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如东县南黄海酒业有限公司批发部,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

1,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

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是2006-08-24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如东县掘港镇通海路3号。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6237923199084,企业法人臧卫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工程建设投资管理;机电设备、五金装潢、建筑材料销售;农业中低产田改造;海洋资源开发(能源、矿产资源除外);土地复垦;滩涂开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00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如东县南黄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

2,马塘的马塘镇

马塘镇位于南通以北40公里,地处如东县中腹地带,毗邻县城14公里,全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人,辖26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马塘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三国两晋时期即已成陆,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二十世纪中叶,不知是天遂人愿,还是巧夺天工,如泰河、九圩港、马丰河三条人工运河把古老的马塘镇区神奇地划为三角形。极目远眺,四面环水的小镇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片绿洲,从此,马塘便以岛镇的雅号远近闻名。马塘镇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吴亚鲁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革命先烈白桐本、吴亚苏等数百名英雄儿女在这块土地上洒尽了青春的热血;革命先辈王盈朝、叶胥朝在这块土地上缔造了民主抗日县政府。马塘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距南通港车运仅40分钟,距兴东机场30分钟,苏334线横穿东西、通丰公路南北贯通于镇区中心,如泰运河与南引江水的九圩港在镇区穿唇而过。随着苏通大桥和连盐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长铁路相继建成,马塘将融入上海经济圈,并与大江南北联为一体。马塘镇是工业重镇。江苏南黄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东昌化工有限公司、南通亚邦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大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在马塘扎根,南通建民丝绸集团、南通春华丝绸有限公司等新兴企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四大支柱行业。马塘镇是农业大镇。精丰牌瘦肉型商品猪被国家命名为优质肉品,玉奇牌无公害大米数万亩的规模在江苏独树一帜,并拥有万亩桑园、万亩特经作物示范园区。马塘镇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286亩,位于苏334线和如泰河畔,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工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各种政策优惠,商机无限、魅力无穷。马塘人杰地灵,省政府重点学校马塘中学、马塘小学哺育了大量的莘莘学子,远近闻名,两个变电所,三个自来水公司、五个市场,七个金融银行为生产、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马塘,人杰地灵,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南通市第一位中共党员吴亚鲁早在1922年就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革命先烈吴亚苏、白桐本等数百名英雄儿女在这块土地上洒尽了青春的热血。革命先辈王盈朝、叶胥朝在这里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党组织,并缔造了民主抗日县政府。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姬鹏飞、粟裕、陶勇曾战斗在这块土地上,谱写了火烧竹篱笆的撼人史诗。马塘,人才辈出,各个领域盛有造就者不乏其人。清末举人吴横,是一位有才气有骨气的开明人士。他善于诗书画,尤以水墨梅花擅长。1927年出任马塘行政局长,他对反动势力疾恶如仇,不但把两个儿子(吴亚鲁、吴亚苏)送上了革命道路,自己也挺身而出顶歪风、战腐恶、主公道。常借酒骂世骂人,积怨而亡。辞世之前还吟道:眼前局势已如此,浩劫茫茫何处家。不把头颅轻一掷,惟将血泪染梅花。晚清名士邓飞霞、朱亚陆、刘念劬及道士朱静波等精于书法,尤以邓飞霞造诣更深,当时被誉为全国七大笔之一。辛亥革命以后,一些名家相继出现。国画家邓怀农擅长花卉,其作品早年即收入《香港书画作品选集文稿》。稍后的青年画家邓梅生,以其纯熟淡墨的技巧作的花鸟画,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早年旅居金陵、祟川的名中医周筱斋、周宗鉴等中医论著甚多,在医界名声显赫。钱静人,1938年参加革命后就从事宣传工作,解放后担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填写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唱响大江南北。全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当代著名中年书法家王冬龄先生童年时代,就在马塘这块大地上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奥运冠军,泳坛健将林莉的旧居就座落在马塘古老的石板街上。 孤舟渐渐脱长淮,星斗当空月正怀;今晚分明栖海角,末应便道是天涯。这是南宋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渡海南归途经马塘时留下的千古绝句。马塘,三国两晋时期即已成陆,渐有移民定居,唐代已成为沿海村落,取名郭补村。勤劳、勇敢、智慧的马塘先民,一代又一代地在此筑堰御潮,晒卤煎盐,建寺营宇,广辟荒原,使之逐渐形成集市,南宋正式建场,此后商贾日益活跃,市面日趋繁荣。沧海桑田,生生不息,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旧时的马塘建筑颇具特色。除唐初尉迟宝林监造的大圣教寺外,尚有城隍庙、关帝庙等十三座半庙的记载。镇内有碧霞山、晚香园、眠鸥楼等佳境,形成了金卤映雪、碧霞夕照、眠鸥幽景、骥渚渔火、群田牧马等十处景观,民间流有上有苏杭,下有马塘的美谈。座落在串场河上的仁和桥,明万历年间建,是颇具特色的拱形石桥。宽丈许,桥身高过平房屋脊,桥面铺石阶20级,中间有一尺宽的独轮车道,桥栏镶有石狮8只,栩栩如生,恰似一座精雕细刻的大型工艺品,被誉为淮南第一桥。

马塘的马塘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