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襄汾县公布了一起生产销售自酿“三无”葡萄酒的案件。在案件中,涉案农户竟将葡萄装在肥料品牌的塑料容器中进行发酵,让人跌破眼镜。
1、农户生产售卖的自酿葡萄酒被查
2023年10月23日,襄汾县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称在永固乡万宁村辖区内一主干道的道路边摆放有“葡萄酒”的指示牌,指示牌旁边还陈列着两瓶没有商标、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的葡萄酒。
接收到案件线索后,检察干警邀请志愿者第一时间到实地进行调查核实后发现,当事人家中有2个发酵缸和10桶30斤装、1桶10斤装、2桶5斤装的已发酵的葡萄酒,室外台阶上摆放4个标有“黄金搭档”“微生物菌剂”等字样的塑料桶,桶内均装有正在发酵的葡萄。院内大门口还摆放着关于葡萄酒的宣传展板,展板上有“葡萄酒的核心功效:助消化、杀菌、利尿、预防癌症……”。
据了解,生产经营这些葡萄酒的农户虽办理了营业执照,但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等相关证照,存在生产设备简陋、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生产销售食品未经检验等问题,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襄汾县检察院把生产销售自酿葡萄酒的行为作为监督重点,启动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相关行政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责令涉案生产经营户停止销售行为,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在全县开展了全面摸底排查,引导生产经营户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襄汾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有资料显示,该县种植了9000余亩各类葡萄,当地还有一家酒庄占地面积3500余亩,年产葡萄酒500吨。
曾担任新疆昌吉葡萄酒协会会长的酒商杨卫兵告诉WBO:“新疆部分地区存在这种情况,不仅乌鲁木齐有人在售卖自酿葡萄酒,在部分有葡萄种植的团场的沿途更多。”
资深葡萄酒营销人沈义也谈到了类似的情况,他说:“云南的产区经常能看见自酿葡萄酒的销售,有的是在农民家门口,有的则是摆在夫妻店里售卖,中大型超市则见不到。”沈义还看到灌到塑料瓶子里的销售的自酿葡萄酒,售价10-20元一瓶。
2、自酿葡萄酒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杨卫兵与沈义都指出,生产自酿葡萄酒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沈义分析:“前不久我到杭州郊区的一个镇,镇上拿了小作坊证的有26家,这些小作坊自酿的酒不能进超市,自产自销可以。小作坊有做葡萄酒也有白酒,他们春节前酿酒,自己喝一部分,出售一部分。”
沈义认为,在部分葡萄酒产区,一些农户供应葡萄给酒庄,有时收购价不高,他们可能看到酿造葡萄酒难度不大,所以就自酿来销售,提高利润。一些消费者也觉得这种葡萄酒原生态,又便宜,因此产生了市场。”
襄汾县出现的自酿案件,可能和当地的葡萄酒企业效益不佳有关,当地酿酒葡萄供大于求,农户才想到自产自销的办法。
但是,自酿葡萄酒不论从口感还是食品安全上,都无法与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相提并论,曾在某大型葡萄酒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刘华(化名)说道:“自酿葡萄酒一般都是装在塑料罐子中进行售卖,由于密封性不佳,很容易氧化,造成口感衰减。其次,由于生产不规范,自酿葡萄酒易被杂菌污染,从而发生变质,带来不好的风味。”
另有一名业内人士指出,农户用于自酿葡萄酒的葡萄,可能是酒庄不愿采购的“不合格果”,品质无法保证,更酿不出有品质的葡萄酒。
沈义对认为,由于没有监管,自酿葡萄酒很不规范,使用的容器不是食品级,酒可能重金属超标。他呼吁市场监管部门不应该缺位,对小作坊和农户的自酿葡萄酒加强监管,对消费者加强自酿酒风险的提醒。
部分内容来源:襄汾检察
文章来源:葡萄酒商业观察,好文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