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直到元朝中国才有蒸馏酒以前人都是喝的米酒这样的酿造酒
- 2,元代以前的米酒好喝还是后来的蒸馏酒好喝
- 3,古代人喝的是什么酒
- 4,宣酒是白酒起源
- 5,古时酒的种类度数多少
- 6,最早有酒的是什么朝代
- 7,酒最早是哪国发明的
1,直到元朝中国才有蒸馏酒以前人都是喝的米酒这样的酿造酒
蒸馏酒为西方传入,这也算元朝的一个功绩,促进东西方交流。以前中国都是米酒或是葡萄酒的低度酒,要不然咋会有千杯不醉呢?
2,元代以前的米酒好喝还是后来的蒸馏酒好喝
不明白啊 = =!
元代的米酒只能在小说中欣赏,现代只在山东、江浙、两广、安徽等省盛行。不能说“好喝”这一方面看。从原料分布、饮用量(酒度)、便携性、保质期等方面看,白酒流行是有道理的。
3,古代人喝的是什么酒
在蒙元以前,我国古人喝得酒基本是未蒸馏的低度白酒及黄酒(南方人较多),也就是1楼‘九尾妖侍’朋友说的醪糟
通过蒸馏工序获得的高度酒精烈性酒是元代通过蒙古游牧民族引入中国(中原本部)的---这么说的原因是迄今为止也只是北方人偏爱引用烈性酒,而南方人不甚习惯,这于蒙元统治重心在北方有很大关系。李时珍“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本草 纲目》
但在唐时,我国也曾经一度流行西域(高昌)传来的蒸馏法葡萄酒(呵呵,亦即类如今日的干邑)。但自唐后,似乎此法失传(?)----或者说蒸馏出来的烈酒本就不符合国人中庸平和的性格,因此从唐到元,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酒的制造工艺没有太大改进,一直采用人工发酵的方式获得低度酒。
喝的时候90%以上都洒到地上了,真正到肚里没多少
第一,最最古的古人喝的酒确实就是“醪糟”。但是后来发明了重复酿造的技术,就是用先酿出来的、含有一定酒精的醪糟汁来煮粮食,然后再让这样的粮食发酵,这样操作,最多据说可以重复九次,叫做“九重酿”,其酒精含量就比酒酿要高不少了。现在酿黄酒的,好象依然有使用这个方式的。这样获得的酒精浓度是有限的,因为究竟浓度浓到一定程度,酵母菌就罢工了。
这样的酒才可以抱着坛子喝。
第二,元朝以后,引进了蒸馏技术,从那以后的明朝清朝的古人,就可以喝白酒(烧酒)了。这样的酒就不能抱坛子喝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古人的酒一般都是通过用果子或者粮食直接发酵制成的。因此古人的酒其实就是我们现代的醪糟。
洒精含量不高的米酒,因为蒸馏技术不行.
4,宣酒是白酒起源
☆★☆★☆★☆★☆★☆★☆★☆★☆★☆★☆★☆★我国白酒的起源时间其实一直众说纷纭,历史上和考古学中也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推断出具体时间和源头。自古好山好水才能出好酒,就像安徽宣酒位于“江南诗山”敬亭山南麓,水阳江畔一样,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水才成就了宣酒的良好品质。中国白酒到底起源于哪里呢?考古界是否有合格严正的界定证明呢? 5月14日的一则消息称,吉林省大安市一处古代遗址经发掘和研究确认为辽金时期白酒酿造作坊遗址,首次出土了极其珍贵的成套的烧酒器具,对复原古代酿酒工艺具有独特价值。但是,这一发现是否具有历史价值,该鉴定结果是否合格、有效,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这一古代遗址被认为是全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白酒酿造作坊遗迹;有关专家认为,大安发现的辽金时期酿酒遗存,其时代应接近中国白酒起源的最初时间,把我国白酒起源可信的历史推到辽金时期,比目前公认的元代提前了至少两百年。 这个年代,和宣酒的历史相仿,大唐天宝年间,宣城盛烧酿之风,大小作坊有100多家,宣酒就兴盛于此。宣酒的特点,必以宣城敬亭山的虎窥泉作为水源来酿酒,这才能够保持它那独特的风味,因此,管家后人一直秉承纪叟的酿酒秘方,世代定居宣城,打拼酒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纪氏酿酒法”。当时的酿造技术天然纯正,完全不用担心现在网络谣传的宣酒氰化物不合格等问题,泉水清冽的虎窥泉、宜人的气候和充沛的自然降水,这些保证了宣酒的醇香口感和独特风味。 据悉,在国内目前发现的大型酿酒作坊遗址中,江西李渡遗址的年代为元代、四川水井坊遗址的年代为明代、四川剑南春遗址的年代为清代。元代的白酒蒸馏酿造技术是较为成熟的,但是在元代之前是否存在成型的蒸馏酿造技术,史学界还有争论。 酿酒作坊遗址和宣酒的历史渊源牵扯甚深,并非几句话可以解释的清楚,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个合格或不合格的酿酒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中国的酿酒事业!☆★☆★☆★☆★☆★☆★☆★☆★☆★☆★☆★☆★
宣姓有不同起源: 出自姬姓,以谥号为姓。周宣王有后代即以其谥号“宣”为姓;鲁桓公五世孙叔孙侨如去世后,被追谥为“宣”,他的后代也以谥号为姓。 出自子姓,以谥号为姓。宋宣公后代也有以“宣”为姓的。
好像是。。
5,古时酒的种类度数多少
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古代的酒度数较低,所以酒具多数比较大,到现则度数高,酒具也精致小巧。 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为了表示豪爽,一饮而尽也是常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适之饮酒的风貌是「饮如长鲸吸百川」,这何止是一饮而尽?因此关键是酒的度数。现在的宴席上常以「干杯」劝酒,实际上喝高度数的酒是很难做到「干杯」的。
