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哪里收稻谷白酒,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那些地方收粮食酒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那些地方收粮食酒

阿城龙江龙酒厂收
打当地电话114或12580问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那些地方收粮食酒

2,各位老板请问南宁哪有收购玉米和稻谷的地方

五里亭什么都有批发我记得在新阳路有很多店做这个生意。新阳路和明秀路口往西走,路边的店面都是
在新阳路与明秀路交叉路口旁边(往三医院方向)那有蛮多间饲料店专门收购的.你可以去联系下.

各位老板请问南宁哪有收购玉米和稻谷的地方

3,有没有收购纯粮食酒的稻谷酒

名优大型企业都有收购原酒的业务,这种能够弥补自己不足的原酒或者自己生产不足,销售旺盛的白酒企业都是这样做的。纯粮白酒不能说明问题,白酒的好坏取决于白酒酿造工艺,香味物质的复杂成分,白酒的口感等等。
哥!有 但是需要钱!前期还会很辛苦!你要不要试试?

有没有收购纯粮食酒的稻谷酒

4,请问有谁知道一百斤稻谷能产多少斤酒

白酒酿造分香型,发酵期和使用的发酵容器有很大区别,出酒率也就有区别。以60度白酒计算,清香白酒出酒率达到50%,就是出酒50斤。浓香出酒率40%左右,出酒达到40斤。
1斤稻种可以收获多少斤稻谷 一斤稻谷500克(千粒重当作25克)有2万粒,完全可种一亩地。可收八百至一千斤稻谷。毛收入900元,除掉投入515元成本纯利385

5,市场上有哪些酒是谷酒

最常见的就是米酒了,啤酒也算吧~~~
谷酒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酒种,是以稻谷为原料,以纯种小曲或传统酒药为糖化发酵剂,经培菌糖化,在缸中发酵后,再经蒸馏而成的酒。早籼谷是生产谷酒的好材料,它价格低廉,来源丰富,酿制的谷酒成本低,是一条有效的致富之路。 生产方法 1、原料配方:稻谷100公斤,酒曲0.6-1.2公斤。 2、工艺流程:稻谷→漂洗→去瘪谷→浸泡→蒸谷→出甑→泡水→复蒸→摊凉→拌曲→培菌糖化→落缸发酵→蒸馏→成品 3、操作要点:⑴浸谷:加水浸过谷面20厘米,浸谷时间约10-16小时。待稻谷浸泡透心后,放去泡谷水,用清水洗净。⑵蒸谷:将泡透的稻谷装入甑中,上大汽后蒸40分钟,揭盖向甑中泼入稻谷重量15%-20%的水,让谷粒吸水膨胀。圆汽后蒸30分钟,泼一次水,再蒸30分钟。⑶出甑泡水:将初蒸好的稻谷出甑倒入装有凉水的泡谷池中,使水盖过谷面,谷皮冷却收缩使谷尖开口。润水时间约10-15分钟。⑷复蒸:将润好水的谷再装入甑中,加大火复蒸。前45-60分钟加盖蒸,后半小时敞开蒸,使稻谷收汗。⑸摊凉、拌曲:将复蒸好的稻谷摊凉至35-37℃,夏季摊凉到室温时,就可加入酒曲粉拌匀。用曲量为稻谷重量的0.6%-1.2%。纯种小曲用曲量少些,传统酒药用曲量多些;夏季少些,冬季多些。⑹培菌糖化:将拌好曲的谷粒堆在晒垫上,扒平,谷粒堆放的厚度夏天为10-12厘米,冬天为15-20厘米。谷粒上铺盖一张晒垫保湿。冬季还要在盖垫上加盖一层干净的稻草保温。培菌糖化时间夏季20-24小时,冬季26-48小时。当谷粒表面长满菌丝,香甜、微带酸味,谷粒底部的晒垫上有少许潮湿时,应立即落缸发酵,以免延长时间造成糖分流失降低出酒率。⑺落缸发酵:将糖化好的醅料装入缸中,加水80%-90%,然后用塑料布封缸发酵6天以上即可蒸馏。发酵时间,夏季从培菌糖化开始7天左右,冬天缸的四周用稻草等保温,约9-14天。⑻蒸馏:谷酒蒸馏一般不去酒头,直接接酒到45度为止,尾酒倒入下锅复蒸。通常100公斤稻谷可出45度谷酒50-53公斤。

