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保存的最好方法是
冷藏
冷藏或水泡!
吃了
弄个水果冰库,水果存放的地方不要放酒
用水泡(凉水)
吃
2,为什么白酒加浆降度后会出现浑浊现
购雅大烤酒设备东北学员今天蒸一锅酒,23:40问雅大烤酒设备小编,为什么刚酿出来清澈透明的高度酒变浑了,下面还有白色絮状物,这样的酒到底能不能喝?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如用小型烤酒设备蒸馏时酒尾中漂浮一些油珠及酒尾浑浊失光。在严寒的冬天,放在气温很低的室外的瓶酒中会产生白酒絮状沉淀,当将其放在较高温度的房间或加温后又复溶解变清,以及低度酒在加浆降度后产生的浑浊沉淀等。【烤酒设备】为什么白酒加浆降度后会出现浑浊现象据分析这些白色絮状沉淀物主要是高沸点的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以及低级脂肪酸乙酯的混合物。这3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均为无色的油状物,沸点在185.50C(1.3kPa)以上,油酸乙酯及亚油酸乙酯为不饱和脂肪酸乙酯,性质不稳定,它们都溶于醇而不溶入水。这些物质在酒中的稳定性和溶解度与酒精含量及温度高低密切相关。当酒精含量超过30%时,其溶解度急剧增大。当温度上升时,溶解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当白酒酒精含量降低或温度降低时,这3种酯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使白酒产生浑浊失光现象。【烤酒设备】为什么白酒加浆降度后会出现浑浊现象当酒度降低后,不仅这3种酯肪酸乙酯的溶解性降低,原先完全溶解于酒中的主要香味物质如酸、酯、醛、醇等,同样会因酒精含量的降低,其溶解性下降产生魄浑浊现象。此外,白酒加浆用水若硬度较高,不使用软化水,同样会造成白色浑浊沉淀。由此可见,白酒降度后或在低温下产生的白色浑浊物是极其复杂的,这些物质绝大多数都是香味物质,降低后致使原来高度酒中平衡、协调的微量香味成分遭到破坏,合酒中出现水味、淡薄现象。因此,要使低度酒保持低而不淡,保持其固有风格,必须加强工艺研究,做好基础酒和调味酒,选择恰当的除浊吸附剂和过滤设备,尽量减少降度除浊过程中手里味成分损失。低度酒降度后除浊,可以使用雅大酒用催陈过滤机。雅大催陈机快速改善酒质小设备酿出大未来,雅大烤酒设备,一边省一边收,双管齐下更有保障。
3,米酒或醪糟怎么让它们持续酿制呢
一斤米做好饭麦芽粉一两用水泡后过滤掉麦皮,麦皮用清水冲洗两次以上。饭做好趁热加麦芽粉水搅匀,保温(55~60度)4小时糖化糖化好了冷却至30度左右制大曲酒用酒曲半斤用清水浸泡,过滤,用清水冲洗两次以上。把酒曲水加到糖化液中搅匀发酵为底酒底酒发酵一天产生很多气泡就可以4斤米做好饭趁热加麦芽粉(4两)水糖化4小时后冷却至19度左右把底酒加进去搅匀发酵,发酵温度不要高于22度,高了会容易变酸1~2天甜米酒5~7天发酵完毕,得到酒度15%以上的米酒
4,苹果能放多长时间不坏
这个跟所放地点的温度、环境等有很大关系的。给你说三个存放方法,还有所对应的时间,你详细了解下吧。1)用酒存放:用白酒(酒为苹果的1%)装入一小瓶中的(酒的一半),开口置于缸底部,再将苹果逐层摆进缸中,摆至略低于缸口即可。然后将另一半白酒浇在苹果上,用棉絮盖严缸口,上罩塑料布,盖上盖,防酒和水分蒸发,随吃随取,可存6个月以上。或者用一玻璃缸装满清水,放于缸底中央,再摆好苹果,用塑料布盖严,也可贮藏4~5个月。 (2)箱贮法:将温沙子铺于箱底,把苹果摆于沙面上,然后放一层细沙、如此层层摆好,装好后上面再盖一层湿沙子,盖好盖,可存4个月以上。也可用纸箱,将苹果逐个用白纸包好,整齐摆在箱子存放。 (3)缺氧法存放:在采收期间,选好苹果放在树荫下晾两天,再移至阴凉处让其发汗预冷10天后,将苹果装入蒲包内,再连同蒲包一起装入塑料袋中,扎口密封,放阴凉处。此原理是,靠苹果自身能呼出的二氧化碳,抑制其呼吸强度,又利用蒲包吸湿水性,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
5,不混和任何溶液使白酒浓度增加的方法有哪些
想要增加白酒的度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它加热蒸馏,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的低,酒精会先开始蒸,收集蒸发的酒气冷凝后得到度数更高的酒。
