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紫金县黄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三谷围客家黄酒厂,绍兴黄酒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广东省附近有哪些厂商提供 药用黄酒

我公司专业提供“绍中绍”牌各档绍兴黄酒、加饭、花雕、善酿、香雪、厨房专用料酒等。经绍兴传统工艺,纯手工酿制而成的“绍中绍“牌系列黄酒,经科学分析,酒中有二十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成份.其色呈琥珀,香气浓郁,酒味醇厚爽口,酒精适度,营养丰富.饮之可兴奋精神,解除疲劳.添入烹饪调味,能使肴馔鲜美.用于制药,能使药性移行于酒液,实为饮料酒中之佳品。欢迎广大客户前来洽谈合作.本公司诚信第一,并愿投入广告.欢迎社会各界热心监督。公司名称: 绍兴大宇酒业有限公司 所在区域:2614 联 系 人:王荣江 移动电话: 联系电话:86 0575 4058313 传真号码:86 0575 4057313 联系地址:中国浙江绍兴县钱清镇车站路8号 邮编:312025公司主页: http://dayu67.cn.nowec.comhttp://www.szs-wine.com

{0}

2,绍兴黄酒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绍兴黄酒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2009-11-2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绍兴市下大路557号。绍兴黄酒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600698259566D,企业法人李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绍兴黄酒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实业投资;黄酒城(黄酒博物馆)景区的经营;旅游产品的研发、销售;自有房屋和场地的出租;会展服务;食品经营。通过爱企查查看绍兴黄酒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1}

