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1966年全国象棋个人赛胡一鹏红先胜胡荣华的棋谱
你好,你说的这局棋谱在《文革残谱》这本书里面有,这本书是集趣味性、技术性和资料性之大成的一部反映1966年全国棋艺锦标赛中国象棋比赛的棋谱。这部书收录的1966年全国象棋赛对局103局。其中决出胜负的棋,精彩局势层出不穷,作者对此有公允而详尽的评注。这部书对象棋专业棋手,或有志于成为专业棋手的新秀们来说,对于象棋研究者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只可惜当时只印刷了5000册,我手里还没有。呵呵,楼主你就自己想办法了。
{0}
2,象棋有哪些经典的和棋谱业余象棋爱好者需要了解哪些和棋谱
象棋古谱有很多,以下列举16个古谱,都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简单的介绍古谱名和作者:1、《适情雅趣》本刻本出版于公元1570年(明穆宗隆庆四年)的大型著名古谱《适情雅趣》,作者(徐芝)精选,(李浭)改编,(李禔来)校阅。是最早、最全面、最实用、最精妙、最引人入胜的象棋教科书。书中有象棋宏观理论巨著《棋经论》;有气势磅礴、大刀阔斧的中局弃子攻杀技法;有“行至水穷、坐看云起”,起死回生、秘招陷阱般的残局“屠龙”绝技;有专讲全盘布局及战略战术的《金鹏十八变》等。洋洋大观,应有尽有,都是日常比赛或对弈中最实用、最需要的布阵法与战术杀法。2、《桔中秘》象棋古谱《桔中秘》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象棋古谱,由明朝朱晋桢编辑,于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该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其中,“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即“弃马十三招”)成为象棋布局陷阱的代表,“双马饮泉”则创立了全新的基本杀法。某些文学作品中习惯将象棋称为“桔戏”或“桔中戏”,足见《桔中秘》影响之深,影响之远。3、《梅花谱》象棋古谱《梅花谱》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王再越编著。属于中国象棋史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全局名谱之一,与《桔中秘》并列称为“桔梅"。全书共六卷,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当头炮破过宫炮、当头炮破转角马、顺炮直车破横车、顺炮横车破直车、列手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多变,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然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4、《反梅花谱》象棋古谱《反梅花谱》,原称《象棋梅花心法谱》,清朝巴吉人编著。该谱第一局着重强调当头炮能战胜屏风马,与王再越《梅花谱》观点相反,从第二局开始提出了一系列其他后手布局阵法制约当头炮攻势的论点。5、《梅花泉》象棋古谱《梅花泉》是童圣公所作的全局谱,内容丰富,见解精细,共有六种布局,比较突出的有“当头炮鸳鸯马对屏风马”、“当头炮对单提马”、“当头炮对左叠炮”以及“弃马陷车”等,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让子棋中的“让车”、“让炮”在其他古谱中更是绝无仅有。6、《会珍阁绿蓉桥》象棋古谱《会珍阁绿蓉桥》,清乾隆年间周廷梅编著。此书无刻本,凭手抄本传世。7、《善庆堂重订梅花变》象棋古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原谱为手抄本,全书共三卷,对“当头炮对屏风马”布局及其他布局作了专题研究。8、《崇本堂梅花秘谱》《崇本堂梅花秘谱》,又名《摘锦梅花谱》,作者、年代不详,全书分上下两卷,共20局,79变。9、《吴氏梅花谱》象棋古谱《象棋让先秘谱》,清朝吴梅圣编著,因堪与王再越《梅花谱》媲美,故习称为《吴氏梅花谱》。本谱以屏风马为主要论述对象,第一局“屏风马先进7卒”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象棋让先秘谱》进一步总结、创造和发展了王再越《梅花谱》传世后的实践。10、《梅花变法谱》象棋古谱《梅花变法谱》以屏风马、顺炮类布局研究为主。11、《无双品梅花秘》象棋古谱《无双品梅花秘》,主要内容是“后手屏风马对先手当头炮”布局的各种攻防变化,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12、《韬略元机》象棋古谱《韬略元机》,清朝张惠春等人编著,康熙四十六年刊印。全书共六卷,其中“左叠炮破当头炮横车”和“弃卒破挺兵局”、“象局破当头炮局”为明代象棋谱所无。棋路深奥微妙曲折,棋局盘面形势罕见,惊险动人,变化多端,对于象棋爱好者和专业棋手,颇有借鉴和启迪的作用。13、《金鹏十八变》《金鹏十八变》初步构思了中国象棋艺术理论体系,对各种局势的优劣得失作了扼要精当的评述,指明了攻防要点。置于谱首的《棋经论》,后收入《橘中秘》作为“全旨”,被古代象棋艺人视为金科玉律,奉为经典。14、《江南风景名局选评》《江南风景名局选评》选自《贾题韬象棋著作全集》,贾题韬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佛学家,著名象棋理论家,中国象棋理论奠基人。曾战胜“棋王”谢侠逊,被尊为“无冕棋王”。15、《自出洞来无敌手》象棋古谱《自出洞来无敌手》,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全谱着力研究炮的用法,每局有不同的看法和变化,短小精悍,简明易懂,风格别致,全部是得先胜。16、《炮马争雄》《炮马争雄》包含黄少龙编著的《炮马争雄》与杨典、宋玉彬编著的《炮马争雄》全部棋局,从实用角度结合象棋名手的经典对局范例,对炮马双方战略斗争焦点及演变作了详细的介绍。
