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芥子100克泡多少白酒,怎样做泡酒

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做泡酒

00:00 / 01:19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怎样做泡酒

2,白芥子的功效及其应用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白罂粟等。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胃经。 用法用量:煎服,3 6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功效主治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等。肺虚久咳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治病配方 1治风湿痛、脚气: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鳖子(去壳)、白胶香各50克,核桃仁15克。将以上6味捣烂,制成膏。每用10克,涂抹于患处。(出自《圣济总录》芥子膏) 2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30克,白酒适量。用酒煮白芥子,放入毛巾浸泡药汁,趁热敷于颈部。毛巾变凉后再浸泡,重复数次。(出自《圣济总录》芥子酒熨方)

白芥子的功效及其应用

3,单方应用日日谈白芥子20170415

黄国健《单方应用大全》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种子。 【异名】辣莱子。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用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等。 【临床应用】 1.咳喘 (1)杨某某,女,3个月。1986年12月22日就诊。咳喘10余天,张口抬肩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眼球外突,烦乱不安,哮鸣音较重,诊为支气管哮喘。以白芥子敷背法治疗,外敷1次,症情缓和;外敷2次,症减大半;3次后痊愈,哮鸣音消失。至今未发。 治疗方法:取白芥子100克研细,分3次用。可以加上90克白面,用水调好,做成饼。饼大小看背部面积而定。每晚睡觉前敷背,晨起去掉。一般连用2-3次即可。〔祁秀花,等.黑龙江中医药.1988;(1):29.〕 (2)刘某某,男,3岁。1986年12月22日就诊。患者咳嗽咯黄痰。发热常在38℃左右。3个月前经当地医院诊为“肺内感染”。经治疗好转,近半月来因感冒后症状重现,曾予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虽有好转,但咳嗽咯痰仍然不止,故来就诊。笔者以白芥子外用处之。当晚咳嗽减轻,咯痰数量减少。次晚复用上法,病情明显减轻,嘱其再敷用1次,咳嗽咯痰消失,即告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治疗方法:取中药白芥子(未炒)100克,分成3份,每份用时加适量白酒捣烂,用单层纱布包好贴于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上面覆盖敷料,然后用绷带固定。每天晚间睡时敷1次,每次敷药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一般以1-1.5小时为佳,以免局部皮肤起泡。连续用药3天,即咳停痰止。〔付佐毕.中国乡村医生.1989;(3):36.〕 2.面神经麻痹 冉某某,女,56岁,农民。1986年4月26日就诊。右侧周围性面瘫3个月,经针灸,鳝鱼血外敷后效果不佳。检查:右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右眼不能闭合,面肌松弛,不能鼓腮,嘬嘴,口水流出,舌稍红,苔薄黄,脉略浮,属风中经络,血行不畅,脉络瘀阻,外敷白芥子2次,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痊愈。 治疗方法:生白芥子50克,研细末,米酒50毫升,调制成膏状,取患侧阳白,地仓,颊车,四白穴,将药膏摊在纱布上贴敷穴位处,胶布固定,4-6小时取下,3天内防止患侧受风,7天后敷贴第2次。局部可起水泡,乃药物刺激所致,可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出,自行脱屑愈。〔冀风云,等.河北中医.1991;13(5):22.〕 3.关节囊肿 张某某,女,60岁。3年前右膝盖上起一肿物,近半年来长的较快,现在蹴蹲已障碍。检查:患者右膝髌骨上皮肤色正常,有一7×7厘米肿物,摄起顶部时触到内有囊壁,基底不能移动,无压痛,有波动,穿刺吸出淡黄色粘液,下肢曲时障碍。治疗:用温开水洗净皮肤待干后,将白芥子软膏敷于囊肿上(不要敷在健康皮肤上,以免引起水泡),约12小时局部起水泡,除去软膏,盖以纱布包好,11天后结痂完全脱落,肿物消失,今已3个月未见复发,机能正常。 治疗方法:将白葱,鲜姜洗净,共捣成泥状,用纱布包好压出汁,再将白芥子研成细末(越细越好)与葱姜汁调成软膏(稍软些),敷于囊肿上,待局部起水泡后,将软膏轻轻除去(勿使水泡破烂),用消毒纱布包好,直到囊肿上的皮肤角化,随角化层的逐渐脱落而愈。〔王迎禧.中级医刊.1959;(9):46.〕 4.颈淋巴结核 王某某,女,21岁。于1956年3月颈部淋巴结开始肿大,肿胀疼痛,曾于医院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施行外科治疗,同时每天肌肉注射链霉素0.5克,口服异菸肼,治疗3个月余均未收敛,时好时坏,每年春季复发。后转入我院治疗。采用白芥子治疗共18天,用药6次痊愈。迄今3年 未见复发。 治疗方法:将白芥子和葱共捣碎成泥膏状涂于无菌纱布上,贴敷于患处,然后用胶布固定,4-5小时后再将涂药纱布取下。隔一天再贴敷1次。 注意事项:贴敷后,患者感灼痛,有时难以忍受,可说服忍耐。如患处流黄水,可于第2次贴敷时,将白芥子与柏树叶共捣碎贴敷,效果不影响。白芥子或葱头新鲜较好,现用现制。〔文时英.中级医刊.1959;(8):62.〕

单方应用日日谈白芥子20170415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