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杨家酿酒厂,剑南春是哪里的酒

1,剑南春是哪里的酒

这次系统地说说剑南春的历史,剑南春是四川绵竹的酒,在唐代绵竹的酒就是贡酒,有一本史书叫唐国史补,书上说唐朝的第九位皇帝叫李适,李适把剑南烧春能不能作为贡酒这个问题当成国事来议论,这就可见当时剑南烧春的地位。那剑南烧春是什么酒呢?其实剑南烧春不是一个酒的名字,而是酒的产地。剑南的意思就是剑门关往南,包括绵竹,广汉德阳等等。烧是蒸馏,春是酒,剑南烧春就是剑南那一带产的烧酒。所以当时的酒是只有地名,没有酒名的。后来到了宋代,这一带的酒才有了酒名。到宋代以后,这酒才有了名字,叫鹅黄和蜜酒。那鹅黄这个名是来自杜甫的一首诗,叫舟前小鹅儿,鹅儿黄四酒对酒爱新鹅。这个鹅黄是比喻酒的颜色。后来因为杜甫当地的酒就叫鹅黄酒。那后来北宋的文学家苏轼有个好朋友叫杨世昌。杨世昌是绵竹的一个道人,他研究出了一种酒,起名叫蜜酒。后来杨世昌到苏轼家里做客,两个人就成天带着酒去江边打鱼游览风景。后来杨世昌一高兴就把蜜酒的配方送给了苏轼。苏轼特意为这个酒作了首诗,叫蜜酒歌。绵竹这个地方的酿酒历史是从剑南烧春开始。那后来从鹅黄酒再到蜜酒,这整个是一个系列。这个系列说明在唐宋时期,绵竹当地的酒已经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肯定。那当地的酿酒行业也很繁荣。宋代有一本书叫宋会要,这个书里说当时在,汉州就是现在的广汉市,汉州设了 18 个酒务,专门收酒税,当时是南宋和金兵作战,那中央财政破产。所以绵竹人张俊就是当地的军事领袖,就看上了酒税,就发展酒行业。后来四川的酒税占全国所有酒税的接近一半,这些税就用作国家的军费开支。剑南春酒在宋代之后的发展比较平稳,这一段的历史故事比较少。后来到清代,绵竹人用过去剑南烧春的技术,再经过一些改革,做出了绵竹大曲。那绵竹大曲在当地非常有名。当时绵竹有个名人叫李湘银,他说徐州府有绿荔枝,何如绵竹出大曲,意思是我们家乡绵竹的酒这么好,即使喝不到绿荔枝也没有什么遗憾。那这个绿荔枝就是五粮液的前身。后来清代文学大家绵竹人李调元说自己天下名酒皆长尽,却爱绵竹大曲醇。所以那会儿的绵竹是酿酒成风,当地全是酒坊啊,比较有名的有朱、杨、白、赵这四家。在清代绵竹当地有朱杨白赵这四家酒坊,朱家是陕西过来的,那他是看中了绵竹的气候好,所以就在当地开了朱天益烧房。那朱家的酒酿得好,也善于经营生意。后来杨家,白家赵家也从陕西过来酿酒,所以现在的绵竹还有朱家巷,杨家巷等等这四家的旧址。那清代结束之后,一直到 40 年代,那会是全国经济崩溃,绵竹的酒业也都差不多倒闭了。后来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到五一年,国家成立了绵州县酒厂,这个厂就是建南春酒厂的前身,刚刚成立会只有二十一个人,这二十一个人就是过去各个酒坊的酿酒师傅,这些人就开始创业。50 年代初,绵竹酒厂成立第一件事就是把朱天益这些老酒坊合并,集中力量恢复生产。后来到 57 年,绵竹酒厂请到四川大学的庞教授为酒起名。庞先生起了剑南春这个名字。后来到 58 年确定了剑南春的粮食比例是 40% 的高粱、20%的大米、20%的糯米、15%的小麦和 5% 的玉米。酿酒的水是四川白水河河床底下的地下水也叫阴河水。后来又用当地的御飞泉水,到了 60 年代又开始完善工艺用双轮底发酵技术。终于是在 79 年全国第三次评酒会剑南春得了金奖,成了国家名酒。这就是剑南春的历史故事。

