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人喝酒后为什么要洗酒杯,为什么古人喝酒要煮酒

同样是喝酒,为什么古代的各路英雄好汉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甚是爽快潇洒,而现在喝酒多大是用小酒杯呢?很多人会问以前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情去哪里了?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喝白酒要用小酒杯?具体原因如下:聚拢香气小酒杯杯口较小,能够很好的聚拢香气,减缓酒香消散速度,喝的过程中更能让舌尖和味蕾可以得到无以伦比的饮酒体验。

为什么古人爱用银器喝酒?

诗仙、酒仙李白,有诗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王翰名作《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怀,欲饮琵琶马上催。"即便如盛唐,玉制酒具毕竟是"高配",银杯盛酒,才是大唐"小康社会"的雅集"标配"。中国银制酒具制作工艺的高峰,正是始于隋唐。 银制酒具是银饰文化与酒文化邂逅之后的"长相依"。

之所以如此,我认为始于银制酒具的两个功能: 一是医卫功能。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著有《洗冤集录》,书中记载银针验尸,即砒霜中物与银器接触,产生黑色之物(今之硫化银),这是当时法医检验的标准,所以古有用银验毒的说法。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银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中西医用银治病,均有记载。银是天然抗生素,银离子能杀死650种致病生物菌。古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银制品的医卫功能有着切身感受。 二是文化功能。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之于人类生活,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玉错金银的金玉文化和银饰文化。但是,金玉文化毕竟贵族化气息太浓,银饰文化才是触之可及的全民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银饰文化影响日常生活至深,凡家庭中必备银器,不仅是银酒具,银碗筷、银饰品也是多多益善,以银为美,以多为美,真是叹为观止。

古人喝酒为什么要先煮一遍?

你知道白乐天有一首诗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为什么酒称为“蚁”呢?古代喝的酒与现代的酒不同,没过滤,酒沫太多。煮酒,是为了撇浮沫。白老先生的诗里就称酒为“蚁”,绿蚁,是指未过滤时酒面泡沫,呈浅碧色。其实也不止他一个人这么说,比如晋代陶渊明的《拟挽歌辞》里就说:“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北周庾信《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秋桑几过落,春蚁未曾开。

”南宋词人吴文英的《催雪》里也说:“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直到清代,陈维崧《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里还说:“唤取鸬鹚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咬春说饼,满船药玉,几瓯冰蚁。”醅,也是类似的意思。醅,酒之未滤者。比如唐温庭筠《醉歌》有:“锦袍公子陈杯觞,拨醅百瓮春酒香。”韦庄《灞陵道中作》里说:“秦苑落华零露湿,灞陵新酒拨醅浓。

”清汤右曾《登岘山亭至甘泉寺》里说:“休问葡萄拨醅后,甘泉一酌自清泠。”为什么是绿色的呢?酒曲的问题。黄庭坚的《醇碧颂》里说了:“荆州士大夫家,菉豆曲酒,多碧色可爱,而病于不醇,田子酝成而味厚,故予名之曰‘醇碧’而颂之。”陆游的《自适》里也说了:“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菉豆作曲,这个酒色就是绿的。

这属于家酿酒,好不到哪去。陆游的《客至》里说:“野果尝皆涩,村醅压尚浑。”纯老百姓的口粮酒。“蚁”“醅”,指的是未过滤过的重酿酒。未过滤,酒液浑浊,所以也常在古籍里读到“浊酒”一词。再者,就是泡沫。泡沫不仅仅是液体,还沾着点酿酒的原料。这玩意你喝起来,它一则是不好看,二则影响口感。你可以想象一下,今天你煲汤,汤里也有浮沫,那就是食材里的蛋白质受热硬化变异析出来的。

你把浮沫撇掉,汤就变清了。古代的酒也一样。煮酒的,都不是蒸馏酒。蒸馏酒烫一烫就行了,因为蒸馏酒是清澈的。需要煮的酒,酒沫又称“浮蚁”,不仅酒液里,酒瓮边上也沾着,很多。这……你喝一口酒,呸呸呸往外吐渣子,多难看。所以要煮酒,撇浮沫。那么,清代赵翼《陔馀丛考·茅柴酒》里说:“酒之劣者,俗谓之茅柴酒。”为什么叫“茅柴酒”?喝那个酒,就得用茅柴生火,煮一煮。

