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绝句唐杜甫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关键词

绝句唐杜甫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关键词

杜甫是内敛的性格,喝的是忧愁,无论什么酒,在他那里就成了浊酒。詩人杜甫的意思是:世上能給人解寬心的只有酒,能替人排遣歡樂,興奮心情的只能是詩。”这两首里的诗句写的都是李白才思敏捷,斗酒百篇的故事。杜甫是个伟大的天才诗人。李白写酒,写的是自身的孤独寂寞,写的是被赐金放而怀才不遇的幽愤,写的是持才傲物的狂放不羁,写的亦是天命风流与嗜酒如命。

杜甫的诗有什么典型风格?

杜甫是个伟大的天才诗人。他的伟大,主要在于他以创作实践替文人诗开辟了接近人民的的广阔道路,给文学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他的诗成了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所以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而他的诗的典型风格是“沉郁顿挫”,郭沫若曾把他与李白称为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并称赞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一、杜诗“沉郁顿挫”地把现实主义推向高峰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即现实主义,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使这期间他的诗充满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沉郁,指深远的意境,浑厚的情调,博大深厚的思想感情。顿挫,指造成感情起伏震荡、千回百折和沉着蕴藉的表现手法。

而悲剧性的题材深厚宽广的胸襟及宏大壮丽的体制,是构成杜诗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他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苍劲凝练的语言艺术,以及诗兼各体,被苏轼誉为“集大成者”。杜甫以他独特的诗歌艺术,把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成熟的阶段,达到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善于对现实生活作精练的艺术概括,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

如《咏怀五百字》高度概括了安史之乱前夕整个社会的状况。《三吏》《三别》以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通过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动乱期间人民的痛苦遭遇,形成了“诗史”的特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充满了大气,充分体现了他那“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最后两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跳出个人圈子,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

他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而揭示社会的本质,使人触目惊心。《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表现了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表现了安史之乱后的局势。《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从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慨。《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是他对严酷的时局和凄苦的身世所作的艺术总括。“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出诗人彻夜不眠之状,传达出忧思困扰之深。《咏怀古迹》(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诗人对宋玉一生的政治境遇、风度品格和文学造诣进行了概括,并从中抒发了个人的身世之慨。

《咏怀古迹》(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遗恨千载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深长感叹。《咏怀古迹》(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真可谓神来之笔,在咏诗人赞诸葛亮的诗林中,也是千古独步了。《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诗人有感于大唐王朝风流顿尽,盛世难再,无疑是一曲流淌着泪水的时代哀歌。

杜甫以诗为武器,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为人民大声呼吁,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通过诗词反映现实主义,最具有崇高的地位。二、杜诗“沉郁顿挫”中充满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杜甫以他爱国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站在一定高度,创造出 一种雄浑壮阔的诗歌艺术境界。这一点他与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有着鲜明的区别。

他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以简练的笔墨,以疾风暴雨骤然而来的声势,勾画出了一幅咸阳桥畔的哭别图,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出征路上,步履匆匆,尘埃滚滚,偌大的咸阳桥都淹没在尘土之中。战乱中人们放声大哭,哀声震野,响彻云霄,着力刻画送别时妻离子散的悲惨之状。

《登高》感情凝重,境界博大,语言精练,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艺术地概括了诗人大半生的坎坷经历,抒发了深沉郁闷的无限感慨,是对那个时代苦难与忧患的知识分子心绪的真实写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句写登高所见山上的三种景物,风急暗点登高,因登高才觉风急,天高暗点深秋,因深秋才觉天高,“猿啸哀”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次句写登高所见江上的三种景物,然后又写山景。“无边”状浓烈之秋景,透出凄凉悲秋之情。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具有立体感的三峡深秋图,显示了悲秋的感情基调。

“万里悲秋”两句,总括了“悲”字的复杂内涵,羁旅之苦,思乡之情,垂暮之叹,多病之怨。以“悲秋”二字连接全诗的景与情,情景交融,意象浑成。而尾联“艰难苦恨”则由“悲”转“恨”,由对个人艰难之恨升华为对国家艰难之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两句从大处着眼,创造出一种悲壮、广阔的意境。

后两句却改从小处落笔,用溅泪之花、惊心之鸟去点缀那沦陷的京城,同时也衬托出自己伤时之深。《野望》:“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境界阔大,以辽阔的视野、深远的目光,出色地塑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三、杜诗“沉郁顿挫”里体现出苍劲凝练的语言特色杜诗的语言凝练、苍劲,正如他自己的诗句所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足可说明他在语言上所下的功夫。苍劲,即苍老遒劲之意。凝练,即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概括,言简意丰。杜诗正是从苍劲、凝练上构成了自己语言的主要特色。杜甫的诗下字力求准确有力,使每一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义。他很善于用实词,如“微风燕子斜”,“斜”字用得准确传神。又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真是非“垂”不足以见平野之阔,非“涌”不足以见江之奔流。

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好一个花溅泪、鸟惊心,真是既凝练又形象。有学者认为,李白的两句诗到杜诗里能合并为一句,而杜甫的一句诗到李白手里也可能拆作两行。如“大道如青天”“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诗单纯到一句一意,在杜诗里难得寻见。杜甫又是兼备众长的诗人,被苏轼誉为“集大成者”。他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不运用自如,尤以古体和律诗为佳。