3,我国黄酒的发源地主要产在我国哪一带

黄酒的发源地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或许会想当然地回答:绍兴。但是专家细细研究之后却惊讶地发现,黄酒的发源地并非绍兴,而在衡阳。事实上,产自衡阳的酃酒,不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黄酒,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贡品酒,人称中国古代“十大宫廷贡酒”,与啤酒、葡萄酒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从某种程度上说,了解黄酒的前世今生,就是了解衡阳的前世今生。衡阳才是黄酒的发源地“黄酒是民族特产,属于酿造酒,惟中国有之。今日说黄酒,人们几乎都想到浙江绍兴,认为那里是黄酒的发源地,其实,黄酒的发源地在湖南衡阳。”湖南省“十一、五”重大文化工程《湖湘文库》研究项目之《湖南酒文化》课题组组长、湖南师大副教授、湖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蒋雁峰在《湖湘文库.酒篇》中,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蒋雁峰在著作中,举出了大量证据,证明衡阳的酃酒是中国最早最优黄酒。蒋雁峰认为,浙江谷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期,而湖南有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存在,可以追溯到8250年~9100年前,彭头山遗址是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谷的考古发现,因为酿造黄酒需要谷物,湖南最早古栽培稻谷,说明湖南最早具备酿酒条件。同时,湖南出土的国宝级酒器,可以推断湖南早有先进酿酒技术,比如衡阳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 “牛尊”、春秋时期的 “青铜提梁卣”盛酒器、春秋桑蚕纹尊都是可与四羊方尊媲美的国家一级文物,这些制作精美的陶器酒具说明饮酒已成为当时重要生活习俗。根据史料记载,衡阳酃酒的制造工艺有别于今天的湖之酒。北魏贾思勰撰的《齐民要术》可谓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工艺学著作,书中对衡阳酃渌酒的制法述说就十分详备,并称其为酃渌酒法,书中记载,醽醁酒每年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曲,十月做酒娘,大雪前后开始酿酒,到第二年的立春结束,发酵时间长达90多天,至第二年立春才成酒,成酒后,还要灌入酒坛密封贮藏,通常3年以后才投放市场,这和西晋文人张载《酃酒赋》中说的“酿造在秋,成事在春”是一致的。这种酿酒工艺,与现在的黄酒酿造工艺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过去衡阳的酃酒,就是今天的黄酒。蒋雁峰对《吕氏春秋》、《左氏春秋》、《水经注》、《晋书》、《资治通鉴》、《后汉书》、《元和郡国志》、《舆地纪胜》等诸多史料进行细考后发现,绍兴酒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衡阳的酃酒(亦称酃湖酒、醽醁酒)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酃酒的历史要早于绍兴黄酒,因此,可以这样推测,酃酒才是黄酒的真正的“鼻祖”,绍兴黄酒很可能是从衡阳酃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衡阳的酃酒,产自当时的酃湖。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于衡阳设县,县城就建在盛产美酒的酃湖边,县以湖为名,称为酃县。衡阳黄酒曾香飘千年 200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让世界感到惊讶。这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六版,名为《西汉美酒今犹在》的报道称,在西安市北郊的大型汉墓中,发现了一坛2100年之久、重达26公斤、酒精度还有1度的西汉美酒,该酒尽管时隔2千多年,但依然香气扑鼻。考古专家考证认为,此酒是产于湖南衡阳的贡酒酃酒,由此推断,衡阳酃酒列为贡品的历史至少长达两千余年。有关于酃酒被列为历代贡品的记载,不计其数。《晋书》云:“太康元年五月丁卯,荐酃酒于太庙。”公元280年,司马炎建立西晋,举行开国大典,他就把出产于酃县 (今衡阳)的酃酒荐于太庙,作为国酒来祭祀祖先,犒劳功臣。这一史实表明,酃酒在西晋时就已十分盛名。从西晋以后,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历经300余年,每年都把酃酒贡于皇宫。南朝盛弘之《荆州记》:“……与湘东酃湖酒,年常入贡。”至唐宋时期,酃酒仍久负盛名,唐太宗李世民称赞说:“酃酒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满清入主中原,也把酃酒列入贡品。《中国实业杂志》(民国二十四年上海版)载:“湖南酒以衡阳产者最为著,自来有酃湖名酒……清初作为贡品,名日衡酒。”衡阳的酒业在唐宋时期甚至成为朝廷一大经济支柱。《 宋史·陈师锡传》中云:“陈师锡徽宗时诏拜殿中待御史,监衡州酒,师锡与陈灌时号二陈”。所监衡州酒的不是朝廷重臣就是一方诸侯,可见衡州酒业在唐代和宋朝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到了民国,衡阳黄酒更是声名远扬,《中国实业杂志》(民国24年上海版)载:“湖南酒以衡阳产者最为著,自来有酃湖美酒……清初作为贡品,名曰衡酒。”此时仅在衡阳城内就有酒坊179家,每年产酒达32600担,故衡阳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说,人们仿佛一不小心,就会醉倒在浓浓的酒香里。酃酒就这样趟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一路香飘千万里。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世界日报》在《中国酒香三千年》一文中,还专门提到酃酒是世界上的上等美酒。由于酃酒以“芬香、味和、色醇”闻名于世,因此其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呤诗作赋,统计显示,历代名家赞赏酃酒的诗词歌赋,现存于世的就有三百多首,这在中国名酒中绝无仅有。“黄龙世家”欲重振衡阳黄酒河山然而,仅仅几十年间,衡阳黄酒便将千年的荣光丧失殆尽。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衡阳黄酒尚可勉强与绍兴黄酒平分天下的话,那么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衡阳黄酒已经开始全面败退。这十多年,是衡阳黄酒的衰退史,却是绍兴黄酒的成长史。如今的黄酒市场,已经是绍兴黄酒品牌一统天下,衡阳黄酒,难觅踪影。值得欣慰的是,有一个衡阳人,正在悄悄挖掘衡阳黄酒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酿酒技术, 并与浙江绍兴一家著名黄酒生产企业联手,在保留衡阳黄酒传统酿造技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浙江绍兴黄酒的现代制造技术,使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目前,这个衡阳人已经投资了8000万元,在黄酒的发源地——珠晖区酃湖,正在建设着一个年产万吨的黄酒厂,预计2009年10月可正式投产,所生产的黄酒品牌有一个很有深意的名字:黄龙世家。 这个衡阳人的名字叫张辉军,市政协委员、湖南黄龙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军透露,由于厂房正在建设,所以“黄龙世家”目前仍在合作伙伴浙江绍兴市大越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虽然如此,但与纯粹的浙江绍兴黄酒相比,融入了衡阳本土黄酒酿造风格的“黄龙世家”,在口味上做了变化与改进,因而更适合衡阳人的胃口。有理由相信,承载着衡阳黄酒复兴梦想的“黄龙世家”,能够让衡阳黄酒醇香,再度弥漫在衡阳这片土地上。