煮酒不能用大火,小火慢慢加温,既可以增酒香,又可以让浮沫里的物质硬化变异析出,然后就撇掉了。不能用大火。火大了,锅开了,没等浮沫撇干净酒精都挥发没了。古代的低度非蒸馏酒可架不住这么糟蹋。清周亮工的《书影》里说:“世人共云犀爵酌火春后,则香骤减。”火春已是烧酒了,那还架不住犀爵煮酒呢。村醪浊酒,煮狠了就没酒味了。

味道不足怎么办?古人有的是缺德招——椒浸。王维的《椒园》里说:“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朱彝尊《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原》里说:“祠墓久摧没,末由酹椒浆。”唐代陆龟蒙《和伤开元观顾道士》里也说:“药奠肯同椒醑味,云謡空替薤歌声。”所以,酒又称“椒浆”“椒醑”,其实这玩意最早是用来祭祀的,可能是有人觉着这样喝味道比较足,后来就普及了。

为什么有些人喝白酒要用小酒杯?

感谢邀请。同样是喝酒,为什么古代的各路英雄好汉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甚是爽快潇洒,而现在喝酒多大是用小酒杯呢?很多人会问以前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情去哪里了?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喝白酒要用小酒杯?具体原因如下:聚拢香气小酒杯杯口较小,能够很好的聚拢香气,减缓酒香消散速度,喝的过程中更能让舌尖和味蕾可以得到无以伦比的饮酒体验。

品酒需要白酒的酒体丰满醇厚,小杯浅酌,更能充分调动味觉、嗅觉神经,去捕捉、体味、感悟每一个酒分子香味,获得综合的美感享受。小杯慢饮,不容易醉,小杯喝酒,比起大碗干,更能有效地防止饮酒过量。高品位生活的体现小杯浅酌,让饮酒者在酒桌上更加优雅、自信,乃文人雅士之风。古代白酒与现在的白酒度数差距据了解,宋朝以前由于蒸馏酒技术尚未成熟,当时喝的酒一般为烧酒或黄酒,度数较低(一般为10度左右),因此,当时大碗喝酒不足为奇。

古人喝酒为什么总是用衣服遮住脸?

谢谢邀请:,中国酒文化源源流长,各个朝代喝酒都有所不同,朝庭和民间不同,文武喝酒不同。喝酒用衣服遮脸的习俗主要来源于商周朝时期的"礼"治,后来儒家思想又把它具体细化,跟吃饭不得露牙齿有响声,女人吃饭不得入桌等,都是封建礼教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喝酒习俗也紧跟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今天用餐,喝酒己不拘小节,但在酒桌上敬酒,长幼有别,上下级有别上,还能看到古"礼″遗风。

古代男性喝酒要用袖子挡着吗?为什么?

导读:中国礼仪之邦,有茶文化,也有酒文化,古人对酒的热爱,从众多的诗歌中就可见管中窥豹。古代饮酒讲究“温克”,不允许酩酊大醉,更不能酒后失仪,对于饮酒有诸多的规范。中国是礼仪之邦,酒文化也由来已久,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里,对酒的文化都多有描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化的东西,肯定是有礼仪与传承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农耕时代。

古代喝酒不能酩酊大醉,那种喝得不省人事的醉汉,算不得会喝酒,“温克”是喝酒的基本礼仪,饮酒可以,但是不能酒后失仪,这是喝酒大忌讳,古人讲究温存而克制,就算是喝酒也不能失态,所以别为“酒后失仪”找理由。“温克”是最基本的,还需要“拜、祭、啐、卒爵”四步,才算把喝酒的过程进行完,要是现在喝酒这么多规矩,估计没几个人愿意上酒桌了,现在酒已经成为聚会的必备品了,不喝上几杯,好像就谈不成事情,不在酒桌上把对方拿下,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手段,但是古代人不这样做,他们对礼仪的讲究,让喝酒也变成了一种仪式。

先是“拜”,要喝酒得先拜,以示尊敬,然后再“祭”,这是感谢大地赐予之意,完成这两步还不算把礼仪进行到底,然后是浅尝辄止,品味之后才是最后一步,仰头饮下。这些流程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喝茶的步骤,所以礼仪文化其实是相通的,不管是喝茶还是喝酒,在古人这里都要讲究礼仪。古人饮酒多有礼仪,甚至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对饮酒也有很多品格方面的约束。

