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介绍
白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甲醇问题一直是白酒生产中的难点之一。甲醇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白酒中甲醇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会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甲醇成为了白酒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 甲醇的形成与危害
甲醇是由糖类经酵母发酵生成的,一般情况下白酒不应该含有过高的甲醇含量。然而,在一些原材料、工艺不规范或营销不正当的情况下,甲醇含量会过高,对人体造成损害。甲醇在人体内会代谢成甲酸,甲酸会抑制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机体缺乏维生素B12,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等问题。
3. 白酒生产中的甲醇去除
(a) 合理原材料选择
白酒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对甲醇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原材料中,用来制作白酒的麸曲、糯米、大米等中都含有甲醇。因此,生产厂家可以从原材料的品种、地域、产季选着角度来进行降甲醇,尽量降低甲醇的含量。
(b) 合理工艺控制
白酒生产过程中,麸曲、麦芽、水、米等原材料为主要的发酵物,浸出废液均含有甲醇。同时,还需注意酒曲的搅拌、龙头起头、渗放出酵母、调和分配、蒸馏工艺等多个环节的甲醇含量控制。特别是蒸馏工艺中的甲醇分馏控制也是关键。
(c) 合理烧制
在白酒生产中,烧制技术也是关键一环。生产厂家需要通过合理的烧制技术来控制酒精和甲醇的含量。一般采用对台区进行溢流收集,如初馏、尾馏、七过八不过等办法来达到有效去除甲醇的效果。
4. 结论
白酒生产中甲醇的去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工艺控制和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甲醇的含量,保证白酒的品质和安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白酒时也需要选择正规渠道和品牌,以免购买到甲醇含量过高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