{2}

4,紫金县的经济

2014年,紫金县地区生产总值104.96亿元,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税收收入增长16%。 紫金工业起源早,明代已有采矿、炼铁、铸锅、陶瓷、造纸、印刷、缝纫、食品等手工行业。清代至民国初期,手工业者和工场作坊增多。解放前夕,货币贬值,物价暴涨,一些工场生产萎缩,甚至歇业关闭。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县有国营企业14家,公私合营企业8家,生产合作社(组)68个,工业总产值115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1958年“大跃进”期间,盲目发展工业,尤其炼铁工业。因脱离实际,不少工厂建起后,无法正常生产,很快被迫停产、下马,使全县工业生产处于徘徊起伏状态。1960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简称“八字”方针,下同),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工业逐步恢复和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少企业受到干扰,但由于广大干部职工竭力抵制,工业生产曲折发展。1968年后,为适应支农和战备需要,兴建一批化学、建材、食品等国营、集体和社办企业,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1979年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国营、二轻工业稳步上升,乡镇和个体工业迅速发展。全县有采矿、冶炼、化学、建材、陶瓷、机械、造纸、印刷、电力、缝纫、炮竹、食品、粮食加工、竹木制品等10多个行业,500多种主要产品。198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4292家。其中国营企业58家,集体企业124家,村和个体企业4110家,工业总产值1.13亿元,比1949年增长34.3倍,比1978年增长135%,国营、集体、个体企业分别占总产值的36.3%、22.7%、41%。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10.9%提高到35.9%。 最早兴办的紫金县黄龙实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位于敬梓镇柑坑村。该公司生产的“三谷围”客家黄老酒,2002年被深圳市酒类专卖局、深圳市商报社联合评为“深圳人最喜爱的黄酒第一名”,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香港等地。此外,该村生产黄老酒企业还有双龙酒厂,生产“柑坑”牌糯米酒;金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客黄老牌”黄老酒。。 明清时期,本县实行传统的科举教育制度,至清末先后设有公、私立书院4所,蒙馆、经馆等私塾近400所,以《四书》、《五经》为必读教材,为封建社会培养忠君孝亲的人。戊戌变法维新后,“效法西洋,研究科学”,废科举,创办中小学堂,至清末,先后办有乐育中学、乐育小学、县初等师范学堂和高初两等小学堂。民国初年,学堂改学校。以“传授新知识灌输爱国思想”为本旨,取缔私塾,兴办学校。其时因军阀混战,社会经济萧条,办学经费困难,学校发展缓慢,到民国9年(1920年),地方自筹资金兴办的私立小学仅有96所,学生只有2752人;教会办有小学9所,学生有1100多人。民国15年,县城创办紫金县立初级中学,全县先后增办9所县立小学。民国25年起,省直接拨款先后办有短期小学19所。民国29年,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推行义务教育,严令乡办中心小学、保办国民学校,强令适龄学童入学,教育事业比前发展。民国37年(1948年),全县有完中2所、师范1所、初中4所,学生1331人;小学263所,学生19170人。中小学生数仅占全县总人口的9.7%。教育经费多由地方自筹,经费短缺,教师待遇微薄,校舍破陋,设备简单。建国后,人民的经济生活得到改善,迫切要求文化翻身。各乡、村按照新民主主义办学方针,设校办学,向工农开门,男女适龄学童纷纷入学,并由各小学举办夜校,供男女文盲学习文化,出现了大办教育的新局面。1952年秋,政府接管全部学校,私立改为公立。1954年起,学习苏联经验,改革教学。1958年,贯彻中央提出的“公、民办两条腿走路”方针,增办4所中学、15所农业中学和300个小学民办班;师生参加“全民炼钢”,停课劳动。1961年,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整顿教学秩序,调整学校布局,改革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教师受批斗,学校由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1969年在“读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下,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公社中学改办高中,缩短了学制,改变课程与教材,取消考试和升留级制度;1975年后,强调参加生产实践,学屯昌,大种甘薯,参加社会劳动,以劳动代替教学,致使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80年代,本县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待遇,发动群众集资修建校舍,充实设备,重视幼儿教育,普及小学教育,加强专业教育,开办函(刊)授教育,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8年统计,全县有小学336所,学生84045人;中学31所,学生2051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98.59%和98.4%,中小学学生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6.78%;幼儿园16所,学生1431人;小学附设学前班398班,学生15614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学生800人;职工业余学校4所,学员707人;电视大学1所,学生300人;农民业余教育班569班,学员21358人。