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百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新疆疏勒县阿纳石榴干红酒业官网,和田市的吊车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具体地址路线

本文目录一览

1,和田市的吊车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具体地址路线

支招:你到高速路管理的路政部门打个电话问下或给交通部门打个电话问下处理车祸的114一定可以帮你解决!
疏勒县的七里桥
一般来说大车一般集中在加油站,
不是把你连这个也不知道?? 不过我和你一样不知道了
和田那地方我住了几年了 没什么太多的吊车 可以到乌鲁木齐祖一个 开到 和田 也要不到多少钱 如果不急可以去看看、
打车到‘和田市人民政府综合大楼’,那条街道两旁停着许多吊车。

和田市的吊车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具体地址路线

2,圆通速递1736283195到哪里了

走件流程 快件单号 操作时间 快件流程 1736283195 2012-03-05 18:09:55 新疆喀什市疏勒县/业务员收件 /取件人:刘莉 1736283195 2012-03-05 18:45:31 新疆喀什地区/下车扫描 1736283195 2012-03-08 19:40:20 新疆喀什地区/装件入车扫描希望能帮到楼主,望采纳
2012-03-11 00:17:35 长沙分拨中心/装件入车扫描 2012-03-11 11:23:56 湖南省安仁县/下车扫描 2012-03-11 11:24:01 湖南省安仁县/派件扫描 /派件人:何瑞光 2012-03-11 17:17:03 湖南省安仁县/PDA正常签收扫描 /签收人:本人

圆通速递1736283195到哪里了

3,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收集资料描述该镇当时的盛况可从地理位

位置: 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北枕天山,南临大漠,西与疏勒接,东与焉耆为邻,相当于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区。 语言: 龟兹语属于印欧语系中Centum语组的吐火罗语方言B,用印度的婆罗米文字(Brahmi)书写。由于在语言学分类学上吐火罗语与其近邻—印欧语的主要东方分支Satem语组的印度-伊朗语(Indo一Iranian)的距离较远,反而与分布于欧洲的Centum语组的拉丁一凯尔特语与日尔曼语有较近的关系,故它在印欧语分类学的研究中占有举世公认的重要地位。这使得龟兹成为古印欧语在东方分布最远点的标志地名之一。也是基于这一点,因而它往往更能吸引欧洲考古家的眼球。信仰:佛教产生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丝路北道重镇龟兹。早在公元三世纪时,佛教在龟兹地区已广为传布,僧俗造寺、开窟、塑像、绘画、供佛等活动已很频繁。

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收集资料描述该镇当时的盛况可从地理位

4,丝绸之路是我国哪个时期开辟的

指古代由中国通向欧洲的道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养蚕﹑缫丝﹑织绸。到了汉代,制造丝绸的技术又有了提高。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制造的丝绸运输到中亚﹑波斯(今伊朗)﹑地中海沿岸罗马等地,引起西方人民的惊奇和喜爱,人们便把我国称为"丝国",把这条商路称为"丝绸之路",或简称"丝路"。其主要路线:东起汉都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从敦煌向西分南北两道。南道沿昆仑山北麓经和田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北道经罗布泊沿天山南麓经库车﹑阿克苏至疏勒。由疏勒越葱岭或南往印度,或西经波斯往地中海诸国。在整个古代和中世纪亦多通过此路交流其他商品,以及东西方各种经济和文化。"丝绸之路"的支线亦有取道今新疆天山北面的通道及伊犁河流域西行者;亦有取道海上者。
西汉
汉武帝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
唐朝

5,古代丝绸之路上有哪些高山峻岭和戈壁沙漠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奠定于两汉时期。大致东起汉长安,西行上陇坂,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先到楼兰。楼兰在古盐泽(蒲昌海,今罗布泊西北部今罗布泊已近干涸,古楼兰遗址几全为荒沙所湮没)。汉代西域有南北两道,楼兰是两道的分岔点。北道自此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今新疆库尔勒 、乌垒 、轮台,再西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姑墨(今新疆阿克苏)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南道自鄯善的扜泥城,西南沿今车尔臣河,经且末、扜弥、于阗(今新疆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由于千余年戈壁沙漠向南移徙,致使南道东段逐渐沙漠化,伊循、扜泥诸古城均为沙漠所湮,所以今日的南道东段已远在古南道之南。永平十六年(公元73)汉明帝北攻匈奴取得伊吾庐(今新疆哈密)地,置宜禾都尉屯田,以阻截北匈奴之南侵西域。此后“新北道”,改由敦煌向北到伊吾,然后西经柳中、高昌壁、车师前部交河城(均在今吐鲁番盆地)、越天山经焉耆至龟兹,再循汉北道西行抵疏勒。南北朝时期,南朝与西域的往来,主要是从益州(今四川成都)北上龙涸(今四川松潘),经青海湖旁吐谷浑都城,向西经柴达木盆地,北上敦煌,或更向西越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隋唐时期,又开辟了从瓜州北玉门关经伊州、北庭、轮台,越伊犁河至碎叶进入中亚的道路,即北新道。在上述丝路干线外,还有许多支路,而且随着时代变迁,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各条路线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不同,而且不断有新的道路开辟。一些学者更扩大了丝绸之路的概念,认为上述道路只是通过沙漠绿洲的道路,因称之为绿洲道。又将通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道路称为草原道,经中国南方海上西行的道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南海道”等等。