浓度: 是溶液中的溶质相对与溶液或者溶剂的相对量。 浓度是一个强度量, 不随溶液 的取量多少而改变。 除了上面列举的 , 4, 应该是物质的量浓度c: a mol/l 还有 质量摩尔浓度 ,就是用1000g 溶剂里面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如 amol/kg,这个浓度与c换算需要知道溶液密度。 摩尔分数x(b):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 溶质与溶剂的总的物质的量之比。 显然, 溶液中个自组分的摩尔分数之和为1 溶解度s : 固体的: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溶解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如 nacl在常温下的溶解度 36g 气体: 在一定温度下, 101kpa ,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某种气体的体积数, 如, 0摄氏度,101kpa ,hcl的水中的溶解度是 500
6,白酒能用易拉罐装吗
严格地讲,不是“不能”而是“不宜”。 1.白酒含有较高的酒精,还有其他化学物质,如果白酒因为各种原因酸败,产生了酸性物,就会与易拉罐内壁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会腐蚀罐体——漏了。 2.白酒和其他饮料不同,酿造装灌之后里面的各类芳香物质依然在发生变化。保质期又很长,更增加了这些反应的可能性。(况且,白酒还需要有很小量的和空气接触,以利于芳香烃的产生。“酒越陈越香”大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个条件比较特殊,比较微妙,在此可不做理会) 3.白酒的类型和品质可以从外观上观察。大部分白酒品质要求酒体晶莹透明,发现混浊则是质量不高。还有,贵州一带出品的酱香型白酒,有的酒体呈微黄色,并略有浑浊,而这又是品质正常的表现。 4.易拉罐的罐壁很薄,最好装用含气体的液体,比如可乐、汽水、啤酒等等。这样气体一膨胀,就会增加罐壁的强度,以利于运输和贮藏。 5.所以,不含气体的易拉罐饮料的罐壁需要做得很厚才行,增加了成本。所以也会贵一些。你看看“红牛”饮料的罐壁,比可乐罐啤酒罐厚得多。 比较红牛饮料和白酒来看就容易理解:因为饮料本来就是人工配制的,灌装之后性质基本不再变化。而白酒是酿造的,发酵的化学反应非常复杂,灌装之后性质仍在变化,不易控制。所以才会用化学稳定性很好的玻璃或者瓷瓶灌装。
啤酒及其他饮料,大多有易拉罐句装。而白酒则一直没有出现。这是因为白酒自身的属性,使其不宜用易拉罐来盛装。 1.白酒含有较高的酒精及其他化学物质,如果白酒因为各种原因酸败,产生了酸性物,就会与易拉罐内壁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发生腐蚀罐体,导致泄漏的可能。 2.白酒和其他饮料不同,酿造装灌之后里面的各类芳香物质依然在发生变化,保质期又很长,更增加了这些反应的可能性。因此不宜用易拉罐盛放。 3.白酒的类型和品质可以从外观上观察。大部分白酒品质要求酒体晶莹透明,发现混浊则是质量不高。如果用易拉罐来盛装,则无法进行这种观察。 4.易拉罐的罐壁很薄,适宜装含气体的饮料,比如可乐、汽水、啤酒等。这样气体一膨胀,就会增加罐壁的强度,利于运输和贮藏。而不含气体的饮料如白酒等,罐壁需要做得很厚才行,这就增加了成本,用来装白酒很不划算。 综上所述,白酒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完全不适宜用易拉罐来灌装,而只适宜用化学稳定性很好的玻璃或者瓷瓶灌装。
7,白酒需要化验哪些指标很急
卫生指标 甲醇 甲醇和乙醇(即酒精)虽同属脂肪醇,结构上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却大相径庭。甲醇是有着严重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少量饮用后轻则失明,重则致死。甲醇加水稀释后与酒精有相近的气味,且售价远低于食用酒精,严格地讲,甲醇兑的产品纯属毒液。 饮料酒(包含各种蒸馏酒及发酵酒)都含有极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事实上,只要按正常酿造工艺组织生产,即使是普通白酒,甲醇含量也不至于超过这一限量标准。 杂醇油 杂醇油是由酿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与糖类在发酵过程中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生成的,其构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气与口味,其总量及各种醇类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着白酒的风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没有杂醇油。但是杂醇油的含量不可过高,多量的杂醇油将导致人头疼、头晕,它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毒性较乙醇强,且随碳数的增加呈加剧的趋势。