周朝是一个非常注意礼仪的时代,《周礼》就是出自于此时,周王朝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古人矜持而讲究礼仪,在礼教的束缚下,喝酒用袖子挡住酒杯,应该是一种仪态,更是一种教养,但是史料并没有这样记载过,如果真是这样,我想那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古代关于酒德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在很早就规定了喝酒不能失态,儒家思想认为,喝酒一定要有品相和德行,特别是古代士大夫之间更是讲究仪态,饮酒者要有德行而无亏,不能骄奢淫逸,这是对喝酒之人的约束,可不是借酒消愁之后发酒疯,那是德行的一种亏损,会让人看不起的,综合这些资料表明,周朝的时候,酒文化还是极其讲究“温克”、“谦恭”的。

再加之古代的袍袖宽大,可以起到遮挡的效果,可能会更加好看一点,不必仰脖之间看到尴尬之事,所以古人喝酒是有礼仪的,不能酩酊大醉,更不能仪态尽失。《尚书·酒诰》就体现了这种封建礼教的严谨,:“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通俗一点就是,不能狂饮乱喝,少聚众喝酒,禁止饮酒过度。在古代,饮酒也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特别是在讲究礼仪的周朝,饮酒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化。

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喝酒必须用手遮挡,如果真有这个规矩,逆风猜想,一是因为古人袍袖宽大,必须遮挡,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虽然史册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家自觉遵守 每次看到古人的诗词,就有一种错觉,他们太能喝了,李白斗酒诗百篇,这哥们不喝酒就没有灵感,写不出来诗,不用碗都不行。到唐朝的时候,喝酒就没有那么多礼仪了,由于服装更加便捷,风气更加开放,喝酒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家也可以聚众喝酒了,不算一件失仪的事情,就连喝酒用袖子挡住嘴的习惯也渐渐没有了,其实随着岁月流逝,历史更替,任何习惯都会更改。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朝代都需要用手遮住袖子,要看时代,时代的发展总会淘汰一些东西,也总会产生一些东西。史料记载很多酒的礼仪,但是并没有提出必须用手遮挡,如果真有这样的规矩,逆风猜想,这也许是一种自觉的习惯,或者是古人自己遵循的礼仪,并没有记载到史册上,就像一种公共道德一样,不必提醒,大家自觉遵守。

为什么古代人喝酒要煮,现代人喝酒直接喝?

此问题本人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说古代的酒酒精度数太低,因而才会加温,这本人是不认同的。古代民间酿酒技术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即是在汉前,民间亦有造黄酒的,其实民间的早期黄酒就是米酒。而古代的早期米酒是专指谷子(小米)的,不包含大米。这种米酒是把小米煮熟后发酵而蒸酿而成的。这些早期黄酒因属发酵物,含霉菌,喝时再煮加热亦为散发菌毒而为之,且温酒又健胃利脾。

古代的白酒,汉后即有并非起自元后。古代的白酒,统为曲酒,用粮谷糠做熟曲以加热发酵才能做酒。古代的白酒为纯粮制造,不掺一点杂假,为精纯之酿。如高粮,大麦,大米,后期的薯干,玉米等,都是用曲发酵后而上笼蒸的。做法是把粮食煮熟后加曲闷之,发醇后再晒干,然后上笼再蒸。蒸出的流水便是酒。古代的纯粮曲酒,头道酒度数可达七十度上下。

古代没酒精,这道酒都做为民间消毒消炎的药用了。而二道酒也在五十度上下,相当烈性。而解放前后,这些酒还相当盛行,后劲很大,一醉不易醒。而三道酒为民间普通用酒,三十度上下。四道酒一般都不再喝了,因为已无酒劲。古代人喝酒为什么先加热煮酒呢?一是温酒不伤肠胃,益肝养脾。二是加热用热蒸气再把多余的曲霉与甲醇通过热气把它们挥发掉,用以免除对人体的刺激和伤害。

被元朝统治者当饮酒器的宋理宗人头,百年后为何能保存完整?

