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一张东吴关系简表,再解释三人关系。早年的孙坚没有什么后台,他靠军功获封乌程侯和长沙太守,与袁术这个四世三公出身的大腿没有什么关系。为除掉后羿,拉宠后羿弟子逄蒙,离间关系。许氏去世仅一年,李白结识了他第二个老婆刘氏(也没经三媒六证迎娶,就是非法同居的关系)因为李白长这么大除了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别的什么也没干过也不会干,不外出旅游时就在家呼朋唤友饮酒写诗。
大禹陵为何会在绍兴?
大禹治水如今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被当成了常识来看待的事情。那么,大禹治水的真实情况是如何的呢?传世大禹画像在传世文献之中,大禹治水的故事主要见于《尚书》、《史记》等文献的记载。《尚书》、《史记》当然都是具有着极高史料价值的文献。但是,我们要知道,《尚书》和《史记》都是形成于战国秦汉年间的文献,而这已经距离人们所认为的大禹治水发生的时间过去了将近两千年。
以两千年后的文献来说明两千年的事情,不觉着有些危险吗?近代以来当疑古思潮兴起之后,大禹治水就曾经遭到过质疑。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层累地造就中国古史说,认为早期夏代以前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人建构出来的历史,而非历史的真实。他的观点曾经被总结为“大禹是条虫”。因为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大禹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他应该是一个部族的图腾。
当然,顾颉刚先生疑古过甚已经被很多学者指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传说当史实来看待,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疑古思潮带给我们最大财富。疑古思潮的主要代表性人物顾颉刚先生具体到大禹治水来说,我以为,大禹治水的传说有一个被逐渐放大的过程。大禹是夏人的首领,夏人主要活动在豫西一带地区。在龙山文化后期,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大洪水的历史记忆。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那是第四纪冰川融化的结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地区都发生了洪水。在我们中国的黄河流域也是如此。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大禹首先治理了黄河。这是断然不可能的,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并不具备治理黄河的能力。从考古材料来看,在龙山文化后期,豫东一带地区的考古文化明显呈现出衰落的迹象。而这种衰落也与大洪水有关。
在豫东的平原地区人们面对着大洪水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洪水一次次地毁灭家园,从而导致了豫东地区文明的衰退。相反,在豫西山地,一则说当洪水到来的时候,人们可以躲避。二则说,豫西山地河流并不是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当比较小的河流泛滥的时候,人们是有希望战胜他的。于是,豫西一带的人们在面对着洪水的时候,不是躲避,不是退让,而是组织起来与它进行斗争。
在与洪水的斗争之中,人们建立起了比较严密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领袖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平时。而大禹就是这样的一个以治水而闻名的领袖,在大禹的带领下,夏人们团结起来与洪水作斗争,最终战胜了洪水。郑州黄河岸边的大禹治水塑像在这个过程中,夏人的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夏人的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战胜洪水之后,夏人组织起了早期的国家机器。
而且,由于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所形成的巨大威望,大禹的后代就成了夏人当然的领袖。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就此诞生。因而,在夏人的历史记忆之中,大禹治水就成了最伟大的史诗!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的历史记忆主要靠口耳相传。在夏王朝建立的四百年间,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不断的口耳相传之中,被赋予了很多神话。
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古人有非常浓重的鬼神观念。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早期历史记忆之中,都是人神不分的。夏王朝主要活动区域后来,夏王朝被商王朝所取代。商王朝消灭了夏王朝之后,并不是以敌对的占领者而出现的。虽然我们今天大体可以知道,夏商两个王朝有着不同的族源。但,新来的商王朝以夏王朝的继承者而自居,他们宣布自己也和夏人一样,他们和夏人有着共同的祖先。
