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玺上面写的是什么字我列出两汉魏晋时期的记载:《吴书》、《玉玺谱》、李贤注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比如图2里面的中印双方,穿的都是自己的民族性服装——咱们的大使身着中山装,印度总统的制服非常形似中山装,实际上那是印度特色的制服,叫Sherwanis舍瓦尼。
传国玉玺上写的是什么?
传国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个“传说”不是说传国玺在历史上不存在,而是在历史上出现过,但是到现在已经没有了,见不到了,成了传说。据说传国玺是秦始皇时所造,传承至两汉、魏晋、隋唐一直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皇帝李从珂时,这个传国玺就再也没有了记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在这段时间里,但凡朝代更替,传国玺的继承就成了开国皇帝们渴望得到的“神器”,因此也赋予了“君权神授”的政治意义。
传国玺上面写的是什么字我列出两汉魏晋时期的记载:《吴书》、《玉玺谱》、李贤注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应劭,皇甫谧:受命于天,既寿且康。《晋阳秋》载冉魏大将军蒋幹送给东晋的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徐广、《宋书·志第八》: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综上,传国玺上的文字一共有4个版本,文字均有出入。【此印是用鱼鸟篆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下面我来回顾一下传国玺的传承细节《玉玺谱》: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子既败,以奉光武。这段文字是出自《后汉书》李贤注文,李贤是唐朝人,史称章怀太子,这本《玉玺谱》的作者按照《旧唐书·经籍志》的记载来推测,应该是僧约贞。
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段记载是唐朝人总结的“秦至东汉时期传国玺传承情况”。如今影视作品中对传国玺的解读,也大都依据这段记载。【电视剧《新三国》中关于传国玺的剧情】《玉玺谱》对传国玺文字的描述应该是继承于《吴书》的。《吴书》:(孙)坚入雒,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
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裴松之对这段记载有过自己的见解。应氏《汉官》、皇甫《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且康”“永昌”,二字为错,未知两家何者为得。
应氏就是东汉末年人应劭,皇甫则是西晋名士皇甫谧,裴松之说,这两位记载的文字和《吴书》的内容不同,不知道“且康”和“永昌”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其实,仔细想想,应该就是《吴书》的记载为正。道理很简单,应劭和皇甫谧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传国玺啊!他们记载很可能是听来的。特别是皇甫谧,他一辈子都没做过官,就坐在家里写书做学问,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应劭,应劭多少还是在朝廷中呆过一段时间的。
应劭和孙坚都是汉末人物,孙坚是有明确记载,亲手拿过传国玺的人,随后他把玉玺交给了妻子吴夫人,其儿子孙策、孙权也应该是见过的。再者,《吴书》是孙吴帝国的官修史书,记载自己家皇帝家里的这段经历,自然是有准数的,不会胡编乱造。应劭是在东汉帝国朝廷中做过官的,他在乱世中担任泰山郡太守,因为没有帮曹操接到父亲曹嵩,导致曹嵩被陶谦的士兵谋害,他害怕曹操报复,于是投奔了袁绍,然后他在冀州安心写书,做学问。
在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县后,他把写成的书先给汉献帝,用来恢复汉朝威仪。很可惜,不久后他就逝世了,汉献帝拿到传国玺大概是在建安四年(199年),应劭如果写错了的话,死人也是不会修改的。至于东晋人徐广和《晋阳秋》的记载,文字发生了更多的偏差,“既寿”变成了“皇帝”,这一点,笔者以为,汉末时的那枚传国玺已经遗失,东晋之后的传国玺已经发生了转换、改写,所以才造成记载不同。
说到底,传国玺的真正秘密,到现在永远成了一个谜了。说点其他事元后摔坏的是传国玺上一条龙的龙角,并非是传国玺的一角。《玉玺谱》原文是:至汉平帝,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乃出玺,投之於地,玺上螭一角缺。《吴书》说孙坚从雒阳井中捞得的传国玺也是如此: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这里的“螭”就是龙之九子之一。现在很多人道听途说,没看过史书原文,误以为是传国玺缺了一角。
例如在电视剧《新三国》里,小孙权就是这么说的。曹丕加字。据说,魏文帝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之后,得到传国玺,还在传国玺背面肩上刻七个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秦汉时的传国玺很可能在西晋灭亡时遗失了。这一点,可以从东晋之后的记载看出端倪来,因为八个字已经发生改变。可见,当年刘聪攻入洛阳,灭亡西晋时,传国玺已经遗失,之后由“后赵→冉魏→东晋”传承的传国玺,文字已经变成“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可见这个传国玺已经不是秦汉时的那枚了。
一个国家的大使递交的国书到底是什么,写的通常是什么内容?
