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为什么叫大酒,一下白酒为什么叫白酒

本文目录一览

1,一下白酒为什么叫白酒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一下白酒为什么叫白酒

2,白酒为什么被命名为白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简单的“白”字,也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正如我国国画的一种创作手法——“白描”,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虽然“白描”线条简单、色彩单一,但通常展现出来的画面机具精神和质感,同时也朴素简洁、流畅、生动。  水是酒之血,粮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所以粮、曲、水构成了遇见小酒酿造文化的基础。而这粮、曲、水就像“白描”中的每个笔画一样要用到恰到好处才能呈现有质感的画面,由此才能酿造出窖香浓郁,口味丰满,入口绵甜干净,纯正的无色透明酒体白酒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黄汤、般若汤、杜康、玉液等等,在建国之前亦被称为烧酒、高粱酒、白干酒等。

白酒为什么被命名为白酒

3,古代白酒的叫法

古代白酒的叫法有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酿酒的历史。樟树市内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吴城遗址(殷商时代)精美的青铜器。分为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老白干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其它香型。扩展资料:中国白酒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白酒主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分别为中国三大名酒的茅五泸,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酒百度百科——中国白酒

古代白酒的叫法

4,什么是大曲白酒

大曲白酒就是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生香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也有用小麦、大麦混合,加上一定数量的豌豆。大曲又分为低温曲、中温曲、中偏高温曲和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如泸州老窖、白金金质酒等,均以大曲酿成。曲酒的酿造分为清渣和续渣两种方法,汾香型酒(清香型酒)大多采用清渣法生产,而泸香型酒和茅香型酒则采用续渣法生产。扩展资料:种类1、双沟大曲产于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1984年的第四次全国评酒会后,该酒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协调,尾净余长”的浓香型典型风格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名酒。2、秦淮大曲酒全兴全兴大曲酒是四川省成都全兴酒厂的产品。1959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名酒;1958年、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及金爵奖,1963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88年获香港第六届国际食品展金钟奖。3、泸州老窖紫砂大曲泸州老窖·紫砂大曲是泸州老窖旗下的拳头产品。其前身是于1915年最早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三百年老窖大曲”;是“大曲”这种传世酿造工艺的杰出代表, 1952年在全国首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曲酒

5,什么叫大曲酒及特点

  大曲: 又称块曲或砖曲,以大麦、小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形似砖块,大小不等,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统称大曲。  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在曲霉的淀粉酶的强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淀粉,因此,自古以来就把它和麦芽同时作为糖的原料,用来制造酒、甜酒和豆酱等。用麦类代替米者称麦曲  现代大致将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的酒。它们是:  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  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  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  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中国酒曲的分类  中高温大曲、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包包大曲等等  大 曲 传统大曲;强化大曲(半纯种);纯种大曲。  小 曲 按接种法分传统小曲和纯种小曲  按用途分为黄酒小曲,白酒小曲,甜酒药;  按原料,分为麸皮小曲,米粉曲,液体曲。  红 曲 主要分为乌衣红曲和红曲,红曲又分为传统红曲和纯种红曲  麦 曲 传统麦曲(草包曲,砖曲,挂曲,爆曲)  纯种麦曲(通风曲,地面曲,盒子曲)  麸 曲 地面曲,盒子曲,帘子曲,通风曲,液体曲。

6,白酒为什么被称为百药之首

关于酒的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的酒,从最早的黄酒,到后期的白酒,以至近现代的葡萄酒和啤酒,酒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白酒虽然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如黄酒早,并且也是属于从国外引进的酿酒工艺,但是它明显带有中国酒自己的特色,那就是独有的酒曲工艺,虽然也是蒸馏而成,不像是黄酒那样的酿造酒,但是发酵的时候同样是用到了酒曲。因为有了酒曲的参与,中国白酒的口味属于一种复合型的口味,比较有层次感,这是外国白酒所做不到的。白酒古时候就被称为“百药之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白酒本身具有“药引子”的作用,比如说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喝“药酒”,就是把各种中草药泡在白酒里,然后将中草药里面的成分浸泡到白酒里,以便拿来饮用,以前还有喝中药之前饮一口白酒的做法,就是白酒能够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便于人体更好地吸收药性。另外,白酒本身就有驱寒、活血化瘀的作用,以前人身上有点小毛病,有时喝点白酒就可痊愈。为什么到了现代,很多人反而认为喝白酒不好,并且对白酒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呢?这首先和饮酒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白酒进入中国的时间大概是在宋末元初,之前中国人一直都是喝的黄酒,比如武松打虎的时候就是喝了18碗酒,但是他当时喝的可不是白酒,而是酒精度数很低的黄酒,也就是比现在的啤酒酒劲大一点。直至民国时期,人们还是以喝黄酒为主,白酒并不是酒桌上的主流酒。白酒正儿八经上了宴席的酒桌,是在解放以后,里面的原因也很多,到了现在,白酒更是成了大家在外聚餐或者正规宴席的必备酒。但是白酒不同于黄酒,当年喝了18碗酒的武松,你让他来喝现在的白酒,估计也就是能喝下去2斤了不得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人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所以在喝白酒的时候也是狂饮滥饮,酒精度数这么高,喝下去之后肯定对人身体不好。另外就要说到勾兑酒了,勾兑酒的起源也很有意思,主要是因为解放后的1950年代,当时粮食紧缺,为了节省粮食,国家从前苏联引进了液态蒸馏法的白酒工艺,用比较廉价的薯类代替了大米等粮食,因为这个液态发酵工艺酿出的白酒,没有纯粮酒的香味,所以需要添加香精,这就是勾兑酒的初衷。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很多酒厂看到了勾兑酒的巨大利润,纷纷加大了勾兑酒的产量。勾兑酒里加了香精,自然对人身体不好。现在很多人提起白酒就皱眉头,其实是被勾兑酒败坏了名声。通过上面分析的,大家可以理解到,白酒本身还是不错的,一个是过量饮酒,第二个是勾兑酒,这两块直接拉低了人们对白酒的看法。还是那句话,喝酒要适量,“酒是粮食精”这句话还是没错的,适量饮酒,小酌怡情,这才是喝白酒时真正应该持有的态度。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