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60°蒸馏酒的杂醇油含量应不超过0.20g/100ml(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直接摄入少量即可中毒,20克可致人死命。由于铅在人体骨骼中有蓄积作用,且可移入血液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因此,即使是微量的铅也不容忽视。国标规定,60°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v.b计)。 理化指标 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白酒中乙醇在20℃时的体积百分含量,它是白酒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国标规定白酒必须蒸馏后再测定酒精度。由于普通白酒中,除乙醇、水以外,其他成分含量很少,接近于乙醇和水的二无混合物的组成,而且乙醇含量又比较高,所以不经蒸馏,直接用酒精表测定的结果,准确度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对酒精度指标的要求(标签标注的酒度±1°),但像特型酒这类允许含糖的白酒和有添加物的营养性白酒,则必须经蒸馏后再进行酒精度的测度。 总酸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酸两类。甲醇、乙醇、丙酸、丁酸等属于挥发性酸,它们对酒香起到烘托作用,又起着缓冲作用;非挥发性酸以乳酸为主,它们比较柔和,由于具有羧基和羟基,因而能和很多成分亲和,对酒的后味起着缓冲、平衡作用,使酒质调和,减少烈性。有机酸本身具有香气,是呈味物质,在酒中还起到调味作用,因此只要含量及比例适当,饮后会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反之若酸量少,就会使酒寡淡、后味短,而酸量过大则会使人感到酸味重、刺鼻。 总酯 白酒的香味物质中种类最多、对香气影响最大的是酯类。酯类除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乳酸乙酯三大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外,其他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烘托的作用。它们聚集在酒内以不同的强度放香,汇成白酒的复合香气,衬托出主体香韵,形成白酒的独特风格。因此白酒中总酯的含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配比对白酒的质量及香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固形物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测定的温度(100℃~105℃)下,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 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水中有较大量的无机盐和不溶物,不仅会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标,也会影响酒的口味,甚至出现沉淀或浑浊,这样的水质必须经预处理。在生产降度酒及低度酒的过程中使用的淀粉或抗絮凝剂等物质,未能过滤除净,这是低度酒固形物含量较高的一个原因。按国标规定,由粮谷发酵酿造的白酒,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但一些酒厂仍在使用添加剂,其中有些是不挥发物,如食糖、甘油、蛋白糖和各种香精中所含的高沸点成分等,这常是固形物含量超标和测定时无法恒重的原因。
8,白米为主的酿白酒法
这种传统的酿酒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将大米蒸熟 后拌曲发酵,然后蒸馏得成品酒。具体操作起来就更复杂一些,其工艺如下:浸米—蒸煮—扬冷、拌曲—入缸固态培菌糖化—半固态发酵—蒸馏—成品酒。 其中仅是蒸煮工序就很麻烦,操作要求较为严格。例如:将浸好的大米倒入甑内,待园气后初蒸15~20分钟,然后泼入热水,还要上下翻倒几次,又上盖, 待园气后再蒸几十分钟,再进行第二次泼水、翻倒、再蒸。同时还要求所蒸煮的大米外硬内软、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等等。如那一环节掌握不 好,达不到要求都可能影响到出酒率。v采用生大米酿酒就简单得多了。生大米不需要淘洗,不需要浸泡,当然更不需要蒸煮。将市售的大米买来后,每公斤大米加入6克生料曲种,加入三公斤冷水搅拌、密封发酵,经蒸馏就得成品酒。所以,有人戏称生料酿酒技术为“傻瓜酿酒技术”。