{1}
3,中国象棋棋谱大全
棋谱是一盘棋局发展的流程纪录,多是古今中外的对局,或者是某人排拟的棋局。目前这些棋谱都会刊辑成书供人阅读。由古至今,出现过不少的象棋棋谱。 不过比较出名的,多数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例如《橘中秘》和《梅花谱》等等,而且大多是手抄的,很少有刻印的版本,到了近数十年才大量出版成书。另外各象棋大师、著者都撰写了很多棋谱研究不同的开局、中局、残局和比赛;胡荣华著的《反宫马专集》和杨官璘著的《弈林精华》、《弈林新编》便是好例子。 《梦入神机》象棋书谱。作者佚名,约刊于明嘉靖之前。据清朝《内阁藏书目录》所载,原书12卷。篇幅宏大,资料丰富。 现存卷一、二、三之残本,有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 以红先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甚精彩。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古谱。 《梦入神机》的书皮深蓝色。书长27.2厘米,宽16.8厘米,版框大致长20.9厘米宽13厘米,中缝不计算在内。白口,双栏,上下鱼尾内,上刊《梦入神机》,中刊卷数,下刊页数。每半面刊一棋图,上书局名,下印着法和提示。 《百变象棋谱》象棋谱。祖龙氏编,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刊印,有简短残局70局。其中红胜局八局,和局62局。记谱使用文字说明,具有早期象棋残局和记录方法的特色。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均有翻印版。 《金鹏十八变》象棋书谱。作者佚名。成书年月不详。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的《百川书志》有此谱录,估计在此之前已经成书(两卷,一说一卷或四卷)。《适情雅趣》和《橘中秘》中全书谱序页,均冠以“金鹏十八变”。系统阐述了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同时也指出屏风马的战略方向。 《适情雅趣》象棋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 年)刊出,金陵徐芝编, 全书十卷,一至八卷册为残局图式,相传选自《梦入神机》,计550局。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主要介绍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该谱为内容最丰富、局例最多、规模最可观、最完整的象棋古谱。 在象棋界一度负有盛名、有“南杨北谢”之称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谈及《适情雅趣》时,指出其精华是它的杀法,特点是各种杀法应有尽有。谢认为初中级棋手若能精读此谱,细心揣摩,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棋艺必有大进。 有些老棋手介绍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说,精读《雅谱》一遍,即可提高以马的实力。这些确是经验之谈。 对于高水平的棋手,凡未读过此谱者,精读一遍,了可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借此大大提高象棋实战的杀力和战术素养。 《橘中秘》象棋书谱。明朱晋桢辑。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比较完整。四卷。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饶先与让子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博的特色。三、四卷载140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是明清两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谱,影响颇大,流传甚广。 《自出洞来无敌手》象棋书谱。署名纯阳道人著。成书年月不详。偶有印本,多凭手抄本流传,为数亦极少。1948年始由邵次明刊录于《象棋战略》谱内。全书共分七类,每类五局,计三十五局。不附变着,益于读者研究。 《梅花谱》象棋书谱。清王再越著。六卷,分前后两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均为全局着法。对顺手炮、列手炮、过宫炮、屏风马、对当头炮等,均有专题研究。