分销处,与“成义”、“荣和”争夺市场,产量排在两家之前。1953年,“恒兴”烧房被接管转入茅台酒厂,与“成义”、“荣和”烧房合并转为国营茅台酒厂,迎来了明媚的春天。1941年在贵阳创办永初中学。1945年至1946年任贵阳银行总经理,1948年任贵州省银行总经理直至解放。解放后,1952年7月因盗窃46万元国家黄金被贵阳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出狱后被选为贵阳市一、二、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贵阳市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市工商联筹委会常委。1980年1月当选政协贵州省第四届委员,6月被选为省工商联执委会常委。1981年去世,终年79岁。

赖永初的人物经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