v生料酿酒,可以说就谈不上什么“工艺流程”,如果硬要编个工艺流程的话,那么这个工艺流程就是:配料(大米+曲+水)—发酵—蒸馏—成品酒。v采用生料酒曲酿制大米白酒,每斤米得一斤酒,45~50度,口感与传统酿制的一样,甚至超过。 由此可见,采用生料酿酒,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燃料和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出酒率,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由于生料酿酒操作简单,管理粗放,完全可采用规模化、机械化大生产。 由于生料酿酒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仅管这个新技术推广时间不长,宣传力度不大,但仍然受到许多酒厂的欢迎,尤其是受到那些文化不高、缺乏酿酒技术的小酒 厂和家庭酿酒作坊的普遍欢迎。例如:目前广西省内即有上千家小酒厂和家庭作坊在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大米白酒。江西、湖南、浙江、上海等也有许多厂家在采 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 然而,生料酿酒再简单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既是一门科学技术,就有一定的工艺规范和操作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出酒率就高;违背或不按这些规则操作,就达 不到出酒要求。原因是,由淀粉转变为酒是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假如改变了规定的作用条件,其代谢产物就不是酒,而是另一种代谢产物 ——如醋酸。 一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科学看成魔术,把生料曲种当成是“仙丹妙药”,以为在生大米中加点水,丢进去一点生料曲种,它就自然而然地“变”出酒来。一但没有变出酒来或变出的酒不多,就否定了生料酿酒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现将笔者采访数十家成功地采用生料酿酒厂家的经验和个人的心得,总结几条出来供已采用的厂家和对生料酿酒有兴趣的厂家参考。 我们知道,酿酒的希望和目的无非是两个: 一是能得到较高的出酒率;二是酿出的酒能有一个较完美的口感。但是,是否能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关键环节,是在发酵这道工序。尽管曲种如何好,糖化力和发 酵力如何高;尽管大米的质量好,含淀粉多;尽管蒸馏设备如何先进、接酒技术如何高明。如果在发酵这一环节掌握不好,成品酒的得酒率也就不高。如何发酵,如何管理,一般酒厂和酿酒作坊都有一定的经验。但生料酿酒与传统的燃料酿酒方法还有不同之处。生料酿酒在发酵期中要特别注意和掌握温度、厌氧和发酵期这三个环节。 一、 温度(指室温℃)。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酵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0℃。 温度与发酵期的关系是: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具体说来,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一般是15~20天,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一般是10~12天左右。温度在30~40℃时,发酵期一般为8天左右。 生料曲种耐高温,在35~40℃时酵母仍能继续生长、繁殖,而且不会产酸。因此,采用生料酿酒。不存在“安全渡夏”问题。 但是,生料酿酒也存在如何安全过冬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温度20℃以下时,生料很难发酵,如温度在10℃以下则停止发酵,这时的酵母处于冬眠状态,不繁育生长。因此,室温在20℃以下时,要采取保温和升温措施,使室温升到20℃以上,生料发酵才能正常进行。 室 温在20℃以下时,除了采取保温、升温措施以外,还可以采取熟料发酵。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与传统的蒸煮有很大的区别。这里所说的熟料发酵是指将大料随便蒸 煮而已。具体操作就是将生大米加入三倍冷水,然后用火煮,待煮到大米基本过心即离锅冷却到36℃以下时,加生料曲种搅拌、密封发酵。采用这种熟料发酵方 法,五天左右即全部发酵完毕,然后蒸馏即得成品酒。另外,也可将大米蒸煮成米饭,无夹心即可。 二、 厌氧。