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花郎登场
青花郎,自唐宋时期就已经有记录,但真正被人们熟知并流传至今的,应该要算是清朝初年的青花郎了。那个时候,传说中的“万历官窑”已经衰落,景德镇成为了中国陶瓷产业三大中心之一。而恢复的景德镇官窑的中心,也创造了中国陶瓷的黄金时期。
2. 青花郎的制造工艺
青花郎的制造工艺并不新奇。与传统的青花瓷相比,青花郎使用的原材料和烧制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它也是采用人工刷涂的方法,用纯植物色料上色,烧制时采用推荐官窑出口用炉(一种虎顶炉)。不过,青花郎的烧制温度比普通青花瓷要地高7~8度,达到1317度。这也是它坚韧、细度高的关键所在。
3. 青花郎价格飙升
1995年,一组明嘉靖期青花郎大罐在英国哈默顿斯国际拍卖行上竞拍,全球友人惊呆了:那一组大罐的拍卖价竟然达到了51.3万英镑(当时约300余万元人民币),创下了当时所有中国陶瓷品种的世界拍卖记录。
4. 青花郎的价格表
60年间的青花郎价格记录表如下(数据来源于国内资深拍卖专家):
1960年代:被众人视为饰品 价格:几千元起
1970年代:收藏界开始认识青花郎 价格:几万元起
1980年代:市场上出现青花郎赝品 价格:几十万元起
1990年代:青花郎开始引入拍卖市场 价格:几百万元起
2000年代:青花郎逐渐稳定 价格:几千万元至上亿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