是这样的古代一斤米出七斤酒,现在几(三)斤米才出一斤酒,因为古代的就一般不做多次提纯蒸馏,度数较低。由此可见古代酒的度数应该和现在啤酒的度数差不多不过当时没有产品质量标准,各个酒店的度数不统一,所以有"好酒",比如武松喝的"三碗不过岗"我认为就是度数较高的酒,否则以武二郎的酒量,不会三碗即醉,但大部分“一般的酒”也就是7-15度左右,和现在的啤酒相当。
6,最早有酒的是什么朝代
大禹治水时 就有酒了
在我国,从古到今人们爱饮酒,因而对酒的发明人有种种传说。例如一说酒是夏禹时代一个叫仪狄的人开是造作的,一说发明酿酒的人是杜康,一说神农时代一有酒了;还有所谓“天有酒星,酒之作也”,既认为酒是天上救星开是酿造的。
有一部叫《世本》的书上说“仪狄始作酒醪”,也就是说:酒是一个叫仪狄的人发明的。
仪狄是个什么人呢?古籍上比较一直的说法是夏禹的一个臣属。
,经过我们考古的发现,对于酒的发明这么一种实证性的东西。那么现在关于酒的发明,首先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年代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发明的酒?谁发明 的酒?现在有这么几种说法,一个说呢是古猿造酒法,说酒不是人造的,是猿猴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听起来是有点幼稚,似乎应该排除在我们的话题之外,因为它不 属于人类的一种行为了;第二种说法呢,是仪狄造酒。仪狄这个人物是夏代的一个人,传说是大禹时期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造酒。杜康造酒也是从汉代就开始 传说了,叫做“少康造秫酒”。少康就是杜康。我们都很熟悉的曹操有一句诗言,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说一喝了杜康什么忧愁都没有了,这个说明古代以 杜康为酒名的很早就有了。
酒的历史太悠久了,基本可以说“有人类了就有酒了”。
而自然状态下也会有酒的诞生,不过因为酒是人类定义的,所以才说有人类了就有酒了。
但是酒确实无法考证什么时候出现的,反正自从有了人类历史记录,就能找到有关酒的记录。
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
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商朝 杜康
7,酒最早是哪国发明的
酒的品种繁多,就生产方法而论,有酿造酒(发酵酒)和蒸馏酒两类。酿造酒是在发酵终了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青酒等,出现较早。蒸馏酒是在发酵终了再经蒸馏而得的高度饮料酒,主要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现较晚。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气里、尘埃中和果皮上都附着有酵母菌。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变成酒浆,自然形成酒。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人类酿酒的历史约始于距今四万~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人”阶段。当时人类有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食物,从而有条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人类最早的酿酒活动,只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又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这才使得酿酒生产成为可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耕作农具,即出现了农业,这为谷物酿酒提供了可能。《中国史稿》认为,仰韶文化时期是谷物酿酒的“萌芽”期。当时是用蘖(发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脚杯、小壶等酒器,反映出酿酒在当时已进入盛行期。中国早期酿造的酒多属于黄酒。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对造酒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中国先人从自发地利用微生物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条件选优限劣而制造酒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至秦汉,制酒曲的技术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南北朝时,制酒曲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述了12种制酒曲的方法。这些酒曲的基本制造方法,至今仍在酿造高粱酒中使用。唐、宋时期,中国发明了红曲,并以此酿成“赤如丹”的红酒。宋代,制酒曲酿酒的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的《酒经》中,记载了13种酒曲的制法,其中的制酒曲方法与《齐民要术》上记述的相比,又有明显的改进。中国古代制曲酿酒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发明蒸馏器以前,仅有酿造酒,在中国主要是黄酒。中国传统的白酒(烧酒),是最有代表性的蒸馏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所以一般人都以为中国在元代才开始有蒸馏酒。其实,在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雍陶的诗句中,都曾出现过“烧酒”;另对山西汾酒史的考证,认为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时已有了白酒。因此,可能在6~8世纪就已有了蒸馏酒。而相应的简单蒸馏器的创制,则是中国古代对酿酒技术的又一贡献。