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契和大禹都是黄帝的子孙,大禹也被商人当成了一个伟大的神话般的历史领袖。在商王朝建立后,大禹治水的故事并没有被消灭,而是也被商人接受下来,并且被商人广泛传播。商人活动的区域比夏人活动的区域大得多,于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在更大的范围传播开来。大禹本来治水的时候只是治理了豫西一带的山水,到了商王朝的时候,大禹治水的传说已经被放大为治理了整个商王朝势力所及的范围之内的山川。
“遂公盨”的铭文有大禹治水最早的记录周王朝建立后,周人起源于西方,但是周人也不是以殷商的对立面而出现,他们也宣布自己是商王朝的继承者,自己的祖先弃和商王朝的祖先契,有着共同的父亲帝喾。就这样,周人也接受了大禹治水的传说,也把大禹治水当成了自己民族先民伟大的创举。周人活动的范围比商人更大,于是大禹治水就被放大到所有周人势力所能达到的地区。
前些年曾经出土了一尊青铜器“遂公盨”,其中的铭文就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传说。而“遂公盨”被认为是西周中期的器物。这就说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大禹治水的传说已经被周人所广泛接受。今天的大禹陵建筑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越人开始北上,他们在于中原民众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也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最终与中原民众融合为一体。
于是,本来和中原民众并非同一族源的越人也宣布自己是炎黄子孙。就这样,大禹治水的传说也被传到了南方。而在传说传到当地后,大禹治水也被认为不仅治理了中原地区的河流山川,包括越人生活区域内的山川也被大禹治理过了。而且,他们也把大禹作为了自己的领袖。在中原地区,本来没有大禹陵,这显然是由于时间的久远,人们早就忘记了大禹葬在哪里了。
但是,这会儿,越人大禹就葬在自己这里。他们把自己的祖先陵墓当成了大禹陵。而且为了解释为何大禹陵会出现在越人生活的会稽,他们还说大禹在治理完山川之后,作为天子巡视四方,走到会稽的时候去世,就葬在那里了。中原地区的百姓,对大禹巡视南方去世的传授也接受了。因为他们早就忘记了大禹陵在哪里。当别人说大禹陵在这里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就接受了。
而作为越人,也不是有意伪造。他们相信大禹就是自己远古的领袖,大禹陵在这里也是应当的。最后要说的是,我们国家很多古代帝王陵墓都是传说中,比如黄帝陵、炎帝陵、伏羲陵等等,都没有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但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之后,这些陵墓本身是不真的,已经不重要,他们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禹治水已经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
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两者有什么关系?
关于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以及两者关系问题,在《尚书》有《胤征》等简载,详细则《左传》两处。大体一致,细节有异。今只述大概,细微之处参之相关传说。一、关于太康失国关于太康失国等事,《左传》中由吴国伍子胥劝谏吴王灭越和晋国魏绛劝其君止游猎两处讲述。根据古籍《夏训》纪载和其他文献记载,夏禹之孙太康继位后,乐衷游猎,将国都由阳翟(河南禹州)迁斟寻(二里头)。
当时诸侯中,东夷有穷氏国君后羿为射日羿之后,英武过人,亦善射,深得太康宠爱,封为冀州牧。后羿引导太康沉湎于游猎,自已专夏政。太康专宠后羿,疏远另外宠臣武观。武观造谣说后羿认为自己不仅武功第一,治理天下也是第一。可惜未居天下第一人位置。太康恼怒,赶后羿回有穷氏国。还派武观途中劫杀。后羿凭借武功逃脱回国。
后来,后羿趁太康洛水北游猎时占领夏都,后羿向天下发布太康荒淫无道,另立太康弟仲康为帝。太康则流亡洛北中死去。史称太康失国。仲康继位后,不甘心当傀儡,派胤侯杀掉后羿同党羲和两族,被后羿软禁,变成傀儡,忧郁而亡。其子相继位。诸侯朝拜时先羿后相,后羿遂代夏帝。二、寒浞杀后羿再代夏政后羿代夏后,同太康一样又沉湎游猎,将国政全部委托于宠臣寒浞。
寒浞本寒国(今山东潍坊)公子,出生时被认定不祥之物,被寒君弃养民间,长大后被追杀,逃入后羿处,与后羿狼狈为奸。又诱导后羿游猎天下。寒浞使尽手段拉宠众臣,联后宫也收归自己,为自己生二子。为除掉后羿,拉宠后羿弟子逄蒙,离间关系。当后羿游猎东海时,寒浞以国事促后羿回都城外,寒浞于郊外设晏灌醉后羿,被逄蒙射死。
寒浞宣布逄蒙弑后羿,毒杀逄蒙。寒浞以杀逆复仇为功,夺夏政及后宫。三、少康复国寒浞代夏后,又追杀徒有虚名的夏帝相。相妻从墙洞逃归娘家有仍氏,生相子少康。少康15岁时迫于寒浞父子追杀,再逃入有虞氏国君姚思处为牧正。20岁时,姚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少康,并封地诸纶,给500奴隶。立足后拜师崇开,筹划复国大计。
东吴孙皓、孙峻、孙琳之间什么关系,请大神捋一下?
