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酒行业面临内外压力,今年上半年总体表现未达预期,正处于行业自身调整与市场消费动力不足的关键时期。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商品零售203259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1~6月,烟酒类零售总额为2641亿元,同比增长8.6%;6月,烟酒类零售总额为460亿元,同比增长9.6%。
产量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酿酒企业实现白酒产量209.7万千升,同比下降14.8%;葡萄酒产量6.6万千升,同比下降16.5%。其中,6月当月白酒产量37.8万千升,同比下降4.5%;葡萄酒产量1.5万千升,同比增长0%。三大酒种中啤酒行业却一枝独秀,上半年产量1928万千升,同比增长7%;尽管6~7月产量增速有所下降,但今年1~7月啤酒行业整体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啤酒产量达2331.1万千升,同比增长4.9%。
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近年来啤酒行业的业绩悄然提升,已经成为酒行业的共识。这个原本被认为利润不高,靠“量”为继的“低技术含量”酒种,正在以事实,改变人们对它的固有认知。
事实上,从“十四五”末的2017年开始,中国啤酒就已经摆脱之前调整带来的阵痛,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呈现了快速反弹式的增长。2020年初开始的疫情,令啤酒行业的营收快速下降,利润增长放缓。此后随着对疫情防控环境的不断适应和高端化的加速升级,啤酒行业的营收和利润增幅开始增长,实现了真正的量价齐升。2022年,啤酒是饮料酒行业中唯一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酒种。
啤酒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曲线意味着,无论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啤酒行业能够以较快的速度适应与调节,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这得益于啤酒行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及特色。具体来看:
产业集中度高,提升啤酒抗风险适应性
啤酒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高,是行业尽知的特色。尽管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前期整合、市场容量、白酒行业茅台涨价、酱酒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纵观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趋势,啤酒产业格局相对稳定,结构调整出现新的变化,集中化仍是啤酒行业主要的发展方向。
中国酒业协会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达到92.3%,主要集中在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啤酒、重庆啤酒五大啤酒企业手中。
相较白酒、葡萄酒等酒种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各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境遇与现实需求,啤酒行业的高度集中化,有利于龙头企业在如今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找到共同利益与方向,从而“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行业整体合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着有利于优化市场,提升效益的方向进步。疫情期间,啤酒行业五大龙头企业就针对不利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抓住机会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为后期实现增速提升创造了条件。
提前产业布局,应对需求变化步伐快
针对市场消费人群的分化与变化,以及啤酒与其他酒种相比的低利润特点,近年来啤酒行业的产业布局也在龙头企业的主动作为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精酿啤酒的异军突起曾经是全球啤酒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在欧美等国家,精酿啤酒诞生之初,出于强调个性的需要,甚至还引发了“颠覆传统”之争。而在中国市场,由于行业龙头企业敏锐的意识到精酿啤酒中的商机,纷纷主动抢占精酿啤酒“至高点”,有些则干脆用“个性化+高端”树立起大厂的标杆,巧妙的用精酿包装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如青岛啤酒的皮尔森、IPA系列,燕京啤酒的狮王精酿系列、重庆啤酒(嘉士伯)京A等。“精酿”概念不但没有对原有市场格局形成削弱与阻力,反而成为啤酒产业一片新的蓝海。
