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历史上三个好官
摘要
杨继宗(1426—1488),山西阳城匠礼村人。天顺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超迁浙江按察使,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乙巳年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左迁云南副使,累官左佥都御史,巡抚云南。成化年间,被称为“明朝天下第一清官”。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3
山西历史上三个好官
杨继宗(1426—1488),山西阳城匠礼村人。天顺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超迁浙江按察使,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乙巳年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左迁云南副使,累官左佥都御史,巡抚云南。成化年间,被称为“明朝天下第一清官”。
魏象枢(1617—1687年),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魏作为言官,敢讲真话;作为能臣,为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作为廉吏,他“誓绝一钱”,甘愿清贫;作为学者,注重真才实学。魏象枢为官期间,忠心耿耿,勤于政事。在清王朝建立之初,战争的创伤尚未抚平。面对当时政治、经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时局,他竭尽全力为统治者献计献策,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和设想。在任用官吏方面,他主张以才能和品行为标准,定期考核各级官吏的政绩,严惩循庇受贿的贪官污吏,选贤任能;在经济方面,他主张尽快整治江河,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商业,整顿税收和关税制度,确诂价值;在整饬社会风气方面,他主张兴教化,正人心,励天下,戒邪恶。因事被坐后,魏象枢离官而去十三年。被重新任用后,他先后举荐了毕振姬、陆陇其、张沐等十余人。复出之后,他对整肃纲纪不遗余力,因为政绩卓著,屡屡被迁,官高爵显,成为当时名重一时的理学名臣。
孙嘉淦(1683-1753年),山西省兴县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前期一位突出的有胆识的宰相级官员。?孙嘉淦画像至今吕梁一带知道孙嘉淦的老百姓还很多,关于孙嘉淦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孙嘉淦告老还乡,从京城回兴县之前,心想自己一辈子从不贪污,没有攒下几个钱,如今荣归故里,还是一副穷酸模样,遭乡绅土财耻笑的同时,也给朝廷丢脸。思谋良久,他让仆人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并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第二天,辎重浩荡启程回家。没料到,皇帝得到举报说,孙嘉淦平常装清廉,实际也是个贪墨官,原因在于,他回乡的时候金银财宝带了好几骡车。于是,孙嘉淦行至半路遭到检查。此事一经汇报,皇上很是感动,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实银换下了孙嘉淦箱子里的砖头,算是重重赏了他一笔。
2,淦这个字怎么念
gàn,淦水,水名,在江西。人名,孙家淦。大清一统与三习一弊!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省兴县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前期一位突出的有胆识的宰相级官员。前人评价说,“嘉淦初为直臣,其后出将入相,功业赫奕,而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孙嘉淦名气的响亮程度出人意料。至今吕梁一带知道孙嘉淦的老百姓还很多,而且关于孙嘉淦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在其故乡兴县,老辈人讲得最多的孙嘉淦故事有四个。第一个故事是皇帝过寿,众臣上贺,孙嘉淦提来青菜一桶,寓意“大清一统”。第二个故事是山西的房子越制(超越规定的规格)而建的多,是孙嘉淦为民请命所致。第三个故事是说皇帝(哪个皇帝没有必要考究了)某天突有所思,问诸多臣子:天下有几种人?大家各说不一。而孙嘉淦则言: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名往。普天之下只有两种人,一种为名,一种为利。皇帝问:既然这样,孙爱卿是为名还是为利?孙嘉淦说:为臣不爱钱。言下之意当然是为名了。第四个故事是说孙嘉淦告老还乡,从京城回兴县之前,他老人家犯嘀咕了:我一辈子不贪不沾,没有攒下几个钱,如今荣归故里,还是一副穷酸模样,遭乡绅土财耻笑不说了,也给朝廷丢脸啊。思谋良久,计上心来,让仆人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然后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第二天,辎重浩荡启程回家。没料到,皇帝得到举报说,孙嘉淦平常装清廉,实际也是个贪墨官,不信您看,他回家的时候金银财宝带了好几骡车。于是,孙嘉淦行至半路遭到检查,装阔的事露馅儿了。此事一经汇报,皇上很是感动,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实银换下了孙嘉淦箱子里的砖头,算是重重赏了他一笔。乡语村言自然可听不可信,但是孙嘉淦的确是个个性十足的政治名人,把名声看得甚重,所作所为都非同一般。这是有正史记载的。孙嘉淦的“三习一弊”乾隆元年(1735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嘉淦在清高宗弘历登基之初,就向乾隆皇帝上《三习一弊疏》,获乾隆“嘉纳,宣示”,满朝亦为之动(《清史稿·孙嘉淦传》)。《三习一弊疏》被后世称为“大清第一名疏”。 孙嘉淦在此疏中说,人君有“三习”,“不可不慎戒也”。 何谓“三习”?一曰“耳习”,喜欢歌功颂德的声音。耳朵习惯听颂扬之辞,对不是赞颂的话就反感,开始时对进谏之言予以拒绝,接着对不说颂扬之言的人厌烦,久而久之,对颂扬得不好的人也不满意了,是谓“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二曰“目习”,喜欢一呼百应的场景。眼睛习惯看臣僚的媚态,对不献媚的人就反感,开始时排斥执拗者,接着对自己畏惧不够的人也会疏远,久而久之,对逢迎得不好的人也会看作是对自己的不恭,是谓“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三曰“心习” ,喜欢自以为是的感觉。心里觉得自己总是英明伟大,别人都是平庸之辈,于是处事草率,乱作决策,结果从别人口中问不出自己有何短处,自己也看不到为政有何失误,便随心所欲而自以为不逾礼法,号令一下便要人必须执行,是谓“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 “三习”的结果如何呢?孙嘉淦在疏中说了,“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 在孙嘉淦看来,“三习”是因,“一弊”是果,至于如何破除“三习一弊”?用孙嘉淦的话说,那就是“今欲预除三习,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故臣愿言皇上之心也。” 综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任何一个王朝都未能幸免于“三习”与“一弊”。不但皇帝有喜谀恶直、喜柔恶刚、喜从恶违之“三习”,当初将《三习一弊疏》“嘉纳”并“宣示于朝”的乾隆到了晚年也不例外,还不是陶醉于所谓的“康乾盛世”,好大喜功,骄矜无比,三习一弊一个都不少。而且上自王公大臣、封疆大吏,下到地方小吏染上“三习”者多如过江之鲫,他们在自个的“小王国”里或一亩三分地上,俨然是一个“小皇帝”,耳之所闻都是歌功颂德之声,目之所见都是毕恭毕敬之态,心之所想都是如愿以偿,大皇帝有的,“小皇帝”照样拥有。此所谓“上行下效”是也。 当然,封建帝王也好,王公大臣也好,封疆大吏也好,地方小吏也好,他们之所以患上“三习一弊”的恶疾,其根源并不在于他们的耳不聪目不明心太软,不在于他们的个人修养和操守不够,不在于他们的警惕性不高,不在于他们身边人的歌功颂德、拍马逢迎和献媚讨好,不在于他们周围的小人环绕和君子远离。而恰恰在于以“家长制”和“一言堂”为特征的封建官僚制度,在于因这种而繁殖的官场人身依附关系,在于因人身依附关系而盛行的仕途文化。因此,只要“家长制”和“一言堂”的现象存在,“三习一弊”就难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