6,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出发,经过敦煌,河西走廊,到吐鲁番,过天山,走中亚,到里海,经过波斯大食,到达西亚地中海地区,通往欧洲。
1、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现原苏联境内—罗马 2、西域北路:西安—敦煌—哈密—吐鲁番—焉耆—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帕米尔高原—中亚 3、西域南路:西安—楼兰—且末—尼雅—和田—喀什—帕米尔高原—中亚—西亚
长安出发,经过敦煌,河西走廊,到吐鲁番,过天山,走中亚,到里海,经过波斯大食,到达西亚地中海地区,通往欧洲。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汉代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东段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其他此外还有,还有主要与南亚交流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沿海路行进的海上丝绸之路。

7,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哪些

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时代早晚为序)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2020年5月5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受疫情影响,本届“十大”的终评会首次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并在全网直播。5月1日至5日,入围终评的20个项目进行了演示汇报,评委会通过评议和投票,选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这次评选活动形式的改变与创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这既体现了考古人与时俱进、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考古工作社会影响的不懈努力,又进一步实现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初衷与追求。”【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中国早期现代人可能源自本土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与人文地理过渡地带、分界线,被誉为“中华龙脉”。深入开展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从1995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开始持续在秦岭地区的相关考古调查、发掘、研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疥疙洞遗址近景)疥疙洞遗址位于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万—1.5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境内距今10万—5万年间的关键考古资料。在以往发现的有中国早期现代人化石的遗址中,包含文化遗物者极少,而疥疙洞遗址不仅出土了距今3万年左右的现代人化石,而且还发现大量用小石片制成的工具。专家介绍,这些发现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东方文化价值观念的确立早于西方两三千年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陆续进行过几次考古发掘,发现了早至17000年前、晚至西汉的5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大量玉器的发现,确定了东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起源。(▲▲▲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环)近几年在小南山遗址发掘出土玉器120余件,加上以往发现的,总数超过200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这些玉器上多见砂绳切割技术留下的弯曲条形痕迹,此为目前世界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六千多年。砂绳切割技术后来成为红山、良渚玉工的主打工艺,奠定了中华玉器文化早期蓬勃发展的技术基础。专家还发现,小南山遗址出土的饰物中,软玉占半数以上,在玦、环、匕等重器中比例更高。显然,小南山人赋予软玉巨大的象征性意味,重玉轻珉的观念已经形成。人类世界的两大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是西方黄金、东方玉器。前者形成于六千多年前,后者迟迟未有定论。小南山遗址玉器的发现,确立了东方比西方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早熟了两三千年之久。【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这个遗址已不是第一次入选“十大”了,持续数年的发掘让它不断有“石破天惊”的发现,成为近几年考古界的明星遗址。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以石砌城垣为周界向内拱卫,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气势恢宏,是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和区域政体中心。(▲▲▲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石雕)本次入选的皇城台遗迹,发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石雕,刻有人物、神像、神兽之类图案。而它们超乎寻常的摆放方式,甚至倒置的状态,意味着什么,专家们还在继续研究讨论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气势磅礴的石砌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防设施以及藏玉于石、杀戮祭祀等特殊迹象,以及石雕、陶鹰、卜骨、陶瓦、口簧、玉器等珍贵文物,不仅彰显了皇城台的核心地位,而且暗示着石峁城址在中国北方地区社会复杂化过程中具有的区域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的双重角色。专家表示,连续九年的系统考古工作表明,作为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或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石峁遗址考古成果不断刷新着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高度。【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中国古代城市方正对称的源头平粮台城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大朱庄村西南。经过6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可以确认该城址为正方形,城门对称分布;城内的“中轴线”布局、完备的排水系统亦被发掘并复原;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玉冠饰残片)专家介绍,该城址方正规整、中轴对称的特点,无疑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源头,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突出价值。年代最早、最为完备的陶水管排水系统也为研究早期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绝佳材料。发现的双轮车辙距今至少4200年,将我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平粮台城址出土的一系列反映多元文化影响的高等级遗物,展现了中原龙山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区域文明间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冶铜“巨无霸”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经过两年的发掘研究,考古人员推断,该遗址夏商时期面积较大,应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发掘出土的种类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共同构成了冶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进一步复原早期冶铜工业的技术、生产方式、生产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遗址的发掘,首次在中原地区揭示出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铜遗址,弥补了从铜矿开采到集中铸造之间所缺失的冶炼环节,填补了中国冶金考古的一个重要空白。