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九华山酒十年陈多少 一瓶
不贵,几十块吧,我们老家那边的酒都不会很贵,应该不超过八十
喝过两次,比市场同价位的大牌酒口感要好多了。是好酒,只是定远人喝酒认牌子。。。。
2,定远没有端午节送礼给老丈人的习俗吗我是安徽六安的端午节的时
在徽州(安徽省黄山市)除了吃粽子、绿豆糕外,还有吃五黄(即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咸蛋黄)悬艾叶、插菖蒲、挂香袋,赛龙舟等习俗。其中悬挂“粽子香袋”、“五彩香包”的习俗显得很特别,有的香袋做成各种图腾,有的香包中放有中草药,有着祝福祝寿、防疫祛病、避瘟驱毒、企盼吉祥美好的内涵。徽州区岩寺镇附近一些村组的村民们又自发地开展了沿袭多年的民俗表演——跳钟馗,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在黄山市徽州区、歙县等地。明万历年间这些地方就有此习俗。每年端午节,这些地方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恶降神福,保佑村民平安。跳钟馗有《出巡》、《嫁妹》、《捉蛇》、《除五毒》等多种内容,舞蹈的寓意为消除五毒,除害降福,四季平安,人寿年丰。安徽合肥:端午节插艾草招福驱邪端午节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传统习俗,纷纷购买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个菜市场内,一位女士买了几枝艾草,正准备回家烧饭。她说,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在合肥市城隍庙市场的路边,家住郊区的王大爷推着辆三轮车卖艾草。他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一块钱四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安徽歙县:端午节跳钟馗捉鬼位于安徽南部的歙县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舞龙舟等风俗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跳钟馗施威捉鬼活动。钟馗小鬼们扛着“钟进士出巡”、“肃静”、“回避”的牌子,钟馗手持利剑,戴着破伞,还有小鬼捧酒钵等民俗表演。据了解,跳钟馗是民间避邪驱鬼的方式之一。过去歙县许多村落端午节都有跳钟馗表演,钟馗出巡范围只限本村,村头路口、大街小巷都要巡到,以示驱鬼之彻底。事先准备接钟馗的人家,为了达到求神驱鬼的目的,将燃放鞭炮助威,在鞭炮声中,尘土四扬,气氛威严。有资料显示,在中国清代诗人的作品中就有端午吟咏钟馗的诗,也许是这时天气湿热人多病,瘟疫易流行,故请钟馗来驱邪捉鬼。
3,古代人为什么会有名u5b57u53f7这么多种称呼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 “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⒈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 ⒉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⒊以室名、斋名、轩名、堂名为号的。如王夫之号姜斋取自他的室名;辛弃疾的号稼轩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⒋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⒌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 “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⒍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文人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如果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所知,根本无从识别。