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水在胃里能存多久才进入肠道
这个要看吃的具体是什么食物了,比如水,在胃里停留一般10分钟左右就会进入肠道,蔬果类应该消化比较快,高油高脂肪类的估计就比较时间长了。
2,酒精在体内多久能消失
通常情况下,饮酒三个小时以后,酒精会在人体的胃中被吸收,之后进入人体血液,经过三十七小时到四十小时以后,在肝脏中会被彻底分解。虽然酒精在体内吸收的非常快,但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的速度却十分缓慢,绝大多数酒精是由肝脏代谢,只有极少量(约2%~10%)酒精没有氧化分解直接经肾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呼出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出,因此,一个人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是远远低于体内实际的酒精浓度的。扩展资料:酒精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宫中,并于5分钟内即可出现于血液中,待到30—60分钟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即可达到最高点,而空腹饮酒时的酒精吸收率要比饱腹时高得多。其中胃可吸收10-20%的酒,小肠吸收75-80%,一次饮用的酒60%于一小时内吸收,两小时可全部吸收,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其中,脑组织中的酒精浓度可达血液酒精浓度的10倍。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医生:"酒后6小时查不出酒精"没科学依据
3,酒中的乙醇被人体吸收以后迅速分遍全身多少在肝脏代谢分解
人饮酒后约80%的乙醇迅速被吸收,其中90%在人体的“化学工厂”——肝脏内进行代谢转化。空腹饮酒会休克 喝前来点“酸奶”护肠胃“喝酒前不能空着肚子。”这是很多人的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规律。这是因为,如果胃里没有食物,就会导致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很短,酒精吸收得快,身体的醉酒“反应”也来得快。饮酒后5分钟,人的血液里就有了酒精,而当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0-400毫克时,就会明显地中毒;400毫克-500毫克时,就会引起大脑深度麻醉,甚至死亡。另外,胃里没有食物,胃壁黏膜就失去了保护层,酒精就会直接刺激胃壁而引起胃炎,严重的可能导致胃出血,长期空腹饮酒还会引起胃溃疡。大量喝酒后,乙醇在人体内经肝脏代谢变为乙醛,再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当人在空腹饥饿时饮酒,此时肝脏糖原储存非常少,通常人的血糖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而这个时候饮酒就会使血糖浓度进一步降低,增加低血糖的发生。如果觉得一上桌就埋头大吃不太合适,可以在喝酒前喝一杯酸奶,奶饮料可以在胃中形成保护膜,能预防酒精过多进入人体。过量饮酒危害大 “安全剂量”是多少人饮酒后约80%的乙醇迅速被吸收,其中90%在人体的“化学工厂”——肝脏内进行代谢转化。肝脏内的这个化学反应过程是:肝细胞把乙醇分解为有毒性的乙醛,再转化为无毒性的乙酸,最终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喝酒难得节制。酒一过量,肝脏的解毒功能便力不从心。嗜酒者往往不知道,推杯换盏之时,面颊通红、双目充血、喜怒无常、恶心呕吐,正是因为乙醛产生了肝脏毒性并作用于神经系统。由于不同的人对酒精的敏感性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安全剂量”是相对的。不论是白酒、葡萄酒、啤酒或其他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只要总量过大,对肝脏都有危害。长期饮酒对肝脏的损害比偶尔一次大量饮酒更严重,每天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而一次大量饮酒的危害性又比一天分次饮酒要大。据统计,现在我国的脂肪肝患者多数是酒精性脂肪肝。持续饮酒可使脂肪肝演变为酒精性肝炎乃至肝硬化。除此之外,酒还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长期酗酒更易引起急性与慢性胰腺炎,严重者甚至引起糖尿病;酒还会加速脑部老化过程,损伤智力,使人的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分散,以及引发痛风、高血压、心脏病等。“酒友”护肝三绝招在饮酒之前要及时进食一些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等,避免空腹饮酒。其次,勿将酒与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混在一起喝,因为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更不能将各种酒混在一起喝,因为各种酒成分、含量各不相同,相互混杂,发生化学反应,使人饮后易醉、头痛。饮酒的时候,牢记慢、少、多的原则。慢是指慢慢下肚,不能大口大口猛喝。少是指每次喝的分量小,不能每次一杯斟满。多是指食饮结合。在饮酒的同时,吃点主食、豆制品等保护胃和肝脏。喝酒时应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还可吃点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能保护肝脏。饮酒之后,尽量饮用热汤,如用姜丝炖的鱼汤,解酒效果较佳。酒后切勿以浓茶醒酒,因为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可以吃水果或者喝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也可以多喝清水,促进酒精快点排出体外。饮酒过量,头痛、肠胃不适的人则可以洗个热水澡,吃顿清淡的早餐,补充大量的水,然后充分睡眠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