啤酒行业的低利润率曾经一度长期被人们戏称为“酒类搬运工”,看似热闹非凡的啤酒消费市场,却无法让好的啤酒长期获利,令不少啤酒厂商望而却步,转而拥抱其他饮料或酒种,如今这种现象或将有所改变。近两年,具备实力的啤酒企业一方面提升自身产品结构,用高端产品带动利润;另一方面正尝试通过兼并、入股等方式“染指”利润更高的白酒等酒种,力图通过充分发挥自身行业在渠道、管理模式上的优势。2021~2022年,国产啤酒龙头企业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先后通过资本运作,入主山东景芝酒业、贵州金沙窖酒,以及安徽金种子酒业,探索“白+啤”的双赋能模式。截至2023年6月30日,华润啤酒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38.71亿元,实现净利润约46.98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49亿元。其中,啤酒业务即原华润啤酒实现营收236.92亿元,去年同期营收219.19亿元,同比增长8.09%,占比总营收91.82%。白酒业务即金沙酒业实现营业收入近10亿元,目前占比集团总营收不足一成,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7100万元。啤酒企业在突破内卷的同时,眼睛向外,多养几只”奶牛“,或将成为实力企业的新选项。
向内挖潜下功夫,发挥精专特新优势
除了行业龙头,啤酒行业中的区域强势品牌近年来也都在做精做深,抓住区域发展的机遇,一改过去粗放的经营模式,在向内挖潜上下功夫。
2022年,啤酒行业拓展品牌推广渠道与场景化建设,不断利用数字化帮手让企业自身实现快速且高质量的可持续增长,如公众号、企业微信群、小程序等,都是企业常用的私域运营阵地。当用户进入转化场景时,就成为了"私域流量"。当品牌拥有可以主动、反复触达的规模化私域用户,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数字化工具和数据分析指导等方式,实现精细化运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流量,从而持续地为品牌带来业绩增量。同时加快自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兴建智能工厂、熄灯工厂,加快供应链数字化进程,为减轻啤酒行业面临的物流、仓储及人工成本高启寻找有效的方案。
此外,啤酒企业也在积极按照产业政策和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将节能减排升级为节能降碳,走低碳转型之路,在努力对工厂能耗实行管理的同时,将环保理念融入绿色包装设计等。
深耕珠三角多年的珠江啤酒,紧跟近年来国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实施步伐,将珠江啤酒的区域市场推向纵深。抓项目、推新品、拓门店......从柔性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到新增东莞珠啤酿造产能,从推出首款超高端产品“南越虎尊”到在全国啤酒消费活力强劲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等布局珠江原浆啤酒体验店,珠江啤酒努力以高质量供给“激活”有效需求,持续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引领消费新需求。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啤酒销量68.88万吨,同比增长7.48%,预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至20%,体现出珠江啤酒既有产销两旺的外在表征,也有产品结构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的内在活力。
啤酒消费场景从尝鲜、品鉴到畅饮不断丰富。为进一步增强消费体验感,珠江啤酒积极拓展以消费体验为核心的“啤酒+”新模式新业务,通过“啤酒+体育、啤酒+音乐、啤酒+美食”跨界合作,实现老品牌新活力。举办珠江纯生-生啤酒派对、珠江啤酒琶醍音约会等品牌音乐活动,冠名赞助2023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从6月到9月开展120场比赛,助力消费持续升温。
除了跨界活动丰富消费者文化活动,珠江啤酒也瞄准当前追求便利与效率的生活需求,建设门店渠道,在全国啤酒消费活力强劲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等布局珠江原浆啤酒体验店等近300家,以技术、设备、生产到营销整个供应链的高效协作以及线上平台合作,实现一键下单即送及即达,以优质产品保障、品牌实力支撑、运营管理体系等优势满足社区经济下的新消费场景需求,让刚从生产线下线的珠江原浆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出口海外增速明显,中国啤酒将成世界名片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啤酒累计出口量达到47957万升,累计增长13.1%。截至2023年6月中国啤酒出口量为5264万升,同比增长27.1%。累计方面,2023年1-6月中国啤酒累计出口量达到28240万升,累计增长22.2%。
出口金额方面,2022年全年中国啤酒累计出口金额达到3.27亿美元,累计增长17.3%。截至2023年6月中国啤酒出口金额为3758万美元,同比增长28.6%。累计方面,2023年1~6月中国啤酒累计出口金额达到2亿美元,累计增长27.4%。中国啤酒出口量已经超过进口量,成为全球啤酒流通中的重要一员。
以出口海外表现突出的青岛啤酒为例,如今,已远销世界120个国家,连接全球数十亿消费者。据统计,平均每1分钟,全球消费者会饮用4万瓶青岛啤酒。每年,全球消费者消费的青岛啤酒瓶连起来,可绕地球119圈,从地球往返月球7次。每年6月到9月,从青岛到全国50多个城市,从非洲的利比里亚到南美洲的乌拉圭等海外10多个国家,青岛啤酒节以“遍地开花”之势,从单一啤酒节庆到电音、摇滚、舞蹈、草原文化、帐篷节、龙虾节等多元文化模式,从单一陆地啤酒节开到了“海陆空”全覆盖,规模不断扩大,人次不断递增,以“啤酒”为媒,以啤酒节为载体,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创造着快乐和美好生活。
无论是挖潜、跨界,布局与闯世界,由内而外的变革,正在助力中国啤酒一步步走向酒业发展的舞台中央。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23年第9期)
来源:中国酒业杂志,作者:李澎;好文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