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竹酒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特色饮品之一,也叫“醉竹酒”,用新鲜竹子做成。制作竹酒需要有一定的技艺和耐心,但是,制作出来的竹酒香醇味美、清爽自然,具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芳香油等。竹酒在当地有酒可美容、治疗便秘、调理肠胃的效果,且人畜共用,居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饮料之一。
2. 材料准备
制作竹酒的材料主要有: 新鲜竹笋、酒曲、糯米、白糖、开水。
新鲜竹笋:要选择新鲜、质地细嫩、呈淡黄色的竹笋,大小以“眉间环”的大小为宜。不同品种的竹子制作的竹酒口感有所不同。
酒曲:酒曲是一种具有酵母、酶、微生物、细胞壁等活性物质以及多种氨基酸和营养成分的酒精发酵剂。并且酒曲中的脱氢酶能够将酒精及一部分有机酸和酮类酸反应成芳香胺等物质,这些物质正是竹酒香气的重要来源。
糯米:选择高粱糯米、糯米种类越好,味道越好。
白糖:糖的用量需要根据个人口味确定,一般4斤的糯米配1.8斤糖。
开水:量的多少根据制作量的多少,一般1斤糯米需要三四斤开水。
3. 制作过程
竹酒制作的过程一般分为发酵、渍酒、出酒三个阶段,下面是具体步骤:
发酵:将酒曲和糯米按照1:1的比例混合,再用开水冲泡,搅拌均匀后加入竹笋切碎的细末,搅拌均匀后使其发酵成黄酒糟。大约3-4天左右,取出黄酒糟泥(只要搓开不流泪即可,一般是1个笋球2斤黄酒糟泥)。
渍酒:将制好的黄酒糟泥分别塞进竹笋节上,用竹叶、荷叶等类做封口,再用布巾紧紧缠好,竹笋节的大头朝地下,小头朝上,放在凉亭、竹楼等通风、日照和干燥,保证竹笋节不要接触地面,每两天翻一次,储藏至少10天以上,让竹笋慢慢渗透熟化,酿成黄色的酒香。
出酒:取出已经渍好的造酒笋,拿掉留在竹笋节中的酒糟泥,将竹笋节插成一圈,蒸笋圈到入手软为止,再用竹篾包圆成一颗颗硕大的“醉竹酒”入库储存,就成了独特风味的竹酒了。
4. 口感品尝
醉竹酒橘黄透明,略带清香、甜醇、口感柔细、含香而不腻。醉竹酒有祛痰平喘、清肝明目、健脾开胃、滋阴降火、消食利水、消除疲劳等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常见病治疗。此外,醉竹酒还有生津、开胃、健脾、润肺、活血通经的功效,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