变化细致深刻。着法精彩。其中八局屏风马对中炮为全书精华,对象棋布局有所创新,至今仍属棋战布阵的主流。原仅抄本流传。 《无双品梅花秘》清乾隆中叶(公元1760-1770年间)武进周廷梅精象艺,壮年挟技游大江南北,鲜逢敌手。他增订的王氏《梅花谱》,丰富和发展了“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的各种战阵变化。原谱为手抄本,本世纪40年代后期,福州《象棋月刊》刊录时命题曰《无双品》,推崇之意溢于言表。 《韬略元机》象棋谱。清张惠春等编,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刊印。六卷。前四卷为残局,后两卷为全局。残局共二百零四局,其中之和局着法深奥,选自民间流行棋势较明代先走必胜的残局有进一步的发展,是以后高级排局出现的开端。 《吴绍龙象棋谱》象棋谱。相传为清乾隆时苏州象棋名手吴绍龙弈局,成书年月不详。原谱共有二十六局,今存十六局。内有让单先十四局、让两先二局;其中挺兵局十局,中炮攻屏风马六局。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吴绍龙对局的梗概。原仅手抄本流传,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石杨遗局》象棋谱。相传为清乾隆、嘉庆间邗江名棋手杨健庭和石姓者(佚名)所著。杨善于用马,有“四面虎”之称。全书共有对局十二局,其中屏风马抵当头炮七局,单提马抵当头炮二局,顺手炮一局,均为和局。对兵局两局。红胜着法稳健而工整。原仅手抄本流传,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梅花泉》象棋谱。海门童圣公著。成书年月不详。原为手抄本。 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六局、一百三十二变。清嘉庆年间经薛丙增订,发展为五十局,二百十余变。局式中如中炮鸳鸯马、单提马、左叠炮、屏风马弃马陷车等,新颖多样。其中屏风马弃马陷车局尤为少见。建国后有整理本出版。 《崇本堂梅花秘谱》抄本《崇本堂梅花秘谱》,又名《摘锦梅花谱》,分上下两卷,共20局,79变。上卷得先9局,下卷饶先6局,饶双先1局,饶三先1局,饶左马3局。本书作者年代不详,内容与《梅花泉》相仿,估计两书同出一源。本资料由杨明忠先生提供,是镇江周秋水根据1865年魏塘陆愚溪的手抄本,于本世纪60年代加以誉印而流传。 《心武残编》象棋谱。清薛丙编著,吴绍龙校阅。嘉庆五年(1800年)刊印。六卷。前两卷为棋局图式,有残局一百四十八局;后四卷为着法,基本上以和局为主,并将同一类型的残局集中在一起加以解析。谱中所有着法变化及订正部分,均较以前诸残局谱深奥。后附凡例十六则,可帮助领会古局棋规的各项要点。 《百局象棋谱》象棋谱。清三乐居士编。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八卷。共有残局一百零七局。着法以和局为主,棋势均为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局式,并以成语谚语命名。如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蚯蚓降龙、千里独行(以上合称“江湖四大名局”)等。其中八十九局与《竹香斋象戏谱》相同。在民间流传最广,迄今计有40余种版本。 《渊深海阔》象棋谱。清陈文干编。成书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六卷,共三百七十一局。整理汇编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残局、排局名作。如《七星》、《跨海征东》等。收录较全,并按双方子力分类介绍,以利于参考查阅。原谱手抄本,现为北京刘国斌所藏有。 《竹香斋》象棋谱。清张乔栋编。原为二集,共一百六十局,曾刊印于嘉庆九年(1804年),后经修改补充,分三集,于嘉庆二十二年刊印。系集中古谱及流行于民间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厘正,并取诸家之长而成。初集两册,七十八局;二集两册,七十局;三集四册,四十八局。均以和局为主,第三集比较深奥。 《烂柯神机》象棋谱。清于国柱编。刊印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为编撰者二十年创作成果。全书四册,共一百二十局红胜残局,着法大都比较简明。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蕉窗逸品》象棋谱。清隐橘斋主人编。松籁阁藏书。刊印于光绪五年(1879年)。选有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跨海征东等十个残局。经整理,分正编、外编两篇。正编为和局,外编为劣局。 《蕉竹斋》象棋谱。相传由清代中期杭州的“棋孟尝”的门客们搜集当时民间流传的江湖残局,择优编辑成帙的。 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共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辑自民间采用的刊于各古谱中相同古局;另一部分是据古局修改加工而成的衍生棋局。 1976年有整理本问世。 《梅花变法谱》象棋谱。《梅花变法谱》之流传,始于清光绪丁酉年间(公元1879年)。由吉安郑自梅之父“仿旧谱一卷”, 郑自梅校对。