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三大古酒有哪些,关键词

三大古酒有哪些,关键词

中国有那四大古酒,没有具体定论,古人评论: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鲁酒茅柴,皆为簿酒,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葡萄綠,珍珠红悉是香醪。所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我们不妨从名酒的历史来判定古酒。中国古代四大名酒:《杜康酒》、《杏花村酒》、《竹叶青酒》、《西凤酒》。

中国四大古酒是那些酒?

过年了,团圆饭总少不了酒。中国有那四大古酒,没有具体定论,古人评论: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鲁酒茅柴,皆为簿酒,竹叶青,状元红,俱为美酒,葡萄綠,珍珠红悉是香醪。我们不妨从名酒的历史来判定古酒。汾酒,产于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始于南北朝,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道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杏花村的汾酒,可谓历史久远。

竹叶青是汾酒的再生品。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属唐时的剑南道,唐人李肇《国史补》列当时名酒即有“剑南之烧春”,剑南春由此而得名,已有上千年历史。西凤酒,产于陕西凤翔,是我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据历史记载,此酒在唐代即以“甘泉佳酿,”列为珍品。苏东坡任职凤翔时,曾有“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的诗句传为佳话。

我国古代四大名酒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名酒:《杜康酒》、《杏花村酒》、《竹叶青酒》、《西凤酒》。杜康酒: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着对杜康酒的记载。曹操层饮酒长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关于杜康酒的诗句还是有很多的,这些无数名人对杜康酒的赞颂才得以促进了杜康酒的不断发展。杏花村酒(汾酒):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

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是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和劳动成果。竹叶青酒:竹叶青酒是以优质的汾酒作为基础,再加以十多种名贵 的药材,运用较为独特的酿造工艺而研发的新型白酒,他的口感是很甜美的,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中国白酒发展历史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形状和甲古文、金文的酒字十分相似的陶罐。这一点就说明了早在距今6000多年以前,中国的酒就已经产生了。但是,究竟是谁发明了酒,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也很难断定。我们的先民在创造了酒的同时,也留给我们一段段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一、上天造酒之说古人以为人与星体密不可分,人的各种行为均由上天相应的星体所主宰。

所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就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轩辕星座的酒旗三星,就被认为是司酒之星,凡世间的酒,也因为有了它们才得以产生。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二、猿猴“造酒”说早在明朝时期,猿猴“造酒”的传说就有过记载。

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的记载;清代的一本笔记小说中也道:“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

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老林中,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于是,人们便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上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连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尝。时间一久,终因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而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

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群众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是由于猿猴以山林中野生的水果为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这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这种“酒”的产生,年代久远不可考,也许它给人类以启迪从而酿成现在意义上的酒。猿猴造酒,与其说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还不如归之于猿猴特有的灵性。三、黄帝造酒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是华夏民族智慧的化身,古时许多美丽的传说都可追溯到他。至于酒的起源,因黄帝发明“酒泉”之法,并曾有“汤液酒醪”之论,所以后人也曾尊他为酒的创始人。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四、杜康造酒说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书中记载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意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做法,杜康就是酿酒始祖。魏武帝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千古名句使杜康造酒之说风靡海内外。人们在谈及酒的起源时,便把他作为酒的始祖,而尊之为酒仙。据古书载,杜康可能是夏代的第六世君王少康,曾以高粱做酒,空桑秽饭”、“加曲发酵”只不过是后来附加的动人传说而已。

古人的白酒度数有多高,为何能够做到千杯不醉?

题主你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古人喝的酒,与我们现在喝的白酒是有区别的,他们喝的多半是黄酒之类的酿造酒,酒精度数不高。大家要知道,古代的酒都是酿造酒,一般最多十几度。直到了宋代,酒的度数才提升了一点点,但也别指望出现什么高度白酒。我们举个例子说明好了,李白大家都知道吧!诗仙,酒鬼,喝完就能吟诗作对,他喝的酒就是黄酒之类的酿造酒。

就比如说,《客中行》中写,“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琥珀光不正是明晃晃的黄酒吗?更有酒圣杜甫的诗词来论证李白同志喝的酒是黄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四句诗词并无明显说明李白喝的就是黄酒,但可以设想一下,若李白喝的是白酒,十升为一斗,一斗等于十二市斤,也就是六公斤,谁能一次喝六公斤白酒,这非得酒精中毒而死,而度数低的黄酒才能出现“诗百篇”的奇观。

对于古代酿造酒的制作工艺,一般都是经糯米发酵而成,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这种酒夏天可以解暑,冬天煮着喝也不错,煮酒论英雄不就是这么来的嘛。你别还不信,再看稍晚于李白杜甫的白居易,他有一首诗《荔枝楼对酒》中写:“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这个烧酒可不是现今的白酒,在古代,烧是动词,也就是煮酒,酒液如琥珀,呈金黄色,今人亦以金黄色为黄酒的基色,并以“黄酒”命名,而所谓的琥珀香就是琥珀色的黄酒加温后发出了香味。

至于题主你问的度数,刚刚我说了,一般都是十几度且是最高了,根据唐代的记述,唐代滤酒主要使用的还是压榨法,可见还没有出现蒸馏术,而在没有蒸馏条件下的自然发酵酒,由于酵母菌在酒精浓度达到20%后,就很难继续发酵,所以酿造酒精度大约是在0度至18度之间。所以题主你明白为何他们会千杯不醉了吧!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