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34元买了1块石英电子挂钟,1节1号电池跑2年,分秒不差,直到今天在我家挂着,30多年来从没停过,也不用校表,超级的准。1988-1995年期间,农村大量盖新房,购家电,14寸黑白电视机400-500元1台,17-18寸700-900元1台,品牌众多,1995年以后,彩色电视机17寸-19寸在农村开始有购买3000-4500之间,轻骑摩托(60ml排量)4000多,重庆80,金城铃木,K90等都是7000-12000之间。
七十年代初,一分钱能买到什么?
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1975年前后,小学作业本3-4分钱一本,铅笔3-5分,橡皮3分,火柴2分,糖块论块买1分,4分钱买一张白纸(我没叫分连纸),自己订一个作业本32页。信纸论张卖1分钱2张,信封1-3分(大小质量不同),白菜帮子5毛钱一筐,折合1-2分钱一斤,大葱5-8分钱一斤,西瓜论块卖5分,梭子蟹(0.3-05斤)一个1毛,水煎包4分钱,豆腐乳5分钱1块,腌咸菜各种从5分到1毛5不等,去供销社粮站买供应粮(凭供应本)(我们叫打粮食),玉米0.11-0.12元1斤,地瓜干7-9分1斤,没记得有小麦供应,记得每次买回家最多也就10-30斤,钱是从自己住的房子上,替换下好的木梁和檩条,或者取下院子大门到集市上卖掉换来的,我还记得我会割草挖菜去卖给附近的农校农场,那里养猪养马育种,大量收购猪菜和马草,猪菜1-2分一斤,马草1-3分一斤,还记得每年夏天去割草晒干存起来剁成大草垛,等冬天去集市上卖,7-9分一斤。
那个年代1块钱就能去医院看病,5毛钱就能治好一场感冒,安乃近1.5分一片,窝头糖(治蛔虫)5分一个,甚至还能买好吃的(其实就是一碗红糖水,面疙瘩汤,煮一个鸡蛋)算是养病了。那年我得肺炎,青霉素0.15元一只,链霉素0.25元一只,是我爸托人走后门买来的。到了1983年前后,生活物资大有好转,各地农村集市一片熙熙攘攘欣欣向荣,价格没多大改变,学生用品没多大涨价,生活用品也没多大涨价,水煎包最多5分,油条6毛1斤半(那时大多都按1斤干面粉算),馒头0.24元5个1.37斤(都是国营定价),那时我去卖冰棍,1分-2.5分上货,走街串巷吆喝着卖2.5-5分一根(麦收季节一天能卖几百根),一天能赚1-2块钱。
后来冰棍厂出了一个新品种,我们叫牛奶鸡蛋大雪糕,批发价0.13元,我们卖0.2-0.25元,很少人买得起,都说贼贵,我们最多20-30只上货,夹在其他冰棍中间,怕化了血亏,经常卖不掉赔钱。1985年前后,我们开始种菜园,种瓜园,芹菜4-8分1斤,白菜3-5分一斤最贵时1毛,茄子0.08-0.12元1斤,大葱5分-0.12元1斤(一直延续到1998年),西瓜开始都论斤卖了6分-0.1元1斤,甜瓜0.1-0.15元1斤,脆瓜(其他各品种)0.07-0.12元1斤,集市上不见了螃蟹,但城市农贸市场里有了琵琶虾5-8分一斤没人要,有几种商品不便宜,鸡蛋2.2元1斤,白条鸡2-3元1斤,猪肉2-3元1斤,蘑菇0.6-0.8元1斤。
这期间有一种摩托叫嘉陵50,一辆900多,生意人都用来长途贩运驮货,最多的能驮400-600斤。农村的运载工具主要靠28大扛自行车(后面一个大条框篓子),150-180元1辆。还有一种东西贼贵,就是羊皮袄(熟毛皮),一件60-300不等。整个1980-1990年代期间,农村生活物资基本都是自产自足,并供应市场,不会买菜买粮,主要开销是穿、住、行。
那时一块红砖2.5分-4分,一件迪卡布上衣10-15元,一双球鞋7-15元,一双普通布鞋2-5元,塑料凉鞋2-5元,我记得清清楚楚,一件迪卡布学生蓝袄穿了10多年,硬是穿不烂,真结实。那时还有一种布叫小帆布,今天就叫牛仔布,贼结实,但今天却都故意搞烂叫洞洞裤。1988-1995年期间,农村大量盖新房,购家电,14寸黑白电视机400-500元1台,17-18寸700-900元1台,品牌众多,1995年以后,彩色电视机17寸-19寸在农村开始有购买3000-4500之间,轻骑摩托(60ml排量)4000多,重庆80,金城铃木,K90等都是7000-12000之间。
1988年我34元买了1块石英电子挂钟,1节1号电池跑2年,分秒不差,直到今天还在我家挂着,30多年来从没停过,也不用校表,超级的准。那年我30元买了一双皮鞋(我们叫面包鞋),穿了7-8年不坏,后来当雨鞋穿了。还花了60元买了一块机械手表,戴了1年就放着了(我不喜欢戴手表),今天仍然保存着。再后来大家就基本都经历过了。