郑自梅称:“(该谱)与橘梅虽无并论,然炮马叙论,各见专长”。 全谱共十二局,以屏风马、顺炮类为主。 《吴氏梅花谱》象棋谱。清吴梅圣著。刊印于1929年原名《象棋让先秘谱》,因堪与王再越《梅花谱》媲美,故习称为《吴氏梅花谱》,并以此为书名。共五编。以屏风马为主要论述对象,着法都是让先。阐述后走屏风马战胜先走方面五种攻势,内容精辟,其中尤以第一编屏风马先进7卒,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建国后有整理本出版。 《善庆堂重订梅花变》象棋谱。全书共三卷,卷一得先五局六十变,均为“当头炮攻屏风马”;卷二饶先六局,七十六变,均为“屏风马破当头炮”;卷三杂局,四十变。 原书为手抄本,因无序,跋文等,故作者姓名,成书年代均无可查考,分析其内容,似后于《吴氏梅花谱》。根据北京刘国斌先生藏本,本世纪70年代江西棋友曾有该印版流行。 《反梅花谱》象棋谱。原名《梅花心法象棋谱》。清巴吉人著。载全局谱七局,二十五变着。第一局为当头炮巡河车进中兵攻屏风马,对王再越《梅花谱》有推陈出新的见解。第二至第六局为让先胜;第七局为先手对兵胜。其中第五局横车龟背炮,别出心裁,流传颇广。原为手抄本。建国后由《象棋界》、《象棋》等刊载,并有整理本出版。 《中国象棋谱大全》程明松主编,成都时代出版。集古谱36种,计1788页,另目录70页,插页前言等不计。本书按古谱成书时间的先后顺序,全局谱由屠景明、竺士菊进行整理;残局谱由杨明忠、冯锦诸、丁章照、陈建国进行整理,其中《适情雅趣》残局部分由石镛进行整理。全书收有全局谱《事林广记》、《自出洞来无敌手》、《适情雅趣》、《橘中秘》、《王氏梅花谱》、《韬略元机》、《无双品》、《吴兆龙象棋谱》、《崇本堂梅花秘谱》、《梅花泉》、《象棋满盘谱》、《郑氏梅花变法谱》、《吴著梅花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石杨遗局》、《反梅花谱》(1页~574页);收有残局谱《事林广记》、《梦入神机》、《百变象棋谱》、《适情雅趣》、《三才图会》、《橘中秘》、《韬略元机》、《万宝全书》、《心武残编》、《烂柯真机》、《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烂柯神机》、《象棋新谱》、《神妙变化象棋谱》、《棋谱秘录》、《棋学捷径》、《蕉竹斋象棋谱》、《象棋老谱》、《会珍阁》(575页~1788页)。本书整理时,所有象棋古谱力求收齐,以木刻本为主;对各种版本,特别是手抄本,均进行必要的考证,不仅整个版本,就是其中的内容,亦去伪存真。 《象棋谱大全》谢侠逊编著。书凡三集,都十二册,中有《适情雅趣》、《烂柯神机》、《梅花谱》、《橘中秘》、《象局汇存》、《象局集锦》、《弈乘》、《弈话》、《竹香斋》、《万国象棋》等十种。初集民国十六年四月出版;二集于同年十二月出版;三集于民国十八年七月出版。《弈乘》,分内篇和外篇,内篇五十局系谢先生与棋友的对局;外篇一○一局系当时全国各地名手的对局,以及清乾隆、嘉庆期间的“石杨遗局”(计十二局),和清乾隆间,苏州吴名手兆龙之对局选粹(计选十六局),皆为不可多得之古谱。《万国象棋》,介绍国际象棋各种棋子的走法和残局着法,以及部分对局。(谢生生曾于民国廿三年参加中、英、美、德、奥五国“银龙杯”国际象棋赛而获得冠军。)《弈话》,系当时海内外棋士于象棋方面的杂谈、随感、题咏,以及当时象棋活动的记载、橘中佳话等汇刊而成,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象局集锦》,计一五○个残局,都是当时象棋名手(如林奕仙)所拟,有胜有和,各局皆有特色,曲妙有致。《象局汇存》,系各种古局汇编而成,计一○○局,无作者姓名。包括“象棋新谱”(即“蕉窗逸品第四”)、“百局象棋谱”(“大全”原本误以为是“韬略元机”),以及“百变象棋谱”在内,尤以末后数局最为艰深。《象棋谱大全》一书,遍搜历代古谱,且有棋艺源流的记载,包涵异常丰富,是研究象棋史不可缺少的大资料。古谱历经辗转传抄,大多残缺不全、编排错乱;本书特别勘误补缺、考证评注,对象谱之流传及推展棋运之贡献,厥功至伟,不可以道里计!
{2}
4,象棋棋谱的经典棋谱
比较有名的中国象棋棋谱主要有: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梦入神机》、《百变象棋谱》、《适情雅趣》、《三才图会》、《棋谱秘录》、《桔中秘》、《韬略元机》、《万宝全书》、《梅花谱》、《吴绍龙象棋谱》、《心武残篇》、《梅花泉》、《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棋谱》、《渊深海阔象棋谱》、《烂柯神机》、《象棋满盘谱》、《蕉窗逸品》、《新增神妙变化象棋谱》、《烂柯真机》、《蕉竹斋象棋谱》、《湖涯集》、《会珍阁》、《象棋老谱》、《吴著梅花谱》、《新镌金鹏变法象棋谱》、《新选象棋谱》、《效古子象棋谱》、《自出洞来无敌手》、《梅花五子变》、《象戏汇编》、《梅花变法象棋谱》、《善庆堂重订梅花变》、《反梅花》、《摘精梅花谱》、《无双品 》等。现将部分棋谱的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在“韬略元机”出版的差不多同一个时候,也即是“桔中秘”出版后大约六十年左右的时间,王再越写了著名的“梅花谱”。这是一部既继承前一个时期象谱艺术的成就而又有高度创造性的全局谱。它的功绩是开拓了布局的另一个方向:屏风马对当头炮。而在梅花谱出现以前,从“金鹏秘诀”一直到“韬略元机”都是以顺手炮为布局的基本方向;也可以说,以前各谱的布局,只是做到整理、保存“金鹏秘诀”的基本面目,并没有新的创造。