所以,为了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思想、风格,还是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的。
4,安徽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安徽风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点特色。皖南菜点是安徽风味的主要代表。它包括黄山、歙县(古徽州)、屯溪等地。皖南菜肴讲究火功。以善于烹制山珍海味而闻名,芡大油重,朴素实惠,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炖、煨而成,汤清味醇,原锅上席,香气四溢。皖南虽然水产不多,但烹制经腌制的“臭桂鱼”知名度却很高,以后也传到合肥地区。它以烹制河鲜家禽,讲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调味,以烟熏菜肴别具一格。沿淮菜包括蚌埠、宿州、阜阳等地风味,菜品讲究咸中带辣,汤汁味重色浓,并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安徽著名的风味菜点有:萧县羊肉,无为板鸭,毛峰熏鲥鱼,宿州符离集烧鸡、石耳炖鸡、方腊鱼、咖喱蚌肉、云雾肉、荠菜圆子、耿福兴酥烧饼、绿豆煎饼、蝴蝶面、太和板面、阜阳格拉条、定远卤老鹅、天长进贡甘露饼
淮杞炖鹌鹑
问政山笋
安徽卤舌
炸牛肉
炸二丝卷
清香砂焐鸡
熘炸仔鸡
徽州蒸鸡
四色汤菜
风炖牡丹
黄山炖鸽
葱油蒸鸭
馄饨鸭子
蜜汁红芋
屯溪醉蟹
金银蹄鸡
香炸琵琶虾
荠菜元子
符离集烧鸡
玉板蟹
腌鲜鳜鱼
红烧划水
奶汁肥王鱼
清炒鳝糊
火腿炖甲鱼
李鸿章杂烩
桑拿三样
什锦肉丁
金雀舌
烩蹄筋
家乡肉
中和汤
香辣鱼头
焦麻螺蛳
朱洪武豆腐
八公山豆腐
凤尾虾排
茶叶熏鸡
夹心虾糕
安徽小吃
巢县干丝 7734
做法:其他
特色:色泽鲜艳,香、鲜、辣中并带微臭,别有风味,是饮茶风味小吃。
材料:五香豆腐干、臭豆腐干各2块,菠菜、嫩黄瓜各50克,卤猪瘦肉、红辣椒、芝麻油各15克,虾米5克,姜10克,酱油10克,醋5克。
乌饭团 13995
做法:蒸法
特色:饭团色乌油亮,馅料味道鲜美。
材料:糯米2000克,粳米500克,猪瘦肉250克,鸭肉400克,豆腐500克,姜末15克,葱末25克,酱油15克,干淀粉100克,乌饭树叶2500克,菜籽油1500克(约耗100克),味精适量。
小笼渣肉蒸饭 12960
做法:蒸法
特色:滋润软糯,味美香咸。
材料:糯米5000克,猪五花肉2500克,白糖50克,酱油100克,精盐50克,红腐汁25克,渣粉50克,葱末、姜末各25克。
老鸭汤 22290
做法:蒸法
特色:汤汁澄清香醇,滋味鲜美,鸭脂黄亮,肉酥烂鲜醇,是安徽沿江的风味小吃。
材料:活老鸭1只,精盐50克,姜10片,葱100克。
苎叶保 2163
做法:蒸法
特色:饼色翠绿,质地软糯,味甜清香。
材料:糯米粉1000克,嫩苎麻叶400克,白糖500克,芝麻75克。
一闻香包子 9354
做法:蒸法
特色:馅嫩带汤,味美醇,无膻气。
材料:精面粉1800克,酵面120克,净羊肉800克,精盐20克,酱油80克,姜末25克,葱末50克,五香粉7.5克,食碱5克,芝麻油275克。
蒋大顺米查肉 2133
做法:蒸法
特色:肉质酥烂,味透香鲜,米查粉吸收油脂有特殊芳香,食而不腻。
材料:带皮猪五花肉5000克,米查粉750克,虾米100克,酱油300克,白糖75克,精盐50克,红腐乳汁100克,大曲酒25克。
鸡丝辣汤 3987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原料丰富,口味鲜辣,佐以馍饼食之,味道尤佳。