他的古体诗506首,五律603首,七律151首。 可以说他是写作七律的第一大家。其七律的数量超过盛唐诗人的七律之总和。此前的七律一味秀丽、典雅,而杜甫创造出一种沉郁顿挫慷慨激昂的风格,把七律推向了高潮,并且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他既革新乐府古体,以新体写时事,又创造性地运用古近体组诗反映社会现实,且能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诗体。

七律至他才运用自如,才臻于成熟。总之,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在他手中无不精工妙绝,卓然成章。杜甫是一个处于兴盛王朝急剧转衰时期的饱经忧患的诗人。“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爱国与忠君紧系一身,对人民的关爱伴随他终生,宽广深厚的胸襟使他成为人民景仰的伟大诗人。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是什么意思?

"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這兩句來自於詩人杜甫的《可惜》一詩。全詩緝錄於下:花飛有底急,老去願春遲;可惜歡娛地,都非少壯時。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詩人杜甫的意思是:世上能給人解寬心的只有酒,能替人排遣歡樂,興奮心情的只能是詩。盡管古人有,一醉解千愁,借酒澆愁之說,但酒真的能消愁嗎?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一醉方休醒來後,愁仍然是存在的。

为什么李白诗中是清酒,杜甫诗中是浊酒呢?

个人认为清酒和浊酒不是严格的区分酒质的好坏说法。更多的体现的是喝酒的心情,李白是豪迈的性格,今朝有酒今朝醉,只要有酒就是会须一饮三百杯, 喝的爽快,喝的尽兴。所以,他喝酒的感觉是清酒。杜甫是内敛的性格,喝的是忧愁,无论什么酒,在他那里就成了浊酒。杜甫不少朋友也是高官达人,本身也是一个小官,虽然有时候也落魄,不可能喝的都是劣酒吧?。

好酒酝酿好诗,李白、杜甫分别如何在诗中写酒呢?

台湾诗人洛夫曾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盛唐的风流 ,一半因诗,一半因酒。对诗人来说,酒能催化人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的想象,也让心灵的束缚得到解脱。李白写酒,诗与酒,与他的人融为一体,带着潇洒恣意、带着豪逸、带着剑气与月光。他的才华与诗情,在酒的酝酿下,如同大江无风,波浪自涌;又如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

这正是余光中所说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杜甫在《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又有《不见》诗云:“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两首里的诗句写的都是李白才思敏捷,斗酒百篇的故事。《旧唐书·李白传》载曰:“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这些诗和记载,足见李白恃才狂放的傲岸形象。近人程千帆论此诗云:“一个醒的与八个醉的”,盖云八人皆醉而杜甫独醒也,此为杜甫之现实意识与盛唐诸公浪漫狂放情怀之别也。所以,李白与杜甫,诗中之酒,其内里是不同的。

李白写酒,写的是自身的孤独寂寞,写的是被赐金放还而怀才不遇的幽愤,写的是持才傲物的狂放不羁,写的亦是天命风流与嗜酒如命。而杜甫诗中的酒,是清、贫、苦、寒、思、愁的,充满了人生百味,又有着忧国忧民的家国大义。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世人读此诗,往往看到的只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的洒脱,却没看到李白内心的孤寂,花、月、酒,这样的良辰美景之下,只有影子作陪,不孤独吗?所谓对影成三人不过是掩饰内心的落寞。李白·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能饮、好饮,且也善饮,“酒仙”之名,当之而无愧!其饮酒诗虽姿态横生,其趣各异,然皆能见其放纵任真、狂放不羁之个性与精神。但顾随先生说“初学者喜此等句,实乃自欺欺人。原为保持自己尊严,久之乃成自欺,乃自己麻醉自己,追求心安。”李白·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自古以来,历来圣贤和哲人从未停止对宇宙、人生的追问与思索。这首诗他是继承了屈原天问的精神,把酒问月,叩问宇宙真谛。

但同时,我们必须知道,这是李白政治失意后的作品,是诗人排遣苦闷的方式。所以结尾又回归于酒“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显得消极。好像人生遇到了困难挫折,就只有喝酒这一种方式来解决一样。而杜甫是不一样的,他说:“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杜甫注重现实,也认清现实的处境,并能由自己的处境,体会到天下贫寒之士的处境。

所以说出了“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李白对人生、对命运、对生命的体悟和思索,早已超脱了尘世的藩篱。所以他写“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但杜甫更注重现实,关心现实里的一切,野有饿莩,亲有流离,国有战乱,这些都触动着他的内心,这些才是他饮酒写诗的内在原因,也是他诗中酒之味。

如其《登高》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的诗中很少有李白那种狂歌痛饮的酣畅,有的只是人情世态的冷暖。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李白的《将进酒》,诗歌里面写的是与谁在喝酒?为什么他豪情万丈?

当然是岑夫子和丹丘生了。李白先生和这两位一起豪饮,身上带的银子都买了酒。酒至半酣,李白还要继续点酒。老板说,对不起,你们压的钱都花光了。李白登时就火了,他一边脱下身上穿的裘皮大衣。高声喊着:拿去拿去,要是不够的话,我还有一匹宝马良驹,都换了酒吧。于是乎,哥仨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身无分文的三位侠客被老板赶出了酒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