先上一张东吴关系简表,再解释三人关系。孙皓、孙峻、孙綝三人是同高祖的再从兄弟。三人的共同祖先是孙钟,孙钟生三子,老大孙羌,老二孙坚,老三就是孙静,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孙静的长子孙嵩。孙权七子,长子宣太子孙登(早亡),次子建昌侯孙虑(夭折),三子就是废太子孙和,第四子鲁王孙霸,第五子章安侯孙奋,第六子景帝孙休,第七子就是有神童之称的孙亮。
孙权还有两个最宠爱的女儿分别是孙鲁班和孙鲁育,小名唤做大虎、小虎。孙嵩有三子,长子孙绰,次子孙超,老三孙恭。孙绰的儿子就是孙綝,孙恭的儿子就是孙峻。孙权初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病死后,立老三孙和为太子,因为孙和母妃和孙鲁班不和,鲁班就仗着自己受宠,扶持后宫的潘妃以及其子孙亮,挑唆孙权废黜孙和,孙和被贬为南阳王,他的儿子就是孙皓。
在鲁班的支持下,孙亮被立为太子,孙权死后,就有诸葛恪、孙峻、滕胤辅佐孙亮。孙峻是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也是孙权的从孙,孙亮是孙峻的小堂叔,但是,孙峻的亲外甥女全惠解又嫁给了孙亮,皇室关系一向混乱,孙吴也不例外。孙峻弄死了诸葛恪成为东吴权臣,为了讨好堂姑妈孙鲁班,就害死废太子孙和也就是孙皓的爹。公元256年,孙峻病死,把朝政大权交给自己的亲堂弟孙綝,继续把孙亮当傀儡。
已经长大的孙亮不愿意了,就联合老丈人全尚家族想出掉孙綝家族,孙亮还特别交代老丈人全尚回家不要告诉妻子孙氏,但这货还是和妻子商量了,孙氏在女婿和亲堂弟之间选择了堂弟,就去给孙綝送信,孙綝反过来把孙亮一锅端了,废掉孙亮,灭掉全氏。孙綝迎立孙休为帝,之后孙休铲除孙綝,并把死去的孙峻扒出来取消陪葬的印绶,又取消他们姓孙的资格,改为故峻、故綝。
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她们有什么不同?
一般来说,大长公主就是皇帝的姑姑,长公主就是皇帝的姐妹,公主就是皇帝的女儿,郡主则是皇太子的女儿,县主就是亲王的女儿。当然也会有特列,比如宗室女也能变成公主,这个一般是皇帝特封来和亲的。四姑娘在这里就具体的说一说唐朝的这些贵女们。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视为正一品;郡主视为从一品;县主视为正二品。大长公主:大唐的第一位大长公主是同安大长公主,是李渊的妹妹,大唐建立后,就被封为长公主,贞观时期,又晋封为大长公主。
李世民对这个姑姑非常尊重,经常去看望她,生病了也不忘去探视。同安公主在619年曾和李神通一起被窦建德俘虏,好在窦建德对他们很是客气,并没有为难他们,后来又将他们放归大唐。同安公主在永徽年间去世,时年86岁,同李渊一样都是长寿之人。实际上武则天和李治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在身份上来说应该也是从公主到长公主又到大长公主,不过太平公主并没有加封为长公主,反而是在神龙政变后因功封为镇国公主,也就是镇国太平公主。
镇国公主的权势犹在长公主之上,当时是食实封5000户,允许干预政事,从而使得太平公主权倾朝野,应该是大唐最有权势的公主。长公主:大唐的长公主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贞观时期的高密长公主、永嘉长公主、淮南长公主;唐高宗时期的临川长公主、清河长公主、城阳长公主等等。高安长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萧淑妃的女儿,初封宣城公主,萧淑妃去世后,宣城公主和姐姐义阳公主住在掖庭,一直到671年在太子李弘的求情下嫁与颍州刺史王勖,唐中宗时期被册封为宣城长公主,唐睿宗时期又改封为高安长公主。
