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楚的原因原文?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徵 通 征)
齐桓公伐楚中古今异义的词?
一、古今异义: 1、风,今义指天气的一种,古义中具有畜生之间的一种发情引诱。 2、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指普遍的河流。 3、履,古义指鞋,今义指屡次。 4、共,今义指一起,古义指供,奉给。 5、惠,今义表示优惠,好处,古义指副词。 二、异体字: 1、佗——他,异体字。 2、暱——昵,异体字。 三、通假字: 1、齐侯阵诸侯之师。 “阵”通“陈”,摆开。 2、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徼”通“邀”,邀请。 2、女实征之。 “女”通“汝”,你。 3、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共”通“供”,供给。 四、特殊句式: 1、先君之好是继(宾语前置) 意思: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 2、未之绝也(宾语前置) 意思:但没有说与她断绝夫妻关系。 3、岂不榖是为(宾语前置) 意思: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 五、词类活用: 1、不介马而驰之。 介:甲,名词活用为动词,指披甲。 2、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肘撞。 3、楚子使与师。 使,名词用如动词,意为派谴使者。
齐桓公伐楚的名句?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