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

1.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阿尔法粒子轰击金箔的现象是:绝大多数阿尔法粒子沿直线运动,极少数阿尔法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返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几乎全部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上,电子绕核运动。这就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

2.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

2.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

实验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生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1/8000 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更无法用汤姆森模型说明。

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又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正电荷联系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原子核,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由此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α粒子的大角散射。卢瑟福的散射公式后来被盖革和马斯登改进了的实验系统地验证。

根据大角散射的数据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径上限为10-14米 ,此实验开创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先河。这个实验推翻了J.J.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的葡萄干圆面包模型,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均匀连续分布于原子范围,电子镶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动,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3.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金箔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逊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

4.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视频

原子能够发光,说明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为了探索原子的结构,卢瑟福进行了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通过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卢瑟福得出了原子结构模型,既在原子里面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5.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原理

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性相斥,α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荷;

②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没有碰到质量大的物质,即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质量很大。

6.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大部分粒子方向不变,少数粒子方向发生偏转,

7. 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穿透金属箔试验中

箔式应变片的敏感栅是采用光刻技术刻成的一种很薄的金属箔栅。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敏感栅,亦可在同一应变片上制成不同数目的敏感栅。

箔式应变片具有散热条件好、允许电流大、横向效应小、疲劳寿命长、生产过程简单、适于批量生产等优点,已经取代丝式应变片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