公主:大唐的公主很多,出名的更多,比如平阳昭公主、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当然还有宗室女被晋封为公主的,比如嫁去吐蕃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文成公主应该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640年,李世民将其封为文成公主,在第二年嫁给了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蕃友好往来做出了贡献。金城公主李奴奴是章怀太子李贤的孙女,被李显收为养女,后将其封为金城公主,于710年嫁给了赤德祖赞。
赤德祖赞之子为赤松德赞,曾在763年攻进了大唐长安,逼得唐代宗出逃陕州,吐蕃军将金城公主的一个弟弟李承宏扶立为傀儡皇帝,不过吐蕃军只在长安城待了十五天就被郭子仪赶走了。郡主:皇太子的女儿会被封为郡主,一般郡主将来就是公主,甚至长公主、大长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太子李建成的女儿李婉顺在贞观年间被封为闻喜县主,她在武德年间应该是郡主,玄武门之变后,她的父亲、兄弟都被杀,而她随着太子妃郑观音被幽禁在宫中生活,后来嫁给了刘应道,夫妻异常恩爱。
另一个就是博平郡主,太子李瑛的女儿,李瑛后来被武惠妃诬陷致死,后来唐肃宗为李瑛平反,博平郡主又成为郡主。县主:亲王的女儿,齐王李元吉的女儿有新野县主、和静县主、寿春县主、文安县主、归仁县主。前文说了太子李建成的女儿也在贞观年间因为李建成被追封为息王而成为县主。我们知道大唐皇帝中唐中宗和唐睿宗因为有武则天这个母亲,因此特别的与众不同,两人都做过亲王、太子、皇帝,因此他们的女儿中也有不少既做过县主、郡主,又做过公主,甚至长公主。
著名诗人李白一共有几个老婆,他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吗?
谢大圣!我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诗仙李白一生风流倜傥,挥金如土,豪放不羁。他游山玩水,好酒如仙,吟诗赋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李白既然是一个风流才子,他的感情生活也就非常丰富了。他一生先后有四个老婆伺候过他,从而也为后世留下了千古佳话。李白在二十六岁时,经好友孟浩然牵线做媒,认识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
两人是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但不是李白娶许氏,而是李白当上了倒插门儿女婿。也算是晚婚剩男了吧!婚后李白就生活在许家,因为宰相家有钱,他整天没什么事,除了喝酒就是吟诗作对,陶冶情操!时不时跟老婆要些银两,出门旅游会客,过的非常安逸。这一段时间,和老婆关系融洽互敬互爱,许氏先后为他生下了一男一女(可能也没姓许吧)没几年,许氏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双儿女由李白抚养。
至此第一段婚姻结束。许氏去世仅一年,李白结识了他第二个老婆刘氏(也没经三媒六证迎娶,就是非法同居的关系)因为李白长这么大除了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别的什么也没干过也不会干,不外出旅游时就在家呼朋唤友饮酒写诗。也不能和刘氏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对刘氏交待的家事一误再误干不成,渐渐引起刘氏不满,二人经常闹矛盾。后来刘氏变本加厉的和他争吵,李白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第二段非婚也就此结束了。