剑南春是哪里的酒

2,近代的中国有哪些著名民族企业家

有个取巧的办法,阁下看一下下面一本书的目录即可:中国民族资本家列传 吴广义 范新宇著 目 录 前 言…………………………………………………………………………………………1 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1 从状元到实业大王的张謇……………………………………………………………………10 杰出的出版家夏瑞芳、张元济………………………………………………………………24 面粉、棉纱大王荣氏兄弟……………………………………………………………………40 从穷货朗到商业家的武百祥…………………………………………………………………53 简氏兄弟智斗英美烟商………………………………………………………………………68 陈宜禧兴建新宁铁路…………………………………………………………………………81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93 西药业翘楚项松茂……………………………………………………………………………105 锐意进取的化学工业家方液仙………………………………………………………………114 出版业巨大擘陆费逵…………………………………………………………………………124 从学徒到经理的沈九成、陈万运……………………………………………………………134 张廷阁创办双合盛公司………………………………………………………………………143 化学工业奠基人范旭东、李烛尘、侯德榜…………………………………………………154 冼冠生与冠生园………………………………………………………………………………173 民族百货业先驱马应彪、黄焕南……………………………………………………………186 百货业巨擘郭乐………………………………………………………………………………195 梁墨缘兴办广东内河航运……………………………………………………………………215 朱继圣、凌其峻经营仁立公司………………………………………………………………221 火柴大王刘鸿生………………………………………………………………………………232 “铁棉联营创新路”的严氏父子……………………………………………………………246 白手起家办工厂的滕虎忱……………………………………………………………………258 丝织工业俊髦莫觞清、蔡声白………………………………………………………………267 著名华侨企业家黄奕住………………………………………………………………………276 体育用品工业巨子孙润生……………………………………………………………………288 丝织风景画创始人都锦生……………………………………………………………………296 味精大王吴蕴初………………………………………………………………………………304 “竞争中求发展”的电器工业家胡西园……………………………………………………318 航运业大亨卢作孚……………………………………………………………………………328 造纸工业英髦竺梅先、金润庠………………………………………………………………342 余芝卿、薛福基经营大中华橡胶厂…………………………………………………………352 纺织工业俊杰刘国钧…………………………………………………………………………359 周子柏与金星金笔……………………………………………………………………………369 毛纺织工业巨头宋棐卿………..……………………………………………………………..377 提倡国货的商业家李康年…………………………………………………………………..390 蔡昌创办上海大新公司……………………………………………………………………..398 “金笔汤”汤蒂因…………………………………………………………………………..405 金融耆宿张嘉下璈…………………………………………………………………………..425 金融巨擘陈光甫……………………………………………………………………………..440 金融巨子周作民……………………………………………………………………………..464 赵家与四百年六必居酱园…………………………………………………………………..476 张家与三百年张小泉剪刀…………………………………………………………………..484 乐家与三百年同仁堂药店…………………………………………………………………..494 李家与二百年都一处烧麦馆………………………………………………………………..508 马家与二百年月盛斋酱肉铺………………………………………………………………..514 王家与王星记扇庄…………………………………………………………………………..521 胡家与胡玉美酱园…………………………………………………………………………..531 丁家与东来顺饭庄…………………………………………………………………………..539 杨家与全聚德烤鸭店………………………………………………………………………..549 胡家与胡庆余堂……………………………………………………………………………..558