1970年代,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绝大多数物资价格都是国营定价的,反映不出真实的物资需求价值,很多商品价格便宜不代表供应充沛,真正缓解供需矛盾的时间是1985-1995年之间,真正的经济大发展是从“要想富先修路”开始的。今天的市场物资供应是那个年代的上千万倍,品种几乎没有地域差距,价格涨了10倍-几十倍不等,吃穿住行都好了无数倍,但手里没钱这是事实。
70年代,一个人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
作为一个70后,对于下馆子这事是记忆颇深的,因为在我小时候也就下了那么一次馆子,而且这次下馆子足以在当年的小朋友那里炫耀上好几年,毕竟70年代下馆子是件特别奢侈的事。70年代国营饭店的特点我在烹饪学校学过三年厨师,九十年代初刚毕业的时候就分配到国营饭店干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国营饭店的经营还是比较了解的。
当年的国营饭店有这么几个特点:1.国营饭店的隶属:以前的国营饭店都是隶属于当地的商业局下属的饮服公司,员工也都是定岗定编的,因此以前的国营饭店都是比较热门的单位,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进入的。2.国营饭店的员工分工明确:以前的国营饭店按照各岗位的不同,分为红案、白案和杂工,炒菜间也分为墩上和灶上的,灶上的师傅负责切配,切配多少料灶上的就炒多少,要是认识墩上的师傅主料给你多投点,那么这盘菜就要实惠很多。
3.国营饭店的菜品都要严格的把控:以前国营饭店里的菜品,对于主配料都是非常严格的,一盘鱼香肉丝里要放至少六两的肉丝,配料占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绝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4.以前国营饭店饭菜好吃的原因:以前国营饭店掌灶的师傅都是经过严格培训上岗的,而且要经常进行培训和考级,厨师所得到的职级是跟收入挂钩的,像特级厨师还分特一、特二和特三,这在当年属于高级技师,收入是比较高的,因此当年的厨师业务都很精,而且要想从学徒到上灶需要几年的时间,不像现在短期的厨师培训班培训出来会炒几个菜就敢去小饭店掌灶。
5.当年国营饭店的经营模式:当年国营饭店的顾客都是窗口点菜开票,然后再去出菜的窗口等待叫你端菜,是很少有服务员给你端菜的,因为当年在国营饭店工作是比较牛的。当年的国营饭店也是定点上下班,到点就要关门不接待客人的,因此想要在那里喝上半天的酒是不可能的。70年代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我第一次下馆子是在七九年跟我父亲在我们当地的一家国营饭店,当时下馆子光有钱还不够,还需要粮票的。
那次是因为去火车站送老家来的亲戚,中午十二点多路过这家饭店,我至今记得这家饭店的名字叫《和平饭店》,从门口过闻到里面饭店那特有的香味,我说什么也不走,父亲被我拗的没有办法领我进去吃了一顿。当时点了一大碟的酱牛肉,外加两大碗馄饨,酱牛肉是1.2元一盘外加一斤粮票好像,馄饨是用鸡汤做的,上面还漂浮着鸡肉丝和蛋皮丝,应该是0.6元一碗,不过一碗馄饨里面足足有十二个大馅馄饨。
说来也凑巧,我和父亲点完饭刚端到座位上,父亲的两个战友也来火车站送人,然后进了这家饭店,正好遇到了他们又点了四个菜,我们凑了一桌大吃一顿。当时点的菜我记得有一道锅塌肉片、一个熏的松仁小肚,其它两个记不清了,他们当时不喝酒,要了三个大花卷,我和父亲一碟酱牛肉和两碗馄饨花了2.4元,他们四个菜和三个花卷花了不到6块钱,当时吃得我撑得不行,几个大人也吃得饱饱的,盘子里盛点菜找了个油纸包着拿回家了。
也就是70年代在国营饭店如果一个人大吃一顿,那么基本上2元钱管饱,而且吃的是相当不错,但是还要来上一斤粮票。结语:70年代的时候人们收入普遍不高,像我父亲这样58年哈工大毕业的大学生,当年已经是工程师的职称,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60元,可想而知普通人的收入是多少,因此去国营饭店大吃一顿不点什么高档菜,一个人2元吃饱毫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