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居士不可以从事酒业,居士为什么不能喝酒

本文目录一览

1,居士为什么不能喝酒

关键是您的心里面仍有喝酒吃肉意识。这个是随缘的,有的信佛的居士从皈依到往生永不喝酒吃肉。因为他真的看破,真的放下了。您可以少喝,慢慢的随缘慢慢的想清楚这个事情,您有很厚的善根,要不你也不会问这个问题。断绝吃肉我的做法是参加放生,您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至于喝酒你可以想想,喝酒后会做出很多的罪业,我指的罪业是喝酒以后您的妄念!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居士为什么不能喝酒

2,当了居士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喝酒吃肉了是吗但是家里有老人让你喝酒怎么办

您好妙音居士!阿弥陀佛。实际上您问的这个问题和家里有没有老人没有任何关系的,您只不过想找一个借口喝酒吃肉罢了,关键是您的心里面仍有喝酒吃肉意识。这个是随缘的,有的信佛的居士从皈依到往生永不喝酒吃肉。因为他真的看破,真的放下了。您可以少喝,慢慢的随缘慢慢的想清楚这个事情,您有很厚的善根,要不你也不会问这个问题。断绝吃肉我的做法是参加放生,您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至于喝酒你可以想想,喝酒后会做出很多的罪业,我指的罪业是喝酒以后您的妄念!

当了居士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喝酒吃肉了是吗但是家里有老人让你喝酒怎么办

3,在家居士不能喝酒

这要看你做居士最终目的是什么了。如果仅仅是顶个居士的头衔而不求佛法道法,你喝不喝酒都是可以的了。如果你做居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佛法而一世顿超三界,则不但是酒饮料不要碰,所有一切可能令你上瘾的一切,你都不能碰!因为一个人的生命非常非常短暂,而佛法对多数人来说又是不太好悟入的,真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做其它事情呢。所以“酒”戒,是包括了一切可以令你上瘾而偏离佛法正途的行为,包括毒品、赌博、网游等等。那要看你受持 不饮酒戒没有,没有呢不犯戒,只是不太好,酒蒙蔽智慧。受了此戒的话就要拿出勇气来承担,不要没有原则,否则别人知道了还会看不起佛教,有很多方便可以推辞的嘛,比如说点方便妄语,我过敏呀,胃比较严重呀,肝不好等等医生说不允许,或者直接说再父母面前发过愿的呀。实在犯了就忏悔吧,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若未受五戒之前,因有特殊情况少喝一点酒是可以的,但既已信佛,应该不断升华,应渐渐控制,渐渐断除,而不是因为没受戒就可以放纵,这样信佛的意义就不大了。我们之所以难以放弃或断除饮酒,除了强烈的习气,也是对酒的危害并不完全了解,或对佛讲的戒酒的道理不甚明了。 佛在很多经典里都强调不应饮酒及害处,既是佛子,虽未受戒,也应该多知道一些。俱舍论十四:“契经说:诸有?刍称我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