近代的中国有哪些著名民族企业家

3,清朝末期的历史

盐粮业。在前清,食盐系官销。皖北在正阳关有盐轮,作为集散场所,各县设有盐行。怀城盐行字号是大兴协,行主杨忠保。缴纳四百两银子,领取行帖,可以经营六十年。南门外和南丰集共有粮坊十余家,专营本地粮食买卖,收取坊用。河北引凤街也有粮行十余家。顺河街最早的粮行是张公义,行主张斗臣。其次是王瑞丰,以后李福初又开设了德兴祥粮行。 □(注)河街是粮行兼粮坊,粮行须缴四十元领取行帖,为期一年,能下河向船商进行交易,那时有陈隆升、贾茂盛、何义兴、林义太、李义昌、林益太、贾聚盛等七家粮行。自清末李鸿章发行盐票,每张定价为白银贰百两,凭票到西坝去自由贩运,国家征税,打破了专营的旧例。但人民习于旧俗,到民国十二年,引凤街高仙洲,识时知机,首先在河下开设和丰盐粮行,果然生意兴隆。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的商业兴旺起来,那儿成立了悦来转运公司,代客办理运输业务。津、沪巨商纷纷莅蚌。怀城首先至蚌和他们取得联系的是陈隆升粮行,行主陈闻宣去蚌埠领取麻袋,在怀城将货物包装,运至蚌埠,开具清单,客商开出支票,然后到银行取款。陈隆升粮行做了好久,方打消其他人对货物装走怕拿不到钱的顾虑。于是益太行主林稚湘、贾茂盛行主贾子勋、何义兴行主何华廷等,纷纷赴蚌悦来公司,与津、沪客商接洽。津、沪和无锡、常州等地的客商也均纷纷来怀,顺河街增开了房天和、源大、大昌、万沅昌四家盐粮行。蛐河街也增开了林咸太、陈隆昌两家盐粮行。河下码头粮商船只云集,经常是数百艘,有时多至千余艘,从早到晚,叫斗之声不绝于耳。蒋某又在船上开设了钱庄,杨耀南也将协成盐粮行迁至河下船上营业。相继源大和、德大盐粮行也在河下出现。船商卖粮之后,多数均要买盐回销,淮河交易又可免去一道关税,所以霍山以下各地大米均运到怀城销售。那时,各家盐粮行商客云集,大有人满之患。像林益太盐粮行均系天津客商,以成发号为最大顾客。他主要经营大米,只要货品对路,概不限额。据说,每包大米运到天津,可获利两元。从民国初年到民国二十年,是怀城盐粮业的鼎盛时期。民国二十年怀远税关撤销,加之蚌埠商业日渐扩展,又有银行,货物可以抵押,还可贷款。怀城河下船上盐粮行多数迁往蚌埠,怀城的盐粮业从此一落千丈。当时,□(注)河街还剩有由杨子材、张献廷、陈开祥等人合资开设的大丰盐粮行,林晴初开设的太昌盐粮行,薛小斋开设的新大昌盐粮行。后来,固镇商人走旱路,从海州运食盐来怀远销售,□(注)河街几家盐粮行又残灯复明,可惜为时不久,大丰、太昌等盐粮行也迁往蚌埠去了。  当时,怀远盐粮业以陈闻宣最善于经营,招徕顾客,使用伙计均应付裕如,然其子能挥霍,最后达到冒帐地步。最有信誉的是□(注)河街的林益太、贾茂盛和顺河街的房天和三家盐粮行。客商编成歌谣:粮食卖给林益太,结帐结的快;粮食卖给贾茂盛,结帐不用问;粮食卖给房天和,吃的饱睡的着;粮食卖给陈隆升,跟着屁股后头哼。足见经商首要的是信誉。  饮食业。清末的竹深处饭馆颇负盛名,北门口的门复兴、三元拐的得月楼也营业得很好。