“梅花谱”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已不可查考,我们只知王再越是康熙年间大约是公元一六六二年--一七二二年时候的人,假定他是在三十岁左右写这部棋谱,那么,这时正是“桔中秘”出版后六十年左右,也即是“韬略元机”问世的前后。在这个时间出现了象“梅花谱”这样的作品(以及“韬谱”中残局以和局为主酌研究方向)是很自然的,因为从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经过一番动乱之后,到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比较稳定的状态,文化艺术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象棋自然也不会例外。“梅花谱”原书并未刻印问世,仅系手抄流传,这大约和王再越的经济情况有很大关系,梅谱序言中就说过“安蹇先生姓王,名再越,字正已,康熙时人。性刚直,家贫力学,不求闻达,而世无知之者,一身坎坷,抑郁无聊,为象戏以消岁月, 得意疾书,爰成六则,名之曰:梅花谱”这篇序言是谁写的,没有注明,也很可能就是王再越 的“夫子自道”。但总之可以从这里看到他当时那种贫穷潦倒的困苦状况,在这种“一身坎坷”,“世无知之者”的情况下要用木刻版出版象拱谱当然是很困难的,这一点,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当时的状况颇为相似,“红楼梦”最初也还不是靠手抄本流传于世的吗?但毕竟这是一部极有价值的,影响力很大的作品,就是手抄,也流传很远,影响很大,据说以后乾隆年间,国手周廷梅就曾经修订过梅花谱,以后的“吴绍龙棋谱”,“吴梅圣梅花谱”,“巴吉人反梅花谱”,一直到近代的许多棋谱都受到它很大的影响,这又和“红楼梦’’有相仿佛之处,足以证明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的确是为人民所喜爱而不完全受一时某些困难条件所限制,终于要流传后世,发扬光大的。原谱着法以字代替,即以满盘九十个格线位置,填入九十个字的一首词,以各个不同的字代表一个位置,从某一个字到达某个宇,即表示棋子起着和移动酌终点,另有一种风趣,虽然这不是最好的记谱方法,但也可以看到王再越的文学艺术天才。全书共分前后两集,都是全局着法。每集又分上、中、下各三卷,分门别类,对顺炮、列炮、过宫炮、屏风马对当头炮作了专门研究,细致深入,丰富多彩,其中“八局屏风马”是全书的精华,开创了象棋布局的另一个方向。“梅花谱”标志了中国象棋布局的一个新阶段,对中国象棋艺术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其中尤以八局屏风马更有高度的发挥,是一部继往开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古谱。 《反梅花谱》原称《象棋梅花心法谱》,象棋古谱,晚清巴吉人著。巴吉人编著《象棋梅花心法谱》后,只有手抄本,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有象棋杂志开始刊登内容,之后整理、出版成书。至于为何流传时改用《反梅花谱》这个名称,一说是巴吉人中年以后家道中落,决定到上海摆棋为生。离开镇江前,他将该谱赠送给好友兼弟子李志良。李在得谱后手抄了他认为有用的部份,舍弃了五局龟背炮,并改名为《反梅花谱》。巴吉人擅用炮,认为当头炮威力甚大,因此另辟蹊径,著成《象棋梅花心法谱》。现有7局18变和8局17变两种版本。该谱第一局就强调当头炮能胜屏风马,和《梅花谱》相反。从第二局开始,主张用其它布阵法来制约当头炮的攻势,提出一系列后手布局的课题。特级大师柳大华基本功扎实,他盲棋一对多的神奇表演曾让下国际象棋的老外惊呼其为“东方电脑”。记者昨天追问柳大华如何练就一身硬功夫时,53岁的柳大华讲起了自己小时候背诵《梅花谱》的故事。柳大华小时候跟大哥柳大中学棋,“我大哥当时的棋力大概在武汉市能排进前八名的样子,”柳大华说,“我如果水平再想提高的话,就只能自己看棋谱了。”柳大华回忆说自己看了很多棋谱,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本名叫《梅花谱》的清代古谱。说起这本棋谱,柳大华眼神变亮了许多:“小孩子下棋都喜欢攻杀,而《梅花谱》里的三大内容全是讲攻杀的。我那时也就十来岁吧,觉得这里面的棋谱好精彩啊!于是自己就一遍遍地看,反反复复地背,到最后已经可以倒背如流。”柳大华说《梅花谱》是这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棋谱,一直到自己后来参加全国比赛,还时常不自觉地用《梅花谱》里的招法。“不过后来研究多了才知道,《梅花谱》里其实有很多华而不实的地方,”柳大华说,“比如作者为了表现屏风马如何破当头炮,就会让走当头炮的一方故意出现破绽,而走屏风马的一方则抓住机会,用精妙的攻杀击溃对手。这是吸引读者的好办法,但有失严谨,当代棋手是不会这样下的。”“你那本《梅花谱》现在还在吗?”记者问。“没有了。”柳大华说,“当年我们家住老平房,地面都是土质的,很潮湿。那本书不知什么时候掉到了床底下,等发现时已经腐烂了。”棋谱没了,但见谱就背的好习惯却养成了。一本《梅花谱》最终成就了一位引领时代的象棋大师。 《竹香斋象棋谱》-中国象棋残局谱,从简单的胜局和实用残局发展为比较复杂、深奥的高级残局是经历很长的时间的。从许多古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发展的线索,这就是:从“梦入神机”到“桔中秘”,也即是明朝以前的残局谱绝大多数是以胜局和实用残局为主的,变化比较简单。