和刘氏在一起生活时,李白也知道都是自己的不是,他曾写过一首《赠内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刘氏的谦意。六年之后,李白游历山东,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山东任城结识了一个妇女鲁氏(也是非法同居)鲁氏贤淑懂事,李白很爱她,两人也生下一个儿子。此时的李白生活比较富有,他把钱财都交与鲁氏打理,过了几年舒适的生活。
谁知道李白命里克妻,五年后,鲁氏撇下他和儿子,驾鹤西游见如来去了。至此,李白第三段非婚也宣告结束。李白的第四次婚姻,也就是他第二次倒插门儿,结识了也是宰相的宗楚客的孙女儿宗氏,宗氏也是李白一生中最宠爱的老婆。说起他们俩的认识,还真是一段千古佳话。李白离开长安东游到宋州去梁园吃请,梁园当时是宋州(今商丘)名园,是汉文帝之子的梁孝王建成的。
李白喝醉之后,诗兴大发,众人拦都拦不住,便喊叫店小二拿来笔墨,他提笔挥毫,在雅座的白墙上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今附此诗: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荒城虚照碧天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王宫阙今安在.牧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梁园吟》题完后,李白弃笔离开。也是李白当有此机遇,他前脚出门,宗氏领着丫鬟等随后来到酒店,她一眼便看到墙上的诗句,就仔细吟念起来。店小二见白墙上被那醉酒才子涂抹的斑驳陆离,就拿抹布要擦去诗句,宗氏不让,店小二把老板叫来,经过协商,宗氏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下此墙以供赏玩。
这件事很快传到李白耳中,他欣逢知己好不痛快,便托人联系了宗氏,两个人见了面,互相倾慕真是相见恨晚呐!之后经过托媒说合,李白和宗氏喜结连理。这次和第一次一样,诗仙又来了个倒插门儿,当上了宰相府里的乘龙快婿。此时的李谪仙要人有人要钱不缺,想喝就喝想玩就玩想游就游,真是美滋滋的好事啊!再来说说李白和杨贵妃的事,李白受人引见拜见了唐玄宗李隆基,玄宗爱李白的文采,被授为供奉翰林,供奉翰林是啥官呢?就是朝廷管吃管喝管钱花而且是随便花。
李白在朝廷里吟诗作对,杨贵妃特别仰慕,时不时的要李白为她写诗赋词吟唱。他为杨贵妃写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在当时也是爆文啊!况且李白年轻英俊,才华出众,把个贵妃娘娘高兴的就想马上扑到李白的怀里去。后来李白到底和杨玉环有事儿没有,谁也不知道,反正当时是有绯闻的。
后来李白辞职,是杨玉环在她老公面前添好话,让她老公给了李白一笔黄金让李白受用,暗里杨玉环也给了李白好多值钱的东西,要不他凭什么一辈子不上班还到处游玩挥霍呢?再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西走避乱,到马嵬坡六军不发聚众要挟,杀了杨国忠,逼杨贵妃自缢而亡,玄宗到蜀地避难。再后来李白投靠永王李璘被牵扯到反叛罪里,宗氏千方百计设法营救,李白被赦,在归途中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对于李白的死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醉死,因遇赦高兴饮酒过量导致脑血栓,那时没输液的药因而给栓走了。第二种说法是溺水而亡,说是他听到了杨玉环被赐死的消息(其时早就死了,战乱年代消息不通)心中悲愤,便乘舟夜游江上悼念情人,因为是醉酒状态,他看到水中的月亮,便探身捞月掉入江中溺亡。第三种说法就是历史的记载和专家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闻听后不顾六十一岁的高龄前往请缨杀敌,报效朝廷,却因病中途返回,到安徽当涂县令他叔父李阳冰处,次年病死在当涂。
历史上孙坚、孙策、袁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孙策成了袁术的手下?