民国二十年怀城商业兴隆,饭馆也日渐增多,南门口的钱永盛、东门口的日升楼、老城内的来青阁、顺河街的大昌、胡隆盛、吕同兴、五味斋饭馆,在炸、炒、蒸、炖等方面都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各家都可以根据食客的口味、爱好给予适当供应。像任万禄门下的厨师擅长炒鱿鱼筒,炒的鲜嫩成筒。五味斋饭馆的何瞎子,他做的五香鸭,也脍炙人口。倪嗣冲在蚌埠做寿时,曾要怀远厨师去做菜,足见怀城厨师的技艺。  旅馆业。清末时只有映璞轩、醉和轩两家旅馆,并能为顾客备办酒席。民国年间唐宗海首先在顺河街关巷子开设了复盛旅馆,并招徕了妓女。房某在大关东首开设了三阳栈,也住上了妓女。此后,萃芳旅社、华美旅社、淮西寄庐也相继出现。以后,唐宗海在顺河街中段又盖了一处旅馆,取名新复盛。虽然都取名为旅馆,但绝大部分都住有妓女。这些妓女均属清淮帮。南门内外的客栈是乡河绅士及进城诉讼人的寓所,像孙玉章的太和客栈是梅焕臣、王洪南一派的寓所。常济舫的伙房是徐南州、倪荣仙一派的寓所。南门外和小西门外的饭店都兼营伙房,供来往肩挑车推的小商贩住宿。  造船业。涡淮两河运输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怀城造船业的兴起。那时,东自年家窝西至龟山头,有三十余家从事造船业。他们造的船质坚大方,很有工艺水平,得到船民的一致赞许。可以说,当时怀城的造船业在皖北那是属于首位的。像造船业的头面人物胡玉生、张孟平、李凤友、倪献忠,他们不光有高超的造船技艺,而且善于招揽生意,讲究信誉,在船民中较负盛名。  油行。抗战前,胡金标、高尊五、杨瑞堂、杨兆秀、范十、刘子健、王献廷、王德昌等人开设的油行和顺河街的李复盛、□(注)河街的林益太油行的生意都比较兴隆。他们有时代津、沪等地的客商收购麻油,有时自行贩卖。像林益太就为天津成发号代购麻油,复兴源、江质夫就将麻油运往上海销售,挂名怀远麻油,颇为畅销。当时的复兴沅、协太和油行,在怀远的油行业中,可称得上佼佼者。  酒业。清末时,大西门内有个杨家酒坊,后土街有个孙家酒坊。民国年间,引凤街有个顾蕴珊酒坊,顺河街有高少九、马四两家酒坊。山河街有岑义成、林复太、裕和公、林恕太等多家酒坊。当时,酿造酒的方法仍是袭用陈旧的老法,完全依靠酒把式的勤劳和经验。高少九、马四、顾蕴珊等人精心钻研酿酒方法,掌握了一套熟练的酿造技术。所以,他们的生意一直兴隆,直到怀城沦陷。  酱园。清末时有黄长盛、沈万顾、陈德丰、孙隆丰、刘和太、房大有、张祥盛、亢家八家酱园店。以黄长盛、刘和太、房大有三家的生意最为兴隆,可称得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黄长盛店主黄老锡无子,他要了黄木匠之子黄小仲、黄香谷之子黄小廷为双继子。刘和太店主刘三爷丁财两旺,他本人被推选为东门口绅董,后来他的孙子刘洪九在引凤街又开设了分号。房大有家人口众多,分家后除大关东首老店外,又在顺河街增设两处分店。怀城人常说:一药二酱园。如经营得宜,确实是子孙业。  中药店。清末时有东顺兴、杨春生堂、长春堂、大生堂、张恒春堂、沈同寿昌和宋祖为、顾玉生、宋祖怡等人开办的多家药店。那时,杨长春堂、东顺兴两家药店的生意最为兴隆。杨长春堂以饮片清洁,质量考究而著称。每日,柜台前的顾客大有应接不暇之势。