宋理宗是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224年—1264年),虽然执政期间有些许作为,但总体上定义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既然皇帝昏庸,那就少不了奸佞当道,没错,那位大名鼎鼎有瞒天过海本领的奸臣贾似道便是宋理宗的臣子。提到宋理宗,他在位期间最有作为的一件事应该就是“联蒙灭金”了。当年成吉思汗临终时前也曾留下遗诏,想要消灭树大根深的金国,必须联合金国的世仇宋国,而金朝被蒙古不断攻掠的情况下情商实行了“北失南补”的政策,柿子专捡软的捏,宋朝一直忍气吞声!而金朝在蒙古骑兵的打压下也已经苟延残喘!公元1232年,蒙古派遣王檝和宋朝商讨联盟,一起夹击金朝,当时朝堂上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很多人认为这样可以一雪靖康之耻,而另一部分认为如果金国迅速灭绝,下一个就是宋朝了,但宋理宗却认为天赐良机,这正是他中兴宋朝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于是宋理宗便答应了一块夹击金朝,蒙古承诺灭掉金国之后将河南地区归还给宋朝,但急功近利的宋理宗并没有严谨对待这件事,所以没有书面协议,只有口头约定,所以才有了“端平入洛”的失败,也给了蒙古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之战彻底拉开序幕!宋理宗前期先有史弥远擅权二十五年,当政后期,内有阎贵妃和贾似道篡权祸害朝堂,外有蒙古大军虎视眈眈觊觎江南富庶之地,而宋理宗专宠小人奸佞,宋朝上下混乱不堪,宋理宗又奢靡无度,单赏赐阎贵妃财务便不计其数,国内经济濒临破产,通货膨胀十分严重,鄂州之战后,贾似道以赵昀的名义向蒙古称臣,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丧失,而忽必烈突然决定撤军让贾似道专了空子,国内还以为宋朝大捷!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

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自此宋理宗对贾似道更加恭恭敬敬唯命是从了。面对蒙古大军的入侵,军费供应不上,不得不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压力,到宋理宗后期,经济彻底破产!赵昀病重后,下诏征求全国名医前来为自己治病,但天下人都翘首以盼这位皇帝早登极乐,没有一个名医前来,公元1264年末(南宋景定五年1),赵昀病逝,赵禥(宋度宗)继皇帝位,公元1265年(咸淳元年),宋理宗被葬于会稽府永穆陵。

后来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伽被元庭任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伽在江南大肆盗掘南宋皇陵,把宋理宗皇陵宝物扫之一空,并取出含在宋理宗口中的夜明珠,宋理宗赵昀的尸体因入葬时用水银浸泡过,所以还没有完全腐烂,便将宋理宗的尸体从陵墓中拉出来,当时水银为贵重之物,于是便把宋理宗倒挂在陵外的树上空干水银,水银地从理宗口中一滴一滴的滴出,滴了三天三夜。

然后把宋理宗的头割下来,头骨皮肉剥净,制作成一个酒盅,随后把宋理宗的尸体烧毁,几年后杨琏真伽把宋理宗头颅制作而成的酒盅献给了元朝统治者。除此之外,被掘的还有宁宗、度宗、徽宗、高宗、孝宗、光宗以及诸皇后陵, 杨前后盗掘陵墓100余座,把皇陵以及皇陵里的的后妃、皇子、公主诸多功勋大臣的坟墓通通挖开,尸骨满山遍野,惨不忍睹,还将那些皇帝骨骸掺杂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里筑塔十三丈,取名镇本。

后来徐达直捣元大都后,向朱元璋投降的危素便提到了这这件事,于是朱元璋派人在元大都四 处寻找找回宋理宗的头颅,找到后朱元璋以帝王之礼把宋理宗头颅安葬在应天府,第二年,宋理宗赵昀的头骨被重新安葬到永穆陵。所以本来就是坚硬的头骨,被制作成精美的酒盅后就更难破碎了,再加上藏传佛教制作骨制器皿的特殊工艺,更何况这是前朝帝王的头颅,元朝统治者自然要好好保存了,以供羞辱前朝!所以能保存近百年之久在正常不过了!六陵草没迷东北,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当时直恐金棺离,凿石通泉下深锢。一声白雁渡江来,宝气竞遂奴僧去。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可怜持比月氏王,宁饲鸟鸢及狐兔。真人欻见起江东,铁马九月逾崆峒。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贝琼《穆陵行》部分文献可参考;《宋史·理宗本纪》《金史·本纪第十八》《明史·危素传》。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