“心武残篇”凡例第三则说:“旧谱所列残局,使操必胜之权,黑纵有仙机,亦无得手处,如‘桔中秘’与‘适情雅趣’皆然也。”这一点,说得很中肯,很显然,这样的残局谱是不能满足象棋艺术发展的要求的,因此,到了清康熙年间出版的“韬略元机”就开始采取以和局作为研究残局的主要方向,这样就把残局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更高级的残局---- 排局。这种残局,照前辈名手们所说,具有“相生相克,虚实奇正,起伏顺逆之机”,对人们象棋水平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锻炼上无疑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从“韬略元机”开始,经过“心武残篇”、“百局象棋谱”,都是朝向这个方向努力,而总结了这个方向的成就,代表了这一个时期的残局作品的就是“竹香斋”。它和“梅花谱”双双成为象棋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作。现存“竹香斋”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九年(公元一八0四年)刊本、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刊本。前者多数是初二集本(也有三集本),计初集八十四局、二集七十六局(三集四十八局),“成百六之数”;后者分为三集,计初集二册,七十八局;二集二册,七十局;三集四册,四十八局,都是以正和为主,其中以第三集最为深奥。书内有吴映奎序、自序及其子景煦跋等。自序中说:“家嗜象戏已三世,网罗旧谱至百余种。”在当时能收集这样多的棋谱,颇为难得。张乔栋黄屋后面有空地一片,布置了山石花木,有建造了几间楼房,添购了善本书及字画,充实其中,名“竹香斋”。并经常与棋友叙会、探讨、研究棋局,集思广益,诠订旧谱许多谬误,还收集剖析了当时江湖上流传的不少秘局。该谱即系集中了古谱和江湖秘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厘正,并取诸家之长而成,因此其内容丰富多彩,着法精深微妙,为历来棋界所推崇,是著名的清代四大排局谱之一。“竹香斋”的编著者是张乔栋,字兰汀,初号橘洲散人,后改栎洲散人,又称竹香斋主人,生平不详,卒于清嘉庆十七年(一八一二年)。《蕉竹斋象棋谱》,简称《蕉谱》,作者不详。相传清朝中叶,杭州“棋孟尝”门客搜罗民间残排局,择其精华荟萃而成此书。此谱向无刻本,仅靠抄本流传,以致各本书名、局数、局名、图式及着法互有出入。其中福州薛兴顺所藏的抄本,是局数最多、着法最善、来年代最早的珍本,全书四卷,扉页中间直书“蕉竹斋象棋谱”,右上书“宣统庚戊年(1910年)菊月抄”,无序跋和作者、抄者姓名,有排局97局。此外,流传的《蕉竹斋象棋谱》另有吴本37局、杭本 21局,以及52局本和《邹竹斋》、《江湖秘谱》等等多种。1976年魏子丹、丁章照、杨明忠一起汇编油印《蕉竹斋汇编》上下两册,计114局。4.《 桔中秘全局谱》-桔中秘残局谱》明朱晋桢辑,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比较完整。这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版本最多的一部象棋谱,也是明朝最后的一部象棋谱。共四卷。它概括了明朝一代和以前时期的象棋艺术成就,成为象棋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总结。我们给它这样的评价,是因为:一方面它对后代的棋艺发展有极广泛的影响;另方面在它以后的象棋谱发展了新的局势,而以它为界线标志了前一段象棋艺术的成就。这样的估计大约是不会太过分的。“桔中秘”刊印于明崇祯壬申年间(公元一六三二年),由东海朱晋桢辑著,侄朱尔邺、朱景萧校阅(所见木版、石印本,卷一均是“萧”,卷二则是“肃”)。内页题有“桔中秘”三个大字,后附叙文、凡例、全旨(与“适情雅趣”的“棋经论”大同小异)、残局说、歌诀等,对象棋战略、战术的棋理进行综合阐述和分析。全书分为四卷,卷一、卷二是全局着法,分为得先及饶先,卷三、卷四系实用残局,共有一百三十三局。从内容看,“桔中秘”基本上是选辑“适情雅趣”而成的,其全局部分与“金鹏秘诀”前后集相同,增补不多,但经过一番整理,接变清楚,对后代编写棋谱工作起了示范作用。“心武残篇”凡例中就说到:旧谱接变之法,以朱进之先生“桔中秘”为最善,可使读者易于参变,是编亦仿朱法。残局部分则只选录实用残局,即所谓 “局中时见,不可不知者”,很有实际价值。这本书流行很广,现存主要版本有会文堂本衙藏板本137图;扉页直书“适情雅趣”,上面小字“橘中秘”,右上角 “金鹏十八变”,左下角“金阊书业堂梓”刊本;清咸丰三年(1853年)味根斋校刊本、本衙藏板本、江左书林藏板本(三四均缺残局3页,计6图);还有无扉页,计残局137图,另外三局附注在第8、16、98局处共140局全(符合朱晋桢《残局说》中“共得百四十局”之数)等。上述各种版本,凡137图者均有附注三局计140局全,131图则均为134局,少三页6局。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饶先与让子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博的特色。三、四卷载140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是明清两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谱,影响颇大,流传甚广。