东顺兴以批发药材为主要生意,店主原籍毫州,此人善于经营,对药材也十分内行。当时怀远乡镇的小药铺都是他的主雇。以后,沈同寿昌虽然也经营批发药材的生意,但较东顺兴是大有逊色。战后,因汤竹贤已成为名医,他在兴街子开设大年堂,生意兴隆。  糖傲业。大西门外有杨家糖坊、锦霞门张家糖坊、西门外有仲家糖坊、东门外有裴家糖坊、北门口有张家糖坊,因各家糖坊分布的比较适中,生意也无所轩轾。裴家糖坊店主裴化邦交游较广,规模较大,他本人又是理门公所(戒烟酒的)负责人,后来怀城炸傲子的人多出自他的门下。  麻窑业。淮河上游六安等地的茶麻、溜布、树皮(湿鱼网用的)、雨伞、栗炭、筷子等,淮河下游枫山窑的瓦罐、碗盆等类的日用品,以及苏州的苏缸,上窑的窑缸,红庙子的黄盆等都运来怀城销售。当时,陈太豫、欧阳仲轩的茶麻行和谢蔚轩的窑货店,生意兴隆,营业额较大。  铁货业。清末时水门口的殷兴隆、引凤街的张祥盛、文昌街的范义和三家都经营铁货业。张祥盛家还附有炉房,自己可以翻砂。民国年问,张汉臣、郑子芬、张孟乎、谢祝九等人和广沅隆都经营铁货,也经营桐油。怀远大关撤销后,营业日渐低落,多数迁往蚌埠。  杂货业。清末时有宋复怡、同太和、李太和、协隆太四家杂货店。民国年间有宋怡和、恒沅隆、荆昌、廖振太、福庆公、殷中和、敖聚昌、朱义隆、林越太九家杂货店。抗战前,宋怡和、荆昌两家杂货店生意兴隆,名列杂货业之首。战后,朱义隆、敖聚昌为全业之冠。  广货业。怀城的广货业以叶义兴、汪裕太、刘天太、耿歪子四家为主,他们货物充实,品种花样繁多,可执广货业的牛耳。  浴池。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城关共有七处浴池。它们是关口高建侯开办的青莲浴池、东顺河街房道生开办的大观园浴池、文兴街韩世朗开办的玉泉浴池(后处理给汪献淮,改名为大兴池),北门口韩次常开办的三星浴池,沈配臣开办的浴德池(现在的南门口浴池),宋家保祖父开办的新华浴池(现在的北头浴池),李辅臣开办的荆璞浴池(地址在现在剧场东首)。大观园浴池及茶房均由扬州人承包办理,一切设备仿造沪宁,因此生意兴隆。尔后,浴德池、青莲池也相继改建,以期抗衡。  鸡蛋厂。鸡蛋厂是陈荣堂经营的,此人原籍南京。厂址在原水利局院内(现该处已开发为步行街)。鸡蛋旺季时,鸡蛋厂不光大量收购怀远鸡蛋,还远收到蒙城、阜阳地区的鸡蛋。厂内有女工200多人,他们将鸡蛋的蛋黄与蛋清分开,经加工后出口。  耀淮电灯厂。耀淮电灯厂实际是个小型发电厂,电机都是从外国进口的。这个厂是殷士希经营的,厂址在现在西煤建北首的大坝子底下。    。  竹木业。清末时,李大顺、马洪太、温老会、谢老维四家竹木行生意兴隆,货源充足。日本人投降后竹木业更如雨后春笋。  另外,怀城还有两家轮船股份公司,一家是便商轮船有限公司,是穆子均经营的。另一家长淮轮业公票处,是与蚌埠轮船公司合股经营的,张光汉任该公司怀远方面的经理。轮船主要从事客运。 注:□处为古僻字,字形为两个“山”并列,读音同“新”,义为二山并峙。据传说,这个字是清朝翰林林之望所造。

清朝末期的历史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