材料:净老母鸡1只(约1750克),粉丝1000克,海带、黄花菜各250克,面粉2500克,葱250克,姜100克,胡椒50克,精盐500克,木耳50克,榨菜500克,鸡蛋20个,干银鱼100克,酱油750克,千张1000克,味精25克,醋750克,辣椒油375克。
鳝鱼辣汤 1899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汤似浓非浓,色明亮,鲜咸微辣,味美可口。
材料:鳝鱼、面粉各2500克,千张、粉丝各1000克,海带、黄花菜各250克,榨菜500克,鸡蛋20个,木耳50克,干银鱼150克,葱末250克,姜末100克,精盐、酱油、醋各500克,辣椒油750克,味精20克,胡椒粉50克。
小茶糕 4038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色泽乳白,味甜松软。
材料:糯米1650克,梗米1100克,白糖400克,糖精1克。
罐子汤 2475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汤清,肉质透烂。
材料:猪肉175克,水粉丝50克,菠菜25克,小葱段、姜片各5克,精盐2.5克。
包河藕粥 2580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藕香粥甜,是合肥市夏,秋季节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
材料:糯米500克,藕、红糖各1000克,食碱少许。
酥鸭面 2331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面条滑润,鸭肉酥烂,汤汁鲜香。
材料:净鸭1只(1750克左右),刀切面条2000克,酱油350克,八角5克,桂皮5克,葱25克,姜片15克,猪骨汤2500克,熟猪油150克。
虾子面 2736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沸汤冲虾子,汤味极鲜。面条质地细韧,入口滑润。
材料:刀切面条500克,虾子8克,骨头汤1500克,酱油60克,葱末10克,熟猪油30克。
鱼皮蟹黄饺 1794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用鱼肉做包皮,猪肉、蟹肉、冬菇、笋做馅料,味极鲜。质地微脆香,滑润爽口,为长江鱼乡小吃佳品之一。
材料:净白鱼肉750克,猪瘦肉500克,蟹肉、笋末各250克,冬菇末30克,精盐10克,姜末15克,醋25克,菱角粉500克,芝麻油100克。
江万春水饺 4800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皮薄如纸,汤鲜馅嫩。
材料:精面粉2500克,猪后腿肉2600克,精盐165克,虾籽酱油1000克,猪骨头汤15000克,葱末500克,食碱60克,干淀粉500克,熟猪油500克,胡椒粉适量。
正福斋汤团 1251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皮洁白,馅细腻,滋润香甜,味美可口。
材料:糯米2000克,籼米米、大红袍赤豆各500克,白糖1000克,熟猪油200克,芝麻油50克。
混汤酒酿元宵 2400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汤呈樱桃色,酒香中带有蜂蜜、桂花香。元宵质地柔粘,馅心多样味美。
材料:糯米2500克,白糖1600克,蜂蜜、米酒酿各500克,糖桂花25克,山楂馅、豆沙馅、芝麻糖馅、五仁馅各250克。
烫鸭肠 1836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清脆爽口,味鲜香,是佐酒小吃佳品。
材料:鸭肠4O根,煮板鸭卤汁2500克。
五香狗肉 5643
做法:熬煮汆炖烩焖法
特色:肉色微红,瘦多肥少,香烂耐嚼,是淮北地方风味小吃。
材料:狗肉2500克,八角12.5克,小茴香5克,丁香、白芷、草果各2克,精盐50克,姜25克。