内有《全旨》一篇,阐明象棋旨义:棋虽曲艺,义颇精微,必专心然后有得,必合法然后能超。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有难殚述,然其妙法,必不能出乎范围。如: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防车得照;背士将,忌炮来攻。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士象全,可去马兵;士象亏,兑他车卒。算隐着,成杀局方进,使急着,有应子宜行。得先时,切忌着忙;失车后,还叫心定。子力强,局中寻胜;子力弱,即便寻和。此局中之定法,决胜之大略也。有能详察于斯言,参玩图势,则国手可几矣!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一七O七年)刊印,全书共有六卷,前四卷是残、排局,后二卷是全局46局。全局部分也系选自“金鹏秘诀”(金鹏诸变),与《适情雅趣》选刊的“金鹏十八变”大同小异;残、排局共有二百零四局,但其中有些局势是互相雷同的。残局的格式与“适情雅趣”相仿,分为“和局”与“红胜局”两大类,但以96局和局为主体;其余108局为红胜局,多数是杀局,少数为实用残局,比较明朝的残局谱已有进一步的发展,着法也较深奥。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一个时期,中国象棋艺术己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残局谱从以胜局为主发展到以和局为主是一个新的变化,成为以后排局----高级残局的出现的开始,反映了棋艺的不断提高和繁荣。原书是大型的木刻本,扉页中间直书“韬略元机”四个大字,上首横刻“象棋谱”三字,右上角“李君泰校定”,左下角“文锦堂梓行”。序文末题“康熙四十六年仲冬月张惠春谨识”。书内刻“新选韬略元机象棋谱”九个字,并注有“琅琊王相晋升,金陵张自文心所,汇选。张自美昆所,涂国玺君用,刘沂子浴,合纂。应文玮孔润,张惠春元淑,赵义忠文臣同校。绣谷李君泰,校定。”等字样,有序文一篇。序文中除与其它棋谱一样说了一段“尝闻帝尧以围棋教丹朱,……”等的棋谱序文八股外,特别说到成书的经过是“……不肖奉先君遗训,订正之书无不敬榨梓,此谱寝馈三十余年,以为游戏而易之,望今以思,殆昧所传矣,急攫所镌,但其卷轶散失,因选金鹏诸变以佐之,其间进退弃取之法,神机妙算,非不智者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矣。因颜之曰:韬略元机。要亦顾其喻意何如耳。康熙四十六年仲冬月张惠春谨识”。现存主要版本有文锦堂刊本。 这是一部版本很多、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象棋残局谱。最早刻印于清嘉庆六年(公元一八〇一年),以后陆续翻印,直至光绪乙亥年(1886年)还有刊行,形形色色,都是小型木刻本,与后来的石印本、铅印本等的局数次序有所不同。现存主要版本有文余堂刊本、静乐斋刊本、四法堂刊本、清光绪元年(1875年)本堂藏板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江左藏版本、翰宝楼藏版本、禅山近文堂藏版本、九思堂藏版本、耕经堂刊本、山渊堂及竹秀山房、善成堂韬略元机全书和不印堂名等等多种。全书共八卷,分为四册,有残局一百零七局(目录只列一百零四局;其中有同局异名1局,实为106局),着法以和局为主,并以成语、谚语命名。局势大同小异的颇多,其中“车马绝食”与“焚书坑儒”两局竞完全相同,局名很通俗,有点“江湖”气味,例如“十三太保”、“八仙过海”、“霸王卸甲”……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江湖残局,着法复杂而变化无穷,历来为广大象棋爱好者所欢迎。由于本书版本很多,书商为了谋利,随便安上许多奇奇怪怪的名称,例如有一种版本书页内就题有“韬略元机”四大字,上面又刻有“适情雅趣”四小字,旁署 “陈希夷先生著”,下署“耕经堂梓行”,目录上又刻“陈搏百局”字样。 这一形式多为以后翻印者采用,以致许多人误会它就是“韬略元机”或“适情雅趣”,其实“韬谱”与“适谱”先后相隔九十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至于用陈搏作为作者的名字,更是没有根据的事。本书原作者是“三乐居土”,他的真实姓名无法查考,但原书序文中已列明。至于用陈搏作为招徕,则显然是以后翻印的人妄自增加上去的。本书在编辑各方面虽然不很高明,但各个局势却很有可取之处,是研究排局的一部好作品。 清末民初,城乡艺人设摊摆棋的残局,大都取材于《百局》。清末有木刻本《效古子象棋谱》,分上、下两册共19局,全系选自《百局》。 这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版本,它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秘本,出版日期,难以考证(有人说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作品,但未见可靠的资料),约刊印于明嘉靖之前。全书十卷,现已残缺不全。其中有一部分曾被选编入“适情雅趣”。据云间薛丙增订“梅花泉”,自跋所说,可能该书也和“梦入神机”有些渊源,但“梅花泉”跋言中说它“皆全枰而无残局”,不知是指“梦谱”的最早版本或另有别的版本,已无法了解。