在家居士不能喝酒

4,受了戒的居士可以在某些特别的应酬中喝一点啤酒吗

持戒有开遮持犯,是或活泼泼的。具体来说,这个得问自己存心,真正是为利益众生而喝的(不想令众生觉得佛弟子不近人情,这样做,真能帮助众生得真实利益,入佛门),可以,是开戒。如果是自己有一念不净,还想尝酒味,是自己想喝的,就是犯戒。喝了,不犯大大小小任何威仪,没问题,喝了,醉了,礼数上面有任何不当之处,是犯戒。沙弥律要节录 (第二集) 1994/10 美国达拉斯 档名:11-03-02【三、戒是禁戒,律即法律。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戒是禁戒,律即法律』,这是解释戒律两个字的定义。『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这是把戒律两个字讲得很清楚。「戒」的精神与目的是防范我们造罪业,所以说「防非止恶」,「非」就是错误、过失,「恶」就是恶念、恶言、恶的行为,凡是伤害众生、伤害自己的都叫恶。於自己、於一切众生没有利益的这些言行,都是错误的。所以,佛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利益众生。於众生没有利益的,佛菩萨不会想,也不会说,也不会做,凡是身口意统统是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不仅是眼前的利益。佛常说,这一生得利益,来生不得利益,这个利益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佛法,眼光看得很远、看得很深,因为这一生当中时间非常短暂,得利真的是蝇头小利。来生时间长,关系很深,来生能得利益,后生能得利益,这一生不得利益,这都算是真实的利益。这一生跟来生、后生都得利益,这个利益是非常圆满。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要明白的,然后对於佛的「禁戒」(禁是禁止,哪些不可以做),我们就很欢喜去接受,很乐意去遵守。这是戒的意思。「律」是法律,像现在法律的判刑,依照你的罪业轻重来宣判,这就属於律。律,可以说是自然的定律。世间的法律由这些法官来执行。六道里面的法律,谁去执行?谁判你来生再作人、来生再生天,或者来生到三恶道?谁去判你?没有人审判,而是一种自然的牵随。譬如,我们世间心术不正的人,天天就做恶梦,这个恶梦是谁判他去做的?这自然的。心地很善良的人,天天就做好梦。由此可知,果报是自然的,这是自然的定律、自然的法律,决定不能够违背。世间法律因为有人执行,还可以投机取巧,想方法来逃避法律的漏洞。这个自然的,没有办法,没有法子逃避的。这些都要知道。佛的禁戒,实际上不仅仅是佛为我们制定的。世出世间所有这些律法都有「开遮持犯」,开遮持犯不仅是对佛教戒律说的;这个世间任何法律规章都是活的,都不是完全死的。我们中国人的法律,不像佛法讲得这麼清楚明白、这麼严格,但是中国人常说「情、理、法」,他三个都顾到。虽然是法律,法律里面也有人情,也有道理,於是这个法律的量刑轻重差别就很大。合情、合理、合法,就像我们佛门里面的开遮持犯一样。戒律有「开缘」。缘,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条件,它符合某些条件的话,这个戒才可以开。开戒不是犯戒;应当开的时候要开,不开那就是犯戒了。「遮」就是止、禁止,决定禁止。应当止的时候你就要止,换句话说,你决定不能开,开的时候你就犯戒了。明白开遮,那是要智慧,没有智慧就死在戒条之下,那就苦了,那个不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如果讲持戒得善报,这不是佛法的目的。持戒决定是得善报的,这是一定的道理,那是世间法。持戒而得定,这就是出世间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唯有慧才能够破无明、才能够断烦恼。「定」是伏烦恼。人有定功,烦恼伏住了,不起作用,但是烦恼的根在;慧开了之后,根就没有了,那个根就起变化的作用,变烦恼成菩提。烦恼跟菩提是一桩事情。有了智慧,烦恼就变菩提;没有智慧,菩提就变成烦恼。所以慧没有开,定可以伏烦恼,不能够断烦恼。伏烦恼的作用就很大了,像天道,佛经上给我们讲的四禅天、四空天,人能够生到四禅天、四空天,凭什麼?伏烦恼的功夫。定功愈强,伏烦恼的力量愈大,他生的天就愈高。所以到阿罗汉,阿罗汉的定是「九次第定」,他的定功超过四禅八定,他出了三界。四禅八定叫「世间禅定」,没出三界。阿罗汉第九定出三界了,超越轮回了,那相当不容易。但是阿罗汉没有开智慧、没有破无明、没有见性,比明心见性那还要差一大截。所以我们持戒,要晓得持戒的目的是得定,换句话说,我们持戒的目的是恢复清净心。持戒也就是我们拔除身心一切的污染,目的在此地。「持」跟「犯」,就是开、遮,应开的时候不开,这是犯,应遮的时候不遮也是犯;应开的时候开,那是持,应遮的时候遮那也叫持。这个要辨别很清楚。大概来说,什麼样的原则之下,这个戒是开?