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泸州老窖封坛 - 泸州老窖封坛始末
1. 背景介绍
19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饮酒文化迅速兴起。酒类市场的增长使得泸州老窖公司开始考虑如何推出更好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 封坛的过程
1978年,泸州老窖公司决定封存一批酿造年份长达50年的老酒,以期待其更加深刻地陈化发酵,从而提高酒品的品质。封坛的过程需要在十二时辰内一气呵成,且完全靠手工操作。此次封坛共有10名工人参与,他们首先运用石灰将坛内壁进行消毒,然后通过手工将酒液倒入坛内,最后封上坛口并加固。
3. 封坛的意义
这次封坛意味着泸州老窖公司向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制酒技艺的魅力。同时,这些老酒的封坛也被视为中国饮酒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的陈化时间越长,酒的品质也就越高。
4. 封坛后的反响
2006年,一瓶泸州老窖的1953年酿制的老酒以5.5万人民币的高价被拍卖。这让很多人开始了解到中国传统手工制酒技艺的独特魅力。泸州老窖封坛的历史也成为了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封坛后的老酒品尝起来更为浓郁,口感更加醇厚。这说明经过陈化发酵,酒里的有益成分更加丰富。因此,泸州老窖封坛的做法一直被其他酒类企业所模仿,并被誉为中国传统酒文化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