5,安徽特色小吃介绍少点的
毛豆抓饼的制作材料:鲜毛豆粒、猪五花肉、葛粉各150克,肉汤500克,菠菜叶15克,姜10克,精盐7.5克,芝麻油250克(耗50克),味精适量。 毛豆抓饼的特色:焦脆干香,配汤佐食,鲜美可口。 教您毛豆抓饼怎么做,如何做毛豆抓饼1.将猪五花肉、鲜毛豆粒和姜均切成绿豆大的丁,放入碗内,加葛粉、精盐5克、水1500克搅拌成糊。 2.锅置旺火上,加芝麻油烧至八成热,用勺将油在锅中浇匀,抓一小团豆糊,贴在锅边,随即用手摊成直径约6.6厘米、厚约1.6厘米的同形薄饼,饼面上不断用勺淋热油,煎至底面呈深金黄色而上面柔软时,铲起装盘,即成抓饼。食时切成10块。 3.锅内放入肉汤烧开,下菠菜叶及精盐2.5克烧开,盛入碗内,随抓饼一起上桌食用。毛豆抓饼的制作要领:1.簿饼不宜贴在锅中心,保持锅底油热,以便浇淋用; 2.煎至时不宜用太旺的火,以免底面焦煳。 安徽盘丝饼的制作材料:面粉1000克,酵面100克,芝麻仁70克,芝麻油50克,精盐50克,花椒15克,食碱适量。 安徽盘丝饼的特色:色泽金黄,麻香酥脆。 教您安徽盘丝饼怎么做,如何做安徽盘丝饼1.将芝麻仁30克用小火炒至微黄出香时盛出。花椒和精盐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花椒出香时盛出,再同芝麻仁一起碾成末即成芝麻花椒盐。 2.面粉放入盆内,加入酵面和冷水350克拌匀,盖上湿布静饧,加入食碱揉透,擀成长1米、宽65厘米的大面皮,抹上芝麻油10克,撒上芝麻花椒盐抹匀,从一边向另一边卷起,封口处抹点水压紧,搓成如香肠粗的长条。先将长条的一端略压扁,卷起头,接着把长条围绕这头盘起成圆饼。每圈之间要粘合,但又不要太紧,如有空隙抹点水略捏拢粘合。 3.平锅置小火上烧热,刷上一层芝麻油,用双手从圆饼底下慢慢插进,至能托起饼时猛一抬手,向锅里一放。先在圆饼上涂一层水,撒匀剩余的芝麻仁,略按下,使芝麻仁粘合,烙约2分钟,随即将饼转动半圈,再烙约20分钟,再转动饼坯,将饼翻身,顺锅四周淋入芝麻油后稍烙一会儿,在饼下放入弹性钢丝垫子,继续用小火炕约20分钟即成。安徽盘丝饼的制作要领:1.面团要揉匀饧透,揉至表面光滑不粘手为宜; 2.第二次转动饼时,若能听到饼与锅之间有很响的摩擦声时再翻饼身; 3.烙制时油温不宜太高,以免焦煳。 巢县干丝的制作材料:五香豆腐干、臭豆腐干各2块,菠菜、嫩黄瓜各50克,卤猪瘦肉、红辣椒、芝麻油各15克,虾米5克,姜10克,酱油10克,醋5克。 巢县干丝的特色:色泽鲜艳,香、鲜、辣中并带微臭,别有风味,是饮茶风味小吃。 教您巢县干丝怎么做,如何做巢县干丝1.将豆腐干片成6-7片,切成细丝,在案板上整齐地放成两边低、中间高的"品"字形,用刀一切两段,铲起,铺在盘中。 2.菠菜放入沸水中略烫捞出,挤去水分,理齐切成5厘米长的段。卤瘦肉、黄瓜、姜、红辣椒均切成丝。然后将以上各丝,分色间隔平放在干丝上,中心处放上虾米,浇上酱油、醋、芝麻油即成。巢县干丝的制作要领:1.豆腐干要切成像火柴杆一样粗细; 2.所有的丝要切均匀,摆放时要注意色彩搭配的效果。 虾子面的制作材料:刀切面条500克,虾子8克,骨头汤1500克,酱油60克,葱末10克,熟猪油30克。 虾子面的介绍:安徽芜胡著名老店耿兴福的风味小吃。虾子面的特色:沸汤冲虾子,汤味极鲜。面条质地细韧,入口滑润。 教您虾子面怎么做,如何做虾子面1.锅置中火上,倒入1/2冷水。烧开,下入抖散的面条,随即用长筷子挑开,煮至熟待用。同时将骨头汤烧开待用。 2.取碗4只,分别放入酱油15克、虾子2克、熟猪油7.5克、葱末2.5克及沸骨头汤250克,盛入煮熟的面条即成。虾子面的制作要领:煮面条时中间要加一二次冷水,保持锅内水微沸。 烫鸭肠的制作材料:鸭肠4O根,煮板鸭卤汁2500克。 烫鸭肠的特色:清脆爽口,味鲜香,是佐酒小吃佳品。 教您烫鸭肠怎么做,如何做烫鸭肠1.将鸭肠用小刀划开,洗净理齐,用麻线在鸭肠中部扎成把。 2.煮板鸭的卤汁放入锅中,用旺火烧开,手提着扎鸭肠的线头放入锅中,略烫1分钟提起,沥干水分,再放回锅中烫1分钟,捞起切碎,放入盘内,浇上板鸭卤汁即可。烫鸭肠的制作要领:第二次回锅烫鸭肠时,要松开扎线,以免捆扎处烫不透断生。包河藕粥糯米500克,藕、红糖各1000克,食碱少许。 