在汉末三国那个乱世,孙坚和孙策父子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孙坚有江东猛虎之称,孙策则号称小霸王,身上颇有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然而这对英雄父子居然都曾经在袁术的帐下效力过。这让很多人难以理解。那么孙氏父子为什么都要投奔袁术呢?今天就来谈谈这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首先要讲一下袁术这个人。袁术在很多三国迷的眼中,完全就是一个废柴加自大傲娇的官二代形象。
其实袁家四世三公,袁术哪里是什么官二代?人家是官五代好不好!在汉末那个注重出身的年代,像袁术和袁绍这种豪族出身的子弟,打从娘胎生下来就能出仕为官。因此袁术进入仕途,提拔的自然比庶族出身的屌丝要快的多。董卓祸乱汉室之前,袁术先后担任了折冲校尉和虎贲中郎将等重要官职(相当于中央警备局一号领导)。如果没有董卓乱政,一切太平顺利的话,袁术最后一定也能像父祖一样位及三公。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汉灵帝的大舅哥,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董卓乘乱入京,不仅把持朝政,还废掉了皇帝。袁氏兄弟没有选择与董卓同流合污,袁绍逃到北海郡,袁术则带着虎贲军就跑出了京师洛阳。一路小跑逃到了洛阳南面的南阳郡,并在南阳的鲁山安营扎寨,准备反攻洛阳,打倒董卓老贼。袁术的故事先告一段落,下面开始说孙坚和孙策。
历史上的孙坚是一个忠臣,但是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属于最标准的军人形象。这一点从后来关东诸侯抢地盘内战,只有孙坚一个人不计个人得失,猛攻董卓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不懂政治上的东西,完全就是个直肠子。很容易被人利用。早年的孙坚没有什么后台,他靠军功获封乌程侯和长沙太守,与袁术这个四世三公出身的大腿没有什么关系。
后来董卓废立皇帝,横行跋扈,众人纷纷起兵讨伐。孙坚虽然远在长沙,但是他是个是非观念很强的忠臣。董卓这厮瞎搞,孙坚当然要出兵讨伐了。然而正当孙坚准备北上讨伐董卓之前,他干了一件很二的事情,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这件二逼时间的起因是孙坚的顶头上司,也就是荆州刺史王睿和当时的武陵太守曹寅有私矛盾。孙坚从长沙抵达武陵后,曹寅就开始忽悠孙坚,说王睿是董卓死党。
毫无政治水平的孙坚居然就相信了,然后就把荆州刺史王睿一刀给砍了。后来有人把实情告诉孙坚,说他被曹寅骗了。盛怒之下的孙坚又一刀把曹寅这个骗子也给砍了,然后他就一拍屁股走人,带着人马北上到了南阳郡。孙坚干的这件事很二很二,因为就算王睿和曹寅有错,但他们两人都是朝廷命官,就算有错也要交给朝廷处理。孙坚只是个长沙太守,他是没资格擅杀朝廷命官的。
如果不经过朝廷的同意就敢擅杀大臣,其实已经与造反没有区别了。事情的严重性,孙坚知不知道?从后来孙坚投靠袁术来看,他显然是知道的。因为孙坚到了南阳郡后,朝廷的马上就委任了新任荆州刺史刘表和新任长沙太守苏代。虽然朝廷没有下诏捉拿孙坚(估计是怕他造反),但是免了他的长沙太守一职,导致他不能再回长沙,只能四处流浪。
这个时候的孙坚,处境可以说相当尴尬。他之前是平定叛乱的大英雄,还封了侯爵。然而因为擅杀朝廷命官,突然之间就变成了大汉的叛贼,可以说真的一脸懵逼了。既然长沙回不去了,那么孙坚就只能在南阳找出路了。那么出路在哪呢?呵呵,四世三公出身的袁术此时不就正好在南阳嘛。当时袁术在南阳也很尴尬,因为他并不是南阳太守,他只是因为反对董卓,带着虎贲军的士兵偷跑到南阳的。
他的存在,让当时的南阳太守张咨很不爽。并且张咨还是董卓的心腹!他想捉拿袁术向董卓邀功。于是袁术就主动向孙坚示好,向他抛去了橄榄枝。袁术跟孙坚说,自己乃四世三公出身,你那点鸡毛小事算个鸟?只要你助我打跑董卓老贼,拥立汉帝,我保证朝廷不会再追究你的责任。然后袁术向朝廷表奏,请封孙坚为假中郎将,朝廷居然批准了。
孙坚一看袁术本事这么大,就替他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投靠在了袁术的帐下。从孙坚投到了袁术帐下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门第观念之重,绝非虚言(貌似现在也是一样的)。孙坚本来都要被通缉了,估计连造反的心理准备都有了。然而就是袁术的一句话,瞬间所有的黑档案全部抹掉,屁事没有。所以说混官场,要跟着大领导混才有前途!像孙坚这种屌丝出身的粗人,靠玩命才搏到一个太守和侯爵。