所谓厌氧,就是将生大米或煮熟的大米加曲加水装入发酵容器后要密封,使之在没有或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尤其是在发酵的中期和后期,更要特别注 意厌氧发酵。因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游离氧参加。如果在发酵中有氧气参加,酵母菌则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将糖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大 量菌体使酒精的产量大为减少。 其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醋酸,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其产品是酒精。所以,如果你不想要醋酸的话,就一定要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怎样进行厌氧发酵呢?许多酒厂的实践经验是:在发酵初期,采用半密封。所谓发酵初期,是指自生料投入发酵容器,至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这段时期。进入发酵中期和后期,就绝对采用全密封式发酵。所谓中期和后期,是指自发酵液面冒出小米花泡沫起至整个发酵完全结束止。 有 的厂家则与此相反,重视发酵初期的密封,但在发酵中期和后期就不重视了。当原料投入发酵容器以后,他们很重视密封,但从此就无人过。二氧化碳将塑料薄膜冲 破了,捆绑的绳索松脱了,无人检查、更换,使空气中的杂菌大量进入发酵容器,醋酸菌大量生长、繁殖、甚至把酒精作为它的养料,这就是有些厂家反映出酒率不 高的原因。 三、 发酵期。发酵期是指,从投料到蒸馏前的这段时间。 上面已讲过,发酵期的长短决定于温度的高低。温度高,发酵期短;温度低,发酵期长。我们不能说发酵期越短越好,当然也不能说发酵期越长越好,如何适当地掌握这个发酵期的长短,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的口感和重要环节。 适当的发酵期,首先是看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其次是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后,还要延长发酵期一二天,以利于酯化、增香。 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的标志是:生淀粉已完全转化为糖,糖已完全转化为酒精。用检测残余淀粉的含量和总残糖的含量方法就能确定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了。当残余淀粉和残余总糖的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时,即说明原料已得到完全、彻底发酵。 一些小型酒厂和酿酒作坊没有检测设备,怎能掌握了解原料是否完全、彻底发酵呢?笔者于1996年编著的《生料酿酒工艺及其操作方法》一书中,曾介绍了用眼睛看、耳朵听、口尝、手摸等方法。由于篇幅关系就不再详述。这里只介绍一种眼看、手摸的简单方法供参考。 手摸,是用母指和食指挤压正在发酵中的米粒,如无硬心、无粗糙感,一挤就化,就说明原料已基本上完全、彻底发酵了。 用眼看,一是看原料,二是看颜色。 当漂浮于发酵液面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发酵液由浑浊变青,而且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窜动时,就说明整个发酵过程已完毕,原料已经完全、彻底发酵了。 看颜色,就是看发酵液的颜色变化。从投料起至发酵开始冒小泡时的这段时期发酵液是清亮、透明的。从发酵开始至发酵结束这段时期,发酵液由清亮、透明变为米汤色。从发酵结束至酯化时期,发酵液由米汤色变清,最后变成暗淡的淡茶色。 实践证明,适当延长一点发酵时间,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香味的重要措施。 要延长多少时间才能算适当呢?笔者主张,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时,再延长一二天即为适当。从颜色上看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由清变为暗淡的淡茶色即可进行蒸馏。 为什么要延长一二天发酵时间呢?因为酒的芳香物质,是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经生化反应而成为芳香物质。这个生化反应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酯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