(▲▲▲西吴壁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时期的鼓风嘴)专家介绍,该遗址的冶铜业主要是为产业终端——铸造业输送原料,而下游产业所生产的铜礼器和兵器等国之重器,应主要集中在国都及附近地点,从而充分表明了早期王朝国家对此种重要战略资源及其产业链的直接控制。【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河西走廊上的玉料基地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后山,西北距敦煌市约68千米。(▲▲▲敦煌旱峡玉矿遗址第二地点东部岗哨、矿坑、选料区分布情况)遗址由防御区、采矿区、选料区等组成。这个玉矿使用近2000年,最早为距今4000—3700年,最晚至西汉早期。通过对房屋、工具、生活用品等遗迹的发掘研究,考古人员能基本勾勒出那2000年间甘肃西部地区透闪石玉料开采、利用的景象。科学检测分析显示,山西下靳遗址墓地中的玉器玉料来自于旱峡玉矿,而徐州狮子山汉墓中的玉器,部分玉料也出自同在河西走廊的径保尔草场玉矿。一系列的证据表明,甘肃地区的透闪石玉料很早就进入甘肃以东及周边区域,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找回尘封的曾国历史枣树林墓地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文峰社区。201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随州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勘探发现的86座春秋曾国墓葬进行考古发掘。(▲▲▲湖北枣树林曾国墓地中曾公求墓车坑出土神人驭龙双通车构件)枣树林墓地处春秋中晚期,墓葬形制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为东西向。墓地按曾侯及其夫人墓、高等级贵族墓和低等级贵族墓,可分为5座“甲”字形大墓、19座中型墓、62座小型墓,其中5座“甲”字形大墓分为三组,由北向南排列。三组大墓的墓主人身份,通过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得以确认,分别是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这是首次明确发现曾侯夫妇合葬墓。(▲▲▲曾夫人渔墓出土带铭文的铜鬲)这三组大墓是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诸侯级墓葬,填补了曾国考古不见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有助于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随葬器物中,年代较早的形制与周原地区相近,较晚的则有了明显的楚文化风格。这说明在春秋中期,曾国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转变,为探讨曾、楚、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春秋中期曾国乃至周文化体系青铜礼器的变革、构建南方青铜文明意义巨大。(▲▲▲曾公求墓出土铜器)在史书中,周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是随国,而在湖北随州发现的都是曾侯墓地。此前,曾、随是同一国,还是两个国,在学界一直有争议。此次发掘的169号墓是曾侯宝的夫人芈加之墓。墓中出土的铜缶上有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清楚地表明:楚王将自己的女儿芈加嫁至“随国”;而芈加又是曾侯夫人,所以可知,当时楚国称“曾”为“随”,说明曾随是一家,再一次印证了曾侯與墓铭文的记载。学术界“曾随之谜”的争论可以结束了。此前,曾侯是周文王之后还是周武王之后,在学界亦有分歧。此次在出土的编钟上发现了铭文“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曾”等内容,说明曾侯应是文王之后,又解决了一个学术难题。(▲▲▲曾公求墓出土编钟)从1976年曾侯乙墓发掘开始,一系列考古发现,逐渐恢复着一个存在时间不短、却被历史“遗忘”的小国历史。包括此次发掘在内的数年努力,目前已确认了曾国13位带有私名的曾侯。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国君世系、社会阶层、文化面貌,体现出考古写史的意义。【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发现东汉疏勒城石城子遗址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山前丘陵地带,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年代准确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状况完好、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古遗址。(▲▲▲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的西北角楼及城墙)参照文献记载,基本确定石城子遗址即为东汉耿恭驻守的“疏勒城”旧址。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统辖整个西域地区军政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公元75年,耿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引兵以拒匈奴。石城子遗址是汉代中原王朝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的历史见证,其考古成果对于阐释新疆自汉代开始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息息相通的历史史实,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历史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史无前例的防盗措施泉沟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唐吐蕃时期壁画墓。壁画墓在汉文化区非常流行,但在青藏高原极为罕见。绘画技法具有浓郁的唐风影响,图像内容又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乌兰泉沟吐蕃壁画墓暗格木箱内鎏金王冠和金杯)尤其重要的是,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先例。暗格内发现了一只保存完好的鎏金王冠,既有冕旒,又刻有双龙,这都显示墓主人很可能与唐吐蕃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密切关系,曾经拥有极高的统治地位,推测为唐吐蕃王室成员。由此也可以推知唐吐蕃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可能设置有高级别的行政和军事建制。考古领队仝涛说:“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历代王冠极少出土。墓葬内暗格的独特设置,可见造墓者用心之良苦。”该墓葬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我国水下遗产保护的缩影“南海I号”沉船的发掘,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奇迹。它于1987年发现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2007年以空前的整体打捞方式出水,移入专门为之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进行室内考古发掘。(▲▲▲南海I号出土的白釉印花罐及内装喇叭口瓶)“南海I号”沉没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南海I号”上大量的贸易瓷器是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品种,而不同文化的审美、器型、工艺等也对中国瓷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铁器、铜器、丝绸等手工艺制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业已成为输出的主要货物;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已涉及海外贸易体系当中,再现了南宋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南海I号”的发现及打捞发掘工作前后历经近30年,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我国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水下考古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来源:光明日报、新浪新闻
我不哭????
非常的多,甚至拖到人类数多数不清,因为古代的人太多了
我要找到我的微信电话号码
会发现各种各样动物
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山西甘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