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为了祭奠(会稽刻石是为了祭奠谁)

1.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为了祭奠

1.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为了祭奠

会稽刻石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巡狩会稽山时刻,篆书。是始皇东巡六大刻石之一,风格似峄山碑,笔致工整,结体规格化,是掌握小篆结构的重要资料。原石唐以前已失,至元代有重刻本,现存者为以元重刻本为底本的再翻本,几经翻刻已失原迹风韵神貌,仅保存结构原样,因太偏于外表仪态的圆整规范,已失秦篆生动活灵的笔势。李斯奉命为文颂秦德、罪六国、明法规、正风俗,亲自以小篆书写,刻石立碑。就在回归途中,“千古一帝”秦始皇病死在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这篇文章在文体上属于铭文,四字一句,三句一韵。庄重凝炼,是铭文文体的代表作。

2. 会稽刻石是为了祭奠谁

2. 会稽刻石是为了祭奠谁

不是。是秦代的。

《峄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 摩崖石刻,又称“峄山石刻”“峄山碑”“峄山铭”“绎山刻石”“绎山石刻”“绎山碑”“绎山铭”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诏”)刻于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刻于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 李斯所书,属 小篆书法作品,与《 泰山刻石》《 琅琊刻石》《 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

3. 会稽刻石是为了祭奠谁而雕刻的

秦颂是李斯编的。

是秦代李斯创作的一篇韵文,称《琅邪台刻石》。

《琅琊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琅琊台刻石”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颂诗”)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书”)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

4. 为祭奠哪一位而雕刻的会稽刻石

秦刻石一般是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群臣为歌颂其功德、昭示万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处,分别称“绎山刻石”(公元前219年)、“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年)、“琅邪刻石”(公元前219年)、“之罘刻石”(公元前218年)、“东观刻石”(公元前218年)、“碣石刻石”(公元前215年)和“会稽刻石”(公元前210年)。故又称“秦七刻石”、“秦七碑”。

5.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为了祭奠下列哪一个人物而命令

秦刻石是我国古老的碑文。统一分裂的六国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游,群臣们为了歌颂秦始皇的功德、并让后世所铭记,所以刻了碑石,一共有七处刻石,即“秦七刻石”。其古质的文风是秦代文学中最值得一提的。秦七刻石为始皇颂诗,“琅邪刻石”为两句一韵,多三句一韵,除个别字句外,均为四言韵文。

显而易见,秦刻石遣词造句独树一帜,如秦始皇在位公元前218年,所刻之罘刻石同样三句为韵,浑朴为体,相比较于先秦文风,改变非常之大,因此颇受后代文学家的好评。胡应麟在《诗薮》外编卷中说:“ 秦朝廷铭颂可见者,峄山、琅砑、之罘、会稽数碑而已。其辞古质峭悍,当时政事习尚,直可想见,真秦文也。”秦刻石对后世文学作品和碑志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李斯为代表的刻石最为显著。李斯的刻石主要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和《琅琊刻石》等,都在书法历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6. 会稽刻石祭奠谁

       意思是,无论贵贱法通用,是非公诸众人前,不准欺骗有隐情。文饰过错说有理,夫死弃子再嫁人,加倍死罪惩罚不贞。

     语出自会稽刻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会稽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刻石记功的石碑。是秦七刻石中的最后一块,但是原石已经不在,全文被司马迁载入到《史记》中。

7.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为了祭奠下列哪一个人物

泰山刻石与峄山碑区别是相同内容放置在不同的地方。

泰山刻石与峄山碑同是李斯所书的小篆书法,分置于山东泰山山顶和山东邹县峄山书门。

峄山碑与《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峄山书门,毁于南北朝时期,现有宋代摹刻碑。

《峄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刻144字,赞扬秦始皇的正义战争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后半部分刻79字,记录了李斯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

《泰山刻石》原立于山东泰安市泰山山顶,残石现存山东泰安市泰山岱庙东御座院内。

8. 为祭奠下面哪一位雕刻的会稽刻石

泰山刻石不是用的金文,是小篆。

《泰山刻石》是刊刻于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刻辞”)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书”)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李斯撰文并书丹,又称“李斯碑”等,属小篆书法作品,与《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

9.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为了祭奠谁而命令李斯手写的铭文

在书法上,李斯的代表作是《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

李斯(?~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阳办事处李斯楼社区)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10. 会稽刻石的内容

小篆 :(创造人:李斯) 时间:秦朝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小篆的代表作品:《峄山刻石》、《碣石颂》、《会稽刻石》隶书:(整理者:程邈) 时间:秦朝(一说是战国)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