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还能“遥遥领先”吗?

中国葡萄酒还能“遥遥领先”吗?

245阅读 2023-12-31 15:47 国际

  近五年,提到中国葡萄酒,有几个关键词始终绕不开:产量“跌跌”不休,市场连续下滑,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相比起啤酒的一路高歌,白酒的向阳而生,进口烈酒的野蛮生长,葡萄酒始终在孔乙己笔下的“回”字里打转。


  而翻看近几年的中国葡萄酒数据,《华夏酒报》记者先长叹了一口气,倒不是怒其不争,也没有哀其不幸,而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些年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才贴切;也不知道到底拿什么来做比较,才不会显得这个产业那么特别。


  而业界人也多表示,除了葡萄酒,很难见到一个酒种在调整中连年倒退,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但根据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正如学者曾仕强所言:“消极是暂时的休息,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1、难上加难的产业现状


  所以,中国葡萄酒还能像华为那样“遥遥领先”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中国葡萄酒的现状。

brand_alt_mark

  从产量上来看,自2012年到达138.2万千升的高点之后,便开启了“十”年连降,一路滑至21.4万千升,仅为峰值时的15.48%。到了2023年,虽然刚刚出现止跌转增,但是否能保持昂扬的态势仍是未知数。据统计,2023年1-11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葡萄酒产量12.1万千升,同比增长3.4%;另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同时期,中国累计进口葡萄酒22.822万千升,近乎是国产葡萄酒的两倍。

brand_alt_mark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进口葡萄酒从2018年开始出现双降,并延续至今,但无论其降速快与慢,进口量总是高于规上企业的产量。此外,A股的葡萄酒上市公司也出现了业绩低迷的现象,至今,半数以上的企业还在亏损。


  “头部企业发展不理想并不能代表全部产业的发展现状,盘子大而不精也不是什么好事。放眼世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依靠大企业主导,大企业主导的反而不健康,葡萄酒就该是百花齐放的。”著名酒评人小皮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白了,葡萄酒是非必需品,未来几年市场都不会回到曾经的高歌猛进。如果不是非葡萄酒不干,那么该割肉割肉,该退出退出,把钱留着看看别的机会,或者买点稳健的理财。


  “如果还喜欢这个行业,就要趁着潮水退去,在危机中找自身的问题,调整产品线、改变渠道策略,先撑过低谷,再求增长。”小皮坦言道。


  的确,采访中,产业链条上的很多方都表示短期不太乐观,内有进口葡萄酒的不断冲击,外有啤酒、烈酒、白酒的强“围攻”,行业早已在夹缝中求生存。

brand_alt_mark

  为什么会如此


  GVS总经理陈子豪总结了三点原因:首先,很多酿酒师或者酒庄庄主因为有海外求学背景,习惯于将西方的酒评家推荐+餐饮渠道的营销方式复制到中国市场,造成推广和营销方式不够接地气,不畅销就会导致市场的盘子做不大;其次,定价过于理想。企业普遍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市场容量以及同等质量下的海外竞品缺乏足够了解,存在价格虚高问题;第三,生产链、供应链不完善,加上酒庄建设前期投资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产葡萄酒的竞争力,降低了性价比。


  很多时候,有关中国葡萄酒的狂欢更像是圈子里的“自嗨”,都在奔向“金字塔”的塔尖方向,却忽略了价格攀高的步伐快于品质提升的速度,容易导致供需失衡。因此,十年了,市场表现还是不及预期。


  “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以质量为抓手,多生产让消费者买得起的高质量产品。”陈子豪如是说。


  2、夹缝中焕发出来的新质生产力


  “任何商品都是有品牌基因的,葡萄酒市场也不例外,只要路子对了、足够努力,再加一点点小幸运,在中国市场一定会诞生大品牌。”西鸽观兰集团董事长、西鸽酒庄庄主张言志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西鸽逆势增长,是因为西鸽看到的是中国葡萄酒的大未来,有着长远的规划和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以做好产品为基础,去打造中国自己的著名品牌。


  “基于这种规划,西鸽认真种葡萄、用心酿好酒,努力做市场推广和品类教育,就会一点点得到市场的认可。”张言志进一步指出,西鸽做的事情,很多酒庄都可以做,也都应该做,等一批酒庄都实现逆势增长的时候,中国葡萄酒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显然,越是大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也越容易焕发出新质生产力。毕竟,葡萄酒行业远没有白酒和啤酒等产业的集中度高,行业马太效应也尚未显现。既有大而美的酒企一路向阳,也会有小而精的酒庄逐步实现从0到1的突破。

brand_alt_mark

  “过去的三年是中国葡萄酒非常好的推广时机,一方面,运输不畅让国外葡萄酒进入到国内市场的速度大幅放缓;另一方面,国际旅行受限也让喜欢逛酒庄的经销商、消费者们开始把旅游目的地转移到国内的产区。可以说,国产葡萄酒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尽管门槛低,碎片化,消费者黏性差,喜欢猎奇,‘太卷’是行业的现状,但实际上,葡萄酒很多元化,并没有一概而论的东西,往往挑战中也孕育着新机遇。”独立酿酒师、姜瑜酝酿创始人姜瑜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不要老抱怨大环境,什么环境下都有做得好的和不好的,找准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市场、自己的产品风格,坚持下去就好了。


  事实上,过去的两三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出圈”了一批如姜瑜一般的独立酿酒师和品牌。


  “2023年国产葡萄酒的表现可以说是两极分化,有品质、做品牌、坚持创新的酒庄还在不断发展,并且吸引了更多年轻用户,比如,银色高地酒庄推出了添加了宁夏米酒的起泡酒《开屏》和苹果西打酒《山泉之舞》,还有独立酿酒品牌田园酿造,复兴了百年丹凤品牌,推出玫瑰香橙酒。”小皮分析指出,如果没有坚持品质和品牌,渠道又比较传统的酒庄,在这样的行情下就很困难。


  归根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千百年来,这个道理一直好用,并且从不缺乏实例证明。至于中国葡萄酒到底会不会“遥遥领先”,《华夏酒报》记者想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点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时说过的一句话来回应:“成功是什么?无非就是站起来比倒下去又多了一次。”


  愿新的一年,我们的葡萄酒行业不仅能站起来,还能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从趋势上来看,早晚有一天,中国葡萄酒会与消费者们在顶峰相见!


  来源:华夏酒报,记者:张瑜宸;好文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页:新周期之下,酒企如何找准场、找对人?

下一页:重磅发布!逆风奔跑的远明老酒,在线下打出了什么牌?

相关阅读

美酒邦
滇ICP备19006320号-2
滇ICP备1900632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