决定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是为了自利而开,那就是破戒。特别是救护众生,众生在极危难的时候,我们救援他,这个时候是开戒的机缘。救护众生,诸位要晓得,众生有两条命,一条是「身命」,我们今天讲生死、生命,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是「法身慧命」。能够诱导他觉悟,诱导他接受佛法,在这种环境之下,准许有开缘。我过去讲经曾经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事实。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现在还在,他七十多岁了。他在抗战期间是政府的地下工作人员,在日本占领区做情报工作。南京失陷之后,他们在南京被日本宪兵队发现了。他们一共是三个人,宪兵队发现的时候就追他们。这要是被抓到,决定是死,那死得就非常凄惨。他们对於情报人员的手段非常残酷。他们跑到南京的雨花台,那边有个寺庙,就跑到寺庙里面去。寺庙老和尚一看到他们是日本宪兵队要抓的,就知道他们的生命很危险,马上给他们剃头、穿海青,寺庙里正在做法会,就跟到里面去。宪兵队来的人很多,搜索不到。日本人虽然很凶,但日本人对佛教还满尊重的,就这样逃过一劫。胜利之后,他们想,老和尚对我们的恩德这麼大,要报答老和尚的恩德,於是在南京的酒楼叫了一桌酒席,请老和尚来应供。老和尚就来了,一看,桌上都是大鱼大肉。这时候他们才想到:「和尚吃素的,这怎麼得了!我们今天做错了。」老和尚这就是个开缘,老和尚说「不要紧,大家坐下」,他举起筷子就吃起来了。这些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叫真正的慈悲。为什麼?他不是恶作剧,他不是有意的,他是一番诚意,但是他疏忽了。这叫开缘。使他们一生感到佛家的伟大,给他对於佛教有这样好的一个印象,给他种上一个善根。这就是为了法身慧命有开缘,这决定不叫犯戒,决定不叫破斋。如果是有意的,这个出家人想吃肉,跟徒弟说「你请我去吃一顿」,那就破戒,那就错误了。像这些地方,完全要用智慧去鉴别。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你拂袖而去,换句话说,使这一批人学佛的善根都断掉了。这是增长众生的法身慧命,他这是开,他这个不是犯;所以他这个还是属於持戒,他不是犯戒。这是举一个例子。像这种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遇到,念念想帮助众生,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入佛门。所以,这叫开缘。 ps:“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种佛门弟子喝酒吃肉的借口。然,这句话是有下文的。末学转贴的下面内容: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 如同进魔道 ——道济禅师(济公活佛) 说这话的人,是济公活佛,是阿罗汉,是没有了我执的圣人,如果我们真正有阿罗汉的境界,随缘示现,无所障碍,在特殊的情况,的确也可以这样做。但如果还是薄地凡夫,烦恼习气一品没断,还是随佛大部分经典所说,不要吃众生肉比较有助于自己修行。问:第三个问题,很多人喝酒吃肉时,会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为自己找藉口,请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麼?答:这种话是佛菩萨应化在六道里,特殊状况之下教人开悟的。对於一个持斋、持戒很严,他非常执著,分别心很重,贪瞋痴慢都不肯放下,所以菩萨用这个示现,你持斋、持戒那个严肃都没有用。像济公长老、金山活佛,他专门就是对付这种人的。他什麼忌讳都没有,所以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他心里真有佛。他确实对人、对事、对物他没有对立,他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是阿罗汉,没有分别就是菩萨,这个我们都讲得很清楚。你还有执著,戒持得再好,斋持得再好,你都比不上他。所以他是帮你开窍,不是叫你不持斋,不是叫你破戒,不是的,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提醒你,你要更重视实质的修行,那是形式。形式是对外的,为什麼要这样做法?持得这麼严?是教那个没有学佛的人,刚刚初入门的人,给他做个好样子;真正功夫得力,不是那个,这个一定要懂得。真正功夫得力是放下。所以你没有放下,那都叫世间法,放下才叫出世间法。我们在《华严经》上讲得很多,诸位要细心去体会。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