但是人家袁术跟上头随便打个招呼,轻轻松松就能搞定。并且孙坚投靠袁术之后,整个人的层次也不一样了。早年孙坚接触的都是黄盖、程普和祖茂这种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粗人,上流社会和地方豪族根本不稀罕跟他玩。但是孙坚投靠袁术后,尤其是孙策创业期间,与孙家人结盟的人,层次都不一样了。比如说地方豪族出身的张昭、张纮、周瑜、鲁肃。
这在以前是根本不能想象的。这就好比我可能只是一个县长,但我跟某大领导混过,那么我的朋友圈质量肯定就比从基础熬上来的县长要高得多。扯远了,再说回汉末三国。孙坚投靠到袁术帐下后。袁术与荆州牧刘表起了争执,两个人都想控制荆州。于是刘表派出黄祖,袁术派出孙坚,两波人在樊城大战,孙坚被暗箭射死,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孙坚死后,孙策要替他守孝三年,因此孙坚留下的部众便被他的侄子孙贲接管了。其后孙贲与孙策一起带兵回到江东老家,脱离了袁术集团。岂不料没过几年,袁术这厮因为太特么的嚣张了,遭到曹操、袁绍、刘表的围攻,兵败后退到扬州的九江郡。他把扬州刺史陈温干掉,自领了扬州牧。当时孙贲正好也在扬州,孙家军便又投在了袁术账下。
再之后孙策守孝期满,他又回到了袁术的麾下效力。那么孙策为什么要回到袁术身边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孙坚跟大领导混过,但这只是孙坚的履历,跟孙策没关系。孙策要想干一番事业,他也需要到袁术这个大领导的麾下镀镀金,否则号召力不够。并且还有一点,孙贲投靠袁术后,孙坚的一部分部将还在袁术那里,孙策要去找袁术把这些人再要回来。
再之后的事,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孙策到寿春找袁术讨要孙坚的旧部,袁术不给,让他自己去外地招募人马。结果孙策还真的在丹阳招募了一千多人,赚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当孙策带着招募的人马回到寿春后,袁术看出孙策并非池中之物,是个能屈能伸的青年豪杰,不能一味的打压。于是便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
但是袁术也有个条件,就是孙策仍然要留在自己帐下效力,替袁家打江山。起先孙策还没有意见,很卖力的替袁术拿下了九江郡和庐江郡。但是袁术不信任孙策的忠诚度,每次孙策打下一块地盘,袁术都要抢。而且还故意打压孙策,久而久之,孙策也就不能忍了,有了脱离袁术集团,自己单干的想法。没过多久,脱离袁术的机会来了。当时朝廷想要收回扬州的控制权,就派来一个宗室成员刘繇担任扬州刺史(袁术的扬州牧是他自己自立的)。
刘繇到了扬州后,招兵买马跟袁术对着干。先后赶走了孙策的舅舅吴景和堂兄孙贲两人。(都是袁术册封的太守)袁术一看硬茬子来了,要找人去干架呀,但是找谁去呢?选了好多人都不理想。于是孙策就毛遂自荐,说他可以去收拾刘繇。袁术虽然非常不想让孙策单干,但是他认为刘繇的实力很强,孙策估计搞不赢,就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给他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就让孙策渡江南下打刘繇去了。
结果孙策是真牛掰,仅仅花了两年就搞定了江东四郡,成功自立,割据一方。后来袁术自立为帝,孙策与他划清关系,还派兵拿下了庐江郡,把自己的地盘扩大到了五个郡。这里要重点说明一下,《三国演义》中说孙策拿下了江东六郡,但其实只有五个郡。因为扬州的九江郡被曹操夺去了,孙策当时并没有拿下来。《三国演义》因为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与三国时期有差异。
罗贯中把庐陵郡算作了江东六郡,但是这个郡是后来孙权设立的。总的来说,孙坚是草根出生。虽然孙权在继位后极力的给孙坚粉饰身份,先是杜撰出孙坚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人,后又不要碧脸的说自己家族世代在吴地为官。但其实根据《幽明录》的记载,孙坚的父亲只是个瓜农。属于标准的寒族出身。当然了,给自己找祖宗这事,也不是孙权一个人在干。
曹操和刘备也分别找了曹参和中山靖王刘胜当祖宗。毕竟在那个凡是都以出身而论的时代,草根背景出身的人,想创业是很困难的。尽管孙坚凭借军功获得了乌程侯和长沙太守的政治地位。但是在高层看来,孙坚这种人根本不值一提。但袁术就不一样了,他是四世三公出身,跟董卓闹掰时官至后将军。用现在的话说,袁术是大战区的首长,头上还有一个当总理的爹。
走到哪都是金子,一大票人要抢着巴结他。毕竟人家的政治地位摆在那里,现在这个社会也一样。所以孙坚投靠袁术,是他需要借助他的政治地位为自己镀金,而袁术招募孙坚,是他需要利用孙坚这个草根出生的虎将为自己打天下。简而言之,孙坚需要袁氏的人望,袁术需要孙坚的实力。两人各取所需,政治交易罢了。同样的道理,曹操迎汉献帝,刘备投靠袁绍、刘表也是一个意思。
“大丈夫如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这话是谁说的?对此你如何理解?