我上学的时候,因为学校性质(直属于某部)的缘故,还真接触过相关的内容。咱们在新闻里听到的“国书”,指的是派遣国给对方“调令”性质的文件,类似“介绍信”,一般用于新任大使履职之时,如果是两国新建交的或者“复交”,通常仪式会更隆重一点。其实,除了新大使履职的“派遣国书”,国书还包括“召回国书”,指的是大使商人的正式通知。
按说,应该是在大使的职务终止之时,由他本人亲自递交驻在国元首。而实际操作上,多是在接班的那位新大使递交自己派遣国书的同时,一并交了,并不会再为了召回的行为特意单独走回手续。像下图,咱们国家的版本,就是召回与派遣并为一体了。当然,如果两国已经“感情破裂”,宣布断交,并互相召回使节的话,那就另说了。先看递交时间。
通常,一国外交代表到达驻在国首都,第一件“公务”就是呈递国书。在这之前,外国代表是不允许进行任讲演、会谈及谈判等政府性质的外交行为的。再说说双方的代表。主方自然是一国元首,客方为派遣国大使。然而,国家元首这边,有时会是国家主席、总统,沙特国王这样的“实位元首”,国家元首本身就是其所在国权力相对最大的那位;也有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比如国王、女王,天皇、大公等等,或者议会制总统(总理才是有实权的那位)的“虚位”元首,他们不代表任何争当立场,平时不怎么参与政务,只是起到象征性作用。
比如接受国书、任命首相/总理、授勋嘉奖功勋人员,或者某些特殊的庆典、仪式上向广大人民群众微笑挥手等等。下图,2019年8月28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向印度总统科温德递交国书。一提到印度最高领导人,大家印象中的肯定都是那个喜好穿的“花红柳绿”的莫迪总理,而科温德这个名字,想必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说过。然而,在印度,作为议会制国家,莫迪总理虽然有实权,但并非国家元首;科温德总统的角色,就是那位类似于英国女王的虚位元首,有象征性的地位,但却没有实权。
这类“总统”,虽然也是选票选出来的(议会议员选的,非普选),但通常是不会出现那种政党互斗,激烈竞争拉选票的场面,一般都倾向于那种为国家做出过特殊贡献,德高望重的专业技术人员,而非政客。像这位印度总统科温德,他老人家曾是一名恪尽职守的法律工作者,威望非常高。再往前,印度的“原子弹之父”和“导弹之父”,核物理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阿卜杜·卡拉姆就担任过2002—2007年间的印度总统。
下图是这位老科学家就任总统时,检阅仪仗队的情形。还有服装上面,双方参礼人员多穿着正式礼服或民族服装。比如图2里面的中印双方,穿的都是自己的民族性服装——咱们的大使身着中山装,印度总统的制服非常形似中山装,实际上那是印度特色的制服,叫Sherwanis舍瓦尼。当然,咱们也不一定非要穿中山装或者旗袍,女大使穿制服套裙,男大使穿西装的场合也很多,只要是正装,都说得过去。
此外,国书有正本、副本之分,正本加封,副本不封口。正本由派遣国元首签署,外交部长副署,由使节亲自向驻在国元首递交;副本则印上国家元首、外交部长的手印签名,不用本人签署。根据所在国的不同风格,递交国书的仪式各国有繁有简,但气氛都是庄严隆重的。大使乘坐接受国提供的礼宾车前往;使节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后,会应邀进入客厅,双方礼仪性的共叙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再简短的展望一下未来。
三国时魏国的旗上面写“魏”,蜀国大将魏延的旗上也写“魏”,如何区分?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了解下我国古代旗帜的分类和作用。古人对龙、虎、熊等猛兽有崇拜心理,因此在布上画龙、熊、虎等猛兽,祈求祥瑞护祐,这就是旗。古人还将一些符号画在布条上称为帜。将二者合一就称为旗帜。旗帜在古代主要用来显示等级、位置及信号连络,主要分王旗、帅旗、将旗、五方旗、号旗等种类。王旗,一般只有国家最高统治者使用,又称为纛,有旗头之称,它的旗杆上部有一个毛头,是用牦牛尾制成。
纛上应有最高统治者的姓氏或国别名,纛的主色一般应为黄色。帅旗或将旗,又称作牙旗。牙旗因旗帜上面饰有象牙而得名,是军队里最高统帅的标志。牙旗在哪里,哪里就是主帅所在地。牙旗上一般有主帅或主将的官职姓氏。如三国关羽帅军出征,就会标明“汉前将军,关”。如果将军威名远播,就没必要再在旗帜上写职务名称。如关羽就一个“关”字,岳飞就一个“岳”字就行了。
只有主帅或主将的牙旗上显示国别,下边的将领的旗帜上就只有官职和姓字了,如“前将军,关”和“镇东将军,赵”。主帅或主将树立牙旗的营门称牙门,也称军门,后来公府、公门也称牙门,讹转为衙门。至于军门,成为了明代高级将领,如总督、巡抚的代名词,也是清代对提督或总兵的尊称。五方旗,是用五种颜色制成的旗子,红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青色代表东方,黄色代表中央。
古代军队作战时,五方旗能够便于将领指挥军队,随时掌握战场动态。三国时期,魏国在旗帜上分别用青龙、朱鸟、玄武、白虎、黄龙等图案,配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队伍,起到沟通和联系的作用。号旗,是能辨别敌我的旗帜,如刘邦建汉,自称赤帝子,尚赤色,号旗也是赤色。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率军攻打赵国,采用背水一战的方法。
韩信率数万汉军背水结阵,与二十万赵军在井陉对峙。二千汉军伏兵乘赵军轻敌出击之机,攻占赵军大营,“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发现大营被踹,心无斗志,全军覆没,这正是号旗在战场上的最好运用。尽管我国很早就使用了各种旗帜,并让各种旗帜发挥作用,但很少有用一种旗帜代表国旗的,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少朝代有自己的国旗。
只是到了清朝后期,为了参加一些世界事务或活动,参照别国国旗,确定以青龙旗作为大清国旗。因此在魏蜀吴三国时代,根本就没有国旗,魏国也没有用“魏”字代表的国旗,行军打仗,也是打着统军主将国别加官职加姓的牙旗,不会有单一个“魏”字的魏国旗。现代电影电视中,有魏蜀吴各国旗号,也许是想让观众更好地分辨各国军队吧,在真实的三国中,应该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也就没必要担心魏国旗上的“魏”字,和蜀汉魏延牙旗怎么区分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