各类学校教职员共5276人,其中民办教师1335人。 到2010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99所,在校学生138019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所,完全中学7所,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16182人;初中29所,在校生43861人;小学327所,在校生65428人;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1610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生147人。全县中小学校在岗教职工761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4124人,初中教职工2506人,高中教职工813人,特教教职工2人,幼儿教职工567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所,规范化中小学16所。 县文化历史悠久,经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1处,以及林田北宋古墓、白水磔宋代古窑遗址、南岭文天祥大忠庙等文物,都反映了前人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发展。建县后,明清的文学创作以诗词见长,有钟丁先、刘名载、林凤冈、邓缵先等人的佳作流传于世。民间有舞狮、舞龙、舞春牛、舞纸马和山歌演唱等艺术流传。清末,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朝戏。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县人刘尔崧、刘琴西、赖炎光等创办《紫金山小报》和《救国周刊》,宣传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抗日战争时期,县属各区的青年抗敌同志会,各中学、县立小学成立剧团或歌咏队,共产党人潘祖岳等人组织话剧团,宣传抗日救亡,推动了本县文化发展。建国后,紫金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民众教育馆,相继建立县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队(院)、花朝戏专业剧团等单位,文化事业有较快发展,业余文艺活动较为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许多文艺工作者受批判、各种文化团体被封闭,大量图书流失,电影只放革命样板戏和新闻纪录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新的生机,文化事业单位和设施不断增加。到1988年,有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干部活动中心、刘尔崧纪念馆、影剧院、档案馆、新华书店、电视调频转播台、广播电视台和专业剧团等文化设施和文化团体。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基本形成,所有乡镇均有文化站、电影院(场、队)和广播电视站。全县广播、电视覆盖面积达85%以上,图书年发行量179.3万册,图书馆藏书2.8万册,年借出量4万册次;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 载至2010年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项。 中草药资源丰富,民间很早就用中草药医病治伤。明清时期,县城和集镇已有私人开业行医,农村缺医少药,疫病流行频繁。清末,西医始由基督教会传入本县。民国14年(1925年)起,县内陆续开设私营西医诊所,开办县平民医院。但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1952年县始设卫生科,主管县卫生行政工作,并设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坚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大力挖掘社会技术力量,培养各类医务人员,卫生医疗队伍不断扩大,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充实,并采取中西医结合和防治结合的办法防治疾病,医疗技术不断提高。70年代,农村全面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公社卫生院的技术力量、医疗设备发展较快。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本县医疗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医疗设备配套日趋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1988年,全县有县属医疗卫生单位8个,乡镇卫生院23间,村医疗站(室)422个,各类医务人员1303人(不包括乡村医生344人、卫生员150人),有病床658张。按人均计算,每万人有医务人员21人,比1951年每万人1.75人增长11倍;病床数比1951年的25张增长25.3倍。 到2010年,全县有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7个,镇级卫生院20个,在职人员1940人,离退休人员635人。在职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02人,占87.7 %。其中副主任医师36人,主治(管)医师117人,师级508人,士级952人。全县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280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278人,执业护士385人,本科55人,大专学历451人。
大家都在看