包河藕粥的介绍:合肥市包公祠所在地香花墩四面环水,藕莲丛生。古诗曾以"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的诗句来赞扬包公的正直和无私精神,故民间有包河藕无丝(无私)之传说。 包河藕粥的特色:藕香粥甜,是合肥市夏,秋季节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 教您包河藕粥怎么做,如何做包河藕粥1.将包河老藕削去藕节,刮皮洗净。糯米洗净,放入大碗内,加入少许食碱(用水化开)拌匀,等米干后,灌入藕孔内。 2.将灌好米的藕和剩下的米,同时放入铜(或铝)锅内,加入开水(没过藕约6.5厘米)和少许食碱,用旺火烧开,改用小火焖约1小时左右,中间翻动两次,最后放入红糖搅匀。 3.食用时用叉将藕捞出,切成约3毫米厚的藕片。每碗放藕3片,再盛入稀饭即成。 包河藕粥的制作要领:1.向藕孔内灌糯米时,边灌边拍藕段,以便让米塞实; 2.煮藕粥时,刀、叉、勺、锅不宜用铁器,以免变色发黑。 歙县豆腐脑髓(1)取锅1只盛满七八成冷水,放入约500克五花肉1块,1小袋虾米(约50克),烧至肉熟,油汁和虾汁溢出溶入水中时,再加少量优质绿豆粉丝、无色酱油、精盐、茴香,改用文火炖,待粉丝成熟后,即成粉丝肉汁汤备用。 (2)选用嫩豆腐,用纱布包围挤去水分后解开,再舀1匙倒入盛有精白面粉的碗内(粉要扒凹,轻轻拍实),同时加入少量细肉末(前一天放在粉丝汤中煮得透烂的五花肉)。然后端碗轻轻旋转摇动,外部裹匀面粉,将其滚成乒乓球形,顺手将碗靠锅边一斜,让丸子滚入汤锅,煮熟浮起即成。(不能用手掌搓捏或用手指摄拿,以免变形,破坏疏松结构,阻碍汁味均匀渗入而降低质量)。 小吃特点: 软嫩可口,汤汁鲜美,风味独特,易消化吸收,因豆腐丸子很嫩,故命名为豆腐脑髓。
来这边吧,种类全,大品牌比较不错。
安徽风味包括皖南、沿江、沿淮之地的菜点特色。皖南菜点是安徽风味的主要代表。它包括黄山、歙县(古徽州)、屯溪等地。皖南菜肴讲究火功。以善于烹制山珍海味而闻名,芡大油重,朴素实惠,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取用木炭小火炖、煨而成,汤清味醇,原锅上席,香气四溢。皖南虽然水产不多,但烹制经腌制的“臭桂鱼”知名度却很高,以后也传到合肥地区。它以烹制河鲜家禽,讲究刀工,注意色、形、善用糖调味,以烟熏菜肴别具一格。沿淮菜包括蚌埠、宿州、阜阳等地风味,菜品讲究咸中带辣,汤汁味重色浓,并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安徽著名的风味菜点有:萧县羊肉,无为板鸭,毛峰熏鲥鱼,宿州符离集烧鸡、石耳炖鸡、方腊鱼、咖喱蚌肉、云雾肉、荠菜圆子、耿福兴酥烧饼、绿豆煎饼、蝴蝶面、太和板面、阜阳格拉条、定远卤老鹅、天长进贡甘露饼等。
徽州臭豆腐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这道风味小吃,恐怕只有来黄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黄山市内很多小吃摊点上均可吃到。伏岭玫瑰酥 伏岭玫瑰酥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产于绩溪县伏岭村,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 制法:以细白糖、芝麻、面粉、饴糖等为主料,辅以玫瑰花、青梅、桔饼、红绿丝。芝麻手工脱壳,炒熟后碾细过筛拌上细白糖烘干成麻屑,用小量的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层卷叠起来,按一定规格切成块后,表面再均匀地撒上细白糖、玫瑰花、切细的青梅、桔饼、红绿丝等。把已制成切块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块,然后包装,每盒10小包。制成的玫瑰酥,外观洁白如玉,丝丝点点的玫瑰花、桔饼、青梅等若隐若现,宛如翡翠玛瑙嵌于白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