6,怎样在家酿白酒

白酒是蒸馏酒,黄酒、葡萄酒是酿酒。这个概念先要搞清楚。然后,白酒分很多种粮食种类,不同的粮食味道会不一样。以稻壳为例子,干净的稻壳堆砌在那发酵,千万别洒水发霉了。杂以酿制黄酒后剩余的酒糟,搅拌均匀。放入圆柱木蒸笼里,上面托一个底面干净的脸盘或小锅,在木桶上开孔,插引导槽,木桶下面盛水,不停加热,响应上面的水不停冷却;理论上你这样已经能蒸馏出白酒了别的粮食也是这样,如玉米,稻谷,等等如果不怕水果贵,建议用水果发酵蒸馏,当然中间要辅助一些发酵物,在家有用猕猴桃蒸馏的白酒,这种水果蒸馏的白酒,味道是不可比拟的,远不是那些蒸馏的酒精中加香精可比。
提供一种用玉米芯酿白酒的方法  1.粉碎搅拌 将玉米芯晒干后,碾成细末,筛去渣滓,将粉末加温水搅拌均匀,直至用手控原料有水分感,但不结团为宜。  2.蒸熟糖化 原料上蒸笼前,先空笼蒸一下,待蒸汽上升5分钟后,把拌好的原料放入笼内,待蒸汽穿过该层后再上料一层,这样依次上到笼口,待蒸到收 汗松泡为止,约需4小时。待料蒸熟后,出笼摊凉使料温降至35℃左右时拌入酒曲。每100公斤原料用酒曲3.5公斤。搅拌均匀后,将其装入缸或木桶内,料温以30℃为宜。经糖化18小时~20小时后,即可提出。此时料温可达41℃~45℃。  3.发酵处理 为了更好地发酵,出缸后再配少许红糟及2公斤血粉,待料温降至30℃后,再重回缸或桶内发酵升温,到第7天出缸时,料温已降到27℃~28℃,这时可提取进行蒸馏。  4.蒸馏出酒 一般都要先让空甑蒸汽上升后再投料。由于玉米芯粉碎发酵后比较粘糊,难以透气,因此必须采取先上1层料,待气流上升穿过该层后再投1层料,这样才能使蒸汽顺畅。最后甑面加封,汽流可迫使原料出酒。蒸馏过程中,开始要旺火猛攻,中期保持火温。最后用旺火15分钟使酒全部蒸馏出。  --------------------------------------------  再简述一种用米酒酿白酒的方法  用晚米或是糯米酿。先把米蒸熟,酿成米酒。然后把米酒提纯为50度左右的白酒。  ----------------------------------  古老的酿酒方法  关于造酒法的最早记载当属《礼记·月令》中的「造酒六  必」了。《礼记》虽是汉代完成的,但其文献多有先秦依据  ,特别是《月令》。所谓「六必」就是「秫稻必齐;曲糱必  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从这  「六必」中可以看出制酒的过程大致是:把原料秫稻淘洗干  净,然后上锅蒸,蒸熟后,拌以曲糱,放在酒缸中密封发酵  ,待成酒后将渣滓滤除。  周代用的酒媒主要是「曲」和「糱」。「曲」是用含有霉  菌、发酵菌的谷物制成;「糱」指发了芽的谷物。用「曲」  酿出的酒,含酒精度比较高,有的酒熟后还要搀和一定比例  的水,有的搀水后还要加「曲」,再发酵。这种酒甘酸之中  有辛辣味,在当时是烈性酒,其酒精度约在十度左右。由  「糱」作酒媒造出的酒,酒的成分少,糖的成分多,或称为  「醴」。这种酒易酸,用「曲」酿出的酒质量高于「糱」酿  出的酒,于是「糱」逐渐被淘汰,但是人们谈起酿酒来还是  「曲」、「糱」并提。  ---------------------------------------------

7,李白求师主要内容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隐居三十载,筑室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  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杯泉”。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