我们所见到的是静海郑国钧所搜集的部分版本,据郑君说,这是他于1949年从市集上一位姓杜的杂货摊商那里获得的,据这位姓杜的说,他也是从市集上买来的,原书有十二卷,把它当作废纸用以包货。经郑君再三搜集,只存一、二、三卷残本,计有残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共计285图的残局棋势,全书均为图式,未见着法,估计是图着分列,版本和刻印与后来的“适情雅趣”相仿佛,残局都是以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却很精采,至于原谱著者姓氏及序、跋等均没有见到,可惜得很。郑国钧将其中与《象棋谱大全》内的《适情雅趣》雷同的126图,陆续分赠棋友;后又将所余的159图送给福州《象棋月刊》主编林幼如,林又删去与原版《适情雅趣》所同的15图,并与郑补拟着法,书成后在棋友中流传。后又由魏子丹、丁章照修订,于1977年在杭州油印200册赠棋友。1985年蜀蓉棋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整理本。今郑、林均已逝世,其后情况,迄今未详。仅知冯锦诸先生存有残页二张而已。该谱原图棋子为黑白两种,但黑子是帅、相、兵,白子是将、象、卒,白方先行。从这些残缺不全的版本看来,不完整的四卷就已有近三百个残局,且其中许多局势都是“适情雅趣”所没有的(1570年刊印的“适谱”的引文中曾说:“……玉川徐君,缉购“金鹏秘诀”、“梦入神机”善本,如膺拱壁,不忍私已,以图角胜,乃欣与适情觅豫者共焉,爰题曰适情雅趣,请寿诸梓,以广其传云。”这就是说:“适谱”是集“梦谱”与“金鹏”而刊印的,但就现在所发现的“梦谱”残本看来,“适谱”并没有全部收集进去。),可以看到当时“梦入神机”规模之巨大,材料之丰富,在那时的印刷条件下能出版这样的巨著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可惜只剩上一鳞半爪,真今人惋惜不已。明代赵用贤、赵琦美父子二人喜藏书,其《脉望馆书目*子类五*象棋》著录《梦入神机》一部,十卷。晁 《宝文堂书目》卷下“艺谱”亦著录此谱为徽州府刊印。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五“子部*艺术类”著录“《梦入神机》十卷” ,可知该谱在清初尚完整在世。 在现存的古谱中,是最早、最系统、最具有规模的一种,原刊于明朝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由金陵徐芝(字玉川)精选,会稽陈学礼(字养真) 校正,全书共十卷,分为八册,卷一至卷六共列残局图式五百五十局,每局均用四个字命名,下附着法提要,如“弃双车马炮胜”、“马挂角双炮胜”等,都有线索可寻,易于领会。绝大部分是红先胜,其中卷五及卷六是实用残局(卷六为和局),卷七及卷八是以上六卷的着法。过去有人以为原书无着法,可能是只看到卷一至卷六部分而产生的误会。卷九、卷十分列“金鹏十八变”前、后集全局着法51局,不论先手、后手都以顺手炮为主,具有快攻速杀,搏杀激烈的特色。从这里可以想到当时顺手炮大约是最流行的布局,其中有顺炮横车破横车一局,是很少见的布局。我们还没有见到“金鹏秘诀”的原本,但从“适谱”所精选的部分看来,“金鹏谱”的顺手炮布局已具有很多的变化,这不能不感谢徐芝所作的努力,保留下这样宝贵的资料。“适谱”书内扉页直题“适情雅趣”四个大字,上有“爽心怡神”四小字,右上角列“金鹏十八变”五字,左下角列“三畏、光启堂藏版”字样,这是该书最早的木刻版本。此外还有一种较后的版本,则列“敦化、怀德堂藏版”字样,但版本及内容则完全相同(有棋图550幅,着法551局,其中第227局“舍生取义”局漏图),仅三畏堂本另有一拙逸道人序文,题为“适情雅趣引”, 我们称这一种版本为“三畏光启堂本”,后一种版本为“敦化怀德堂本”。 该谱图式多样,杀法精妙,浅深兼备,有些虽廖廖数着,也甚是微妙。在实战中可以借鉴运用,对初学者提高棋艺大有裨益。兹将“三畏堂本”中拙逸道人所作“适情雅趣引”原文摘录于下:“尝谓诸土大夫,每于崇本时暇,游艺靡娴,期于适情焉尔矣。棋分围、象弈,均著声注想,……惟夫象棋,叙全局有金鹏秘诀,摘变形有梦入神机,奈偶获者珍视玄窍……幸遘玉川徐君……缉购“金鹏秘诀”、“梦入神机”善本,如膺拱壁,不忍私已,以图角胜,乃欣与适情觅豫者共焉。……爱题曰:适情雅趣。请寿诸梓,以广其传云。”文的后面署:“隆庆庚午仲夏吉旦拙逸道人书于安乐窝中”。引文后,卷首刊有“棋经论”一篇,对象棋着法,作了很中肯的分析,是指导象棋实战的理论文章,对棋战攻守原理颇多阐发,是概括象棋实战理论的早期文章。 自字,信手炮五局;出字,列手炮五局;洞字,入手炮五局;来字,顺手炮五局;无字,袖手炮五局;敌字,出手炮五局,手字,应手炮五局。着法,全系帅方先胜。书的正文前面有凡例四则,也很有趣,兹抄录于下:一、着棋三快:眼快,心快,手快。二、着棋三审:审对方之布局,审对方之得先失先,审对方之得势失势。三、着棋三好:好棋身,好局势,好思想。四、着棋三胜:气胜,智胜,势胜。大概这位“纯阳道人”是主张“速战速决”的老祖宗,他处处以争取胜利作为斗争目标,这倒是棋手们所必需有的气派哩。 详细记录了各种棋谱,有开局终局残局的讲解,已经大量精彩对局,实在是一本好书!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比较经典的古谱也非常有名,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作详细介绍,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