中国夏朝杜康发明的.
中国的杜康
中国酒的品种繁多,就生产方法而论,有酿造酒(发酵酒)和蒸馏酒两类。酿造酒是在发酵终了稍加处理即可饮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黄酒、青酒等,出现较早。蒸馏酒是在发酵终了再经蒸馏而得的高度饮料酒,主要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现较晚。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气里、尘埃中和果皮上都附着有酵母菌。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变成酒浆,自然形成酒。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人类酿酒的历史约始于距今四万~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新人”阶段。当时人类有了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食物,从而有条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人类最早的酿酒活动,只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真正称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酿酒生产活动,是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之后开始的。这时,人类有了比较充裕的粮食,尔后又有了制作精细的陶制器皿,这才使得酿酒生产成为可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约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就已出现雕刻着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用大麦、小麦、蜂蜜等制作了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该地区已开始用苦味剂酿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耕作农具,即出现了农业,这为谷物酿酒提供了可能。《中国史稿》认为,仰韶文化时期是谷物酿酒的“萌芽”期。当时是用蘖(发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脚杯、小壶等酒器,反映出酿酒在当时已进入盛行期。中国早期酿造的酒多属于黄酒。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丝状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对造酒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中国先人从自发地利用微生物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条件选优限劣而制造酒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至秦汉,制酒曲的技术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南北朝时,制酒曲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述了12种制酒曲的方法。这些酒曲的基本制造方法,至今仍在酿造高粱酒中使用。唐、宋时期,中国发明了红曲,并以此酿成“赤如丹”的红酒。宋代,制酒曲酿酒的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的《酒经》中,记载了13种酒曲的制法,其中的制酒曲方法与《齐民要术》上记述的相比,又有明显的改进。中国古代制曲酿酒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酒的起源酒的起源 酒的酿造 酒的器具 酒的制度 酒的礼俗 酒的品评 酒的掌故 名酒集萃 酒与诗文 酒与艺术 酒与名人 相关资源 概论: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有着它自身的光辉篇章。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 自此之后的文字记载中,关于酒的起源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关于酒的记述却不胜枚举。综合起来,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酒的起源: 一、酿酒起源的传说: 上天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 仪狄造酒说 杜康造酒说 二、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 三、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