首先谢谢邀请。说这话的是东晋权臣桓温,这和汉武帝时期主父偃那句“不为五鼎食即为五鼎烹”。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是都是一个意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人的手段,这是独夫民贼的政治思维。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不可取的,但在封建时代却是“政治正确”。恒温,字元子,典型的豪门公子,世家门阀,官二代。其父是恒彝,在驻守宣城的时候被江播所害。
东晋追授其为廷尉。桓温还是“烈士后代”。15岁恒温身怀家仇。时刻都想替父报仇。不料江播病死。桓温悲痛之余就要拿江播儿子撒气父债子偿。在江播的吊丧的灵堂之上,恒温身怀利刃闯入灵堂,出其不意一刀下去斩杀江播长子江彪。趁众人惊慌之际回头两刀把江播另外两个儿子也给宰了。这下江播算是绝户了。恒温如此刚烈,骁勇。
使得恒温得到了朝野的广泛赞誉。如此英雄焉能放过。晋明帝司马绍立即把自己的大闺女南康公主许给恒温,成为了驸马爷,而且袭承其父一等男爵,晋明帝司马绍封女婿桓温为徐州刺史。恒温虽说是官二代,驸马爷,但却不是膏粱子弟。桓温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桓温多次上表皇帝,愿意带兵平定蜀地割据政权(成汉地方政权)。但引发朝臣反对,主要是觉得驸马爷恒温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但晋孝宗司马聃却很相信姑父恒温。
认为可恒温的能力。于是,在公元346年,恒温率兵征讨蜀地,不到半年克复蜀地。不仅如此而且将蜀主李式的妹妹纳为妾室,恒温背着公主娶小三,南康勃然大怒,立即带着几个悍妇,手拿利刃闯入李式妹妹的住处。准备见面就给宰了,以震慑老公恒温的不法行为。李式的妹妹长的很漂亮,长发垂地,目光温和,看见南康公主气势汹汹而来一点也不害怕,毕竟也是公主出身,缓缓说道,我本亡国之君的妹妹,未能为国捐躯已是不该,今又委身于敌国将军成为妾室,更使祖宗蒙羞。
如今公主若将我诛杀,妾求之不得。南康公主一见小姑娘可怜,可爱,又楚楚动人的样子,把手里的刀一扔,抱着小姑娘大哭道,"我见汝犹怜,何况老奴乎,随即立为侧室,待其甚厚"啥意思呢,南康公主话的意思就是,妹妹啊,我看见你都爱上你了,何况那个老东西(指恒温)。立即让小姑娘做二老婆,而且带她特别好。由此可见,恒温也娶了一个好公主,驸马爷家庭美满啊,值得男人羡慕。
还给我们留下一个成语,我见犹怜。但晚年的桓温权力欲望极度膨胀,尤其是在南康公主去世以后,篡位之心日益剧增,可以说人气,才气,运气,都让恒温占全了,而且恒温此人天生领袖气质,文武兼资。在公元363年东晋穆帝驾崩无子。桓温拥立晋成帝长子琅琊王司马丕为帝。也就是东晋哀帝。此时的恒温已经是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
已经是加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而且两废皇帝,先后立了三个傀儡皇帝,离篡位就一步了。但天不佑他。在北伐途中败于一代战神慕容垂。枋头之败是桓温的转折点。桓温就此病重不就病逝。恒温六个儿子前五个儿子都不咋地,不是早死,就是傻子,两个儿子在桓温死后为争爵位死于内斗。只有最小的儿子恒玄不错。但由于恒温没有称帝,被晋书列入正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